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雨点儿》教学设计1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雨点儿》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雨点儿》教学设计1文本分析:
课文用拟人的手法,通过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的对话,讲述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后,大地所发生的变化。在对话中,小雨点儿说他想要去有花有草的地方,大雨点儿说他想要去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他们的选择看似矛盾,但都给大地带来了美好的变化——小雨点儿让花更红了,草更绿了;大雨点儿让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开出了红花,长出了绿草,让学生感悟到雨点儿能给大自然带来无限生机,从而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喜爱。
教学目标:
1、认识“彩、半”等10个生字和三撇、穴宝盖、立刀旁3个偏旁,读准多音字“数、长”的字音;会写“问、有”等5个字和横钩1个笔画。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逗号和句号的停顿。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雨点儿给大地带来的美好变化。
教学重点:
1、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逗号和句号的停顿。
2、读准多音字“数、长”的字音;会写“有、从”。
教学难点:
体会雨点儿给大地带来的美好变化。
课时安排:2课时
1、认识“彩、半”等10个生字和三撇、穴宝盖、立刀旁“彡”、“穴”“刂”3个偏旁,读准多音字“数、长”的字音;会写“问、有”等5个字和横钩1个笔画。
2、初读课文,理清课文结构,了解课文大意。
识字、写字;初步了解雨点儿的作用。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播放儿歌《小雨沙沙》音频)师生互说。
导语:小朋友们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生自由作答)在生活中,你见过雨吗?它是什么样的?(生答:大雨、小雨、雷阵雨。大雨有时伴着雷声、闪电,落在地上的雨很快就汇成溪流。)雨点儿还会落在哪些地方呢?让我们学习本课——《雨点儿》。
2、板书课题(板书:雨点儿),全班齐读。
注意:“雨点儿”中含有儿化音,要将它读准确。文中的“大雨点儿”“小雨点儿”也是儿化音,教师指导学生读准确。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倾听,注意节奏。
2、出示自读要求。
(1)自由读课文,借助汉语拼音,把字音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
(2)在小组内由组长带领交流这一课生字的读音。
3、检查自学情况。
(1)课件出示词语,指导学生朗读词语。
数不清云彩半空问好到来地方没有更加绿色长出
(2)课件出示要求会认的字,指名拼读,教师相机正音。
数shù 彩cǎi 半bàn 空kōnɡ 问wèn 到dào 方fānɡ 没méi 更ɡènɡ 绿lǜ 出chū 长chánɡ
注意:“空、方、更”是后鼻音,“半、问”是前鼻音;“彩”是平舌音,“出”是翘舌音;“绿”的声母是l。
三、再读课文,随文识字
过渡:同学们真棒,能够自主拼读这么多生字,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找一找这些生字宝宝吧!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并评价。
2、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读准多音字“数”,学习生字“彩”,认识新偏旁“彡”。
(1)读准多音字“数”。
①出示词语卡片“数不清”,小老师带读、齐读。
②认识“数”,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字形:米+女+攵=数。然后结合课文语境,体会“数”的意思是清点数目。
③说一说还在哪儿见过这个字。
④指导学习“数”是个多音字,另外一个读音是shù,可组词:数学、数字。(小老师领读词语“数不清、数学”)
(2)学习生字“彩”。
①出示词语“云彩”,小老师领读、齐读。
注意:“彩”的读音是cǎi,在“云彩”一词中读轻声,读得又轻又短。
②引导学生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彩”这个字:采+彡=彩。还可以通过自编顺口溜识记:手(爫)摘树(木)上三片叶(彡)。
③出示一张黑白照片和一张彩色照片,通过对比,理解“彩”的意思,再引导学生交流:生活中还有什么事物是彩色的呢?
④认识新偏旁“彡”,说一说还有哪些带“彡”的字。(影、形、须、彤等。)
(3)指导朗读第1自然段,读出雨点儿的多。
3、朗读第2~4自然段,学习生字“半、空、问、到、方、没”。
过渡:雨点儿飘哇飘,它们在半空中相遇了,说着悄悄话呢!它们会说什么呢?
(1)学生自由地读一读第2~4自然段,圈出生字“半、空、问、到、方、没”。
(2)引导学生用书中的话回答:小雨点儿和大雨点儿都说了什么?小组交流。
(3)多种方法识记。
半可以通过对比识记:出示一张纸和半张纸,帮助学生理解“半”。还可以通过字形识记:中间一竖将左右平均分成两半。
空可以编顺口溜识记:八名工人屋下站。也可以通过组词识记:天空、空气、空间……
注意:“空”的偏旁是穴宝盖(),与宝盖(宀)、秃宝盖(冖)进行区分。
问可以结合语境识记:联系《比尾巴》一文中一问一答的形式,引导学生体会“问”的意思。还可以通过熟字换偏旁的方法识记:“闪”中的“人”变成“口”,就成了“问”。
到可以通过加一加的方法识记:至+刂=到。也可以通过设置具体的语境识记:“列车已到达北京西站。”“你到学校了吗?”
注意:“到”的偏旁是立刀旁(刂),带有这一偏旁的字还有:刚、列、利……
方可以通过编谜语识记:一万点。(打一字)
没可以通过反义词识记:联系《画》一文中“有”的反义词是“无”,知道“有”的另一个反义词是“没”。还可以通过编顺口溜识记:几乎又没水。
4、朗读第5自然段,学习生字“更、绿、出”,读准多音字“长”。
引读:大雨点儿、小雨点儿都去了它们想去的地方,不久——
(1)学生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圈出生字和多音字。
(2)多种方法识记。
绿可以引导学生找出表示颜色的两个词。(红和绿)“红”和“绿”都是绞丝旁,从熟字“红”过渡到“绿”,认读“绿”,然后引导学生联系春天的小草、松柏,加强记忆。
更可以通过语境识记:结合句子“花红了”“花更红了”,在对比中体会“更”的意思。还可以通过一长一短两支笔,体会“更”的含义。
出可以通过字形编谜语识记:山上有山。 ……此处隐藏22440个字……实践活动 师:小朋友们也来种一盆花草,观察一下下雨或浇水以后花草的变化。 让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体会课文的内涵。
《雨点儿》教学设计14【学习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3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懂得雨水与植物生长有着密切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学生齐唱《小雨沙沙》的歌曲(课件出示歌曲的歌词、画面)。
2、你从这首歌中知道了什么?
3、学生汇报,从歌词中初步感知雨水与种子的关系。
4、我们不仅要唱“小雨”的歌,还要读读写“小雨”的课文。
(刚开始上课,利用唱歌来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结合歌词,联系已有的生活体验来说说“雨水”。导入课题时轻松、自然。)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老师巡视指导、帮助。
(看过生动有趣的动画,唱过轻快活泼的歌曲,学生会产生读的愿望和兴趣。)
三、认读生字,自主识字
1、多媒体出示带生字的句子。
2、四人小组汇报读句子,教师及时纠正读不准的字音。
3、多媒体出示去掉拼音的生字词。
4、游戏巩固,做“小猫钓鱼”的游戏。
(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认识生字,反复强化认读,巩固识字,这一环节的识字由扶到放,符合低年级学生认知规律。)
四、读悟结合,积累语言
1、学习第1自然段
⑴ 播放课件。(下雨的情景画面)
⑵ 你觉得雨点儿多吗?能数得了吗?相机引出“数不清”。
⑶ 说话训练:数不清的 。
(学生在课文的句子中理解词语,又用词语拓展思维,进行说话,做到了对语言的积累、内化和吸收。)
2、学习2~4自然段
⑴ 继续播放下雨的课件。
⑵ 听,雨娃娃们在说话呢?你听到了什么了?
⑶ 学生想象发言,教师赏评。
⑷ 我们来看看课文是怎么描写他们的对话。
⑸ 全班齐读。
⑹ 同桌互相合作,找一找,哪些是“问”的语言?哪些是“回答”的语言?
⑺ 指导同桌两人合作汇报。
(通过同桌间的分工合作,找出问答的语言,为练习角色朗读作好铺垫,培养学生初步的理解能力。)
⑻ 指导读好“问”语气。
⑼ 师生互问互答,学生互问互答,同桌两人互问互答,男女生互问互答,全班齐读。
(朗读训练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项语言训练,它既是理解语言的有效手段,也有助于增强语感,发展语感,这也是学生学习书面语言的主要途径。)
3、学习第5自然段
⑴ 播放课件。(雨后植物的变化)
⑵ 雨娃娃到了哪些地方?那些地方有什么变化?
⑶ 学生汇报。老师相机揭示:雨水可以滋润万物。
⑷ 完成句子:小草从 。
花儿从 。
(利用计算机形象、直观,化静为动的特点,突破教学难点,使学生很好地理解雨水与植物生长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又让学生在直观的印象中完成句子训练,落实了课后的句子训练。)
五、发散思维,拓展延伸
1、雨点儿还会到哪儿去呢?那儿会怎样呢?
2、你知道雨水还有哪些用处?
《雨点儿》教学设计15【教学目标】
1、通过这一课时的学习,学生能够认识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数不清、飘落、半空”等词语。
4、了解课文内容,懂得雨水与植物生长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识字和朗读。
教学难点是通过读课文使学生知道雨水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小朋友们,今天我请大家看一幅图,你们看看,这是什么?(图片白云)它已经成为一个妈妈了,那我们应该叫它什么呀?云妈妈。云妈妈有一个特别爱唱歌的孩子,你听!这会儿他又在唱歌了,“滴答、滴答──”,你知道它是谁吗?
我请小朋友来叫一叫它。(指名叫)雨点儿,刚才小朋友给它取了一个非常好听的名字──“雨点儿”如果你美美地叫它一声,它就会跑出来跟我们见面呢!谁能大胆的站出来,叫一叫这个好听的名字注意儿化音。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接下来我们就来比比谁能干?自己读一读课文,注意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圈出生字,自由拼读组词。请你打开课本,自己来完成。完成的小朋友请你坐端正了,雨点儿乐于和你交朋友。(奖励雨点)
2、你们都自己学习过了本课的生字,是不是真的认识了呢?生字宝宝要来考考你了。你认识了谁?
3、都挺不错的。我摘掉了它们的帽子,没有了拼音的帮助,你还认识吗?(去拼音,开火车读字)
4、看看小朋友的反应怎样?
三、理解课文,感悟课文
1、小朋友们真棒,生字宝宝都认识了,读得很不错,那下面这段话你也能读得这么棒吗?
2、我们先一起读一读这段话,再请你自己读一读这段话。(数不清的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理解“数不清”:雨点很多,谁愿意上来画画这些可爱的雨点儿啊?指名上台画,在请同学上台画。
理解“飘落”:你还知道哪些东西是飘落下来的吗?拿出鸡毛、纸片演示,来理解飘落的含义。体会慢、轻的感受。自己读读这个词。
扩展:除了雨点儿是数不清的,还有什么东西也像雨点儿一样数不清?
3、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要是你就是雨点儿,你有什么话要对大家说?(看图指名说)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中的雨点儿们说了什么悄悄话。(出示三个自然段)一起读,自己读,请一个小朋友来读一读,其他小朋友听,然后请你说说你听了它们的对话,知道了什么?
(板书:小雨点儿 有花有草 大雨点儿 没有花没有草)
采用同桌合作,师生合作的方式,进行朗读感悟。学生上台表演的时候请他们说说感受。
4、我们先跟着小雨点儿去它去的地方。(出示图)你们看到什么了?(出示句子)请小朋友自己读读书上怎么说的。
5、接下来,再去大雨点儿去的地方,你先想象一下那会是个怎样的地方?有了大雨点儿之后,发生了什么变化呢?(出示句子)用朗读来表达其中的美。
雨点儿让大地变得如此美丽,雨后的景色多美啊。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一段。
6、如果你就是那些花啊,草啊,此时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你能清楚响亮地送给雨点儿一句话吗?你最想对雨点儿说什么?
7、结尾:我们要好好地感谢雨点儿。让我们真心地对雨点儿说声:“雨点儿,谢谢你!”把我们对雨点儿的喜爱用朗读来表达,一起有感情地读一读课文。
四、指导书写“方”
指导书写“方”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