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范文 > 教学设计

鸟的天堂 教学设计(精选4篇)

时间:2021-07-28 00:31:37 收藏本文
鸟的天堂 教学设计(精选4篇)

鸟的天堂 教学设计(精选4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鸟的天堂 教学设计(精选4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鸟的天堂 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茫、桨、律、榕、隙、耀、暇、抛,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灿烂、竹竿、白茫茫、规律、缝隙、照耀、树梢、静寂”等词语,积累文中的佳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3、默读课文,理解内容,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那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4、领悟作者抓景物特点进行静态、动态的表达方法,体会文章语言的准确、生动。

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积累、运用语言。

2、正确体会“鸟的天堂”的美。鼓励学生在阅读中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并能用各种方式表达个人阅读感受。

教学准备:

1、课前师生上网或查阅有关《鸟的天堂》的资料(如文字、图片、音像等),开资料展示会。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解决师留出的质疑:一共出现五次“鸟的天堂”,四次加引号的是作者引用别人的话,指天马河上的那棵大榕树,表示一种特定的称谓,是对大榕树的一种夸张的形容;而课文题目和最后一句话中不加引号的“鸟的天堂”是因为作者亲眼见到被人们誉为“鸟的天堂”的大榕树后,感到鸟儿们的生活十分自由、幸福,真像天堂中一样,所以在作者的心里,大榕树是确确实实的鸟的天堂。

2、你背的哪一部分,相互检查。

3、你最喜欢哪一部分,为什么?

二、 引入学习描写群鸟的相关段落,体会百鸟齐飞的动态美。

1、演示课件(群鸟齐飞图,配乐朗诵课文),让学生重点品味12、13自然段;说说为什么写得这么可爱,主要抓住“鸟”的什么来写。(动态)

2、自由练读12、13自然段,再小组个人赛读,每组评出最棒的一个人;

3、小组推荐,选两位同学朗读12、13自然段;(课件配乐)

4、交流感受:你想到了什么?

三、学习“树”的静态描写

1、自己读描写“树”的部分,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说说为什么喜欢?(这些句子有什么特点?)

2、交流:(体会静态描写的好处):抓特点,用恰当的词语表达。

四、自选练习

教师出示以下三组不同形式的练习,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特长任选其中一项,可以小组合作完成。

1、摘抄:把本课中自己喜欢的好词佳句或精彩片段摘抄下来;

2、画鸟的天堂:根据文中描写的情景来画鸟的天堂,可插入简短的文字说明;

3、结合课文,参考课前搜集到的资料卡片,设计导游词,可以小组合作实地当一回导游演习一下。

五、课件重新展示,回味《鸟的天堂》

六、作业

有兴趣的同学读读巴金先生的原文。

  鸟的天堂 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引领学生在语言训练中感受 “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你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苏州和杭州适宜人们的生活,生活在这里的人不仅多,而且幸福快乐)

2、广东省新会市有一处旅游胜地──鸟的天堂,猜一猜:为什么叫鸟的天堂?(这里适宜鸟的生活,生活在这里的鸟不仅多,而且幸福快乐)

二、读通课文

1、初读全文,谈谈读课文后有什么感受?

2、学习生字新词。(重点学习:不可计数──数的第三声调 应接不暇──暇的日字旁)

2、再读全文,指名练读重点句子。(印象深的句子,喜欢读的句子)

三、研读写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文句

1、“鸟的天堂”,盛名远扬,每年成千上万的游客慕名而来,蜂拥而至,一睹“天堂”中的鸟。可是,大作家巴金和友人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 ”时,不见一只鸟的影儿,他们看到了什么?

2、自由快速读课文,用“──”划找写大榕树的句段,思考:你感受到什么?

3、体会榕树的大。

(1)句子1: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a.理解:不可计数(不计其数 无以数计 无数 数不清 )

b.重点指导读:真是一株大树。( 通过校园12亩大感知18亩榕树的大 , 读出恍然大悟、惊奇、赞叹的感受)

c.指导读整个句子,感受树的大和旺盛的生命力。

(2)句子2:只有无数的树根立在地上,像许多根木桩。(朗读感受树的大和旺盛的生命力)

4、 体会榕树的茂盛。

“鸟的天堂”其实是一株枝干不可计数的大榕树,一株树根不可计数的大榕树,一株仿佛卧在水面上面积有18亩的大榕树。看着看着,巴金爷爷发出了深深地感叹,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1)句子1: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

a、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感受?

b、你注意到了那些词,使你体会到了绿叶的多?(一点儿,区别:一簇和一片,堆和叠)

(2)句子2: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a、读着句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b、指导朗读(带着这种感受读读句子,同时体会体会自己的感受。)

(3)出示句子:这美丽的南国的树!指导读。

5、作者没有看到鸟,为什么把大而茂盛的榕树写的那么有生命力,那么美! (体会榕树适合鸟的生活,再次感知“天堂”之意。)

6.过渡:巴金爷爷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虽然有些遗憾,没有看到一只鸟,但是他看到了枝繁叶茂的适合鸟儿生活的大榕树,他知道了当地人特别珍爱这里的环境,特别珍爱“天堂”里的各种各样的鸟。鸟儿生活的情况怎样呢?

四、研读写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文句

1.学生读文,用“( )”划找:那些文句让你感受到天堂中鸟特别多,生活特别快乐,特别幸福。

2、指导读句子,感受鸟的多。

(1)句子1:树上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

a、 ……此处隐藏943个字……先读第7自然段,并会强调“大”字。

师:你强调了“大”字,想用朗读突出榕树的特点大,有没有不同的看法。老师认为应该强调“一”,谁能帮老师说说理由。

是啊,这句话是承接前面的争论而来的,让我们先去看看他们是怎么争论的,谁能读一读5、6自然段。

从他们的争论能看出榕树的特点吗?这两段该用什么语气读呢?指导朗读。

(2)到底是怎样的一株大榕树,让我们如此的争论,让我们再来看一看第7自然段,指名说一说。

“不可计数”什么意思?

指导看课件,谁能用一个词语表示大榕树的大(独木成林)。

一个“卧”字让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想了什么?再引导看课件。谁能用朗读来展示大榕树的“大”。

师:人常说“独木不成林”,但这棵却覆盖整个小岛,形成独木成林的奇观,她是那样安详、优雅、自然、宛若一个隔离尘世的人间天堂,难怪作者这样赞叹——这美丽的南国的树。(齐读)

(3)学生引出第8自然段,闭目听老师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颤动”什么意思?换成“抖动”行吗?想像“颤动”和“抖动”的样子,引导学生联系整个句子,理解颤动表现了新的生命虽是弱小的,但生命力是旺盛的。

师:多么旺盛,充满生机的大榕树啊!难怪作者如此赞叹——这美丽的南国的树。(回读)

让我们一起齐读这一段。

(4)如果你是一只小鸟,你愿意来这棵南国的树上安居乐业吗?可是作者却没有看见一只鸟的影儿。“鸟的天堂”里没有一只鸟,对吗?

让我们再次走进鸟的天堂。

三、品读想像,渗透写法

1、闭目听老师读11-13自然段,想像。

2、说说你看见了什么?

3、从中我们发现鸟的天堂有什么特点?

4、谁能用朗读表现鸟儿的多和自由快乐?

5、“应接不暇”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知道的?师:理解词语的方法很多,你可以查字典、工具书,也可以联系上下文。

6、“鸟的天堂”里有许多鸟,可作者为什么只具体写一只画眉鸟呢?这就是我们曾经说过的点面结合的表达方法。这只画眉鸟就是这里的点,许许多多的鸟就形成了面。以一只画眉鸟展示鸟儿们的自由快乐,让我们感受到了群鸟欢腾的壮观景象,这又叫动态描写。那么前面的大榕树就属于(静态描写)。动静结合是本文的又一表达方法,在今后的写作中,同学们要善于运用这两种表达方法。

四、引导质疑,感悟“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

1、默读第14自然段,谁能火眼金睛发现问题?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前面一个“鸟的天堂“加了引号,而后一个没有?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昨天不是没有鸟而是我的眼睛没有看到,因为去的时间是黄昏,鸟都栖息了,再加上大榕树的枝叶繁茂,所以没有看到。而第二次是早晨去的,鸟都欢快地飞出来。作者见到的确实是鸟的天堂。第一个“鸟的天堂”加引号,指的是茂盛的大榕树。第二个不加引号,是用天堂来比喻这里对鸟儿的栖息繁衍再合适不过的地方,是名副其实的鸟的天堂。)

2、鸟的天堂里既然有这么多的鸟,就让我们一起来尽情欣赏吧!(出示课件)

五、深化中心,迁移教育

1、学完了课文,谁能告诉我这里为什么成了“鸟的天堂”呢?

2、除了大榕树的大和茂盛外还有什么原因呢?(人类的保护;位置好,远离人群;河可给鸟提供食物和水)

3、是啊,大自然多么的神奇、美丽,我们应该学习这里的人们,保护鸟类、保护环境,让我们的地球母亲成为人间的天堂。

六、拓展延伸、激情写作

作业:如果你是鸟的天堂里的一只小鸟,你会怎样向别人介绍你的家园呢?以榕树上一只小鸟的身份写一篇导游词。

七、板书设计

树:大、茂盛、勃勃生机

傍晚)[静]

鸟的天堂 的确是美丽的南国的树

鸟:多、自由、快乐

(早晨)[动]画眉鸟(点面结合)

  鸟的天堂 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的生字新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解事物的静态和动态,感受并欣赏文中描写大榕树的静态美和动态美。

3、理解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能力。

2.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句子领会作者的表达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课文

1、通过昨天的预习你对作者以及课文知识了解了什么?说一说(简介作者)

2、激疑审题:天堂指什么?它是怎样的?(美的、充满欢乐的)

3、课文里的鸟的天堂是写的什么呢?

(二)初步感知课文

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想想自己读了课文后感觉是什么?在旁边写上批注。

3、把不理解的地方打上问号。

(三)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课文,在有生字、词语的地方注意纠正读法。

2、谈自己读的感受。

(四)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1、作者是怎么去"鸟的天堂"的?去了几次?每次去的时间有什么不同?第几次才真正见到"鸟的天堂"

2、那些句子最能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用笔画下来。并说说表达了什么感情。

(五)、自主学习,谈感悟体会鸟的天堂静态美和动态美

1、抓段落,谈感悟。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2、抓句子,谈感悟。在学生?谈喜欢段落的基础上,先引导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反复阅读,细细品味,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去寻找美。

3、抓品读,促感悟。这是一篇训练学生朗读的好课文。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品读"。

4、主动探究,悟"环保"。

(六)综合实践,练"能力"。

鸟的天堂含有一种脭人的力量,在这里,一切都显出一种梦境般的美丽。如今鸟的天堂美名传扬四海。在大力发展旅游的今天,如何吸引中外游客到此一游呢?如果你就是一位导游词设计者,你能否根据来自不同地区的游客,设计出不同人群的导游解说词呢?

(七)写作背景:

情景一:一群来自广东"南方旅行社"的游客,来到了"鸟的天堂",面对着这些榕树比较熟悉的游客,你开始讲解

情景二:一天,旅行社安排你接待一个由东北人组成的旅游团。他们中的人大多数是 第一次见到榕树,你该如何向他们介绍"鸟的天堂"?

情景三:

1.国际旅行团带来了一个由加拿大、俄罗斯等国的外宾组成的旅游团,他们多数人是第一次到中国,你准别怎样讲解?

2.请学生自己选一个感兴趣的情景设计导游词。

注:

(1)解说词能针对不同的游设计,繁简适度;

(2)“导游”讲解态度和蔼、亲切、落落大方

《鸟的天堂 教学设计(精选4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