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范文 > 教学设计

《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范文(通用3篇)

时间:2021-07-28 00:30:39 收藏本文
《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范文(通用3篇)

《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范文(通用3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默读课文,了解作者

发现了什么,是怎样发现的以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发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学会“妨、碍”2个会认字,读读记记“妨碍、情不自禁、随心所欲、天赋、痴迷、一本正经”等词语。

教学重点:

让学生知道“我”发现了什么,是怎样发现的。

教学难点:

理解“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发现,领悟作者童年是强烈的求知欲和丰富大胆的想象力。

教学过程:

一、读题质疑,激发兴趣

1、难忘的童年生活中,你有哪些童年的乐趣?

2、让学生畅所欲言。

3、我们不知不觉地成长着,有笑,也有泪;有喜,也有忧……今天我们学习《童年的发现》,不知它又能带给我们哪些感受。(出示课题)

4、从课题中,你最想了解什么?

5、教师介绍有关胚胎发育的科学知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按要 ……此处隐藏3514个字……>

1、指名生读诗,其余生边听边试着在每节的标题后加上动词,概括主要内容。

2、生个别回答,教师随机板书:“街头阅读、溪边钓鱼、江上戏水”。

3、分组读诗,生概括全诗大意。

4、学生质疑,释疑。

(三)赏析诗句

1、画出文中精彩的语句,反复诵读、体会。

2、欣赏交流佳句。如:“阳光从脚尖悄悄爬上膝盖”“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像刚下水的鸭群,扇动翅膀拍水戏耍”等语句,体会诗句所包含的动感画面,感受童年的天真有趣。

3、感情朗读。

(四)鉴赏写法

1、默读两首诗,比较这两首诗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区别?

2、交流感悟。

3、小结:

第一首,每小节的结构基本相同,并且都围绕“梦想”这一主题,语言比较跳跃。

第二首,主要通过捕捉镜头来记录童年生活场景,有一种动态的美,还有一定的故事情节性。

4、模仿这两首诗中的其中一首,记录下自己的童年梦想与童年趣事。

5、生动笔习作,教师巡视。

6、交流作品,师生互动点评。

三、总结延伸

童年,有太多值得我们记忆、收藏的场景,请大家课外多阅读其他儿童诗,丰富我们对童年生活的记忆,或者仿照课文写法,记录下自己童年的精彩片段,与大家分享。

教学反思:

本文是略读课文。课堂中,我在学生读通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再拓展学生的思路,交流自己童年生活的快乐的事。课后让学生模仿《我想》写出自己美妙的想象,或画出童年生活时的图画。这样做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激发读写儿童诗的兴趣。

《《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范文(通用3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