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范文 > 教学设计

《尊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时间:2021-07-28 00:28:11 收藏本文
《尊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尊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尊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尊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

《尊严》是一篇有助于学生独立阅读、理解,并从中明白一定道理、哲理性极强的文章。课文写在一群逃难的人中,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年轻人──哈默。他用自己的劳动换取别人的施舍的事物。在极度困难时还维护做人的尊严,后来成了美国的石油大王。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人可能没有财富,但必须要有做人的尊严,就可能拥有财富甚至一切。

在教学时,应营造相应的氛围,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自学、自悟,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其蕴含的深刻的人生哲理。感受哈默鲜明的人格魅力。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年轻人在困难时刻维护自己的品质。

2、运用“边读,边想,边画”的方法学习课文。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从年轻人的神态、动作、语言及表现中体会思想。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出示一幅画面,向学生展示自然灾害带给人们的无情的损害、灾难。人们背井离乡、携儿带女沿街乞讨,这样可悲的场面,让学生感受灾难,进入情境。

2、教师引导谈话:

假如你是逃难人之一,有人把食物送到你面前,你会怎样做?

3、学生谈话。

4、引入课题:

大多数人在这种情况下都会自然接受别人的帮助。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尊严》(板书)也有这样的描述,但这些人中却只有一人例外,它是谁?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同学们快快子读课文,然后小组交流。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出示自学要求:

⑴ 读准字音,记住字形,不认识的字要查字典或同桌交流。

⑵ 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⑶ 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小组内讨论。

2、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并指导。

3、对照学习要求,逐项检查学生初读课文后目标的完成情况。

三、细读课文,感受逃难人处境

1、感受逃难人群的处境:

⑴ 学生自读自画,全班汇报交流:

理解三个词语:面呈菜色、必备不堪、狼吞虎咽

⑵ 想像处境,切身体会:

师:由于长距离的奔波流亡,加上缺乏食物,又天寒地冻,真是饥寒交迫。在这样的艰难境况下,请想想逃难的人此时此刻最需要的是什么?从哪里可以看出来?(指名回答)

2、感受哈默的处境:

师:就在这群逃难的人狼吞虎咽地享受着善良而朴实的沃尔逊人提供的食物的时候,他们中却有一位脸色苍白、骨瘦如柴的年轻人,拒绝了镇长杰克逊大叔送到他面前的食物。他难道不需要食物吗?认真读读课文2~5自然段,边读边画有关的词句,然后汇报。

⑴ 自读自画。

⑵ 汇报交流。

⑶ 分角色朗读、表演、抓词句体会。

四、品读课文,感悟人格

1、自读2~5自然段:

哈默一共几次拒绝了眼前的食物,每次分别是什么理由?

2、画出描写年轻人的动作、神态和语言的句子,然后小组内讨论,交流体会。

3、体会哈默的人格:

从哈默不同寻常的言行中,可以体会出哈默是一个怎样的人?

在教师引导下,让学生感知到哈默是一个自尊、自爱、自主、自强的人。

教师板书:自尊、自爱、自主、自强

五、研读课文,体会尊严的价值

1、师出示句子:“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它有尊严。”指名说句子的意思,教师接着提问:什么事尊严?(教师板书)

全班交流:尊严就是自尊;尊严就是自爱;尊严就是自主;尊严就是自强!

2、体会尊严的价值:

师:“什么都没有”和“富翁”是恰恰相反的,杰克逊大叔为什么这样说?

学生畅所欲言。

师归纳:一个人拥有尊严,也就是拥有自尊、自爱、自主、自强,而一个自尊、自爱、自主、自强的人一定会凭着自己的人格与勤勉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创造属于自己的财富,拥有尊严的哈默通过在多年的奋斗最后终于成为石油大王,这就是一个典范。

六、扩展延伸,体会作者写作的目的

1、采访你父母或你身边的人,请他们谈谈自己成功的体验或对尊严的理解。

2、学完课文后你有什么启发?写一个读后感。

3、收集有关体现人物气节和尊严的古诗、名言警句。

《尊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

【教案背景】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发挥学生在阅读中的自主性、积极性。因此,本课的教学设计,力求创设开放互动的课堂情景,并立足于“以读为本,读中感悟”的教学思想,引导学生在意境中感悟真情,明白道理。

【教材分析】

《尊严》这篇课文语言朴实,短小而蕴含人生哲理。课文通过美国石油大王哈默年轻时,以自己的言行维护了个人尊严,赢得了别人尊重,从而改变命运的故事,向人们揭示了尊严是一个人最大的财富的道理。仔细品读课文,我们可以发现这是一篇说理性很强的记叙文,在本单元,它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明确向人们昭示了待人处事的方式方法。进一步探究本文的写作特色,发现它在表达上有一个突出的特点:通过描写人物外貌、动作和语言来表现人物的品质。这也是本组教材的教学重点。

【基于学情】

本班学生比较喜欢朗读,特别擅长将自己变成课文中的角色去读、去悟。这是一篇有助于学生独立阅读、感悟、理解并从中明白一定的道理的好文章。课上,教师为他们创设展示的机会,让学生毫不掩饰地流露出内心真实的情感,能够大胆、主动地参与朗读、讨论、交流。

【教学方法】

新课程表明: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是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因此,在教学方法上,我着重引导,放手让学生自已去学习。尊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以本课的教学方法确定为以问题引领,课文整合为原则,变逐段讲授的地毯式教学为抓住重点语句深刻体会的挖坑式教学。并综合运用了多媒体直观法、阅读讨论法、以读代讲法、以读促写法,对比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学习目标】

1、找出文中描写人物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说出人物品质,并能用自己的话表达出对尊严的理解。

2、通过联系上下文,品 ……此处隐藏5128个字……( )

(3)脸上没有一丝血色,( )

(4)身体消瘦到了极点。( )

(5)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的样子。( )

2、对照答案自我纠正:面呈菜色 疲惫不堪 脸色苍白 骨瘦如柴 狼吞虎咽

齐读,你发现这些词语写什么?(这是对逃难人外貌的描写。)

师:现在我们把这些词语送回到句子当中去。请在课文里找出含有这些词语的句子读一读,大家能体会到什么?

课件出示:

外貌: 他们面呈菜色,疲惫不堪。

只有一个人例外,这是一个脸色苍白、骨瘦如柴的年轻人。

吃相:他们连一句感谢的话也顾不上说,就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年轻人立刻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师:从逃难人和年轻人的外貌和吃相描写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小结:逃难者劳顿奔波,饥寒交迫,让所有的逃难人身体虚弱、饥饿不堪、急需食物充饥。

(二)、学习2—5自然段,感知哈默维护尊严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形象。

1.抓住“例外”引入自读。

师:当善良的沃尔逊人把食物送到这些逃难人的面前时,有一个人与大家表现不一样。课文第二自然段那个词说明“不一样”?“例外”

哈默的例外表现在哪里?课文主要通过人物的什么描写,让我们感受到哈默的例外?

(年轻人并没有直接接受食物,而是选择了先干活,后吃食物。)

课件出示要求:默读课文2—5自然段,年轻人与杰克逊大叔一共有多少次对话?并用笔在书中标注出来。再结合哈默说话时的动作、神态,语言,体会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2.学生分组学习。(教师相机指导)

3.交流、讨论。

师:一共有几次?谁愿意来读读第一次对话。

指导学生分析第一次对话

他仰起头问:“先生,吃您这么多东西,你有什么活需要我做吗?

“不,我没有什么活儿需要您做。”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一次对话,想一想,这个年轻人给留下什么印象?是通过哪些语句感受到的?用笔在书中画一画。

师:谁愿意发表自己的见解?

重点指导:

(1).抓住“仰起头”这个动作,体会哈默的真诚、有礼貌;他不卑不亢,和杰克逊大叔平等的对话,不因为自己是逃难者就瞧不起自己……

(2).感受年轻人尽管饥饿,但他的态度很坚定,吃饭必须做活儿。

(3).我认为他是一个不愿意占别人便宜,不是不劳而获的人。

板书:真诚

师:那年轻人说话时应是什么样的语气?同桌之间互相练读。

指导朗读,表现出哈默态度真诚……

学生同桌互读,小组分角色朗读。(联系杰克逊大叔内心想法,感知哈默的“例外”)

小结:刚才我们是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来体会人物的形象。现在,你们能不能用这样的方法理解第二、三次对话?

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学习年轻人与杰克逊大叔的第二、三次对话。在这两次对话中,年轻人又给你留下什么印象?是通过哪些语句感受到的?

第二次对话:

这个年轻人的目光顿时灰暗了,他的喉结上下动了动,说:“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

杰克逊大叔想了想,说:“我想起来了,我家确实有些活儿需要您帮忙,不过等您吃过饭,我再给您派活儿”

第三次对话:

“我现在就做,等做完了你的活儿,我再吃这些东西!”年轻人站起来说。 思量片刻后,杰克逊大叔说:“小伙子,您愿意为捶背吗?”

师:范读年轻人说的话,三个"不"字加重语气。你又体会到了什么?

指导学生把双重否定句换个说法。体会年轻人坚定的语气,是非常讲原则的人。 师:我们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呢?

学生同桌练读,分角色读。(师读年轻人,学生来读杰克逊大叔。)

师: 从哈默的话中你们听懂什么了吗?

生:哈默一定要先干活再吃饭。

生:哈默很坚决,马上就要做活。

师:是啊,这种让他毫不犹豫的选择先干活后进食的就是精神—尊严。

师:跟老师一起读,尊严。尊严。 哈默维护了自己的尊严,赢得了可敬的地位和身份!

(三)、 咀嚼“尊严”行 感受“尊严”品

师:同学们,捶背是个多么简单的动作呀!但是这个年轻人是怎么做的?

生读相关句子,体会:尽管这是镇长安慰他才安排给他的,而且又是简单的工作,但他一点也没有应付,而是极其认真的对待。

师:年轻的哈默干完活终于吃上饭了。他是怎么吃的?

生:狼吞虎咽

师:这个词语在文章中的哪个地方也出现过? 生:描写逃难人

师:你们读懂那这两个词有什么区别吗?

生:前面直接吃,后面先干活然后再吃。

师:那作者这样对比的目的是什么呢?

生:强调年轻人的与众不同,因为他拥有可贵的尊严。

师:从上面这些描写我们体会到哈默是一个怎样的人?

幻灯片

这是一个面对饥寒交迫不失( )的人

这是一个面对施舍不失( )的人

这是一个面对施舍牢记( )的人

师:(过渡)难怪杰克逊大叔会对女儿说:

生: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

师:其实,从这篇文章中我们也能看出杰克逊大叔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你是从哪些地方知道的。

生:善良朴实 慧眼识英雄 尊重他人

生:杰克逊大叔为了能让年轻人早点吃上早饭,说了一个善意的谎言。

生:因为哈默此时体力不足,镇长安慰他才安排给他的,而且又是简单的工作。 师:你们注意到杰克逊对年轻人的称呼什么?

生:您

师:说明什么?

生:尊敬人

师:下面请思考一下,如果年轻人站在你面前,你有什么话对他说?

生: 汇报

三、拓展延伸:

1.师:正如杰克逊大叔所言,这个人真的成为了一个让全美国人乃至全世界羡

慕的财富,成为石油大王。你认为哈默有尊严跟他后来成为石油大王有联系吗?为什么有尊严就一定能成功?

结合学生回答,让学生明确:尊严不仅是一种人格,更是一种坚强的毅力,而这些正是保证克服困难所必须的。

2.你觉得对于你来说,怎么做就是为自己赢得尊严?

四、总结课文:

是啊!年轻人维护了自己的尊严,哪怕从一件小事中也要保持做人的尊严,坚持做人的原则,最后受到人们的赏识与尊敬,成为一位赫赫有名的石油大王。但是,同学们,尊严不能简单地理解为面子,更多地表现为一种自尊心,一种责任感,是一种不依附于他人自立于人世的奋斗精神。

板书设计:

7.尊严

哈默 尊严

(真诚+讲原则+自强+自尊)+努力=成功

杰克逊大叔 尊重他人 看重人品

《《尊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