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海的歌教学设计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海的歌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海的歌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读出对大海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会写本课7个生字,能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或生活或实际等说出“绽放、波浪滔天”等词语的意思,并能体会它们在表达上的效果。
3、通过抓住关键词句的方法,理解诗文大意,想象画面,感受大海千变万化的美,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感情。
4、学习运用拟人和比喻的方法进行小练笔。
5、背诵诗歌。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课件展示同学们搜集到的图片、自己在海边的照片,以及宁静的大海,波涛起伏的大海,巨浪滔天的大海等不同状态的大海视频。
2、提问:看了这个小短片,你觉得大海怎么样?揭题板书。
(二)检查预习:
一二组:“预习导学”学案第一题。
三四组:“预习导学”学案第二题。
五六七八组:“预习导学”学案第三题。(或者根据每组特色来选择汇报内容)
注意:在学生的汇报中要及时评价,对好的习惯好的方法要及时肯定推广,对有进步的学生要大力表扬。
(三)引入任务,出示本节课学习目标:
(四)自主探究:
1、自读感悟,自主探究:完成“学习●研讨”学案1、2、3、4。
(1)诗中写了什么?我觉得熟睡的大海()。
(2)我知道从哪儿能看出来大海睡了,我的理由是:
(3)我发现有些词用得特别好,比如:(),我觉得作者把()当成()来写了,就像()一样,我觉得想表达()的感情。
2、合作交流:教师要进行巡视指导:了解孩子们的进度,提醒孩子们注意倾听和礼貌发言,指导小组长有效进行本组调控。
(五)展示汇报:以小组为单位,在全班内展示,汇报本组认可的最佳答案。
在学生汇报的过程中,教师找准时机,利用课件进行朗读感悟提升,在体会出作者的感情之外,再读出学生自己的个性感悟。
课件出示:
拟采用方法:创设情境尝试朗读
(1):风儿不闹了,浪儿不笑了,深夜里,大海睡觉了。我们小朋友懂礼貌,不要吵醒它。我要这样读:(按自己的理解读给大家听,可以随机指读。)
(2):闭上眼睛想:白天,风儿和浪儿不停地嬉闹,一会儿捉迷藏,一会儿挠痒痒。到了晚上,它们都累了,风儿轻悄悄吹,浪儿慢悠悠的晃,深夜里,大海睡觉了。岸边的船儿不想
吵醒它,它会这样读:(按自己的理解读给伙伴听,组内推选一人读给全班同学听。)
(3):她抱着明月,她背着星星。那轻轻的潮声啊,是她熟睡的鼾声。劳累了一天的大海睡了,我可不想吵醒她,我要这样读:
(4):大海为什么抱着明月背着星星睡了呢?也许是她(),就像()一样,多()呀,灯塔爷爷不想吵醒她,他会这样读:(按自己的理解读给伙伴听,组内推选一人读给全班同学听。)
教师泛读,想象画面:
听老师朗读,闭上眼睛想:你好像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配乐朗读:
课件出示大海安睡图,配乐《春江花月夜》,请大家和乐朗诵,再推荐一人或者一个小组朗诵,还可以自由组队朗诵。
(六)点播归纳:作者把大海当成了一位和蔼可亲的妈妈来写,风儿浪儿这些调皮的娃娃会在她的怀里玩耍,嬉戏,明月和星星会缠着她讲故事,让她哄着睡觉,最后她们一起进入了甜甜的梦乡,真美呀!你觉得作者这样写,表达了自己对大海的什么感情呀?那你是怎么体会出来的.呢?
总结学法:1、通过抓住关键词句想象画面,理解诗意,体会作者的感情。
2、通过想象画面美读和变换身份美读来表达自己体会到的感情。完成“学习●研讨”学案3中关于学法收获的部分。
(七)盘点收获:
1、回忆课文,有感情的朗读或背诵。(之后进行自我评价,按提示画星)
2、拓展延伸:
A天亮了,大海醒了,风儿、浪儿、月儿、星儿她们怎么样了,大海怎么样了?我也会用拟人的方法说出一首小诗呢。《大海醒了》
B秋天到了,玉米、大豆、高粱、水稻她们怎么样了,田野怎么样了?我也会用拟人的方法说出一首小诗呢!《田野笑了》(AB二选一)
(八)达标反馈:完成巩固●拓展学案
(九)教师总结:对小组和个人表现突出的予以表扬。
第二课时
一、回顾交流,感受大海宁静的美。
1、背诵《大海睡了》
2、练笔分享。
二、检查预习,完成预习●导学1、2、3。
三、自学探究,完成学习●研讨学案的问题探究部分。
在第一节课,我学会了抓住关键词句,想象画面,理解诗意,既而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感情的方法。我要试着用这一方法完成下面尝试探究题:
1、作者把海上的风分别比作()、()、()、(),它一来,就()()()()。既写出了海风来临时大海的(),又写出了大海的()。(需要填写)
2、通过品读关键词句,我觉得这是一片()的海,我是从()这个词(句)中体会出来的。我想:风()地吹来,海面上就(),让我觉得海上的风很(),风中的大海很(),我觉得作者很()大海。(需要填写)我想这样读:
3、通过诵读整首诗,我发现诗歌每一小节的结构都相同,
都是先写:海上的风(),
再写:它一来,
最后写结果:就()。
(1)这样写,读起来(),听起来(),感觉着大海()。
(2)我想:海上的风还像(),它一来,就()说一说。(可以不写)
3、和第一首诗对比,我发现,第一首诗中的大海是()的,这首诗中的大海是()的,两种状态下的大海都很迷人。我想说()。
四、合作交流:小组内交流意见,组长记录最佳答案,分配汇报分工,教师巡回指导。
五、汇报展示:以小组为单位在全班内展示尝试学习成果,教师在提醒全体同学认真倾听的同时,引导补充质疑,并相机进行朗读指导和感情体验的发散与提升。
朗读指导课件:(在小组汇报问题探究2时,若两个组发言都不太理想,则可用下法指导孩子想象画面,体会感情。)
1、披文入情,课件提升:
第一小节:海上的风是花神,它一来,就绽开万朵浪花。闭上眼睛想:风儿来了,它是拿着魔棒的花仙子,轻轻一挥,银光闪烁,海面上就有无数朵雪白的浪花竞相开放,真是美丽而又神奇 ……此处隐藏5445个字……
(二)、通过聆听分辨大海的不同,并能用划线条的方式表现出来。
(三)、培养学生合作意识,能与同学共同合作表现大海。
教学过程:
1、律动(导入新课)
模仿海鸥飞翔的动作飞进教室。(音乐)
师:刚才同学们模仿了海鸥飞翔的动作,你们知道海鸥的家在哪里吗?它生活在什么地方吗?
生:(在海上)
师:你见过海吗?海是什么样的?
生:(电影里、电视里见过,蓝色的、很大很大)。
师:你能模仿一下海浪的声音吗?能用动作模仿一下海浪的样子吗?
生:(模仿)
师:(鼓励那些能用不同动作、声音表现的孩子)。
师:同学们模仿得真象,现在就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看看海鸥的家一一美丽的海。
师:(多媒体播放海的`录像片、放歌曲)
(学生边昕边画线条并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2.复听《海》
师:歌曲中的海是美丽平静的,可大海永远都这么美丽平静吗?我们再听听这段音乐,大海发生了什么变化?你的心情怎么样?
3.初听《海上风暴》
师:同学们这段音乐描写了海上的暴风雨,狂风掀起了巨浪,海上电闪雷鸣,气氛十分的紧张。
(老师边说边在黑板上展示出《海上风暴》的图画,与第一幅
画形成对比)。
4.复听《海上风暴》
师:请边听边用划线条的方式表达你的心情。
(请划好的学生在黑板上画出线条并说一说)。
师:你觉得这时的海是愉快的还是生气的?
生:(是生气的)
师:大海也和我们小朋友一样是有脾气的,有时会高兴,有时会生气。
(老师边说边把小人头贴在两幅画的旁边,使情绪对比更直观)。
师:不过大海发脾气是由于气候变化引起的。那么你们更喜欢哪一种海?
生:(喜欢高兴时的海)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表现大海平静,愉快时的歌曲《海》。
三、学演唱、表演《海》
1.老师有表情地范唱一遍。
2.跟着老师有感情地读一遍歌词。
3.简单的二声部练习(学生分成二组,一组有感情地读歌词,一组用“哗、哗”的海浪声伴奏)。
4.跟着手风琴轻声唱一遍。
5.听着录音轻声跟唱,边唱边用手臂动作表现歌曲的起伏。
6、男、女生分组比赛唱一唱(一组唱、一组自编动作)。
7.请小朋友到前面给大家表演。
(师:看谁的歌声最动听,哪朵浪花最美丽?)
(对涌跃上台的小朋友给予表扬、鼓励)。
四、编创与活动
师:同学们表演得真好,可是一朵浪花再美丽也是成不了大海的,只有一朵朵小浪花你拉着我,我拉着你,团结起来,联成一片,才能成为一望无际的大海。现在请同学们分成四组讨论一下?怎样才能把一朵朵的小浪花变成大海?看哪个组最团结、最爱动脑筋,能想出和别人不一样的方法!
(在《海》音乐的伴奏下,一组一组上来表演)
五、评价
师:刚才每一组同学都动脑筋想出了与别人不一样方法来表演大诲,非常好!浪花和浪花手拉手能形成大海,小朋友和小朋友手拉手,就能形成一个团结友爱的好集体!请小朋友互相评一评,今天上课谁表现得好,哪个小组的同学最团结,在这节课上你有哪些收获?(让学生互相评一评,说一说)。
六、作业
师:请小朋友回家后画一画你心中美丽的海,看谁画得最漂亮!
七、下课
教学反思:本课通过对比聆听,进一步感受歌曲的情绪,并利用音乐的弥漫性,在不知不觉中熟悉歌曲《海》,同时了解海多变的性格,为后面学习歌曲《海》作好了情感垫)。创编动作同时也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鼓励学生创新,通过评价教育学生团结友爱,要多看别人的优点,体现学科人文性。
大海的歌教学设计7教学内容:
小学语文第五册《大海的歌》
教学目的:
1.让学生了解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经济的繁荣,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
2.理解课文第二,三自然段的主要呢容。
3.学习作者从不同角度观察景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学习作者从不同角度观察景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第二,三段主要内容。着重指导学生理解语句得意思,注意语句之间的联系,领悟观察和描述景物的方法。
教具准备:PowerPoint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门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现在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我们都学到了什么?作者看到这些景物心情会怎样呢?对。展现在作者眼前的是一副日出的美丽景色,他怎能不高兴呢?作者便及不可待的蹬上了一只海轮,那么在海港里看到了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二)、新授:
1.自读课文二,三自然段思考作者在海港里看到了什么?并且画出你喜欢的词句。
2.学生自读。
3.比较句子:钢铁巨人一般的装卸吊车有如密林,数不尽的巨臂上下挥动;飘着各色旗帜的海轮犹如卫队,密密层层的'排列在码头两边。钢铁巨人一般的装卸吊车和巨轮排列在码头两边。
4.你是从那个词语看出吊车多,海轮多呢?你从那些词语看出吊车高大,工作繁忙呢?
5.作者看到海港十分繁忙心情如何?书上那句写出了作者当时高兴的心情的?
6.读出来。飞溅起来的浪花会发出什么声音?谁能模仿一下?
7.作者站在船头,再阳光的照耀下迎着猛烈的海风,浪花飞溅。作者认为是在唱歌,因为作者不仅看到的自然景物而且看到了一片繁忙的景色,心里为祖国的兴旺景象感到快乐自豪。
8.指导读。读出欢乐,自豪的心情。过度语:船在大海中航行,海的颜色由绿变蓝,由蓝变深蓝,这表明了什么?
9.讲读课文4,5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四,五自然段。画出你喜欢的句子。
你喜欢那句呢?
比较句子:那是咱们自己的石油钻探船。
咱们自己的石油钻探船!
2) 谁能够读出作者高兴自豪的心情?
3) 在原文中找出带有“瞭望”和“极目瞭望”的句子,思考这两个词语可不可以交换?作者看到了什么?
4) 这种景色给你什么感受?你好像来到什么地方了?
5) 你还喜欢哪个句子?
6) 比较句子:大海正在唱着一曲新歌。
船头飞溅起来的浪花,唱着欢乐的歌。
7) 指导朗读。
(三)总结:
这篇课文作者按照观察点的变换顺序,讲了自己在随船出海时看到的景象和由此产生的喜悦心情。借助大海的唱歌,表达了他对祖国山河的赞美,对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歌颂。我们作为二十一世纪的主人,也要为祖国谱写一曲新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