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范文 > 教学设计

会动的线条教学设计范文

时间:2021-07-28 00:30:07 收藏本文
会动的线条教学设计范文

会动的线条教学设计范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会动的线条教学设计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会动的线条教学设计1

《会动的线条》是人美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第三课的内容,本课的编排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学习学习线条这一基本美术语言和造型元素,深入挖掘线条的表现力,掌握方法,生动表现生活中的现象。

一、设计思路

1、指导思想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是小学美术知识线条系列中的一个内容。线条是点移动的轨迹,由于移动方向和速度的不同,产生不同形状和特点的线条,给人不同的审美感受。通过本课教学能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条,理解感受线条的节奏感,激发学生大胆运用各种各样的线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创作出个性化的美术作品。

2、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体验、感受、了解哪类线条能表现出动感,感悟线的表现力。

(2)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和创造能力。

(3)通过欣赏活动,培养学生对线条造型活动的兴趣和热爱美术的情感。

(4)利用多媒体展示我们身边表现“会动的线条”的图片资料,让学生直观感受,并且启发学生的想想力。

3、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哪类线条能表现出动感,学习如何运用线条表现动感。难点:线的动感的表现及疏密的组织。

二、教学准备

幻灯片:罗马城市雕塑、随风摆动的柳条、荡漾的水波、飞天图片两张(一张有丝带、一张没有)、课本教师范作和学生作品。学生创作用具:勾线笔、画纸。

三、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上课前老师特别紧张,心情就像(锯齿线),当看到大家可爱的面孔时,老师一下放松了,心情就像(波浪线),不同的线条能表现不同的心情。请同学们把你的心情用线画出来。这些线条表现了不同的动感,它们是当之无愧的“会动的线条”板书。

(二)探究新知

1、生活中的线条

其实会动的线条就在我们身边,欣赏课本第6页照片,说说照片中的线条有什么特点,给你什么样的感受?那些线条给人以动感?在我们身边还隐藏了许多“会动的线条”期待我们去发现,谁能说说,你发现了什么?比如随风摆动的柳条,水波…等等。

下面我们来看看艺术家们是怎样利用线条让画面有动感的。

2、欣赏分析

(1)欣赏敦煌壁画中的飞天,是什么原因会使我们感觉飞天在飞翔呢?

通过两幅飞天的画面让学生直观对比感受飞天身上的衣带表现出了飞天轻盈的动感身姿。

对比感受直线和曲线的画面,哪个更有动感?

学生从画面中感受直线和曲线给人带来的不同感受。

(2)欣赏教师作品,线条有什么变化?

让学生感受画面中线条的疏密,粗细的变化。

(3)欣赏学生作品,你感觉哪一幅最有动感?他主要用了什么线条?

学生找出自己认为最有动感的画面,加以分析评述,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感受曲线的动感美。

(三)艺术实践

1.下面我们一起回忆一下,我们都学了那些线条呢?(教师根据学生所说用彩色粉笔画出不同的线条并组成一幅有动感的画面。)让学生欣赏的同时产生强烈的绘画欲望。

2.看到这里,你们想画吗?赶快拿起你们的画笔,借助线条的魅力,让你的画面也动起来。

学生实践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展示评价

学生互评,你认为那幅画中的线条最有动感?他用了什么线?表现出什么样的心情?

通过展示评价激励学生大胆讲评,分析画面的线条变化和构图,展示其审美能力。

(五)课后拓展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什么样的线条能给我们更强的动感呢?除了在普通的纸上画,还可以用什么材料表现会动的线条,回家以后我们可以试试。启发学生探索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

  会动的线条教学设计2

教材分析

通过本课的学习,帮助学生了解线条的表现力,引导学生在观察、分析、尝试怎样使线条能动起来的游戏般的学习活动中,对美术造型活动产生兴趣,教材中既有古代敦煌壁画,又有现代雕塑,摄影作品,既有中国的也有外国的,使这一课教材内容体现丰富的文化内涵。

教学目标:

1、显性目标:通过观察、体验、感受、了解哪类线条能表现出动感,感悟线的表现力,培养学生造型能力和创造能力。

3、隐性目标: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探究中,相互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通过欣赏活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以及对线条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欣赏,了解哪些线条能表现出动感,学习如何运用纤小表现动感

教学难点:线的动感的表现及疏密的组织

教学准备:

画纸、水彩笔,彩带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欣赏敦煌壁画《飞天》。你们看了这幅壁画,有什么感觉?

什么原因让我们感觉他们在飞,在动呢?

仔细观察一下里面的线条变化?

(学生讨论总结,画中含有多处波浪线,让人感觉里面的神仙在飞,里面的东西在动。)

2、揭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会动的.线条。

二、新授

1、请几位小朋友到上面来跟着音乐起舞,让其他同学把他们的舞蹈用线条表示出来。

2、分析用线条的方法(波浪型的线条具有动感,平直的线条比较呆板。)

3、欣赏观察另两张图片分析其线条的动感和添加其他线条的表现作用。

(1)分别说说作品中都表现了什么。

(2)线条的排列以及疏密关系哪张处理得比较好?

(3)你认为哪一张动感最强?为什么?

4、小结:艺术品中的线条是富于变化的,是会动的。

三、学生作业

作业要求:在纸上用线条绘画出你认为具有动感的风景或人物以及动作等,注意疏密关系的处理。

四、作业展评

(画面上的东西在动吗?是怎么动的?你觉得好看吗?)

五、课堂总结

教学后记:

线条是绘画造型的基本元素,也是作者用来表达感情的重要要素,而线条的波动能带给人不同的运动感受,线条具有丰富的表现力。本课旨在让学生理解感受具有动感的线条的表现方式和视觉冲击,体验线条造型的美感。学生基本能够掌握线条运动的规律,画面上的事物能够用会动的线条来表现。但由于养成的绘画习惯,动感还不够强,今后在这方面还要多强调,多练习。

  会动的线条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观察、体验、感受了解哪些线条能表现出动感。学生能运用这些线条表现动感。

2.技能目标:掌握用线条表现动感的线造型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对线条造型的兴趣,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欣赏,了解哪些线条能表现动感。

教学难点:线的动感的表现及疏密的组合。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情境创设,欣赏导入。

师:同学们,在我们的美术课里可以说已经认识了许多各种各样富有变化的线条对吧,而且我们还能用这些线条来描绘不同的画面。今天老师就带来了两幅用线条表现的画,你们想看吗?让我们一起来看。(教师出示两幅范画。)

师:你发现第一幅画在动。你是怎么看出它在动的?

生:柳条被风吹动了。(像我们学过的什么线?)曲线。

生:还有树干、大地都用到曲线。

师:通过两幅画的对比让我们发现,曲线能表现动的感觉。现在再来看看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条什么线啊?

2.师:第一幅画你感觉柳树在动,第二幅画没有动,是因为你发现第一幅图中大量运用了曲线而第二幅画都是直线。谢谢你的精彩回答。大家同意她的说法吗?看来同学们都有着同样的感受!

小结:通过这两幅画的对比让我们发现,画面中曲线的运用能表现出动的感觉。

3.揭示课题

师: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更多的会动的线条。课题——会动的线条

二、探索尝试

1.初步探究

师:现在老师这啊还有三幅图片,图中的向日葵、气球和船都是静止不动的。想想你能让他们动起来吗?可以选择你最喜欢的一样,大胆尝试让它动起来。请拿出你们的笔,做好准备。

生:尝试在纸上画线条

师:我们该如何利用会动的线条呢?应该把它们画在哪里呢?

时间到!同学们请停笔。我选了几幅作品,一起来看看屏幕上的这几张作业。请小作者说说是怎么让他们动起来的?

2.教师示范

师:看着你们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能用会动的线条让这些静止的画面都动了起来,老师也想动笔试一试了,猜一猜我会让什么动起来呢?请看大屏幕。

小结:原来我是让船动了起来,而且我用的曲线还和同学们的不一样。你们说会动的线条是不是很有意思呢?老师希望同学们能够更大胆、更夸张的运用会动的线条,让一个个静止的画面都动起来。

三、点拨讲评

1.寻找会动的线条(欣赏图片)

师:你们有没有发现线条啊就像一个调皮的孩子,总喜欢躲在我们身边和我们捉迷藏,不如我们一起把他给找出来吧?

生:欣赏图片

师:来看看老师收集的这些图片,找找看,会动的线条藏在哪里?它给了你什么感受?

生:我在过山车的轨道上发现了会动的线条,我感觉它在动。

生:我发现海浪上有会动的线条,我感觉海浪很大。

生:我发现裙子上有会动的线条。

你真是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谢谢你

师小结:通过这一次的寻找让我们发现,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不同的线条,(播放幻灯)有螺旋线、舞动的波浪线、舒展的弧线和疏密有致的曲线都可以带给我们动感。就看同学们有没有一双勤于观察的眼睛去发现他

2.艺术欣赏

师:我们能够找出这么多会动的线条,艺术家们也发现了它们,而且艺术家们还会借助这些会动的线条来表达自己对于动态的感受。不如我们一起去欣赏艺术家们的作品,看看他们是怎样把动感的线条表现到静态的作品中去的。

(1)课件展示飞天图

师:首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幅飞天作品,它是由古印度神话故事传承而来,主要描绘的是佛教故事中掌管乐器、舞蹈的天神,它承载着无数无名工匠飞天的梦。飞天是我国石窟艺术中特有的艺术种类,其中以敦煌飞天最具代表性。飞天作品的内容为飞舞、弹奏的仙人。现在老师想请你分析一下,画上哪些线条让你感觉这些仙人在飞?

生:天上的云。

生:人物的裙摆和飘带。

小结::这幅飞天图里艺术家在飘舞的衣裙上、飞舞的彩带上,甚至是仙人们整个舞动的姿态上都运用了舒展而飘逸的曲线表现的所以让我们感觉画里的人物在飞翔。

(2)课件展示几米插画

师:接下来看看这幅画。会动的线条用在哪里?带给你什么感觉?

小结:这张画里的风可真大呀!树都被大风吹弯了腰。画中艺术家在树枝上巧妙的用了粗细不同,长短不一的曲线这样自然的变化多么富有节奏,更增强了画面的动感。

(3)课件展示黄河逆流

师:宋朝有一位非常著名的画家名叫马远,他画了很多各种各样的水,请看这一幅画就是他画的黄河,找找看,会动的线条又用在哪里呢?

生:会动的线条在浪花上。

师:你在水里发现了。这幅画也是马远画的水,那这幅画里有没有会动的线条呢?

生:有,也是在水里。

师:这两幅画中的曲线给你的感觉相同吗?为什么?

生:不同,左边的这幅画我感觉水流的很缓慢,因为画中的曲线起伏很小。右边这幅画我感觉水流得很急很快,还卷起了很大的浪,因为画中的曲线起伏要大一些。

师:你真是太了不起来,分析得这么有条理。

小结:这一次会动的线条躲进了浪花里,画中的曲线运用层层叠叠,且起伏变化大而明显让我们充分感受到黄河水那汹涌磅礴的气势。

师:通过对这三幅画的欣赏,你们觉得艺术家们厉不厉害?我们所认识的这些会动的线条在艺术家们富有变化的描绘下,让每一个画面都生动、美妙,同时也让我们享受到了艺术的魅力。变化的描绘下,让每一个画面都动了起来同时也让我们享受到了美。

四、创造表现

1.作业情景创设

师:瞧,风姑娘唱歌了。想想,当风姑娘走过的地方会发生什么变化呢?快看大屏幕!(播放课件,天空、大地、海洋视频)

师:当风吹过天空,云彩会随风涌动;

当风吹过大地,花草树木会随风摇曳;

当风吹过大海,海面会涌起阵阵浪花。

同学们,就请你们运用这些会动的线条画出风姑娘留下的痕迹。

看,老师已经给你们准备好了天空、大地和海洋。你们就尽情发挥,画出有动感的画面。注意作业要求

2.作业要求:

(1)发挥想象,大胆创作;

(2)利用不同的线条让画中的一切都动起来;

请各小组组长上来,一、二组来画天空的部分,三、四组画陆地的部分,最后海洋的部分由五、六组来完成。

3.教师巡回辅导

五、欣赏评价

师:你们真是太棒了,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将天空、大地和海洋富有动感的景色描绘出来,这可是大家集体智慧的结晶,你觉得画中哪个地方表现得最好?

师:同学们点评的都很到位,看来同学们都学会了用不同的线条来表达有动感的画面,而且想象力丰富。

六、拓展提升

师:今天,我们一起感受了会动的线条,并且使用这些会动的线条画出一幅幅动感十足的画面。同学们你们知道吗?除了用这些线条画画以外,我们还可以在很多地方看到他们调皮的身影。来看大屏幕。

《会动的线条教学设计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