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范文 > 教学设计

《大熊猫》教学设计

时间:2021-10-04 17:06:06 收藏本文
《大熊猫》教学设计

《大熊猫》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熊猫》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熊猫》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篇说明文,介绍了我国特有的珍贵动物大熊猫的可爱和它的生活习性。本文语言浅显、易懂、富有知识性与趣味性。教师在充分理解教材内涵的基础上,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并且根据农村孩子的生活环境和孩子身边的一景一物,创造性的开展各类活动,使学生受到美育的熏陶和情感的升华。

学情分析:

儿童对动物的喜爱仿佛是与生俱来的,这便为他们学习本课提供了情感、态度方面的支持。并且学生通过玩具、电视、书籍、图片等对大熊猫有些了解。另外,学生对学习注音课文也掌握了一些方法,为学习课文内容提供了保障。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由于贯彻了课改理念,学生具备了初步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对新知有较强的期待。

教学目标:

1、认识“物、数、胖、尾、巴、全、黑、圆、候、活、喜、皮、爪、呼”14个生字;会写“巴、爪、皮、黑、双、许、动、全”8个生字。

2、学习两个新部首:“言字旁”“人字头”。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习观察,并通过观察与学习,了解大熊猫,认识大熊猫,喜欢大熊猫。

重、难点:1、识记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大熊猫,试着边看边描述大熊猫的样子。

教学准备:卡片,小黑板,录音带,熊猫娃娃。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 1课时

一、谈话激趣,直观教学引入新课

1、 同学们去过动物园吗?你最喜欢什么动物?现在我们一起去看看大熊猫。

2、板书课题:大熊猫 (读题)

3、出示大熊猫娃娃,在说说你看到的大熊猫是怎样的?(看看课文是怎样介绍大熊猫的)

二、初读课文,认识大熊猫

1、边看熊猫娃娃,边听录音,问:你听到的大熊猫是怎样的?

2、老师带读课文,注意你不认识的字。

3、学生齐读课文。

4、学生自由读课文,从文中圈出生字。

三、指导识记生字

1、小黑板出示生字。

2、小组合作学习:讨论怎样识记生字。

3、小组汇报:展示本组记住哪些生字,口头组词或说一句话。

4、认读生字,学生纠正读音,指名读,齐读,开火车形式读。

四、指导书写生字

1、老师范写,讲清生字的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重点指导新部首“言字旁”“人字头”的写法。

2、练习书写生字。

3、归纳本节课的学习成果:

学习方法:听 读 画 识记(生字)

识记生字:物、数、胖、尾、巴、全、黑、圆、候、活、喜、皮、爪、呼

第二课时

一、复习

出示生字卡片,以“火车快快开”游戏巩固认记生字。

二、再读课文,了解大熊猫的特点。

1、小组合作学习,思考下面问题:

(1)读课文1、2自然段。讨论:大熊猫的样子是怎样的?你最喜欢大熊猫的什么?找出有关语句,并读出来。

(2)读课文第3自然段:你知道大熊猫小时候和长大后有什么不同?

(3)读课文最后一段:大熊猫最爱吃什么?

2、小组展示: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大熊猫的样子:第二自然段。

大熊猫小时候:活泼、顽皮。长大后:爱睡觉。

大熊猫最爱吃:竹叶、竹笋。

4、同学们喜欢大熊猫吗?请用喜欢的语气齐读课文。

5、小结:课文分别介绍了大熊猫的可爱的样子,喜爱的活动,喜爱的食物。

六、回归课文,拓展延伸

1、选拔你喜欢的句子或段落读给大家听,让学生评。

2、说说你还懂得有关大熊猫的资料。

3、指导看大熊猫娃娃介绍大熊猫的样子。

七、作业

1、寻找有关大熊猫的一些事。

2、识记生字。

3、找出你喜欢的词语,读一读。

板书设计:

大熊猫

样子: 很可爱

小时候: 活泼、顽皮

长大后: 爱睡觉

爱 吃: 竹叶、竹笋

《大熊猫》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学会用回答几个问题,把答案连起来归纳课文段落大意的方法。

2、学会15个生字,理解36个新词语(要抓住与课文思想内容有密切关系的词语)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2自然段。

4、懂得爱护野生动物,并落实在实际行动中。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用回答几个问题,把答案连起来归纳课文段落大意的方法归纳段意。

教学难点 :组织好语言文字,归纳段意。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具 投影片 课文录音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谈话揭题

1、谈话。

(1)(出示熊猫图),同学们,这是什么动物?(板书大熊猫)

(2)大家都知道,大熊猫是珍稀动物,是我国的国宝。那么你们可知道大熊猫的故乡在哪里?今天我们一起跟着作者乘车去大熊猫的故乡走一走,瞧一瞧。

2、揭题:16、在大熊猫的故乡

3、课题质疑:读了课题你还想知道些什么?(估计质疑:大熊猫的故乡在哪里?大熊猫的故乡是怎样的?我们在大熊猫的故乡看到了什么?)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思考课题质疑中提出的问题。

2、自学生字词语,读读划划。

3、读后交流。(小组交流)

4、检查自学效果:

①注意区别屡和缕;幼的左边是幺;幽的笔顺;

②读词语并理解意思。(流水涓涓、栖息、幽静、缕缕、踪迹、悠闲)

5、指名分节读课文。

三、读读课后习题,指导分段。

1、指名读课后第1、2题的问题。(明确依据课后习题学习课文,是读懂一篇课文的重要学习方法。)

2、交流,讨论:课后问题1和2有什么联系?应围绕哪个习题学习课文进行分段?

3、根据课后第2题先试分,再交流讨论。

4、读课后第1题,再读课文,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作业 :完成《作业 本 ……此处隐藏13318个字……具体写出了大熊猫的可爱,以及最喜欢吃箭竹的特点。请跟着老师的引导,把这一段齐读一遍:

大熊猫最喜欢吃箭竹——

大熊猫先把这些竹子——

大熊猫的食量—一”

(3)接着谈,你喜欢它的哪个方面呢?找到了哪个句子?

●喝水的过程很有意思

哪儿最能体现大熊猫的贪喝呢?

●淘气

(6)谁还有找到的语句没有谈?

生:“它趁人们不在家……挂在树枝上”———一你想说些什么?

生:大熊猫性情温和却又十分淘气,惹人生气却又那么可爱。

师:是呀,谁又忍心责怪它呢?齐读这—句,共同体会—下大熊猫淘气的性情(齐读)

师:大熊猫作为动物,有着偷吃食物这—淘气的性情。而我们呢,能这样做吗?(不能!

  三、总结升华

1、师:大熊猫以它那逗人喜爱的形象、迟缓有趣的动作、温和稳重的性情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我们来比较一下这两个句子。(课件出示课后作业2)

生一:第一句比较简单,第二旬比较具体;

生二:第—句只写了大熊猫的可爱,第二句具体写了大熊猫可爱的原因

2、正是因为大熊猫的这些特点,被我国作为国礼赠送给一些友好国家,齐读第五段(齐读)。

  四、拓展延伸

1、过渡:昨天课堂上,同学们对大熊猫充满了无限的好奇,提出了很多疑问,有些问题已经通过这节课对课文的学习得以解决,你还想知道那些有关大熊猫的知识呢?这里老师为你们制作了一个视频短片,大家先看看。(播放视频短片)

2、小结:学到这儿,你有没有什么想对同学、老师、家长说的?当然,也可以对大熊猫说点什么。

五、布置作业(课件出示作业)

1、自主积累:(必做题)

(1)选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

(2)把课文中优美的词句摘抄下来

2、根据自己的兴趣阅读或练笔:(选做题)

(1)阅读几篇写动物的作文。

(2)仔细观察你喜欢的一种动物,把它写下来

《大熊猫》教学设计13

知识目标:

使学生能认识14个生字,能用生字组词、扩词,并会用部分词语造句。

能力目标:

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能回答课后问题。

情感目标:

学习本课,使学生了解有关啄木鸟和大熊猫等动物的知识。从而树立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认字14个、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措施:

<1>引导学生采用多种读的方法,读熟课文。

<2>让学生合作学习生字,一人读一人听纠正错误。

教学策略:

1、学生刚读时可能有不认识的生字,要求学生查课文后生字表。

2、本课采用学生自己学习课文和生字,然后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在小组内自由交流,最后教师进行检查指导,采用讨论、交流的方法。

教具准备:投影器、投影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见过大熊猫吗?你在什么地方见过的?能向同学说一说吗?(学生回答),出示大熊猫挂图,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

2、板书标题《大熊猫》。

3、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划出不认识的生字(查一查,问一问,读准字音)。

2、放课文录音,(请同学们认真听,边听边在心里跟着读。)

3、同桌读课文,读不通的句子,(可以相互帮助读通。)

4、小组互读互评,组长汇报结果。

5、指名读课文(师生评价)。

6、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

(1)学生认读生字。

(2)小组内相互认读生字,并相互评价。

(3)利用多种形式认读生字(指名、开火车等)。

(4)让学生用生字口头组词、扩词,用部分词造句。

(5)做猜字游戏,巩固生字。

三、结合插图,细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结合插图,朗读课文

2、让学生找出描写大熊猫的句子,读一读,再指名读。

3、你喜欢大熊猫吗,为什么?(小组内大家讨论)

小组长汇报结果(大家评议)。

4、学生读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

5、全班齐读课文。

四、作业:把课文读给别人听。

五、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内容

1、学生谈收获

2、学生互评、自评

板书设计:

大熊猫

熊 许 物 珍 奇 香 短 胖 喜

教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使学生正确书写7个生字,能写生字、组词、造句。

能力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进一步了解大熊猫的可爱。

情感目标:

使学生懂得大熊猫是国家最珍贵的动物,人人要保护它。

教学重点难点:正确书写7个生字,有感情朗读课文。

措施:

(1)引导学生采用多种读的方法,读熟课文。

(2)让学生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自主探究的愿望。

教学策略:

本课采用学生自己学习课文,然后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在小组内自由交流,最后教师进行检查指导,采用讨论、交流的方法。

教学用具:田字格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出示卡片,认读生字(指名读、开火车读)。

2、指名读课文(找学困生)。

二、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1、让学生自由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1)想一想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大熊猫的那些知识?

教师范读第二段,再让学生模仿读。

2)指名读第三、四段。提示学生注意:要读出活泼可爱的语气

3、同桌练习有感情的朗读。

4、指名有感情的朗读。

5、齐读课文。读了课文,你觉得大熊猫怎样?

三、学习写字

1、小黑板出示田字格生字(指名读,齐读)。

2、让学生用生字口头组词造句。

3、指导写字。

1)重点指导“四、爪”这两个字。教学“竖弯”这一笔让学生用红笔标出来。(让学生书空练习“四、爪”)。

2)其余生字让学生讨论,交流写法或数空练习。

3)引导学生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学生在田字格上练习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5)同桌展示作业并相互评价。

四、作业、在田字本抄写三遍生字,再组词写一遍。

五、课堂小结,学生本节课的收获。

《《大熊猫》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