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范文 > 教学设计

最新《去年的树》教学设计6篇

时间:2021-09-30 08:06:15 收藏本文
最新《去年的树》教学设计6篇

最新《去年的树》教学设计6篇

《去年的树》是2008年贵州出版集团公司、 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日本作家新美南吉。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去年的树》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最新《去年的树》教学设计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读通课文,品味重点词句,会入情入境地演读课文。

2、过程和方法目标:

学会多元交流、多向对话。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体会小鸟与大树间真挚的友情。初步感悟到真正的友情是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的。

【设计理念】

阅读教学过程就是引导学生与文本多次对话的过程。在对话过程中,要注意对话环境平等化、对话方式多样化、对话主题深刻化、对话结果个性化。学生个性化解读文本与教师价值观的导向要有机统一。

【流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媒体激趣、导入新课

1、导语:

一只美丽的小鸟站在大树上,正动情地为他的好朋友大树唱歌,大树摇曳着茂盛的枝叶,正入神地听着……这是一幅多么美丽、动人的图画呀!今天,让我们来读一个发生在小鸟和大树之间感人的故事。

板书:

小鸟、大树

2、揭题:

去年的树。

二、初读课文、多元对话

1、一读:

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二读:

出示生字词,纠正难读字音。

3、三读:

分5段检查朗读情况。

4、四读:

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学生默读,默读完说说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感受?有什么问题等等都可以。)

5、小结:

同学们第一次与课文进行亲密的接触,就有这么大的收获了。让我们走进课文,继续深入地读书。也许你的问题就能得到解决,你的感受还能引起大家的共鸣。

三、演读课文,倾心对话

1、小鸟和大树是好朋友,课文中多次出现了“好朋友”这个词,你能把这些句子找出来吗?

板书:

好朋友:

⑴ ……是好朋友。

⑵ ……找她的好朋友树来了。

⑶ ……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

那么课文的哪些地方让我们感受到了他们确实是好朋友?请默读,把这些句子划下来。

2、交流:

⑴ “天天……”一句:

真是朝夕相处的好朋友啊!你有这样的好朋友吗?有这样的朋友幸福吗?带着这种感觉读一读。

小结:他们真是一对令人羡慕的(好朋友)。

⑵ 分别时的对话:

你听出鸟儿和树分别时的心情了吗?请你读出这种感觉。

(伤心或乐观、难舍难分、依依惜别。)

小结:分别时是那么难舍难分,因为他们是朝夕相处的(好朋友)。

⑶ 怎么找的语句:

在寻找的过程中,小鸟有多次询问的话语,请你找一找,出示小鸟问的三句话:

① “立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呀?”

②“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您知道吗?”

③“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

从这些话里我们最能理解小鸟的心情了,自己读一读。

可怜的小鸟,找不到朋友大树,你心里什么感受?

(一次比一次焦急、担心、难过。)

找不到朋友,小鸟都快急疯了。让我们再一起读这三句话。

(师生合作读)

(分角色朗读)

刚才这组同学的朗读,你觉得谁读得比较好,或者是哪个角色你能比她读得更好?

⑷ 小结:

小鸟为了找到自己朝思夜想的好朋友,他找了好多地方,真可谓是力尽千辛,因为他们是(好朋友)。

四、引导想象,补充对话

同学们,这会儿,你就是那只小鸟,你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大树,却发现昔日的好朋友变成了灯火,此时此刻,你的心情如何?你有什么感受,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写在课堂练习本上)交流。

村子里,煤油灯旁,两个好朋友相聚了,小鸟做了些什么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1、自由读课文的15~17自然段。

2、这回,你又有什么新的感受和疑问了?

(交流:为什么“睁大眼睛,盯”?为什么又唱起去年唱过的歌?为什么用了两个“看”?)

让我们互相之间尽情地交流、对话吧。你可以提问题,也可以解答别人的问题。

这两个“看”,饱含了多少真情、多少留恋啊。

他简直不敢相信这就是自己往日朝夕相处的朋友大树。

多么守信的小鸟啊。

小鸟是多么留恋自己的朋友,他舍不得离开。

3、亲爱的小鸟,你现在终于看到朋友了,你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想说什么?你要走了,可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你还想说什么?

4、总结:

这对朝夕相处的伙伴分别时是那样的难舍难分,因为他们是──(好朋友);小鸟力尽千辛、百折不挠地寻找大树,因为他们是──(好朋友);如今,面对已化为灯火的大树,他还是遵守诺言深情地唱起去年唱过的歌,因为他们是──(好朋友)。

小鸟飞走了,带着淡淡的伤感飞走了。但他给大树留下了歌声、留下了友情、留下世间最最宝贵的诚信。如果大树有知的话,你想他会对小鸟说些什么?

一、拓展延伸、多向对话

课文学到这儿,其实已经学完了,但是,作为这篇美丽的文章的读者,你还有什么话要说吗?想对谁说?把你想说的写下来。

交流。

(大树、伐木人、作者等身份,引导说出多元、个性化的语言,如环保问题,奉献话题等。)

二、回归课题,升华理解

去年的树,今年已不复存在,让我们无限留恋地读──(读题)。

去年的树,为什么会不复存在?留给我们太多太多的思考,让我们意味深长地读──(读题)。

  最新《去年的树》教学设计篇2

【教学目标】

1、能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明白的词。

2、能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懂得要信守诺言,珍惜朋友之间的情谊。

【教学过程】

一、自读故事,感受文章所表达的情感

自读课文,说说你的想法。

二、理清文脉

1、再读课文,看看故事的哪部分是写去年的事,哪些是写今年的事?

2、反馈:

引读:去年的──……今年的──……

3、你能 ……此处隐藏4661个字……儿必须离开树,飞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

树对鸟儿说:“再见了,小鸟!明年春天请你回来,还唱歌给我听。”

鸟儿说:“好的,我明年春天一定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鸟儿说完,向南方飞去了。

春天又来了。原野上、森林里的雪都融化了。鸟儿又回到这里,找她的好朋友树来了。

可是,树不见了,只剩下树根留在那里。

“立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呀?”鸟儿问树根。

树根回答:“伐木人用斧子把他砍倒,拉到山谷里去了。”

鸟儿向山谷里飞去。

山谷里有个很大的工厂,锯木头的声音“沙——沙——”地响着。鸟儿落在工厂的大门上。她问大门:“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您知道吗?”

大门回答说:“树么,在厂子里给切成细条条儿,做成火柴,运到那边的村子里卖掉了。”

鸟儿向村子飞去。

在一盏煤油灯旁,坐着个小女孩。鸟儿问女孩:“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

小女孩儿回答说:“火柴已经用光了。可是,火柴点燃的火,还在这盏灯里亮着。”

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

接着,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

唱完了歌,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

  最新《去年的树》教学设计篇6

【教学目标】

1、在阅读中,认识本课生字;能正确填写量词。

2、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鸟儿和树桩、大门、女孩等不同的语气。

3、继续学习默读的`方法,养成边默读边思考的好习惯。

4、体会鸟儿失去朋友的悲伤心情。懂得大自然有自己的发展规律,人类不能肆意地破坏自然,懂得保护自然,爱护我们生存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本课生字,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鸟儿和树桩、大门、女孩等不同的语气。

2、体会鸟儿失去朋友的悲伤心情,懂得保护自然,爱护我们生存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媒体激趣、导入新课

1、播放媒体:

瞧,一只美丽的小鸟坐在大树上,正动情地为它的好朋友──大树唱歌,大树摇曳着茂盛的枝叶,正入神地听着多么欢乐的时光啊!可是寒冷的冬天就要到了,鸟儿必须离开大树,飞到南方去,于是大树对鸟儿说

(出示句子。)

2、好朋友就要分离了,同桌演一演鸟儿和大树的道别。

(注意读好小鸟的话。)

3、师:鸟儿和大树依依惜别,明年他们还会见面吗?今天我们就要学习11课《去年的树》。

4、出示课题,齐读:

说明:直奔主题,让学生尽可能快地接触文本,防止因过多提问消耗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自由读文:

要求:

⑴ 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⑵ 思考:

鸟儿到南方去之前答应好朋友大树。第二年春天,鸟儿从南方回来却发现。于是鸟儿问了、和,最后见到了的大树。

2、交流。

3、默读,用直线划出鸟儿和树桩、大门、小女孩的三组对话。

4、交流、出示。

三、研读对话,读中感悟

1、小组分角色朗读对话。

2、指名几组读对话,其余学生点评。

(感受鸟儿的焦急、担心和伤心。)

3、好朋友不见了,鸟儿是多么地牵挂啊!这回请你和同桌合作,选择一组对话,发挥合理的想像给鸟儿说的话加上提示语,练习朗读。

4、大家读得都很用心,把鸟儿对大树的无限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令人感动。谁愿意来演一演这只深情的鸟儿,在演之前再读读它说的话,要努力记住:

说明:

一人演鸟儿,其余同学演配角。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深入童话中的角色,体会角色的情感世界,在不知觉中把学生带入文本的情境。

5、鸟儿对大树的这种焦急、牵挂、担心就是奉献给大树的最珍贵的友情。让我们再一次回味这个动人的故事,师生配合读3~12节。

四、加深感悟、升华情感

1、师引读最后一节。

2、读到这里你有什么问题吗:

⑴ 鸟儿为什么要对灯火唱歌?

⑵ 鸟儿为什么盯着灯火看?而且是看了又看?

说明:

这里要鼓励学生多角度发表自己的想法,如:它用自己的歌手寄托对好朋友的思念;它非常想念大树,舍不得离开它;鸟儿去年答应大树要来看它的,它很守信

3、说话训练:

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好像在说:接着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唱完了歌,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好像在说:

4、回归课题:

去年的树,今年已不复存在,让我们无限留恋地说──(读题)

去年的树,为什么不复存在?留给我们太多太多的思考,让我们意味深长地读──(读题)

五、课外拓展

鸟儿依旧忘不了自己的好朋友,第二年春天,它又飞回来了,看见了怎样的景象?会怎么想?怎么说?

【课后反思】

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体现了以生为本,自主发展的教学思想,深化了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这一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自主读文、角色对话、演读体验、拓展想象等过程,感悟文本中所蕴涵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从而实现学生心灵与文本之间真诚的对话。

三年级学生有一定的自主识字能力,所以部分简单的生字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学完成。对于读音较难、字形复杂的生字教师可以单独加以指导,但这并不是教拼音或字形结构,而是对其巩固复习。这虽不是课文教学的主要部分,却是教学的重要部分。本堂课中的生字在字形上都不难,桩和燃可以用形声字的规律记忆,应、厂、音这三个字,大部分学生平时都已经认识了,难是难在应的后鼻音,燃容易和蓝的读音混淆,所以这两个字的读音要重点关注的。

这篇文章中的对话较多,比较适宜学生表演朗读,我力求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创设情境,引领学生深入童话中的角色,体会角色的情感世界,把学生真正带入文本的情境中。并在这一过程中,用春天又来了。原野上、森林里的雪都融化了。鸟儿又回到这里,找她的好朋友树来了。可是,树不见了,只剩下树根留在那里。这句话把这些零散的语言朗读串成一条情感的链,让学生在反复地朗读中一步一步的深化情感。

语文教学,永远离不开听说读写,永远是在想一想、读一读,读一读、想一想,想一想、写一写这样的过程中螺旋上升的。整堂课中,读、想、写并不是人为割裂的,读为想打下了基础,而想象写话又能促进更好地读,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对课文人文内涵的理解将一步一步加深。对课文结尾这部分的处理,特别是两个看字的想象说话与朗读,也想体现这一点。在充分朗读、想象的基础上,学生最后才能有自己多元的感悟。学生的语言选择是开放的,这就要求教师有很强的调控能力,帮助学生用规范的语言表达,并及时记录好的词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语言素材。

《最新《去年的树》教学设计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