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范文 > 教学设计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

时间:2023-03-16 00:07:20 收藏本文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小兴安岭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体会作者准确、生动的语言,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及勇于创新的精神。

3、德育目标:激发学生对小兴安岭的向往,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4、创新目标:创设情境,读中感悟。

教学分析与处理:

1.教材分析:这是一篇写景散文。作者采用“总一分一总”的结构,展示了小兴安岭一幅幅精美的画面。感受小兴安岭的四季景色,体会作者用词准确,学习作者抓住小兴安岭每个季节景色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难点)

2.学生分析:学生在已初步具有一定的阅读基础。再加上课文里对小兴安岭美丽景色的描写,更能使学生理解和感悟大自然的神奇和瑰丽。

3.创新点:在课堂上体现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创新人格。

4.空白点: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合作学习喜欢的内容。

课前准备:

因为搜集和处理信息是构建课内外联系的重要纽带,这一课与我们生活紧紧相连,在课前,我要求学生们搜集有关资料,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习惯,同时从心理上做好学习的准备。

教学方法:

研究体验式创新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同学们,你们也许没有去过小兴安岭吧,那里的景色可美啦!让我们和作者一起走进小兴安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瑰丽。

二、提供信息点拔启发

1、根据学生预习情况,提问: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描写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2、学生有选择地读自己喜欢的部分。

3、提问:你最喜欢那个季节的小兴安岭,为什么?

三、学生研究合作交流

1、小组讨论共同合作学习。

2、学生汇报结果,指导学生朗读体会作者的喜悦之情。

3、通过同学们的讨论,你又喜欢上哪个季节的小兴安岭了?

4、学习了2一5自然段,你认识中的小兴安岭是什么样的?

5、讨论:为什么说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花园,又是一座巨大的宝库呢?

6、师主共同讨论研究,并一起完成板书。

四、反思小结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们学会了什么?

五、研究性作业

假设你有机会成为小兴安岭这幅美景中的一员,你希望你会是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同学们都能将自己当成大自然中的一棵草、一滴水、一个小生命,那么热爱我们生活的环境,珍惜我们生存的空间。

六、板书

9、美丽的小兴安岭

夏 根据情况出示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小兴安岭的美丽。

3. 了解小兴安岭物产丰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感受小兴安岭的四季景色,体会作者用词准确,学习作者抓住小兴安岭每个季节景色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热爱祖国大自然的感情。

谈话引入:大家好,欢迎大家跟我一起开始一段愉快的旅程。我是你们的导游,今天我们的目的地是:美丽的小兴安岭(师指板书,生齐读课题)

师:出发之前,我们得做些准备:请你们带上你们那专注的眼睛和善于倾听的耳朵。一起来看看地图找找方向吧!(课件出示地图,生观察)小兴安岭在哪儿?说说你的发现。(生:在黑龙江)

评价:你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大家一定不陌生,这是孩子们喜欢的一位老师的家乡。(生:这是教我们数学的刘老师的家乡!)今天我们就一起到刘老师的东北老家——黑龙江去欣赏小兴安岭的'美丽风光吧!准备好了吗?马上出发!

一.创设情境,学习第一段

1. 课件出示林海画面,师:这就是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这里真是树木的海洋啊!有数不清的红松、白桦、栎树,还有许许多多各种的树呢!几百里连成一片,就像绿色的海洋!

2. 师:你也感受到了吗?让我们打开书,一起赞美这绿色的海洋吧!齐读第一段

3. 问:读完了这段,你知道了什么?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生:“数不清”“几百里”说明树木多)师板书:树木多

师:你觉得这绿色的海洋里可能还有什么树?(生自由举手发言)

小结:小兴安岭的树木真多呀!

二.感受四季之美

1. 朗读自测,看你能登上哪级台阶?小黑板出示:

有感情

流利

正确

① 选择你最拿手的段落,读给同桌听一听,请他给你评一评。

② 指名读,最好选择与别人不同的。

③ 评价:你认为他读得怎么样?

2. 大家也许已经发现,这篇课文的写作顺序比较特别。谁来说说你的发现?

(生:是按照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写的)

师相机板书: 春

一年四季 夏

秋﹛﹜

师:你的眼睛真会发现!真棒!

过渡:各位朋友,有人说我们的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我们还是亲自走进去看看吧!

3. 自主探究:为什么说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①课件出示自学要求(见课件)学习2——5段

②生自读勾画,师巡视指导

④ 指名自由汇报,师相机点拨,利用课件出示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课文中所描写的四季美景。抓住春夏秋冬四季特点,引导生从朗读体会中小结(师相机板书):

春:生机勃勃

夏:树木葱茏

秋:物产丰富

冬:雪花飞舞

小结:

看到这样的情景,我忍不住要说:小兴安岭,我要大声赞美你,你真是一个美丽的大花园,更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你们此时此刻也想对小兴安岭说些什么吗?(生自由说)

4. 巩固,拓展

课件展示春夏秋冬四季的景色

师:参加这次旅行,没有白来一趟吧?现在四季的美景又展现在我们眼前 ……此处隐藏24038个字……段落并背诵下来。(生进行自主学习,交流感受。)

2.选择段落,复述课文。

师:我们已经欣赏了文中的好词佳句,那么每一个小组派一个小导游来介绍一下那个季节的景色吧!(生结合大屏幕来介绍。)

(三)赏读课文,体会情感美。

1.大胆想象,体会感情。

师:听了同学们的介绍我们仿佛置身于美丽的小兴安岭中,看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夏季的郁郁葱葱,秋天的硕果累累,冬天的白雪皑皑。我们现在的心情如何?想象一下,作者的心情会怎样?

2.发挥特长,赞美自然。

师:好,现在我们就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小兴安岭的喜欢和赞美!(画画、唱歌、跳舞、朗诵……)

四、教师总结

引导学生从知识情感,认知方面谈这节课的收获。

五、积累迁移

1.摘抄你认为好的词句段。

2.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处景物。

反思:

在设计《美丽的小兴安岭)这一重点部分的时候,我打破了传统的讲授式的阅读教学模式,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1.以陶冶情趣为主:这篇课文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所以在学生反复读课文之后,引导他们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美好山河的同时,培养他们爱国主义的情感。

2.以培养能力为主:在这一环节的设计中,我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主,课程标准提倡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虽然是3年级的小学生,但是在父母的帮助下,他们给通过报纸、网络等渠道去收集想要得到的信息。同时也培养了他们朗读、欣赏,与人合作的多方面的能力。

3.以发展个性为主: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在赏析完课文之后,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小兴安岭的热爱。孩子们学习热情非常高涨,各显其能,张扬了个性,体现了学科的整合。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15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1.同学们,在我国的东北有一座山脉,那里几百里全是森林。春天生机勃勃,夏天绿树成荫,秋天果实累累,冬天雪花飞舞,一年四季景色 人,这就是美丽的小兴安岭。(板题,读题)

2.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指名说)课文那个自然段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出示课件背景图及第6自然段)学生齐读后,师接着说:为什么说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花园,(板书:美丽的花园)又是一座巨大的宝库呢?(板书:巨大的宝库)

3.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小兴安岭的?(板书:春 夏 秋 冬四个字)

二、切入重点,自学探究

课件出示:

自学提示:从二到五自然段中任选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季节自学。

(1)画一画:小声读课文,用“____”画出作者描写的景物。

(2)想一想: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这些景物的?

(3)读一读:读读这些句子,读出你的体会。

学生按自学要求自学4分钟

三、集体交流,品词析句

交流春天

1.指名汇报:

(1)你最喜欢哪个季节?

(2)作者写了哪些景物?(出示第二自然段,学生说时教师标出相应词语)

(3)作者是怎样具体写这些景物的?

汇报句子一:

出示句子:“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先让学生自己读句子,然后说说哪个词给了你特别的感觉。)接着出示比较的句子:1.春天,树木长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2.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说说“长出”和“抽出”给了你怎样的感觉?)制作动画抽出的动作,再次比读这句话并加上自己的想象。

汇报句子二:

作者是怎样写小溪的?

指名读,你感受到了什么?(出示句子“山上的积雪融化了,雪水汇成小溪,淙淙地流着”)

汇报句子三:

作者是怎样写小鹿的?指名读,你感受到了什么?(课件出示图片)边欣赏图片,教师边配说小鹿的动作,你心情怎样?出示句子“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感情朗读。

汇报句子三:

文中还写了原木,是怎样写的'?你感受到了什么?

2.课件出示春天的美景图片,边欣赏教师边配说课文内容。同学们,春天美吗?配乐读文,出示第2自然段。

3.说一说小兴安岭的春天怎么样?用个词来说说。(板书:生机勃勃)

交流秋天

1.作者写了哪些景物?

2.作者是怎样具体写这些景物的?

3.课件出示几种树的色彩图片,教师解说。出示句子“秋天,白桦和栎树的叶子变黄了,松柏显得更苍翠了。秋风吹来,落叶在林间飞舞。”同桌互读。展示读。

4.出示句子“这时候,森林向人们献出了酸甜可口的山葡萄,又香又脆的榛子,鲜嫩的蘑菇和木耳,还有人参等名贵药材。”

5.送一个词给秋天。(板书:果实累累)

交流冬天

1.作者写了哪些景物?

2.作者是怎样具体写这些景物的?

3.先让学生读一读句子“冬天,雪花在空中飞舞。树上积满了白雪。地上的雪厚厚的,又松又软,常常没过膝盖。”然后出示动画冬天背景图,说所你感受到了什么?

4.出示整个雪景图,师解说。

5.写了什么小动物?读一读小动物们冬天的表现。

6.送一个词给冬天。(板书:雪花飞舞)

交流夏天

1.作者写了哪些景物?

2.作者是怎样具体写这些景物的?

3.先指名读写树木的句子“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自己读一读,你喜欢哪几个词,为什么?然后展示画面,再次感情朗读。接着男女生赛读,自己给自己掌声。

4.怎样写浓雾?(指名读)

5.怎样写太阳?(指名读),比喻句的好处,写出了太阳光的直和亮。

6.怎样写野花?(指名读)

7.共同观看美景,然后美美地读这一自然段。

8.送一个词给夏天。(板书:绿树成荫)

四、小结板书,共同探究

师总结板书后,问:作者在写小兴安岭四季美景时,每一段都先写了什么?(树木)为什么?(树木多)出示第1自然段,齐读,标出“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有数不清的红松、白桦、栎树……几百里连成一片,就像绿色的海洋。你觉得小兴安岭是一个怎样的地方?所以作者由衷地赞叹“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 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出示第6自然段,齐读。

五、背诵段落,积累佳句

背诵自己喜欢的季节的段落,并集体展示背诵。

六、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同感受了是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真是太美了,其实,生活处处皆美景,只要你长着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还有很多这样的美丽而富饶的地方等着你们去开发去创造。希望同学们永远牢记: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我们美好的自然吧!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