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范文 > 教学设计

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15篇

时间:2023-02-17 00:05:55 收藏本文
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15篇

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1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1

【学习目的】

1、知识:熟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技能:边读边想象,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神话故事。

3、情感:体会盘古的奉贤精神,激发学生阅读深化故事的信趣。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中华传统文化像一座巨大的宝库,在祖国灿烂的文化发展过程中,我们先辈留下了许多美妙的深化故事,你知道哪些神话故事?

生1:牛郎织女、女娲补天

生2:八仙过海、哪吒闹海

生3:嫦娥奔月、西游记

生4:大禹治水……

2、你们的书读得真多,知识真丰富,老师要把下面这个神话故事奖励给爱读书的孩子们。

二、由喜闻乐见的动画过度到课文的学习

1、观看动画《开天辟地》。

2、谁能说说这个神话的名字是什么?

3、生:《开天辟地》。

4、是谁“开天辟地”呢?

5、盘古。

6、你真认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8课《盘古开天地》。(板书课题)

三、小组互助,通读课文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自读课文,互相帮助理解词语,纠正读音,扫清字词障碍。

四、重点引入,在读中启动思维的发展

1、盘古是怎样开天辟地的呢?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用你喜欢的符号勾画出来。

2、生:有一天,盘古忽然醒了。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只听一声巨响,混沌一片的东西渐渐分开了。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3、盘古真伟大谁能来读一读这段?

4、读得怎么样?

5、生:我觉得还可以,“猛劈过去”要读重一点,因为盘古很用力,我们也应该用力一点读。

6、那你来读读这一句吧!(生读)真不错。

7、生:我认为文中的清和轻应该轻读,要是读重了就会掉下去了。

8、那你也来试试?(生读)真棒,谁愿意挑战刚才那位同学?

9、学生踊跃举手。师抽生读。

10、同学门的掌声已经告诉了你,你读的'真棒,我们都忍不住要试一试了,就让我们一起来把盘古的英雄气概再现出来吧。(全班齐读)在读着段文字时你有什么发现吗?

11、生我发现有三对反义词:轻——重、清——浊、上升——下降。

12、你真是一个善于发现的孩子。(老师奖励他一朵小红花)

五、重点学习第四自然段,丰富积累,感悟盘古的献身精神

1、盘古用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天地形成了,盘古却累得到下了,盘古倒下后,发生了什么呢?请同学们自读第四自然段。

2、生读。

3、你读懂了什么?

4、生1:我从中体会到盘古真伟大,不但为我们开辟了天地,死后还为我们作出贡献。

5、生2:我知道了我们的山川河流、花草树木都是盘古的身体变成的。

6、那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感情读一段呢?

7、生齐:崇敬

8、请全体同学起立,就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情来读一读吧。

9、生齐读。

10、课文里有不少像“隆隆的雷声”“茂盛的花草树木”这样的词语,我们来找一找,用你喜欢的符号勾画下来,再抄到积累本上。

11、学生勾画、摘抄。

12、课件出示题目。

13、谁能来填一填?(学生填。填后齐声朗读)

14、同学们读的时候,我仿佛看到了盘古到下后身体变化的画面,你看到了吗?

15、生齐:我们也看到了!

16、那再让我们把这雄壮而动人的画面转化成饱含深情的语言,读出对盘古的崇敬之情吧。

17、生齐读。

18、师引:这就是。

19、生接: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板书设计】

18 盘古开天地

开天

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劈地

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2

一、教学目标:

1、抓重点词句,边读边想象画面,交流故事3-5段中神奇的地方,感受盘古坚韧不拔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2、借助插图和关键词能完整讲述盘古开天地的过程。

二、教学重点:

抓重点词句,边读边想象画面,交流故事中神奇的地方,感受盘古坚韧不拔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

借助插图和关键词能完整讲述盘古开天地的过程。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回顾学法

1、出示课文插图,再讲故事“混沌中沉睡”和“开天辟地”部分

2、指名发言,师生评价

[设计意图]:评价的要点是能否说出故事中能让人感到神奇的地方,为本节课的展开奠定基础。

3、出示上节课总结的学法:

讲好神话故事的秘诀

(二)学习3-4节,感受神奇,讲好“顶天立地”部分

1、感受神奇

2、指名发言,用朗读表达神奇

原文:天和地分开后,盘古怕它们还会合在一起,就头顶天,脚踏地,站在天地当中,随着它们的变化而变化。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盘古的身体也跟着长高。

预设:学生一般可能会谈到神奇的地方表现在盘古身体会变化和天地会变化。这一段中学生可能对盘古顶天立地的动作并不了解,可以借助插图让学生理解意思;而对“随着他们的变化而变化”的理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边做顶天立地的动作边读,要注意动作应该是缓缓的,让学生理解无论是盘古身体的变化,还是天和地的变化都不是一下子变成“一丈“的。

在理解意思的基础上,出示绘本《孙悟空大战二郎神》的片段,告诉学生孙悟空的这门法术叫法天象地,传说使用起来就相当于盘古的魂灵附身,在学生产生兴趣的基础上,提示学生朗读时可以在自己认为神奇的地方夸张点,然后指名朗读,读出趣味,读熟课文。

原文:这样过了一万八千年,天升得高极了,地变得厚极了。盘古这个巍峨的`巨人就像一根柱子,撑在天和地之间,不让它们重新合拢。又不知过了多少年,天和地终于成形了,盘古也精疲力竭,累得倒下了。

预设:重点交流“巍峨“撑”两个词语,感悟神奇和盘古顶天立地的艰辛。

①有没有发现这两 ……此处隐藏16667个字……达得更生动具体,教师特别强调是变成了“什么样的”“什么”。留下空白,让学生有问题可思考,有时间可思考,有机会去思考。这样的课堂就会相对地少一点灌输,多一点启发;少一点讲授,多一点学生的思考和活动。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14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猛、缓”等10个生字。会写“暗、降”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宇宙、黑暗、上升、下降”等13个词语。

技能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品读、感悟课文的能力,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

2、初步了解神话故事内容神奇、想象丰富的特点,培养 想象力,激发阅读神话的兴趣。能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内容。 情感目标: 通过对神话故事的学习,体会盘古的为创造美丽的宇宙,勇于献身的精神。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博大,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感受文章的神奇有趣,丰富学生的想象,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句。

【教学难点】

通过对神话故事的学习,体会盘古的为创造美丽的宇宙,勇于献身的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收集中国古代神话故事。

【教学过程】

1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齐读课题,你从课题中知道了什么或者有什么问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复习生字、词语

2、找出文章中心句,并打出中心句中的关键词

三、紧扣神奇,品读课文

1、研读第1自然段

很久很久以前??十万八千年。那时的天和地是什么样子的?

2.研读第2自然段

(1)盘古醒来后,他看见周围一片漆黑,他拿起斧头准备??

(2)重点讲解:抡和劈

指导朗读: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重点指导“抡”、“猛劈”,可结合动作理解。)

(4)研读“轻而清的东西??变成了地”。

师:在读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学生找意思相反或相近的词“轻、重”;“清、浊”;“上升、下降”。 “缓缓”、“慢慢”是一组近义词。)

3.研读第3自然段

(1)师:天地分开后,盘古是怎么做的?请读课文第三段,找到后请画出来。

(2)谈感受,感受盘古的顶天立地,体会盘古的艰辛

(3)说话训练

4、学习第四节

(1)好好读这一段,感受英雄盘古在倒下了,身体发生的变化

(2)词语积累

2

(3)拓展训练出示:()变成了()的( )

(4)文中最后省略号的.应用

5、师:所以我们说:出示: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6、课堂小结

四、示范复述,总结线索

师:当天地一片混沌,是盘古──;当天地渐渐分开,是盘古──;当天地稳固,盘古把他的身体──。按照这样的顺序,同桌互相复述课文。

五、升华中心,布置作业

师:中华文化像一座巨大的宝库,我们的先辈创造了许多美丽的神话故事,请同学搜集的课外神话故事。

板书设计:

18、盘古开天地

创 造

开天辟地 顶天立地 化为万物

坚持不懈 无私奉献

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其中的难写字。引导学生会读书

2.感悟利用“反义词”的理解词语的方法

3.初步学习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的一个方法——中心句

4.读懂课文,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培养想象力,热爱五千年文化。

教学重难点:感悟利用“反义词”的理解词语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想像力,进行读写结合。

一、导入新课(1分)

1.师:你们认识他们吗?(播放孩子们熟悉的.动画:《西游记》《小哪吒》《葫芦娃》)

师:他们都有着神奇的本领,是神话故事里的人物。在古代中国神话中,还有一位巨人被称为人类的老祖宗,他就是——(生:盘古)

2.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盘古开天地的故事。

3.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2分)

课前同学们已经做了预习,词语会读了吗?

出示词语:肌肤四肢血液滋润辽阔创造黑暗下降一丈

三、整体感知,提炼中心(5分)

1.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反复读一读。

2.指名读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能不能用一句话概括?其实文中就藏着一句话,它高度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也就是说全篇课文就是围绕这样一句话来写的,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找到这句话把它画下来(中心句)。

4.大声读中心句。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整个宇宙。

四、精读课文创造很难,需要力量,需要勇气,需要行动。盘古是怎样创造宇宙的呢?默读课文第2段,找一找盘古醒来后是怎么做的?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出来。(不动笔墨不读书)

1、学习第2段。

生汇报。(课件出示)

a.强调“抡”字的学习。 b.强调反义词,c.强调成语概括(开天辟地)

2、学习第3自然段。(2分)

(1)就像这样,你能不能用一个成语来说说第3自然段讲了什么,自己读读看。

(2)引导学生用一个词来概括。(板书:顶天立地)

3.学习第4段

盘古顶天立地,但最终还是累倒了。累倒之后又怎样呢?请同学们默读第四自然段,用书上一句话来说。

1.学生读2.交流汇报3.指导朗读。

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就是这段话的——中心句(指前面写的板书:中心句)

(1)一读。盘古的身上都发生了哪些变化呢?谁来读一读。(诗的形式)

(2)谁能把这巨大的变化读出来。我们读文章,先要感动自己,才能打动别人。

(学生读后指导评价,指导关键的一句。)

师:仅仅有这些变化吗?仿写。(屏幕出示)它的()变成了()的()

找四五个同学站起来读,一个个连读。“他的(),变成了()的()”

师:盘古,他用自己的身体化成了宇宙万物,化成了所有一切的一切!(板书:化作万物)

师:大家看,这就是盘古!(课件出示盘古的图像)然后总结(与板书照应)如:

师:他开天辟地、他顶天立地、他化作万物!面对这么一位坚持不懈的巨人,你想对着他说点什么吗?

生汇报,师小结。(奉献精神,伟大等)

4.齐读最后自然段。

师:让我们带着敬佩之情,齐读最后自然段。同学们,让我们记住这美丽的神话──盘古开天地!

《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