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纪昌学射》教学设计范文(精选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纪昌学射》教学设计范文(精选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纪昌学射》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纪昌学射、妻子等词语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比较异同,品味有关词句,初步感受寓言结构相似、夸张寓意的表现特色,体会纪昌专心刻苦、有毅力等品质。
4.了解寓意,明白练好基本功的重要性,并能联系情景发表意见。
课前谈话
猜字谜。
听说咱们班的同学特别聪明,对吧?敢和黄老师玩个游戏吗?咱们四(5)班的同学真自信!
1、出示:人有它大,天无它大。(打一个字)
2、他有你没有,地有天没有。(打一个字)
3、需要一半,留下一半 。(打一个字)
来,看大屏幕,猜一猜,这些字谜的谜底是什么?(随机激励:你真聪明!你真了不起!你的语文功底真好!)
师小结:中国的汉字文化很有意思。每一个汉字都有他的来源。想成为知识丰富的人,想学好语文,就得先把中国汉字先学好。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揭示课题
1.看图片说故事题目(逐幅出示):亡羊补牢、南辕北辙、揠苗助长、守株待兔
师:老师带来几幅图,你看着图,想起了哪个故事,就大声说出来。(点击,随机点评)
师:这都是寓言故事,寓言和其他故事有什么不一样吗?(小故事大道理)这里的“寓”就是寄托包含的意思。寄托着道理的故事就叫寓言。所以有人说:“寓言是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从里面取出很多东西来。”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一则寓言故事,看看这个魔袋能带给我们什么。
2.揭题板书“纪昌学射jǐ”,指名齐读。
师提醒:注意,这是的“纪”是个多音字,在作为姓氏时读作jǐ,昌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生字,它由两个扁日组成,上小下大。
二、感知大意,设疑读文
1.看题猜意。师:同学们,不管是《亡羊补牢》、《南辕北辙》,还是今天要学习的《纪昌学射》,寓言的题目往往是故事内容的浓缩。你再读读题目,大概可以知道这个寓言讲什么?(纪昌学习射箭的故事)
2.自由读文:读准字音,想想纪昌怎么学习射箭的?
自读后用词语卡开火车检查读:妻子 梭子 虱子眨一眨开弓放箭(做一做动作)
3.指导书写“妻”
师:这当中有一个字,一般人都不容易写对。它就是妻子的妻子。请同学举起手,和老师一起来写这个字。右通下不通。
学生练习写一个。
4.师生合作接读文,填空理解课文大意。
纪昌向飞卫学习( ),飞卫让他先( )。一是练( ),二是练( )。后来,纪昌成了( )的射箭能手。
师:射箭就是开弓放箭,课文主要在写纪昌练开弓放箭吗?写什么?
交流:板书“练眼力”
设疑:课题是“学射”, 照理文章应该主要写开弓放箭,然而却用整整两大段写纪昌练眼力,让我们来仔细学学课文的第二三自然段。(点击出示两大段内容)
三、比较学文,品读语句
1.一比知内容。你自己读读这两段,想想,都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交流板书:要求过程结果)师生划分层次。
指导读相关句子,正音,指导读通顺。了解要求不同,练习方法不同,达到的不同的结果。
小结:练眼力,要求不同,方法不同,然而,我们却发现寓言故事很有意思,往往安排相似的情节时,用相同的结构来写。再读读课文,还会发现许多相同之处。
2.二比明要求。
放大:
开始练习的时候,飞卫对纪昌说:“你要想学会射箭,首先应该下功夫练眼力。眼睛要牢牢地盯住一个目标,不能眨一眨!”
飞卫对他说:“虽然你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你的眼力还不够。等到练得能够把极小的东西,看成一件很大东西的时候,你再来见我吧!”
师:请你自己用心读读师傅飞卫两次要求,发现什么相同之处?(调控:教师范读,你听出了什么,感受到什么?板书:严格)
指导读:指名读第一次。你们当当飞卫,自由读读第二次。指名读。
3.三比悟勤奋。
放大:
纪昌回家之后,就开始练习起来。妻子织布的时候,他躺在织布机下面,睁大眼睛,注视着梭子来回穿梭。
回到家里,又开始练习起来。他用一根长头发,绑住一只虱子,把它吊在窗口。然后每天站在虱子旁边,聚精会神地盯着它。
纪昌按严格要求进行练习。在练习过程中能发现什么是相同之处。
自由读——反反复复读一读——男女生对读——指导你发现的用一个词写下来(指名三生上台板书,用一个词写。其他同学写在书中的句子旁。)
预测学生板书:注视 聚精会神 认真勤奋刻苦
再指名有感情读。
师:请同学们再读这两句话,读出纪昌的认真勤奋刻苦 坚持。
4.四比说结果。
师:纪昌凭着认真刻苦,一天天进步。出示:
两年以后,纪昌的本领练得相当到家了——就是有人用针刺他的眼皮,他的眼睛也不会眨一下。
那只小虱子,在纪昌的眼里一天天大起来,练到后来,大得竟然像车轮一样。
师:看,结果看似不同,其实都是说他练得——“相当到家了”
(1)师:纪昌“练得相当到家了”到底达到什么程度了呢?(学生接读后面句子)指名说,师生对读。
小结:针刺眼皮,眼睛不会眨一下,你想象得出吗?是啊,无法想象,多么夸张。这也正是寓言的语言魅力啊。再读。
(2)转换叙述。第二项要求他又练了三年,也练得相当到家了。练到了怎样的程度呢?请你读一读,说一说。三年以后,纪昌的本领练得相当到家了——
(板书“相当到家了”)
四、说写明意,运用积累
1.说一说。
师:勤奋练习眼力达到要求之后,飞卫又练开弓放箭。最后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学到这里,你是否明白了其中的联系?把这两个词联系在一起说一句话。(划“学射”、“练眼力”)。
(预测:只有下功夫练眼力,才能学会射箭。只有下功夫练眼力才能学会射箭。要想学会射箭,首先应该下功夫练眼力。练眼力是学会射箭的第一步。)
2.读一读。
师:是的,练眼力是射箭的基础。这正是飞卫对纪昌所说的。
出示:你要想学 ……此处隐藏4396个字……力”。
1.一开始飞卫是怎么教的?给纪昌提出了什么要求?(你要想学好射箭,首先应该下功夫练眼力。眼睛要牢牢地盯住一个目标,不能眨一眨!)
2.你体会到了这个师傅怎么样?从哪些词体会到的?(从“牢牢地盯住”、“不能眨一眨”体会到飞卫的要求很严格。)
3.那纪昌面对师傅的严格要求,又是怎样做的呢?
(1)“纪昌回家之后,就开始练习起来。”(说明了纪昌学习态度的虚心和认真。)
(2)妻子织布的时候,他躺在织布机下面,睁大眼睛,注视着梭子来回穿梭。
①“注视”是怎么样地看?联系生活理解“注视”,体会纪昌的坚持不懈和认真刻苦。
这不是普普通通的看看而已,是专注地看,是心无杂念地看!用飞卫的话来说就是:眼睛要牢牢地盯住一个目标,不能眨一眨!
②纪昌让自己注视着什么来练眼力?(穿梭着的梭子)梭子,同学们大概没有见过它,它中间粗,两头尖,形状像枣核。人们在织布的时候,便由它牵引着织线来回地、不停地穿过来穿过去
4.想象纪昌在两年的练习中别人是怎么看他的?
A 当别人劝阻他的时候……
B 当纪昌面对别人嘲笑的时候……
C 当别人鼓励他的时候……
5.练习朗读。
6.正因为纪昌认真刻苦,坚持不懈地练习,所以本领练得怎么样了?
(理解“相当到家”,情景对话,过渡到第二次练眼力。)
(二)放手自学第二部分“练眼力”:
1.引导发现结构相似点:
同学们,第二部分写“练眼力”其实跟第一部分的写法是差不多的,你看,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结构相似点:提要求、练眼力、出成果
引导总结学习方法:学习方法:抓关键词、联系生活、展开想象
2.放手自学:
请大家带着上学习第一次“练眼力”的方法,自学第二次“练眼力”,可以在课本的空白处写写批注。
3.集体交流。
(1)纪昌对自己的成绩感到很满意,可是飞卫认为他的眼力怎样呢?(还不够)他又给纪昌提出了什么要求?(要把极小的东西,看成一件很大的东西。)如果你是当时的纪昌,听了师傅的这番话,你有何感受?纪昌是怎么做的呢?纪昌二话不说听从了师傅说的话,一个优秀的学习者就应该具备谦虚的学习态度。
(2)第二次,他又是怎样练习的呢?
他用一根长头发,绑住一只虱子,把它吊在窗口。然后每天站在虱子旁边,聚精会神地盯着它。
自己默读这句话,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从哪些词体会到的?
(预设:学生可能会从“每天”“聚精会神”“盯着”等词语汇报。)
①聚精会神地盯着是怎样地盯着?(目不转睛,全神贯注,屏息凝神)
②那只小虱子,在纪昌的眼里一天天大起来,练到后来,大得竟然像车轮一样。虱子有多大?那车轮呢?真让人感到惊讶呀!可见,纪昌看虱子的本领也相当到家了。
(三)理解第四、第五自然段。
眼力练好之后,飞卫才开始教他开弓射箭,纪昌学射终于取得成功,除了有自己的汗水之外,他的成功还离不开谁?对,没有师傅的严厉要求,也许纪昌就成不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看来好老师的指导会事半功倍,有助于成功,这正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名师出高徒!
(四)总结寓意,升华情感
1.回顾课文,进行小结:飞卫为什么让纪昌这样做?你们明白了学射和练眼力之间有什么联系了吗?(原来练基本功如此重要,所以课文把练眼力这一内容写得那么详细。)
2.看来,练眼力是学好射箭的基本功。学射箭如此,学其他技能也要练好基本功吗?
(如:要想练好游泳,必须先练憋气。 要想骑好自行车,必须先掌握好平衡。 要想打好篮球,必须先练好运球……)
3.纪昌成为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除了基本功扎实外,你认为还有什么原因?
4.有人说,寓言是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从里面取出珍贵的宝物。其实,在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从寓言《纪昌学射》这只魔袋里取走了很多有用的东西。能和你的同桌交流交流你的收获吗?
《纪昌学射》教学设计5教学目标:
1、认识《纪昌学射》中的生字,正确读写“纪昌学射、妻子、虱子、拜见”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简单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3、联系有关词句,体会纪昌学射箭的恒心和毅力,感悟到“学习要练好基本功”的道理。
教学重点:
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解寓言的寓意。
教学难点:
结合重点语句,体会人物品质。
一、谈话导入,兴趣盎然
我是这样设计的:看图片猜故事游戏环节,什么叫“寓言”?并通过介绍一个有关纪昌向飞卫学射之前的故事,来引出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揭示课题,并且指导“纪”的读音以及“昌”的写法。
二、注重体验,读中感悟
1、文中两次练眼力,我在教学中,把重点放在了第一次练眼力上。为了引领孩子感悟纪昌苦练的品质,我带领孩子层层深入地品读句子。
让孩子理解“注视”意思。
让学生用飞卫师傅的话来解释词语,告诉孩子们这是一种很好的阅读方法。
2、切身体验,有感而读。
请孩子们睁大眼睛,注视着老师手中的“梭子”,几秒钟后谈感受,体会在纪昌的注视中含有的那种坚持不懈,认真刻苦的品质。
3、创设情境,再感而读。
让学生想象纪昌在练习眼力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呢?如果你是纪昌的妻子、朋友、邻居,你会说些什么?请选择一种身份写下你想说的话。感悟只有认真刻苦还不够,还要有恒心,有毅力,让学生在品词读句中层深入的感悟纪昌的学习品质。
三、渗透学习方法,并贯穿课堂始终
能用课文的句子来解释词语,理解词语,这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注视”、“相当到家”我都引导学生尝试去找可以理解词语的句子,学生饶有兴趣。学生在课堂中表现得兴趣盎然,对词语的理解和对纪昌的学习品质的理解更加深刻,体现了语文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本课是一则寓言故事。所以在教学中我重点引领学生运用学习方法在学习第一次练眼力的过程中,我适时的向孩子们渗透学习语文的方法。课文的2,3段在段式上十分相似,按照飞卫指点——纪昌练习——练习成效这样的顺序来写的。学习第二次练眼力时让学生运用第一次练眼力的方法去自学,首先让学生找到关键词句,体会感受。再联系实际生活,感受盯着虱子看是什么感受。最后让学生做做旁观者,会怎么样劝说纪昌。
领悟寓意时还结合日常生活,让学生们想想自己学习一些其他本领需要练好哪些基本功,体会基本功的重要性。
总之,这节课我力求做到充分尊重学生。,让学生多读多感悟,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但课堂的朗读依然少了点声音,少了点感觉。写话练习的设计也有缺陷,这是我在今后教学中要力求多多实践的方向。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将继续研究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