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范文 > 教学设计

《打折问题》教学设计

时间:2021-10-24 00:05:35 收藏本文
《打折问题》教学设计

《打折问题》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职工,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打折问题》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打折问题》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 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自主解决打折问题的过程。

2、知道打折的含义,能解决有关打折的实际问题。

3、体验分数乘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了解许多生活中的问题都可以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

教学重难点:

知道打折的含义,能解决有关打折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一袋大米24千克,二分之一袋大米是多少千克?

(2)五(2)班有学生58人,其中女生占六分之四,女生有多少人?

二、自主探究

1、揭示课题

同学们,昨天老师去步行街逛街,看到很多店门口都贴着海报,有的写着冬季棉服3~5折甩卖,有的写着庆“三八”,商品8折出售……你们在买东西或逛街时,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吗?

学生自由谈论。

教师:那么打折是什么意思?今天,我们学习关于打折的知识。(板书课题)

2、你对于“打折”有哪些了解?

学生自由交流。

学生可能会说:1、打折会比原来便宜。2、比如原来卖10元,5折就卖5元。3、打折对于买家来说,比较合适。4、打折就是降价。5、打折就是处理等。

教师小结:打折就是按原价的十分之几出售。比如,5折出售,就是把原价平均分成10份,按5份出售,也就是求原价的是多少。板书:5折出售就是求原价的是多少。 提问:求原价的是多少,怎样计算?

教师随意出几个几折出售,让学生说明含义。

3、打折问题。

师:大头蛙为我们带来了一个好消息,一个衣服店季节性降价,服装一律六折出售。(出示羽绒服原价)(板书:6折)

提问:280元是这件羽绒服的什么价钱?6折出售后,现价是多少元?你能试着计算吗?

学生计算。交流。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接着出示其余三件商品的原价,让学生自己算出打折后的价钱。交流。

4、试一试。

出示试一试

学生试着算出打折后的现价。交流后,提出大头蛙的问题:便宜了多少元?让学生试着计算。指名板演。

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1、2100—2100× 2、2100×(1—)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三、应用实践

1、争做优秀售货员。

同学们,我们来分小组做个游戏,争做优秀的售货员。老师为大家带来了几件商品,它们一律八折出售。现在,我们1、3、5组做售货员,2、4、6组做顾客,看哪组“售货员”能用数据打动“顾客”,让“顾客”心甘情愿地买你们组的商品。

学生分组做游戏。如果学生只算出现价,而没有算出便宜多少,引导学生算出来。

2、做题我最棒。

学生读题,让学生找出不懂的词语,解释“让利”,然后让学生计算,交流。

3、我是精明“小顾客”。

同一种冰箱在不同的商场有不同的价格和优惠方式。

商场a:原价是3280元,八折销售。

商场b:原价是3640元,直降800元。如果你买这种冰箱,要从哪个商场去买?为什么?

学生试做,交流。

四、交流收获。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对你的生活有哪些帮助?

五、拓展练习

一种羽毛球拍原价是300元,现在8折出售。原来买8只球拍的钱,现在购买多少只?《打折问题》教学设计 相关内容: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圆柱与圆锥教案列方程解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圆柱的表面积 课堂教学案例设计与分析《圆的认识》教学设计利息(人教版新课标)《圆柱的体积》导学案《圆柱的表面积》教学反思把握教材特点优化课堂教学---- 谈分数乘法的教学查看更多>>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

《打折问题》教学设计2

一、教学内容

数学苏教版六年级(下)第8页例4和“练一练”。练习三的第1-4题。

二、设计理念

打折问题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看到的问题,但他们还不能从数学的角度加以分析和理解。本课要引导学生把“打折问题”同“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以及“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百分数应用题进行联系。在教学设计上,重点是让学生加深对百分数应用题数量关系的理解,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生活背景出发,引入学生身边发生的实际活动。在学生熟悉的实践活动中搭建起数学学习的`桥梁,理解打折问题。然后结合具体的信息让学生用数学语言进行解释,最后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打折问题。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联系百分数的意义认识打折的含义,在已有知识“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基础上学会列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以及与打折有关的其他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的交流、汇报,正确理解“打折”的意义,明白购物中的优惠方法。正确理解、应用,做个智慧、理智的消费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从而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打折与百分数应用题的内在联系。

五、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购物中的优惠方法。

六、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时间

一课时。

八、教学过程

1.教学例4

①认识打折

课件出示商场商品打折促销图片,学生观察。

师谈话:我们在购物时,常常在商店里遇到把商品打折出售的情况,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打折问题”。

板书:打折问题。

师:关于“打折”,你知道些什么?

学生回答。

学生可能会说:打折可能会比以前便宜;打折对于购买者来说可能比较合适;打折可能就是降价;打折就是处理……

师:你们的猜想对不对?学了本课就知道了。

课件出示教材第8页例4的场景图。

师:你们从图中获取到哪些信息?

学生回答。

师生小结:A.所有图书一律打八折销售。B.小晴买一本《趣味数学》用了12元。C.小洪买一本《成语故事》用了10元4角。

师提问:你们知道“所有图书一律打八折销售”是什么意思吗?你还会想到什么?

学生回答。

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教师小结:商店有时要把商品按原价的百分之几出售,通常称“打折”出售。打“八折”就是按原价的80%出售,降价20%。打“八三折”就是按原价的83%出售,降价17%。

师课件出示练习:

三折是十分之(),改写成百分数是( )。六折是十分之( ),改写成百分数是( )。五五折是()分之( ),改写成百分数是( )。八二折是()分之( ),改写成百分数是( )。

小组合作完成,交流、汇报。

师生小结:“几折”就是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

②探索解法

教师出示例4中的问题:《趣味数学》打八折是12元,原价是多少元?

师启发:

小晴花多少元买了一本《趣味数学》?

学生回答:12元

师再启发:这里的12元是《趣味数学》的现价还是原价?

学生回答:现价

师追问:现价与原价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回答后师小结:原价的八折(80%)是现价;现价是原价的八折(80%)。

师再追问:80%是哪两个数量比较的结果?

学生回答:现价与原价。

再追问:比较时要以哪个数量作单位“1”?

学生回答:原价

师提出要求:讨论原价、现价、折扣之间的关系。

学生讨论后师板书:原价×80%=现价

师:你们能根据题意画出线段图吗?

教师引导学生画线段图,并板书:

师:你们能根据线段图列方程解答吗?

学生独立完成后,抽学生回答并板书:

解:设《趣味数学》的原价是x元

x×80%=12

x=12÷80%

x=15

答:《趣味数学》的原价是15元。

师:根据线段图用算术方法解答。

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引导学生板书:

12÷80%=15(元)

答:《趣味数学》的原价是15元。

师追问:为什么用除法做?学生回答。

师生小结:因为12元对应的折扣刚好是八折。

③引导检验,沟通联系

师再追问:结果是不是正确,我们应该对这个结果进行检验,怎样检验呢?

学生独立完成后汇报总结,师板书:

验证折扣——用现价÷原价

验证现价——用原价×折扣

④教师质疑

师:一本《趣味数学》原价15元,现价12元。你能算出打了几折吗?怎样算?

学生独立完成。

师生小结: “打几折”:现价÷原价

2.指导完成练一练。

教师出示问题:《成语故事》的原价是多少元?

要求:先写等量关系,再画图,最后解答。

学生独自完成后,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并板书:

原价×80%=现价

方法一:

解:设《成语故事》的原价Y是元

Y×80%=10.4

Y=10.4÷80%

Y=13

答:《成语故事》的原价是13元。

方法二:

10.4÷80%=13(元)

答:《成语故事》的原价是13元。

3.巩固练习:第9页的第1、2、3、4题。教师根据学生完成情况适时辅导、点评。

4.课堂小结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1、打折是什么意思?你们在课前的猜想都对了吗?

2、一件商品的原价、现价、折扣之间有什么关系?

3.观看板书,同样是原价的80%,为什么《趣味数学》和《成语故事》的价钱不一样?

5.布置作业

课后抽时间到附近的商场或超市去看一看,收集一些有关商品打折的信息,并提出一些数学问题进行解答,正确理解购物中的优惠方法。

九、板书设计(略)

《打折问题》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自主解决打折问题的过程。

2、知道打折的含义,能解决有关打折问题的实际问题。

3、体验分数乘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了解许多生活中的问题都可以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

教学重点:知道打折的含义,能解决有关打折问题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引导自学法

教学过程:

一、准备

1、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越来越多地要和商品打交道,我们小学生也不例外。“折扣”就是在商品经济中应用十分广泛的一个概念。今天这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折扣在生活中应用的知识。(板书课题)

2、你对折扣了解吗?就以下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五月份,方方时装店店老板在门口打出“短袖t恤衫八五折优惠”、“裤子七折”、的标语。

你会想到什么?

a.商品为什么要打折扣?

b.商品“八五折”出售是什么意思?七折呢?

二、自学与研讨

宋老师想买一件衣服,我来到了一家时装店,看见门口有一块牌子:本店商品一律六折出售。店里有外套280元、上衣100元、裤子60元、手套20元。

请同学们帮宋老师并算算一件衣服实际售价是多少钱?怎么算?

宋老师便宜了多少元?

1、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计算。

2、汇报自己的思考方法和计算结果。(求60元的0.6是多少元,用乘法计算)

商品

原价(元)

现价(元)

裤子

60

36

儿童毛衣

羽绒服

棉手套

3、归纳数量关系:原价×折扣=现价

4、拓展:除了求现价,你还能求出什么?(现价比原价便宜了多少元?)

三、试做

1、一种电视机,原价是2100元,现在按七折出售,现价是多少元?

(1)学生尝试计算。

(2)交流不同的方法。

四、练习

1、如果把10万元的商品全部以九折销售,商店实际让利给顾客多少元?

2、六(1)班46人去“南湖”游览,门口的“购票须知”上写道:门票每张15元,满50人可以享受团体八折优惠。你认为怎样购票最省钱?

3、我们城东小学的图书室想添置一些图书,不过有两家书店都打出了诱人的促销广告:

“买《十万个为什么》,大优惠!每套原价30元。”

新华书店 考试书店

现以八折出售 买一套28元、买2套单价26元、

莫失良机! 买3套单价24元、以次类推,

每套最低价20元!!

如果你是校长,你打算买几套?到哪一家去买?为什么?

(1)四人小组合作,探讨购买方案。

(2)反馈交流,说明选择的理由。

(3)评价讨论:哪个方案最合理,为什么?到底到哪家便宜?和什么有关?

(4)让学生再次探讨,悟出规律,得出购买

五、课堂总结

谈对本堂课的所感所悟

《打折问题》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自主解决打折问题的过程。

知道打折的含义,能解决有关打折的实际问题。

体验分数乘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了解许多生活中的问题都可以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

教学过程:

复习

我们前面学过了“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计算。”我们先来做两道题,巩固一下

1、出示练习题:

15×4/5 = 7×5/21 = 1/4×80 =

2、交流结果。

我们去商场经常会看到某某商品一律几折出售。那么打折是什么意思?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关于分数的知识。(板书课题)

打折问题

1、打开书看课本上的情境图。

让学生说说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

2、你们知道六折出售的含义吗?

让学生知道“六折出售”就是按原价的十分之六出售。

3、师生共同计算出裤子六折出售的价钱。

4、鼓励学生独立计算其他商品按六折出售的价钱,并填在统计表中。

5、全班交流。

试一试

1、先让学生理解“按七折出售”和“现价”的意思,再提出“便宜了多少钱”,让学生独立进行计算。

2、全班交流。

练一练

板书设计:

打折问题

“六折出售”就是按原价的十分之六出售。

教学后记:

通过学生对生活中经常看到的打折问题入手,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其次,通过看情境图让学生了解打折的含义。这样学生们在学习的时候就不会觉得陌生,很快就学会了。

《《打折问题》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