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季》教学设计15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四季》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四季》教学设计1知识与能力目标:
1、正确认读“尖、说、春、青、蛙、夏、弯、地、就、冬”十个生字。
2、借助拼音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春天美丽的景色。
3、知道每个季节的特征,感受每个季节的美丽,引导学生热爱大自然。
教学重点:
认读生字,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感受每个季节的美丽,引导学生热爱大自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一年有几个季节吗?(齐答) 都是什么季节呢?谁想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
2、下面请同学们猜一猜老师描述的是哪个季节? (1)小草发芽了,悄悄地钻出地面,嫩嫩的,绿绿的。 (2)池塘里的荷叶长得又大又圆;荷花儿开了,粉红的、白的,漂亮极了!
(3)谷穗成熟了,玉米也成熟了,农民伯伯正在地里收庄稼。 (4)下雪了,同学们在堆雪人,他们玩的真开心啊!
3、有一个叫薛卫民的作家也非常喜欢四季,他看到了四季的美丽景色后,诗兴大发,写了一首诗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四季》。板书齐读课题。指导写“四”字。
二、初读感悟,识字正音。
1、诗歌里描绘了怎样的美景呢?让我们打开书听老师读一读吧!
2、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用笔画出生字生词,多读几次。如果遇到不会读的字也可以用笔画出来,然后虚心地向同学请教或者请拼音朋友帮忙,再多读几次。
3、课文里淘气的生词宝宝,都跑到黑板上了,你们想不想认识它们呀?我们一起看看吧!出示生字:“尖、说、春、青、蛙、夏、弯、地、就、冬”十个生字。
4、同学们学得可真认真,通过刚才的学习你都认识了哪些字呀,谁来说一说。
5、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我们的生字宝宝终于和我们交朋友了)
5、我们和这些生字交了朋友,诗歌肯定读的更棒了,谁愿意大声地读一读?
刚才读的过程中,老师发现诗歌中有些词非常有趣。(划出叠词)词中的后两个字是一样的,你能说出这样的词吗?诗歌里有了这样的词就更有韵律,更好听了,不信你听录音体会一下。
2、指名互相评读。(感受大自然的美)
三、美读,体会四季的美景。
1、你喜欢这首诗歌吗?
是啊!这首诗歌描绘的景色真美,大家都很喜欢。那么你认为哪一句最美,最让你喜欢呢?再读课文找出你最喜欢的那一句,并说说它怎么美?
2、汇报。(师根据学生所说随机出示图片)
四.课堂拓展。
师:课文写得太美了!我也想学学作者,像课文那样说一句话。我想说:“苹果红红,她笑着说:————”说什么呢?(谁来帮我说说呀?)“桔子圆圆,他对大树说:——”
五、小结。
亲爱的同学们,我们走过温暖的春季,炎热的夏季,凉爽的秋季,寒冷的冬季,我们欣赏每个季节的美丽,我们也感受到了每个季节带给我们的快乐,课下仔细想一想,你用什么方式来赞美一下四季呢?下节课听同学们汇报。
六、板书设计:
四季
春
夏
秋
冬
草芽尖尖 荷叶圆圆
谷穗弯弯
雪人肚子一挺
我对新教材的认识
20xx年9月14日,我参加了由滦平县教育局组织的部编教材培训活动。虽然只有短短一天时间,但这次培训所给予我的启发和经验却是一笔永久的财富。新教材的解读,使我对一年级新教材有了更新的认识,从而让我懂得了怎么才能更好的把握好教材,如何有效的去教。下面就谈谈几点我的学习体会。
一、全国共用一本书体现了当下教育的公平性。
二、新教材并不是专家臆造的,它是在过去的语文教材和语文教学实践中真的生长起来的。首先新教材是从旧教材中生长出来的。因为教材编写必然要考虑到它的继承性,所以新教材中很多内容和说法对于在语文教育工作战线上摸爬滚打十来年的我并不陌生。所以,这次部编新教材尽管是一场教材的革命,但有一个基本原则“能不变的就保持不变”,文质兼美的'经典仍然是保留的。其次新教材的变,即旧教材没有而新教材有。这种变化的依据之一,就是近几年教学改革实践的经验和一些学术研究的新成果。比如和大人一起读、教读和课外阅教材构成三位一体。其实它的依据就是近几年提出并实验的“群文阅读”和“主题式阅读”。而“双线组元”其实和“真语文”“正道语文”“语文味”语文的基本理念是相通的,这就是对语文课程工具性的一种落实。 所以新教材并非天外来客,它接地气,植根于我们的教学实践,继承了以往教材的优点,沉淀了多年教改的经验,对我们语文老师来说,是能够很好地操作的。
二、当我们真正走进去时,一切原来如此简单。听了培训后,教材编辑的理念、体例、如何使用新教材这些内容,就会在新教材的字里行间闪现。新教材的新我们了然于胸后,感觉到就是引导学生真阅读、真写作、真活动。这样的做法哪一位语文老师都曾做过努力和尝试。所以说新版教材的初衷就是本真语文,回归天然,不搞矫揉造作。
三、用本真做支点,语文教育的精彩就会被轻轻撬起。当我们真的沉下心来,把新教材捧读掌间,从一个语文的情怀去解读教学内容,以一位语文教师的眼光去审视文本价值时,语文教育的支点我们就找到了。当然教材新了,学生新了,我们做教师的也应该真的和过去有点区别,以一个“真”字,落实好教材中的家国情怀、优秀文化和基本的语文素养,那么我和我的学生必定可以享受语文的精彩。
总而言之,本真语文是大势所趋,在新的课程、新的学习方式、新的教学氛围下,需要老师引领学生开辟出一片语文学习生活的新天地,在这片天地里,教师和学生将共同成长,不断进步,语文的天地是宽广的,我们语文人要携手共进,共同开启语文课程的新天地。
《四季》教学设计2一、教学目的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七、儿、九、无”4个字。认识2种笔画“、”和4个偏旁“月、、、”。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四季的特征,感受各个季节的美丽。
二、教学重难点:
认字和练习朗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朗读,感知四季的不同特征,激发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三、教学课时:
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此处隐藏16540个字……夏天来了会有哪些昆虫或其他的东西,勇敢地站起来说说。
⑹ 过渡:送走了炎热的夏天,告别了荷叶,大自然迎来了金黄色的秋天,在着丰收的季节里,农民伯伯欣喜地看到麦田里的谷穗长得沉甸甸的,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的第三节。
4、秋季部分:
⑴ 小组读这节课文。
⑵ 师:为什么谷穗弯弯?文中还提到他鞠着躬,鞠躬这个动作是怎样的,有谁能表演出来?在这丰收的季节里,谷穗长得沉甸甸的,他高兴吗?那读的时候应怎样读?学生在朗读中感受秋天丰收的喜悦。
⑶ 秋天里,还有哪些果实也成熟了?
5、冬季部分:
⑴ 过渡:如果说春天充满生机,夏天热情似火,秋天有丰收的喜悦,那冬天会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惊喜,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的第四节。
⑵ 哪个小组学习冬季的,站起来读一读冬季这一节。
⑶ 冬天来了,天气怎样?在北方还会下雪,小朋友堆起了雪人,你看,这个雪人怎么样?(圆滚滚的,很可爱,很调皮,从哪里我们知道他很调皮呀,从他“大肚子一挺”再说“我就是冬天”知道了。
请学生上讲台表演,感受雪人的调皮。
⑷ 全班站起来边读边根据自己的理解加上动作。
以读为主,让学生通过朗读去理解、去体验,在朗读中体会不同的语气,再根据自己的理解加上动作,惟妙惟肖的表演感受四季不同风景的美丽和迷人。从而进一步理解课文,更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6、小结:春夏秋冬四季分明,景色各异,有不同的美丽和迷人,是大自然送给我们最好的礼物,我们要好好珍惜,现在让我们再一次美美地读课文,把四季的不同的美丽读出来。
7、指导背诵《四季》。
(四季美,文章也美,美的文章我们要把他背诵起来,牢记在心中,老师给你们一分钟的时间,选择你喜欢的季节把他背诵出来。)
看提示背诵、指名背诵。
四、拓展延伸
1、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收获吗?想一想你能不能模仿课文也来当个小诗人,说说你心目当中的春夏秋冬。
2、课件出示有关四季特征的图片,如:蝴蝶、桃花、知了、梅花、成熟的苹果等,让学生模仿课文说句子,教师可先用一至两道做提示。例:蝴蝶 ,它对 说:“我是 。”
学习是为了运用,教师用课件出示四季的不同景色,从开始有目的让学生补充完整句子,到最后放手让学生自己模仿课文编句子,由扶到放,给学生一个创造的空间,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
3、你们把四季说得这么的美丽,那能不能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屏幕出提示:我喜欢________,因为________。
总结:同学们在这节课里学习得真认真,和老师一起欣赏了四季迷人的风光,你们觉得四季美吗?老师也和你们一样,觉得四季的风景各异,美得像一幅让人难以忘怀的画。
作业:背诵课文《四季》把自己最喜欢的季节的景色画出来。并模仿课文的样子写写你最喜欢的季节的景物。
(本教学设计获20xx年获濠江区小学新教材教学设计评比一等奖)
《四季》教学设计15学习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口、五、日、四、去、台”6个生字。认识4种笔画和4 个偏旁“月、雨、口、禾”。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一年有四季及四季的特征,产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认字和练习朗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朗读,感知四季的不同特征,激发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预习本课要求认识的11个生字。
3.拼音田字格本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画面渲染,激情导入 、揭题
同学们,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出示多媒体课件:四季的景色)
看了画面上的景色你们想说点什么吗?你们知道这都是什么季节?大家知道一年有几个季节?分别是什么?(板书:春夏秋冬)
真好,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四季,去欣赏四季的美丽景色。(揭题,板书:四季)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激发学习兴趣,是提高语文学习效率的重要途径。生动、形象的画面,加上优美的音乐,把学生带进了景色优美的四季。通过自然的导入 ,揭示了课题,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
二、自主读书、合作探究
1.借助拼音,自主识字。(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
师:同学们读一下课文,找出生字并认识它。
2. 分析课文
(1)出示课件,学生了解课文内容,逐段分析课文。
师:课文中是谁在春天里说话?他对谁说话?说的什么?(板书)
谁在夏天里说话?他对谁说话?说的什么?(板书)
谁在秋天里说话?他怎样说话?怎样叫“鞠着躬”?(运用动作,引导学生了解词义)他说的什么?(板书)
谁在冬天里说话?他是什么样子说话的?谁来学一学?(生起来表演)说的什么?(板书)
(2)学习生字
a、认读生字。(提醒学生注意读准字音)
师:同学们喜欢哪一行生字,读给大家听。(课件上出现三行生字)
四季娃娃为我们同学们准备了许多礼物,藏在了生字的后面,读对生字出现礼物。(请学生读)
b、交流记字方法。(指导学生记住字形)
(3)组词练习。
课件上出现“叶、秋、肚、雪”字,学生组词。(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词汇的积累)
(4)练习说话。用“是”练习说一句话。(注重说话训练)
3.自由读文。(在读中体现层次,培养学生的语感)
过渡:同学们生字学得这样好,相信课文读得更棒。我们先自由读一读,然后比一比,谁读得声音最响亮,字音读得最准确,课文读得最熟练。多媒体出示朗读要求:
一读:咬字准确,声音响亮。
二读:读通句子,语速稍快。
三读:读得流畅,读出感情。
4.教师范读。
[设计意图:在阅读教学中,应提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学生的被动接受变为主动获取。注重学生词汇的积累、说话的训练、语感的'培养,体现以读为主,读中感悟的教学原则。注意体现读书的层次性,读熟课文,读懂课文,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
三、思维拓展,强化训练
模仿书中的句子,展开想象,练习说话。
__________对小鸟说:“我是春天。”
__________对青蛙说:“我是夏天。”
__________对____说:“我是秋天。”
__________对____说:“我是冬天。”
过渡:同学们说的可真好,大自然中除了诗中所描写的这些景色,还有许许多多奇妙的景象。
[设计意图: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应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口语训练,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