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范文 > 教学设计

《黄继光》教学设计

时间:2021-10-18 04:51:53 收藏本文
《黄继光》教学设计

《黄继光》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黄继光》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黄继光》教学设计1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学会本课的生字,并且联系课文理解词语。

2、能力目标:

⑴ 培养理解能力、表达能力;

⑵ 运用一边读一边想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

3、德育目标:

学习黄继光为了战斗的胜利而英勇献身的大无畏精神,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

4、创新目标:

结合课文内容和画面想象当时的场景,培养丰富的想象能力。

【学情分析】

1、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讲的是在抗美援朝战斗中,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黄继光为了上甘岭战役的胜利壮烈牺牲的故事,表现了黄继光伟大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

2、学生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初次接触一边读一边想的读书方法,在教学中要使学生明白怎样才能做到边读边想。本单元共四课,在第一篇课文中进行尝试对学生来讲会有一定的难度。

3、确定五点:

重点:学习运用一边读一边想的方法,理解课文中描写黄继光顽强战斗壮烈牺牲的部分,学习英雄的优秀品质。

难点:引导学生抓住战斗的经过理解课文内容,练习给文章分段。

创新点:抓住重点段 ,通过记叙的重点语句,想象战斗的场面和英雄行为。

德育点:通过课文第三段的学习使学生体会英雄为了战斗的胜利而英勇献身的大无畏精神,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

空白点:⑴ 搜集关于上甘岭战役,关于黄继光的资料。

⑵ 体会英雄品质时,为学生创造性理解留下空白点。

⑶ 理解课文内容时,为学生创造性想象留下空白点。

【学具选择】 挂图,电脑。

【主要技术】

留空白、加深体验、激励创新等技术。

【教学过程中的五环节设计】

一、导引目标,激发兴趣

教师背诵11自然段让学生感受英雄壮举的同时激发学生兴趣,导出课题。

学生质疑:看到了课题你想到了什么?你想知道什么?

二、创设条件,自主参与

自由读课文,说出你知道了什么,交流读后的感受。提出你的疑问,发表你的见解。(给学生自由的空间,让学生自己提问自己找伙伴进行交流合作,放手给学生自读,自悟,自感。)

学生在自由读、说、讲、辩过程中,放飞思想,让他们自由地发表见解。释放自己的情感。在这个过程中,体现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研究体验。学生可自由选择内容和形式。

三、组织研究,体验发现

1、小组学习,交流自己读文的收获。

2、快速浏览全文,找出给你印象深刻的语段,放声读一读。(对于文章的第三段着重让学生通过词语理解和感情朗读体会英雄壮举,引导学生一边朗读,一边想象当时的情景。理解英雄为了战斗的胜利而英勇献身的大无畏精神,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并且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

四、引导创新,应用实践

学习第三段时,看图听朗诵,想象当时的战斗场景及黄继光的牺牲的详细经过。从而感受英雄牺牲的伟大意义。

假如你面对着黄继光的墓碑,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学生想象不同的结果,表达自己的想法。

五、反思小结,巩固提高

1、谈谈自己的收获。(写作方法方面的,情感体验方面的,观察方面的,学习方法方面的,学生根据自己所得,自由谈。)

2、出示练习。

【研究性作业】

背诵或摘记文章当中你印象最深刻的句段。

【板书】

【教学后记】

在教学的过程中,以上的五个环节,并不是按我所写的顺序不变的,而是五个环节有机融合,相互渗透。在研究中体验,在体验中创新,并不断地进行阶段性地小结,在师生的相互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实现教学目标。

《黄继光》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知道黄继光为了战斗的胜利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2、学习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用归并自然段的方法给课文分段。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4、按要求预习课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背诵课文的第8~11自然段。

教学重点

在读懂每个自然段的基础上,学习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用归并自然段的方法,给课文分段。

教学难点

理解黄继光顽强战斗、壮烈牺牲的段落,学习他爱国注意和国际主义的革命精神。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向学生介绍时代背景。

1、导语。

2、介绍上甘岭战役及黄继光。

上甘岭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一次重要的战役。1952年10月14日,侵略朝鲜的美军向上甘岭阵地发起进攻。中国人民志愿军给予了坚决的回击,阵地多次失而复得,战斗异常激烈。经过反复争夺,我军收复了已失的阵地,于11月25日胜利地结束了战斗。战役历时43天,歼灭敌人二万五千余人。黄继光是1950年加入民兵,第二年加入志愿军,52年10月,在上甘岭战役中牺牲。

二、按要求预习课文。

三、检查自学情况。

1、认读生词。

(1)战役黎明负伤持续屡次规定胸膛晕倒报仇倒塌

启明星营长朝鲜

(2)匍匐(pufu)摧毁(cuihui)

2、注意:“晕”“朝”“屡”“役”的读音,“黎”“暴”“塌”的写法。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要求不加字、不减字,及时纠正错误。

四、分组再读课文,讨论以下问题,理清脉络。

(1)课文讲述了什么时候的一件什么事?

(2)这件事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3)试用归并法把课文分成四段,并说说为什么这样分?

学生讨论后,教师归纳出答案:(1、课文讲述了黄继光在上甘岭战役中为夺取战斗的胜利而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2、本文是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我们可以按事情的发生、发展、高潮、结局的顺序把相关意思的自然段合并在一起,将课文分成四段,这种方法叫合并法。3、分段:1——2自然段,概述战斗的激烈和时间的紧迫。3——6自然段讲黄继光向指导员请战,指导员答应了他的请求。7——11自然段详细叙述 ……此处隐藏12236个字……第二段

师述:在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所在营持续战斗了四天四夜,第五个夜晚,上级下达命令,要在黎明前夺下敌人占领的597.9高地。那么在执行这个任务时,我军所面临的形势如何?黄继光的表现又怎样?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二段,找到有关词句,读一读,体会体会。

1、交流:

形势重点句:

a战士们屡次突击,都被压了回来.负伤的同志越来越多了.

b如果不很快拿下这个火力点,黎明前攻不下597。9高地,一夜奋战所夺取的山头就会全部丢失。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并联系上下文进行体会。

黄继光的表现:

a黄继光愤怒地注视着敌人,好像要把满腔的仇恨向敌人喷射出去。他忽然转过身来,坚定地对指导员说:“指导员,请把任务交给我!”

黄继光心里可能在想什么?

指导朗读。

b黄继光充满了信心和力量,喊了一声:“让祖国人民听我们胜利的消息吧!”

生说体会。

指导朗读。

三、学习第三段

面对严峻的形势,黄继光坚决请战,带着战斗的豪情和必胜的信念上了战场。在战场上,英雄的表现深深感动了我们。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三段,找到最让你感动的句子,读一读,体会体会。

1、黄继光肩上腿上都负伤。他用尽全力艰难地挪动着身体。前进,前进!还有20米,10米……近了,更近了。

生说体会。

黄继光是在什么情况下挪动的?

指导朗读。

2、啊!黄继光站起了!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了!

生说体会

如果你就是黄继光的战友,亲眼目睹黄继光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时,你当时的心情会怎样?

引读:当黄继光身上腿上都受了伤时——

当黄继光只能艰难地挪动自己的身体时——

当敌人的机枪一齐对准黄继光时——

3、黄继光又站起来了!他张开双臂,向喷射着火舌的火力点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

生说体会。

是什么力量驱使他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枪口?引出四个“望着……”。

指导朗读。

四、升华

播放视频及感情朗读黄继光死后的一个故事,此时此刻,你有什么话想对黄继光说?

共同朗读小诗《永恒》结束本课。

板书设计:

黄继光

挪动

请求任务站英勇献身

又站,扑,堵

《黄继光》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1、抓住重点词语、句子体会黄继光英勇献身的精神。

2、通过反复的朗读理解词语、课文,在理解的基础上指导有感情朗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填空

当战士们()地朝敌人的阵地扑去时,敌人的一个火力点()射击起来。战士们的突击()。此时,东方升起启明星。如果()就()。于是黄继光()向指导员请求了任务。

(指生说——同桌互说)

2、朗读黄继光与指导员的对话。(齐读)

二、学习第4、5段。

1、自由读这段话,你眼前的黄继光是个怎样的战士?(英勇坚强、不怕牺牲)

2、请仔细默读课文4、5两段,思考:你从哪些句子或词语中体会到黄继光是个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战士?

(出示练习题)

我从()这些句子中体会到黄继光()。我是这样体会的(),我认为应该这样读()

3、全班交流:

A:黄继光肩上腿上都负了伤,他用尽全力艰难地挪动着自己的身体。前进,前进!还有20米,10米……近了,更近了。

a、学生说体会(出示片断A)

b、自由读后指生补充(板书词语)

c、“挪动”

①“挪动”是什么意思。

②在怎样的情况下“挪动”?

根据学情引导

③怎么挪动的?(“艰难”点出)

④哪句话可看出“艰难”?

⑤省略号里会是什么内容?从中体会到什么?

d、同学们,下面让我们一起用心来感受黄继光这惊天动地的“艰难挪动”。

当黄继光的两个战友先后倒下,只剩下他一个人时——

当敌人的所有机枪一齐对准黄继光,子弹像冰雹一样射过来时——

当黄继光肩上腿上都负了伤时——

e、大家想亲眼目睹黄继光艰难挪动的壮举?请特别注意他的动作、表情。

(看录像,师朗读课文)

f、有感情朗读。(出示录像)

(自由读指生比赛读齐读)

B、啊!黄继光站起来了!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了!

a、生说体会、补充。

b、如果你就是黄继光的战友,亲眼目睹黄继光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时,你当时的心情会怎样?

(惊讶、赞叹、激动)

c、有感情朗读。

(同桌互读师生比赛读男女生比赛)

三、学习第6自然段。

师:读得太好了!请大家默读第6自然段,你还从哪些句子、词语中体会到黄继光的英勇顽强,不怕牺牲?

1、生自学找句

2、交流:

“黄继光又站起来了!……堵住了敌人的枪口。”

a、生说重点词(上台板书)

b、生说理由,补充:黄继光这样做意味着什么?他将怎么样?

c、请大家再用心读读这些句子,你觉得是什么力量使黄继光用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

d、生说,出示句子:

“他感到指导员……望着他。”

①概括是什么力量?

师:是呀!正是这种浓浓的感情和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才驱使他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

②这句话你认为该怎样读?

(自由试读指生分组为什么要这样读指生读)

③齐读最壮丽的一幕。

四、学习第7段。

过度:终于,敌人的火舌熄灭了,一个伟大的战士黄继光牺牲了,但是,千万个黄继光式的战士站了起来。(请大家齐读第7段)

五、总结、延伸。

六、布置作业:(选做)

1.课后请大家搜集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的英雄故事,开一个故事会。

2.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附:

今天下午刚刚试教好,自己感觉存在下面几个问题:

1、教师在课堂上感情充沛,已进入状态,但忽视了学生情感的张扬。学生的情感没有很好的调动起来。其实在课堂中学生已有所触动,但怎样让他们的情感得以展示。

2、课堂中对三句重点句的教学怎样才能逐层深入?

3、如何让学生更好的理解黄继光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

4、在本教学设计中,我不敢预设一些开放性较大的问题。(比如让学生想象之类)担心学生的回答会破坏课堂的情感氛围。

5、这种类型的课教师的课堂评价语应侧重于哪方面?

《《黄继光》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