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范文 > 教学设计

整十数加教学设计

时间:2021-10-03 23:06:01 收藏本文
整十数加教学设计

整十数加教学设计

整十数加教学设计1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总课时数: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数学点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含义。

2、使学生初步学会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二)能力训练点

1、能熟练口算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2、培养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计算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小棒、投影片、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口算:(出示口算卡)

3+2= 7+5= 9-4=

8-2= 5+5= 3+5=

2、摆小棒计算并叙述计算方法。

2+7=

引导学生说出:2+7就是2个一加7个一,得9个一,也就是9,所以2+7=9

(二)探究新知

1、设疑导入:

前面我们学过了十以内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现在题里出现的数都是整十数。同学们会计算整十数的加、减法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2、学习整十数加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教学例1中“20+10”。

⑴指导学生操作理解20+10的计算方法。

⑵反馈练习

①第62页“做一做”第1题。

②让学生自己编几道整十数加整十数的题,并叙述计算方法,算出结果。

3、学习整十数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教学例1中“30-20”。

⑴“30-20=”让学生自己摆小棒,讨论计算方法并算出结果。

⑵反馈练习。第48页第2题。

(三)全课小结

今天同学们都学会了什么?

1、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2、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与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减法计算方法不同。

3、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是借助1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得来的。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课后记:

整十数加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二)使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口算的思维过程,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口算的方法。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口算: 30+6=30+60=60+4= 60+40=

5+20=50+20=9+40= 50+50=

2.填空

(1.) 35是由(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

(2.) 42是由( )个一和( )个十组成的。

(3.) 个位上是1,十位上是2,这个数是( )。

(4.)十位上是6,个位上是9,这个数是( )。

(二)学习新课

1.出示青蛙星期六捉害虫主题图

青蛙妈妈: 我吃了35只害虫。小青蛙:我只吃了3只害虫。

2.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3. 两只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害虫?怎样列式?

出示算式:35+3= 让学生说怎样计算?又是怎样想的?

4.用三种方法理解算理。

(1)动手操作,让学生摆小棒图,理解口算的方法。(先摆35根小棒,再摆3根,一共有38根小棒)

(2)拨计算器,理解口算的方法。先拨出35,再在个位上拨3个珠子,表示3个一

(3)用分成图理解口算的方法。(把35分成30和5,先算5+3=8,再算30+8=38)

观察分成图算式,掌握口算方法。

师:为什么要先算个位上的5加3呢?

(因为个位上的5表示5个一,3表示3个一,5个一和3个一相加得8个一)

师:也就是个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相加,再算30加8得38。

5.出示青蛙星期天捉害虫主题图

青蛙妈妈: 我吃了35只害虫。小青蛙:我吃了30只害虫。

6. 两只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害虫?怎样列式?

出示算式:35+30= 让学生说怎样计算?又是怎样想的?

7.用三种方法理解算理。

(1)动手操作,让学生摆小棒图,理解口算方法。

让学生摆小棒,左边摆3捆零5根,右边摆3捆.边摆边口述计算过程)

结合摆的.过程,概括出口算的方法.师:35+30应该怎样相加,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拨计算器,理解口算的方法。先拨出35,再在十位上拨3个珠子,

表示3个十)

(3)用分成图理解口算的方法。(把35分成30和5,先算30+30=8,再算60+5=65)

8.比较算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5+3=3835+30=65

观察算式,这道题是怎样的两个数相加?启发学生回答。

9.板书课题:板书: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不进位)

10.观察算式 35+3=38 35+30=65

引导学生对 35+3=38 和35+30=65 的计算方法进行比较。

讨论:34+2和34+20的计算方法有什么不同?(两位数加一位数,一位数要与两位数个位上的数相加.两位数加整十数,整十数要与两位数十位上的数相加)

(三)练习。

1.想一想,填一填,你发现了什么?

42+3= 40+17=

3+42= 17+40=

2.对比练习(以小青蛙获奖的形式出现三个气球,题目显示在气球上面)

35+ 4 = 42+ 3 = 5+ 21 =

35+40= 42+30= 50+21=

3.课中放松.唱歌《我们都是小青蛙》

4.青蛙妈妈说天空中有很多飞动的气球,气球上面有口算题,看谁算得又快又准。

5.小青蛙决定去见见它的好朋友小白兔.出示小白兔图.

我收了27个萝卜,我收了20个萝卜.我们一共收了多少个萝卜?

6.小青蛙决定去见见它的好朋友啄木鸟.出示啄木鸟图.

大啄木鸟:我吃了22条虫子.小啄木鸟:我比你多吃了10条.大啄木鸟吃了多少条虫子?

7.小青蛙最后决定去见见苹果树.树上结满了苹果(苹果上面有算示 ).谁算对了苹果就掉下来了.

8.小青蛙准备回家了.看一看回家的路怎么走.

(每一个算式的结果就是下一个算示的第一个加数)

2+21 23+ 10 33 + 3 36+20 56+3 59+40

9.青蛙妈妈说远处的荷花旁有数学题考考小青蛙.出示荷花图和算式.

41+●=47 ■+28=78 50+=91 ▲+ 7 =69

●=( ) ■=( ) =( ) ▲ =( )

10.小青蛙填数字

3 ( ) +4=3( ) ( ) 8+50=( )8

(四)小结

教学反思:

我注重了情境的创设。这节课我为学生创设了关于小青蛙捉害虫有趣的学习情境,学生兴趣比较浓厚。这节教材着重解决相同数位的数相加的问题,为了让学生在这一点上真正有所体验,我觉得动手操作这一环节不能省。在学生用小棒帮助计算“35+30=”,学生摆出35根小棒时我问:“再加上的30根小棒,应该怎样调换位置会更清楚呢?”生说:“应该和十位的3捆小棒放在一起。”这个问题的设计,我觉得在突破本节课的难点处是十分必要的。

在教学过程中,我为学生提供足够多的讨论、交流的时间。如:在探讨算法时,我让学生用三种不同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并给学生交流、展示的空间。学生很快掌握了其计算原理。

练习部分我注意专项训练与综合训练相结合,同时变换练习形式,引导学生把一位数加两位数、整十数加两位数归结为两位数加一位数或整十数进行计算,促进学习的迁移。

不足之处:

(1)对学生算理的口头表达训练不够。

(2)练习部分习题的层次性不够。 特别是对学生有启发性的训练和拓展思维的训练应该增多一些。

(3)教学过程中语言还不够锤炼和准确。

整十数加教学设计3

总课时数: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2、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具准备

例8的课件、游戏题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口答下面各题。

1.36里面有( )个十和( )十一。

2.5个十和7个一是( )。

3.65里由( )个十和( )十一组成的。

4.2个十和5个一合起来是( )。

二、新授。

1.教学例8.

(1)课件演示:妈妈买了3排的乐百氏饮料,每排10瓶,小明买了2瓶乐百氏饮料,他们一共买了几瓶乐百氏饮料怎样列算式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30+2=32

提问:30+2表示几个十与几个一,合起来是多少

引导学生说出:3个十和2十一合起来是32。

(2)从32瓶中拿走2瓶(课件演示)。

提问:还剩多少瓶怎样列式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32—2=30

(3)提问:2个一加3个十共是多少

怎样列算式

学生回答,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2+30=32

2.练习:第48页“做一做”。

第1题

先让学生摆小棒,再对着摆的小棒写算式。

学生写完后,指定一个学生到黑板前演示列式计算,并集体订正。

第2题

以做游戏的形式出现,看看谁的头脑最灵活。

三、巩固练习

1.口算下面各题.

(1)50+6 30+7 60+9 20+8

6+50 7+30 9+60 8+20

(2)90+8 20+3 50+9 70+6

98—8 23—3 59—9 76—6

说明:卡片正面写50+6,背面写6+50,口算时先让一名学生看正面的题目并口算得数,再让另一名学生说出背面的题目并口算,如果学生有困难,再翻到背面让学生看一看口算。

2.做练习十一的第1题。

四、布置作业

30+8= 77—7=70+2=

9+20= 10+5=28—8=

65—5=3+20= 90+9=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课后记:

《整十数加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