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1教材简说
本文正如它的题目,讲述了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山谷中有一座环境优美的小村庄,村庄周围是郁郁葱葱的森林。人们靠着手头锋利的斧头,将树木一棵棵砍下来,建造房子、制造工具、打造家具,过上了不错的"日子"。但是由于过度的砍伐树木,致使土地裸露,极大地削弱了森林的防洪能力。终于在一场连续的大雨之后,咆哮的洪水将小村庄卷走了。这个故事讲述的不仅仅是"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它揭示了生活在村庄里的人们错误的行为以及这种错误行为所引发的严重的后果--不爱护自然,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本文呼吁人们应该爱护树木,保护周围的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学习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森林、郁郁葱葱、湛蓝、甜润、盖房、裸露、扩大、一栋栋、各式各样、应有尽有、锋利、喘气儿、黎明"等词语,摘抄含义深刻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领会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道理。
4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学习重点
这篇课文的学习重点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小村庄变迁的过程和原因。
学习难点
学习难点是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本文所蕴涵的深刻道理。
学习时间
二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看图,导入新课。
1、同学们,老师有个想法,准备带你们走出教室,去一个坐落在山谷中的小村庄看一看,请同学们大点声告诉老师,你们高兴吗?(高兴)好!老师现在就先让你们对这个小村庄的远古时代,进行一些了解,下面请同学们看一看这个小村庄,看后,小村庄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待会儿告诉老师。(出示图画)
2、让学生充分讲自己的感受,体会小村庄的环境之美。
过渡语:是啊!这个小村庄的环境确实很美!相信小朋友们都很喜欢这里,那这个小村庄过了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后,还在吗?那里的环境现在还跟原来一样的美吗?今天,我们就来读一读这个小村庄的故事。(随机板书课题: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⒈请小朋友们自由读课文,读时,把昨天你预习时勾画出来的生字多读几遍。做到尽量把句子读通顺。边读边思考:这个小村庄过了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后,还在吗?为什么会这样?
⒉再请小朋友们你把刚才读会的生字、词语读给同桌的小朋友听一听,如果还有读不来的,问一问你的同桌。
小结过渡:刚才小朋友们读得挺认真的,老师也想听听你们读的情况怎么样?
检查自学情况:分别出示小黑板
1、出示带拼音的词语让学生开火车读。
2、把词语中生字的拼音去掉,看看你还能不能读准它。
3、现在咱们再来玩个抢读生字的游戏。如果你能读准所有生字的读音,那你就是我们班最聪明的人!(教师指哪一个,你就读哪一个。)
过渡谈话:刚才小朋友们把生字的字音读准了,接着请你们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的时候,请按下面的自学提示进行:(出示小黑板),让学生明白以下要求。
1、读懂每一句话的意思。
2、标一标,你不理解的句子或问题,待会儿,老师请小朋友帮你解决。
3、思考:这个小村庄过了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后,还在吗?为什么会这样?
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过渡:咱们现在来交流一下:这个小村庄过了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后,还在吗?为什么会这样?课文的哪个地方,告诉你的?
1、先四人小组进行交流。
⒉再指名进行交流。
3、当学生说出小村庄被洪水冲走时,相机让学生读熟第四自然段,并理解“我知道大雨没喘气儿”的意思。
4、为什么会这样?你能找到原因?
(随机找到课文第二、三自然段落,采用各种方式把课文读熟,当读完第二自然段、第三自然段时,出示斧头,在立体挂图上进行演示,帮助理解:山坡上出现了裸漏的土地--一年年,一代代,上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漏的土地不断扩大……树木等一系列内容)
过渡:就这样,由于村里的人们不停地砍树,想砍就砍,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后果。请同学们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渗透情感,拓展思维。
是啊!这个小村庄的人们在享受了斧头带给他们的好处之后,最终是让这些斧头给毁掉了一切。读了这个令人心痛的故事后,小朋友有什么话想对小村庄的人们说吗?
让学生充分地说。
朗读全文,整体回顾。
最后,请小朋友们看着课文,认真地听录音朗读,记下故事的内容,回家后,讲给你周围的人听一听,让他们也学会保护自己美丽的家园。
好:就让下面的儿歌,激励小朋友们当好环保小卫士。
植树歌
小树苗,栽地上,
大地变得很漂亮,
保水土,挡风沙,
空气新鲜人健康。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2【课时目标】
1、巩固9个生字,会写3个字。
2、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精读课文三、四、五自然段。
3、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4、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三、四、五自然段。
5、从小村庄的前后变化中懂得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道理。
【课时目标】
一、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还记得那个小村庄吗?再一次回到这个小村庄以前,让我们先来看看这些故事里的词语。
1、出示词语:郁郁葱葱、清澈见底、湛蓝深远、清新甜润
谁能带着自己的体会来读读这些词语?
2、自由读、齐读。
3、教师出示句子提示:
师:谁能用上面的词语来说说下面的句子呢?自己先试一试。
山谷中,早先有过一个美丽的小村庄。山上的森林(),村前河水(),天空(),空气()。(自由读、指名读)
师:听了你的朗读,我们仿佛已经回到了那个美丽的小村庄。村里住着几十户人家,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家家有了锋利的斧头。
二、研读文本,读中释疑
1、选择问题,自读课文:
⑴出示阅读提示:
< ……此处隐藏25836个字……度采伐是如何形成的。)(空白点、德育点)(3)句子训练
应有尽有家具和各种各样的工具都会是什么呢?排比句子练习 (空白点、创新点)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15教学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 领会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道理。
3、 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学情分析:
从心理特征来说,三年级的学生正是求知欲旺盛,活泼开朗的时期,愿意主动参与集体活动,有较强的观察力和自我表现欲,什么事都想听一听,看一看,做一做。从认知状况来说,环保主题教育的文章三年级孩子早有接触,如一年级下册第三组安排了”保护环境“专题,二年级上册第七组安排了”保护环境、爱护动物“的专题。再加上孩子们就生活在地球这个大环境中,他们每天耳濡目染,亲身感受着环境的变化,所以这篇文章孩子们理解起来比较容易。
教学重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小村庄变迁的过程和原因。
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本文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交流解疑。
引导点拨,朗读想象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略)
第二课时
一、 复习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咱们继续学习第7课《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 课件出示填空提示。
2、 学生回答。
这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小村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看看吧!
二、 赏读对比,激趣质疑
1、 早先,这里是一个怎样的小村庄?你从哪里读出来的?
2、 指名学生来回答。
3、 师:这位同学从第一段中读出了小村庄的美,谁能再来读一读,不过老师这次增加了难度,用填空的方式来读,看谁敢来挑战一下。
4、 指名学生来填空读,并问你喜欢这几个词语吗?为什么?
5、 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一下什么是“郁郁葱葱,清澈见底,湛蓝深远,清新甜润”吗?
6、 指导朗读,边读边想象,读出小村庄的美。
7、 多美的小村庄呀,让我们一起走进小村庄去看一看。(PPT播放图片,师引导学生再次美读课文,感受小村庄的美)
8、 同学们想知道后来的小村庄会是什么样吗?让我们接着往下看。(PPT播放课文最后一段及插图)
9、 请同学们再来看一看(PPT出示早先美丽的村庄图片和毁灭后村庄的图片)让学生对比观察,此时你有哪些疑问,请提出来。
10、 生质疑,师将学生疑问归纳整理为以下两个问题
(1) 小村庄发生了什么变化?
(2) 下村庄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三、 合作探究
1、 自由读课文,寻找答案。
2、 四人小组合作探究,讨论解疑。
四、 交流解疑
(一) 交流小村庄发生了什么变化?
1、 指名学生来回答。
2、 师引导学生简明扼要说出变化过程,并板书。
(二) 交流小村庄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1、 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说说变化的原因,并问你从课文哪里读出来的?
学生汇报(1)“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课一课看下来。就这样,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
① 请同学们来读一读这句话,你从这句话中读出了什么?引导学生重点品析“谁、拎、一棵一棵,裸露”这几个词。让学生从中感受到人们砍伐树木的随意,毫无顾忌和砍伐过度。
② 指导学生朗读,读出人们砍伐树木时的随意和毫无顾忌。先指名学生读,再让学生互相评价,然后再齐读。
③ PPT出示裸露的山坡,让学生想象:假如你就是这山坡上的一棵树,现在有人拎着斧头来砍你,你的心情怎样,你会说什么?
④ 指名生来说。
师过渡:是呀,树木在哭诉,在呐喊,可这山里的人们听到了吗?你从哪里还读出人们在大量砍伐树木。
学生汇报(2)“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
① 你从这句话中的哪些字,哪些词中还读出了人们在砍伐树木。重点引导学生体会“一年年,一代代,不断。”
② 引导学生体会文中省略号的作用。
③ 看到人们这样的行为,同学们你们的心情怎样? 请带着这种痛惜之情来读一读这句话。
师过渡:人们用锋利的斧头乱砍滥发,让这些树木都变成了什么呢?
学生汇报(3)“树木变成了一栋栋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工具,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家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了。”
① 请同学们来读一读,你从这句话中又读出了什么?重点感受“变成,一栋栋、各式各样、应有尽有、大量”这些词语。
② 引导学生体会三个“变成”,从中感受到人们毫无环保意识,并明白这中句式是排比句。
③ 指导学生朗读。
师过渡:人们靠着这把锋利的斧头获得了这么多,他们最终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了吗?
学生汇报(4)生读第四自然段。
① 你从这一段中读出了什么?
② 体会什么是“大雨没喘气儿,咆哮”
③ 指导朗读。
师引读:大雨停了,小村庄被卷走了,最后这里生读“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
① 理解“一切都没有了”指什么都没有了?
② 此时你觉得这把锋利的斧头是一把怎样的斧头?(灾难之斧,夺人性命之斧……)
(三) 总结原因
师问:同学们难道真的是这把斧头带给了这个小村庄灾难吗?你能用“因为……所以……”这个关联词语来总结一下原因吗?
五、 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 通过这个小村庄的故事,你们从中明白了什么?
2、 写一写:此时此刻你最想对小村庄的人们说什么呢?
3、 拓展:其实小村庄的故事只是环境破坏的一个缩影,在我们现实生活中还有很多环境遭受破坏的事例,同学们你们还知道哪些?
① 生说身边事例。
② 面对这些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做?
③ PPT播放环境被破坏的图片并配乐,师激情解说,呼吁同学们一起读环境保护标语“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破坏环境就是毁灭人类自己。爱护地球,共建美好家园。”
六、 布置作业(任选其一)
1、 积累本课好词佳句。
2、 把小村庄的故事讲给你身边的人听。
3、 续写《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4、 搜集我们身边还有哪些破坏环境或保护环境的事例、图片,做一份保护环境的手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