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汉查理》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好汉查理》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好汉查理》教学设计1教学要求:
1、会读10个生字,会写出12个生字,正确读写 圣诞节、卡片、、仁爱、体贴、沉默不语、如愿以偿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金吉娅的善良、仁爱、同情、体贴;体会查理在施与爱心过程中自己所发生的变化,感受爱心体现的真情和给人带来的快乐。
重点:理解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善良与爱心。
难点:比较两篇课文的异同点。
课时:1课时。
过程:
一、导入: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31课《给予树》、32课《好汉查理》。谁愿意来读题目?〈生读题目,纠正读音,理解“给予”的意思〉
二、检查词语〈课件〉
三、谁能说一说这两篇课文各讲了谁,又分别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呢?
四、揭示主题〈找共同点〉
提问:那这两个可爱的小朋友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师:请同学们讲一讲他们有哪些共同点?〈板书:爱心〉
五、研读
过渡:那么课文的哪些地方体现了这两个小朋友的爱心呢?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31课《给予树》,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并把它们画下来,也可以与同桌交流读后的感受。
学生汇报:(31.《给予树》)
1.“只有八岁的小女儿金吉娅沉默不语。”
师:什么是沉默不语?金吉娅为什么会沉默不语?
师:所以,回家途中,当哥哥姐姐兴高采烈时,只有——生:八岁的小女孩金吉娅沉默不语。
师:当妈妈发现她只买了一些棒棒糖时,——生:只有八岁的小女孩金吉娅沉默不语。
过渡:这是她对家人,对妈妈的愧疚呀。多么体贴的孩子。刚才,我们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了沉默不语,也体会到了金吉娅的内心。谁还有其他的发现?
2.生汇报:“妈妈,我拿着钱到处逛,本来想送给您和各个姐姐一些漂亮的礼物。后来,我看到了一棵援助中心的‘给予树’。树上有许多卡片,其中一张是一个小女孩写的。她一直盼望圣诞老人送她一个穿着裙子的洋娃娃。于是,我取下了卡片,买了洋娃娃,把它和卡片一起送到了援助中心的礼品区。”
师:援助中心是什么地方?这里的‘给予树’为什么加上了引号?
师:是啊,当金吉娅站在这棵圣诞树下,看到小女孩写的卡片,她毅然放弃了——生:给家人买漂亮的礼物,而选择了——生:给小女孩买穿着裙子的洋娃娃。从金吉娅的做法中,我们体会到——生:爱心。
3生:汇报:“我的钱就……只够买这些棒棒糖了。可是妈妈,我们有这么多人,已经能得到许多礼物了,而那个小女孩却什么都没有。”(引导学生从“……”和“什么都没有”体会金吉娅的难过及小女孩的可怜,从而体会金吉亚的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
a.指名读 b.评价 c.指导读 d.齐读
4.金吉亚送给小女孩的只是洋娃娃吗?送给家人的只是棒棒糖吗?她还送了什么? (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
让我们每一个被感动的人记住金吉娅,记住这个善良、有爱心的孩子吧!
5.齐读:“这个圣诞节,她不但送给我们棒棒糖,还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以及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课件〉
过渡:金吉亚是一个善良、仁爱的小女孩,那么查理又是一个怎样的小朋友呢?谁能说说查理以前是一个怎样的孩子?请同学们快速默读32课,在有关的语句下做上记号。
生汇报:(32《好汉查理》)
1.“查理是个很调皮的孩子,爱搞恶作剧,没有人喜欢他,倒是他叫自己是“好汉查理”。
师:那么他心目中的好汉又是怎样的呢?(理解“好汉查理”的含义)
师:在与杰西的交往中,我们又能体会到查理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生汇报:a “不,好汉查理从来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
b “谢谢!”查理显得彬彬有礼。
c “当然可以。”
d “查理虽然调皮,但说话是算数的。整整一个暑假,他每天都陪杰西在草地上玩。镇上的人们发现查理没有再搞恶作剧。”
e“不行,罗伯特先生,我不能随便要您的东西。”
f“谢谢您,罗伯特先生。”
g“杰西,我会做个好汉。”(相机指导朗读)
师:查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
引导学生体会杰西的信任是查理变化的主要原因。
6.小结:虽然杰西与查理的相处仅仅是一个暑假的时间,但杰西的信任让查理改掉了调皮、搞恶作剧的缺点,而正是因为查理的陪伴,让杰西度过了一个快乐的暑假。看来给人以快乐,自己也会有进步的。
六、比较异同
师:那么这两篇课文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吗?
引导学生从人物的性格特点、帮助的对象、物质与精神等不同方面,找到不同点。
七、请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身边有爱心的同学
八、师总结:今天这节课,学习了31课《给予树》和32课《好汉查理》,认识了两位善良、有爱心的小朋友,老师希望同学们也能像他们一样关心身边有困难的人,关爱身边需要帮助的人,让我们的爱心撒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让世界充满爱,让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开满真、善、美的鲜花。老师这儿有一首好听的歌曲想送给大家——〈课件〉
板书设计:
31、给予树 32、好汉查理
金吉娅 查理
爱心
快乐
《好汉查理》教学设计2【学生分析】
我们班大部分同学守纪律,自觉学习,关心班集体,喜欢帮助别人。但个别同学真是很好动,有的常不交作业,又撒谎,学习这篇课文,通过情感的交流。是很有必要。
【教学内容分析】
这篇课文是我们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最后一篇阅读课,授课时间:一课时。《好汉查理》这篇阅读课文通过一个调皮孩子查理,在帮助一个残疾女孩的同时,也得到女孩的理解,在相互帮助中查理改变了自己的弱点的故事,在学习中引导学生懂得朋友之间的理解和尊重也是爱的一种表现。
【学习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⑴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⑵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查理发生的变化,感受善良、信任、充满爱心给人带来的快乐。
2、过程与方法:
⑴ 谈话揭题,初读感知课文内容。
⑵ 小组讨论 ……此处隐藏15705个字……。”(师边读边动作演示,此时的杰西把查理当成了什么?使查理一下子感觉到被人怎么样的感觉?)
(2)练习对话:同桌对读、指名读、男女生对读。
小结:杰西热情乐观,虽然残废了,但对生活充满希望,尊重、理解、信任查理,她的友谊像雨露阳光,是查理改正缺点的主要原因。
2、罗伯特先生的话
(1)出示句子:“查理,你带给杰西的礼物是快乐,现在我把刀作为礼物送给你。”
A.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B.罗伯特先生送给他的仅仅是一把刀吗?
小结:查理给了杰西快乐,自己也快乐,因为快乐是相互的,同样,理解和信任也是相互的。
3、查理的内心世界
(1)查理第一次听到有人这么夸他,心里一定想了很多,写下来。
(2)我们一直谈论着查理的变化是由于杰西与罗伯特先生的尊重、理解和信任,但是最主要的还是靠自己,所以在与杰西告别时,查理说(看课件朗读)
板块五、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目标;拓展学生相关主题的课外阅读,继续“关爱”之旅。
1、总结:说说“关爱”。
2、拓展阅读:给予可以带来快乐,尊重信任也能带来幸福,本单元的课文深深地打动着我们。其实只要每个人心中充满爱,世界将变得更美好。去读读《爱的教育》,继续这一周的关爱之旅。
板书设计:好汉查理
理解
“好汉查理”——尊重——好汉查理
调皮 信任 讲礼貌 爱搞恶作剧 守信用 有爱心
《好汉查理》教学设计15【设计理念】
根据略读课文的特点,引导学生自读质疑,以学定教,读中感悟,使三维目标有机融合。让学生在感受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同时,学会关爱他人,真正落实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查理发生的变化,感受理解、信任、充满爱心给人带来的快乐。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有《好汉歌》、课文朗读、重点词句及拓展阅读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一、谈话激趣,读题生疑
1、(课前播放《好汉歌》)同学们,刚才我们听了一首《好汉歌》,在你心目中,你认为怎样的人才能称得上好汉呢?(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发表意见:如行侠仗义、济助危难等。)
2、读题:
“好汉查理”,读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从生活入手,调动学生的情绪,为学习课文进行情感铺垫。读题生疑,引导学生面对题目揣摩思考,说出自己的疑问,为学生走进文本搭建一个平台。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学生听课文录音,激发朗读的兴趣。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3、检查学生读书情况:
⑴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读后学生评议。
⑵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段同伴互读,互相纠错。
4、讨论交流:
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感人的故事?
5、勾画自己感动的语句,并把这些句子多读几遍。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感知课文,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既强化了对课文内容的感知,又转变了学生阅读的方式,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再读质疑,读中感悟
1、这是一个感人的故事,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边读边划出自己不理解的内容或感兴趣的地方。
2、小组交流,教师巡回点拨。
3、梳理学生提出的问题,对于一些浅显的问题,引导学生相机解决。再从学生的提问中,提炼出深入学习本文的两个问题:
⑴你从哪里可以看出查理是个好汉?
⑵查理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
设计意图: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质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倾听过程中发现他们困惑的焦点,帮助教师把握学情,然后以学生的自主提问组织教学程序,以学定教,增强学生课堂的主体性、自主性。
4、读悟交流:
你从文中哪些地方感受到查理是个好汉?
⑴根据学生找到的句子让学生谈感受:
①“不,好汉查理从来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
②“谢谢!”查理显得彬彬有礼。
③“当然可以。”
④查理虽然调皮,但说话是算数的。整整一个暑假,他每天都陪杰西在草地上玩。
⑤“不行,罗伯特先生,我不能随便要您的东西。”
⑥“杰西,我会做个好汉。”
在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一些词句引导学生理解感悟查理并不是一个坏孩子,他变得诚实、守信、有爱心了。
⑵指导朗读:
让学生体会说话人的神态和心理活动,也可以通过提问来启发学生思考。例如:“查理说这句话时是怎么想的呢?”“你能想象出查理说这句话时的神态吗?”在理解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重点指导一下对话的朗读,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方式可以是男女生分别读,也可以是指名读,要尽量读出说话人的语气。
5、文章开头说查理是个调皮的孩子,爱搞恶作剧,你能联系你所知道的来谈一谈,他会做什么吗?
6、那到底是什么原因,使查理有了如此大的变化呢?你觉得查理的变化跟哪些因素有关呢?
引导学生重点谈谈杰西对查理的影响:杰西热情乐观,虽然残废了,但对生活充满希望,尊重、理解、信任查理,她的友谊像雨露阳光,是查理改正缺点的主要原因。
7、学到这儿,请同学们再来谈谈你对“好汉”的理解,你认为查理是一个真正的好汉吗?假如现在你是这个镇上的人,你会怎么评价查理呢?
8、练习有感情地读,读中悟情。
设计意图:“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只有当教师和学生一起走进文本,学生才能有话可说,有感而发,才能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以上环节的设计,意在通过教师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感悟查理发生的变化,以及发生这些变化的原因,再在朗读中加深理解。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
2、请同学们再读读这个小故事(以“关爱”为主题的材料),说说自己读后的感想。
设计意图:围绕“关爱”这个主题,通过拓展性阅读,在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同时,让学生加深对“爱”的含义的理解。引导学生走向生活、走向社会,学会关爱他人,实行知与情、情与行的统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板书设计】
有礼貌守信用
尊重理解信任
调皮爱搞恶作剧设计意图:用线条和简洁的词语来反映查理发生变化的过程,从“调皮、爱搞恶作剧”到“有礼貌、守信用”,这变化的原因是由于杰西的尊重、理解、信任,板书中的箭头则反映了查理成了一个真正的好汉,这样的板书较好地促进了学生对课文内容和人物形象的深深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