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范文 > 教学设计

《不懂就问》教学设计

时间:2021-07-28 00:30:39 收藏本文
《不懂就问》教学设计

《不懂就问》教学设计

《不懂就问》教学设计1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在问中享受不懂就问的好处和快乐。

教学方法:

1.分小组合作学习

2.互相提问

教学用具:

1.生字、词卡片

2.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抽读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2)小组内尽量解决问题。

(3)实在无法解决的问题由全班集体解决。

6.教师巡视、倾听、参与提问或解答。

7.全班汇报。

(1)提出不懂的词语。

(2)学生互相提出组内无法解决的问题,全班集体解答。教师适时点拨。

8.指导朗读课文。

二、学习课文

1.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不懂就问》一文。(板书课题)看到课题,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自由提问题后,教师引导:读了课文,我们就能找出答案。

2.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并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

3.学生回答提出的问题。

4.教师总结:是啊,在学习中我们会遇到许多问题,我们就要像孙中山一样,从小养成不懂就问的好习惯。今天,你们要不要试一试?

5.分小组学习,教师提出要求:

(1)能提出问题。

1. 让学生学会提问题。

2.培养学生质疑、提问的能力。

三、巩固练习(幻灯出示)

1.连线

糊里糊涂 一个字都不会错

壮着胆子 一点儿声音都没有

摇头晃脑 大着胆子

鸦雀无声 没弄明白

一字不错 头摇来摇去

2.填空

(1)先生讲得很( ),大家听得很( )。

(2)孙中山从此养成了( )的学习习惯。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流利地( ) 认真地( )

仔细地( ) 厉声地( )

四、拓展延伸

1.谈谈学习方法。

2.出示名言进行积累。(幻灯出示)

(1)有教养的头脑的第一标志就是善于提问。

——(俄)普列汉洛夫

(2)悟从疑得,乐自苦生。

——(中)中居郧

五、师生总结

1.学习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2.老师希望你们也能养成养成不懂就问的好习惯。并运用到我们以后的学习中去。

六、板书设计

背诵——很快

不懂就问 心想——不懂 好习惯

提问——壮胆

《不懂就问》教学设计2

教学目的:

1、让学生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掌握本课的生字。

3、让学生理解糊里糊涂、私塾、摇头晃脑的意思。

4、通过学习这篇课文让学生养成不懂就问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抓住课文的第二自然段让学生学习。

教学难点:

让学生懂的不懂就问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方法:

朗读法、调查法

学法指导:

指导学生自读自晤,遇到不懂的地方就问。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习认读生字

1、让学生借助拼音读认读生字。

2、说说在生活中哪里见到过这个字。

3、给认读生字组词。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让学生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圈起来。

2、说说你读懂了什么内容。

3、教师点评。

三、教学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

2、让学生说说在生活中哪里见到过这个字。

3、让学生口头组词。

4、分析生字的写法。

四、指导书写。

板书设计:

不懂就问

第二课时

一、精读课文,了解意思

1、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说说你懂得了什么。

2、找出你喜欢的部分,有感情的朗读。

3、找出自己不懂的地方。

二、再读课文,解决问题

1、学生针对自己不懂的问题进行讨论。

2、对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给以指导。

3、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4、让学生理解“讲解、糊里糊涂、摇头晃脑的意思。

三、扩展活动

1、说说孙中山不懂就问的.好习惯对你有什么影响?

2、你平时在学习、生活中遇到不懂的问题是怎么做的?

四、小结课文

说说你学习了不懂就问这篇课文之后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不懂就问

不懂的事情

就主动的问

养成了良好的习惯

《不懂就问》教学设计3

学习目标:

1.能读准生字的字音。

2.读懂课文一、二自然段。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目标2

教学准备:小黑板、生字卡。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在学习上经常会遇到一些不懂的问题,你会怎

样做呢?

2.今天我们要学习15课《不懂就要问》。课文讲谁不懂就问,

他问谁呢?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自由读课文,要求划出生词,读准生字字音,标出自然段。

2.正音:孙、诵是平舌音;涂在胡里胡涂中读轻声。

多音字:晃、背、呆。

3.汇报所画生词。

4.分自然段读课文。

三、读懂课文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划出不懂的词语或句子。

2.理解私塾:旧时私人(家庭、宗族或教师自己)设立的教学处所。

3.学生在私塾里读书与我们现在有什么不同?

a.内容不同。认识《》。

b.教师方法不同。

4.齐读这一段。

四、读懂课文第二自然段。

1.默读,思考:孙中山来到学校,先做什么,接着做什么,后来又做什么?用波浪线划出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

2.理解:

照例:按平常的做法。说明孙中山每天到校都是这么做的。

3.孙中山学习认真吗?从那些词可以看出。

4.孙中山对自己的学习满意吗?

5.这样胡里胡涂地背,有什么用呢?胡里胡涂什么意思,如果我要把这句意思不变,后面把问号改成句号,应怎样改。

6.用谦恭、诚恳的语气读孙中山的话。

五、达标测评。

齐读课文一、二自然段。

《《不懂就问》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