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范文 > 教学设计

东方之珠教学设计

时间:2023-06-15 00:07:37 收藏本文
东方之珠教学设计

东方之珠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东方之珠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东方之珠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试背课文。

2、通过对课文的诵读品味,知道课文是从三方面介绍香港的。

3、了解香港的美丽和繁华,激发学生热爱香港、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时: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感知。

1、师生共写课题:东方之珠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东方之珠指哪里?

2、请你试着说一句话,用上这两个词。

(东方之珠是我国的香港。香港是一颗无比璀璨的东方之珠。--听说这句。)

3、检查分节读课文。

在昨天的学习中,大家已能正确、流利地读课文了。谁有兴趣来读一读?

二、细读课文。

1、看录相。看后说说自己的感受。

2、课文是怎样来写出香港的美丽和繁华的。先请默读第一节。

板书:迷人的沙滩著名的公园繁华的街市

3、细读课文2-4节,结合录相:说说你最喜欢哪些?为什么?读后交流。

4、认真再读2-4节,多读读自己喜欢的那一节,体会你喜欢它什么?也可以读一读另外两节,你有什么问题想提出和大家一起讨论。

5、细读第二节。

1)出示图片:读读课文,说说你喜欢它什么?

2)质疑:倾听

3)多么美丽迷人的浅水滩哪!老师也喜欢,你能用朗读让大家感受到吗?

4)真是个迷人的沙滩!你能把它背下来吗?

作者先总写了浅水滩的特点,接着具体写了人们在这里旅游的感受。

6、细读第三节。

1)喜欢海洋公园的同学请你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它?

2)师生引读:香港的海洋公园之所以举世闻名,是因为那里的

,。在碧波荡漾的人工湖上,几只

、正在表演节目。它们,,,,游客不时被逗得开怀大笑。

3)你读懂了什么?(有的……有的……有的……)

4)质疑:作者为什么要写上游客不时被逗得开怀大笑。?

5)再读体会,背诵。

7、细读第四节。

1)自由读。

2)读后你感受到的是什么?

填空:()的摩天大厦

()的商品

()的`街道

3)质疑。

4)练读背诵。

8、细读第五节。

1)每当夜幕降临,整个香港流光溢彩,显得更加美丽繁华。

2)出示:一到夜晚,整个香港就成了灯的海洋。港湾里闪耀的灯光,像五颜六色的焰火溅落人间。马路上一串串明亮的车灯,如同闪光的长河奔流不息。

A:中心句,用画出。中心词:灯的海洋

B:灯的海洋从何看出?读下文两句。读好比喻句。

C:再读注意:整个香港港湾里马路上

3)练背。

9、香港的沙滩那样迷人,公园如此著名,街市这般繁华,每一个人都禁不住由衷地赞叹。

齐读最后一节。

10、师小结:这颗东方之珠在离开祖国母亲怀抱一百年后,终于在1997年7月1日,在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期盼中回来了。我们衷心祝愿香港的明天更加美好,永远闪耀在世界的东方。

三、作业:(机动)

仿照课文第五自然段的写法,任选其中一句写一段话。(注意带点的词)

一到休假日,街上就热闹起来。

课外活动时,同学们个个生龙活虎。

秋天的田野热闹非凡。

妈妈做事非常细致。

东方之珠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能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会读会写一类字,二类字只认不写。

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层次。

教学重点:能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能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

1板书课题:14“东方之珠”

师:知道东方之珠指哪吗?(香港)香港在中国南部、珠江口东侧、深圳市之南。因地产香料,并在此出口而得名。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1840年,英国发动侵华的鸦片战争,1841年,英军强占香港,直到1997年,香港才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大家对香港可能感到很陌生,今天,老师就带领你们一块走进香港。下面老师请大家欣赏一段关于香港的短片。

2播放视屏。

3说感受:听着这动听的歌声,看着这一幅幅美丽的画面,你心里肯定有许多话迫不及待地要说吧!(生发言)

5过渡: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题目也叫《东方之珠》

(板书课题>

6师:“珠”是什么意思?(“珠”原指珍珠,你见过的.珍珠是什么样的?珍珠美丽明亮,非常贵重,用“珍珠”来比喻香港,说明它值得珍爱。)那么为什么把香港称为东方的珍珠呢?“东方之珠”呢?

香港不仅繁荣富庶,而且娇小美丽,就像镶嵌在祖国南大门的一颗珍珠。看完这个短片,你想说些什么?请用文中的一句话叙述。

难怪人们称它为一颗璀璨的“东方之珠”。

二初读感知

1出示自渎要求:

(1)标出自然段序号

(2)读准生字的字音

(3)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遇到长句或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1)出示生字,开火车领读。

(2)出示生词,开火车领读。

(3)快速认读(师任指,生齐读)。

浅水湾沐浴舒服剧场精彩聚集度假

倾听结伴钻圈溅落闹市口商店夜晚

生词大家掌握的很好,课文还出现了很多优美的四字词语或成语,你能找出来吗?理解的把意思也说给大家听,不理解的提出来我们一起讨论。

摩天大厦、鳞次栉比、琳琅满目、奔流不息

3检查课文朗读情况,生字词语大家都过关了,课文读的怎么样了,老师还要检查一下。(课文一共有6小节,请6位同学朗读。)

(1)指名分节读

(2)学生评议,教师及时指导读一些难读的句子。

(3)过渡:怎样把课文读得更美些呢?让我们来欣赏一下别人是怎么读的?

(4)听录音朗读

(5)过渡:就这样读,会吗?让我们一起随着音乐美美地读一读吧!

4交流

过渡:读了这么多遍,你们知道课文给我 ……此处隐藏21044个字……的繁华,产生爱香港、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对象分析

香港这座美丽的城市对于城市的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可是对于农村学校的学生来说,并不熟悉。由于学生家庭环境、家长文化素质的影响,使学生知识面狭窄,为了使他们认识这座美丽的城市,我制作了精美的课件,采取了小导游的形式,在初步了解香港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真正走入课文中,体会其中的情感。

四、教学策略与教学设计

新课程标准指出:一堂好的语文课就应当解放学生的“眼、口、手、脑”,把课堂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让课堂成为学生求知的乐园,让学生在欢乐中学习语文,在学习语文中得到欢乐、得到满足。基于以上新课程理念精神,我采用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情境创设法

这节课我通过网络技术做好了香港的风光旅游课件,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情境,使学生如临其境,从而激起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2、朗读感悟法

本文文字优美,是积累语言的好材料。因此,我在教学中通过范读、小组读、自由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整体感悟体验优美语句,再通过有表情地读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3、合作学习法

在学习中我设计了以4人为小导游组进行合作学习,让他们自主合作,进行探究,找出特色词语,目的在于让学生全员参与,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在合作中优化学习。

五、教学媒体设计

媒体:电脑课件。(香港的风光旅游课件———香港迷人的沙滩图片、著名的海洋公园图片、繁华的都市图片、美丽的夜景图片、海洋动物园的表演图片)

六、教学过程与分析

(一)歌曲导入,激发兴趣。

首先由学生较熟悉的歌曲《东方之珠》引入课文的学习,在美妙的音乐氛围中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再播放香港的风光旅游课件,让学生整体感知香港的美,激发学生对香港的向往。

设计意图:以美妙的音乐、香港的风光旅游图将学生带入意境,让学生自主走入课文,这样学生就能观其境、闻其声,触景生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二)自主阅读,读中感悟。

1、品读探究,感悟香港的美丽与繁华

新教材倡导“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在教学中体现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创造师生平等,合谐交流合作的课堂新氛围。在本课的教学中首先让学生自读课文,找出课文的中心句,说一说: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香港的?目的是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知道课文是从迷人的海滩、著名的公园、繁华的街市三个方面介绍香港。为了让学生感受到香港的美丽和繁华,我在教学中,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逐步掌握一些学习方法,形成技巧对其将是终生受益。因此,我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时采用了“扶——放”的教学方法。我首先重点指导“繁华的街市”这一段,我让学生带着“读了这个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这个问题自读课文,让学生初步理解课文。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街市的繁华,我出示学习要求:

(1)画出你印象最深或你喜欢的句子,哪些词语用得好。

(2)把你喜欢的句子读给同桌听。

(3)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些句子。根据学生的反馈,课件出示重点句子,我重点引导学生体会“鳞次栉比、琳琅满目、人流如朝、奔流不息”等词语,结合优美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到街市的繁华。最后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读出对香港的喜爱之情。

学习了这个自然段后,我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方法:

(1)学生自读课文,说说这段讲了什么?

(2)画出你喜欢的句子,哪些词语用得好,读给同桌听。

(3)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些句子。总结学习方法后,我让学生带着这些学习方法小组合作学习第二、三自然段。小组同学之间互相交流、评议、汇报交流结果,根据学生的汇报结果随机出示课件,结合句子、词语、优美图片适当进行引导、点拨。在学生的学习汇报中,我随机进行有感情朗读的指导与训练,学生能品味到语言的情味,有感情的读出沙滩的迷人、公园的著名,体会到了香港的美丽与和繁华。通过“扶——————放”的教学手段,学生不但掌握了学习的一些方法,而且能力也得到了训练。

设计意图:采用了“扶——放”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通过读去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受到热爱祖国的教育。

2、合作感悟

“自主、合作、探究”是《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适合时代要求的一种学习方式。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自主合作朗读:说说你们最想到哪个地方看看?学生兴趣盎然。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课件。这样,生动、形象的课件创设了去香港亲身旅游的情境,完全置身于课文所描绘的情景之中。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东方之珠”的迷人和繁华。接着我把课文学习设计为"自助游"的形式,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设计着自己小组的旅游路线。此时的学生们在自由的空间里,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安排学习内容,有的小组先去欣赏浅水湾的迷人风光,有的小组先去海洋剧场观看有趣的动物表演,还有的小组先去铜锣湾感受那里的繁华与热闹。学生们在“游览”结束后又展开了热烈的交流,将自己的游览感受告诉自己的同学。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重视学生的综合性学习,为了达到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各种能力,让学生在小组里互说、互助,既让学生无拘无束地交流,又保证了学生参与的全面性。

3、深入领会

教学这一环节,我首先把学生带入另一个景观——迷人的香港夜景,播放香港夜景图片,让学生深深陶醉于美丽的夜景中,接着让学生说一说:此时此刻,你想对香港说什么?这一环节,学生都会跃跃欲试,争先恐后地敞开了心屝,掀起了课堂的一个高潮,是本课最大的一个亮点。

设计意图: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读书,学会交流,学会讨论,而且把香港的美丽,香港的繁华深化到学生心中,真正与学生的心灵产生共鸣,语文教学的人文性能真正实现。

七、趣味作业,展示个性。

我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了趣味盎然的作业:(课件出示)

1、爱读书的你,不妨读读第六册小学语文书中的一篇课文——《香港之夜》。

2、爱写作的你,不妨写写你“游”香港的感觉。

3、爱画画的你,不妨画出香港给你印象最深的地方。

4、爱朗诵的你,不妨有感情的读出香港各旅游地景色的特点。

5、爱文学的你,不妨摘录文中优美的语句。

设计意图:这样的趣味作业的安排,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展示了独特的个性,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使《东方之珠》这节课达到了课后的另一个高潮。

八、板书设计

浅水湾————迷人

海洋公园——举世闻名

“东方之珠”铜锣湾————热闹

夜晚————灯的海洋

设计意图:力图通过板书将香港的主要特点概括起来,让学生一目了然,留下深刻的影响,并请学生自己总结,是本节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的又一方面。

《东方之珠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