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集合15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1设计说明 :小学生在入学前就接触过各种形状的物体,生活中也到处都是这些形状的物体,但一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要抽象出直观的立体图形,建立表象,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并不容易。本节课主要从形状这一角度来使学生初步认识图形。一年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比较弱,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弱,针对上述特点,本节课的教学在设计上主要有以下两大特点: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2.重视学生的实践操作。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动手操作机会,学生通过摸一摸、分一分、说一说、比一比、看一看、摆一摆等活动,获取立体图形的有关知识,掌握立体图形的特征,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知识,培养了自学能力。 3、重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 用学生喜欢的动画形象喜羊羊引入新课,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思维活跃起来,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课前准备 :积木 教具 箱子 两个盒子 学生准备 积木 球 各种形状的小纸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今天,喜羊羊想请同学们到图形乐园去玩一玩,你们愿意吗? 师:图形乐园里的景色可真美,喜羊羊最喜欢玩积木了,你们喜欢玩吗?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认识图形”。(板书课题:认识图形)
师:观察这些不同的图形,想知道它们能变成什么吗?
【 设计意图:本节课以“玩积木”引入,选取的是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实际内容。这一情境的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了轻松的学习氛围,为接下来的各种体验活动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础。】
二、探究新知
展开活动,提出问题
师:每个小组的桌上都有一堆这样的积木,现在,你们就一起玩一玩吧!(分小组活动)
师: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先玩到这里。为了便于下一次玩的时候挑选起来更加方便,我有一个建议,能不能把你们手中的积木先分类,再整齐地摆放回去呢?(出示课堂活动卡)
师:小组汇报,请同学们将积木分组的情况一一展示。(有的按颜色分组,有的按大小分组,还有的按形状分组……)
师:这节课我们就按他们分的这种情况来研究。(出示按形状分组的情况)
【 设计意图:上课伊始,让学生自己玩。这是随意的玩,是学生在原有的认知基础上的.玩。这时,学生眼中的积木仍旧是玩具。收积木时,老师建议学生把积木分类摆放整齐,这时学生开始关注积木的形状。】
三、引导体验,合作探究
(一)球的认识。
师:我发现咱们班的很多同学都喜欢球。请每人拿一个球,放在桌子上。
师:(问一名学生)你拿的是什么球?(小皮球)你呢?其他同学呢?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手中不同的球,说一说它们都是什么形状的。
小结:我们把这样的形状统称为球。
师:除了刚才你们手里拿的这些形状是球,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体的形状也是球?
师:请同学们把球放在桌子上。
师:老师刚才提的要求是把球放在桌子上,可是我发现有的同学总是用手扶着球,这是为什么?(怕它掉在地上)
师:为什么球放不好就容易掉在地上?
师:对,球是能滚动的。(板书球是圆形的,易滚动)
【设计意图:通过把球放在桌子上,使学生发现球易滚动这一特征。从实物到图形名称再到立体图形球是圆形的,易滚动的认知是本节课的重点,利用多媒体形象化教学的功能展示出抽象的过程,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
(二)圆柱的认识
师:(拿起一个圆柱形的积木,放在硬纸板上,滚一滚,问学生)这块积木也能滚,它的形状是球吗?(不是)为什么不是?
师:球是圆形的,易滚动请同学们拿一个圆柱形的积木,先摸一摸,再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教师用教具演示上下两个面一样大) 师:我们把这样的图形叫做圆柱。(板书:圆柱)
师:生活中你见过形状是圆柱的物体吗?
(三)正方体的认识。
1.教师指着图画中堆积在一起的形状相同的积木,让学生说出它们的形状。
师:拿一块形状是正方体的积木,用手摸一摸,说说你有什么感觉。
小结:通过摸,感觉到正方体的每个面都是平的。
2.列举学生不同的发现。 (学生发现正方体的6个面都一样)
师提问:你是怎样知道正方体有6个面的?能上前面来给大家数一数吗?
师:还有的同学说正方体的6个面都一样大,大家看一看是不是一样大?小结:通过数,知道了正方体有6个面。用心观察发现正方体的6个面一样大。
[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摸一摸、看一看、数一数,体会正方体的六个面都是平的,并且大小一样,亲身感受正方体的特征,培养了学生的自主能力。]
(四)长方体的认识。
师:(教师指着图画中长方体的积木)这些积木的形状是正方体吗?
师:请你从桌子上的积木中任意拿出一块,用刚才研究正方体的方法来研究一下这样的积木有什么特征。
汇报交流。
(1)每个面都是平的。
师:你是用什么方法发现的?(摸一摸)
(2)长方体也有6个面。
师:你是怎样知道的?(数一数)
请你上前面来给大家数一数。
(3)长方体相对的两个面一样大。(学生发现这一特征后,教师用教具演示长方体的这一特征)
师:这些积木的形状叫什么?(长方体)
师:我们把这种图形称为长方体。(贴图并板书)
教师举起两块长方体(一般的)的积木,让学生判断它们的形状。
教师再举起一块长方体(特殊的)的积木,让学生判断它的形状。(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长方体的特征)
【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总结出的研究正方体的方法独立研究长方体的特征,从而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师:下面请同学们收学具,各组把积木装回袋子里。看来我们在玩积木的过程中也能学到数学知识。
想一想,今天我们认识了哪些图形?
四、巩固练习
师:看图形,你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吗?(展示各种图形)
五、课堂小结
【 设计意图: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调动了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
六、板书设计
认识图形
球 会滚动
……此处隐藏20198个字……对方写错了,现在,请你来当一回小判官,看谁写得对?2、学写时间
师:文字的表示方法怎样写呢?
生:先写7,再写时。(板书:7时)
师:电子表的表示方法又怎样写呢?
生:先写7,再写两点,最后写两个0。(板书:7:00)
师:(指着电子表的表示方法问)你在哪里见过这种记时方法?
3、练习
(1)写8时、3时、6时(书本91页最后三个钟)
师:你们真了不起呀,谁会写这些时间呢?(三名学生到白板板书)
师:请你们拿出这张纸,在纸上完成,看谁写得又快又好。(同时进行)
(2)连线(书本94页第1题)
三、质疑问难
四、课间休息:唱《两只老虎》
五、巩固练习
1、游戏:找朋友(书本94页第3题的时间)
师:看到大家表现得那么棒,现在老师请大家来玩一个找朋友的游戏,谁想出来玩?
2、拔时间
(1)拔8时
生:嘎嘎嘎,谁是我的好朋友?(找不到朋友)
师:这只小鸭子真可怜,找不到自己的朋友,请你们在学具钟上拔出小鸭要找的时间。(全体学生拔8时,同桌互相检查。)
(2)同位互拔
师:看来小朋友们都会拔8时了,你们想不想出一个时间考考你的同位会不会拔呢?
(3)拔一个喜欢的时间
3、书本92页“小明的一天”
(1)看图说图意(课件出示7时图片)
(2)写时间(书本92页)
五、总结全课
老师要你们把这节课学到的知识告诉爸爸妈妈,你会告诉爸爸妈妈你学会了什么呢?
六、作业设计——小小设计师:
运用你知道的钟面知识,设计一个你喜欢的钟面。
七、板书设计(附后面)
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14教学过程:
一、听故事,提问题
教师:同学们,今天老师想给你们讲个故事,想听吗?这个故事的名字就叫《三个猪兄弟》。
教师放录音《三个猪兄弟》,并要求学生回答下面的问题:
1、 三个猪兄弟为什么要帮小兔盖房子?
2、 图上有几只兔?每只小兔搬多少砖?
学生一边回答,教师一边贴小兔图片、砖头图片。
3、 一只小兔搬一块砖,有没有多余的砖头?有没有多余的小兔?
学生回答后教师说明:1只小兔对着1块砖,没有多余的小兔也没有多余的砖头。我们就说:小兔和砖头同样多。(板书)
学生模仿说一遍。不要求说的一模一样,只要能完整说明意思就行。
4、图上还有哪些物体同样多呢?(让生随意比较)
二、操作(教科书第8页“做一做”第1题)
1、教师引导学生摆“同样多”
教师摆6块橡皮后,请学生对着橡皮摆铅笔,要求铅笔和橡皮摆得同样多。
指名学生到投影仪上摆,其他学生在课桌上摆。最后学生看自己摆得和投影仪上摆得是否一样。
2、全班学生独立摆“同样多”
在梨片(5个)下面摆苹果片,摆得苹果片要和梨片同样多。
教师和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一起摆弄,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摆好后很回答:梨片有几个,1个苹果片对着1个梨片也没有多余的?梨片和苹果片怎样?
三、教学“多些、少些”
1、图上有几只小猪?一共有几根木头?
学生一边回答,师一般贴小猪头图片、木头图片。
2、1个小猪头对着1 根木头,最后也没有多余的小猪头?有没有多余的木头?是小猪头多还是木头多?谁多谁少?
学生交流后请小组代表回答。教师板书:多、少。
教师说明:木头多、小猪少,我们还可以说木头比小猪头多,小猪头比木头少。
学生模仿说出谁多谁少,谁比谁少。
3、图上还可以比什么?(随意比较)
四、操作(“做一做”第2题)
全班同学动手操作,1 名学生到投影仪上操作。
1、 第一行摆5个三角形,在三角形下面白圆,三角形要比圆多1 个。第二行摆几
2、 第一行4朵红花,摆得黄花比红花少1 朵,第二行摆几朵黄花?
五、运用新知
教科书练习一第1~4题。
1、 第一题:左图是猴子多,右图是骨头多
2、 第二题:学生观察,看到公鸡和鸭子虽然摆得一样长。但疏密不同,进而判断。
3、 第三题:引导学生观察第一排蛋糕同样多,在去比较两盒中的第二排。第二排多的就多些,反之,就少些。
4、 第四题:此题是在同一排中比较多少,当第五次循环出现珠子时,之出现了一个黄色珠子,所以黄珠多而红珠少。
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15一、师生谈话导入:
同学们!今天有这么多老师来到我们的课堂,我们给他们唱首歌好吗?(学生唱“找朋友”)
老师今天给你们介绍一位朋友(出示青蛙),你们想跟他作朋友吗?但小青蛙有个条件,他愿意和聪明的小朋友作朋友,他要考考你们8+几(板书课题),你们愿意接受考验吗?看小青蛙给你们出的第一道题。
二、 初步探索
课件出示P86“算一算”小松鼠图。(左边8个,右边4个。)
仔细看图,谁能给提个问题?
学生提出:一共有几只松鼠?
问:怎样列算式呢?
请同学们试着计算8+4=□(可以用学具),然后与同桌或前后桌交流一下。
学生开始思考:
学生可能摆花片;有的学生可能数手指;有的学生可能……
学生们逐渐地开始交流。
在交流时讨论为什么要把4分成2和2呢?
同桌相互讨论。
师用课件演示并小结给8凑十和给4凑十两种方法,边讲解边板书
三、进一步探索
你们解决的这道题小青蛙很满意,看他给你们出的第二道题。
板书:8+5=
请同学们边摆边算,然后小组交流算法。
学生小组交流8+5=□的'算法。学生代表讲自己的算法。
同学们说得很好,我们看看小青蛙给你们出的第三道题
8+8= 8+7= 8+6=
找一名学生板书,其他学生自己独立完成。(交流计算结果)
再完成练一练2
四、课间休息
小青蛙对你们的表现很满意,他奖励你们一首小青蛙的歌,想听吗?(播放小青蛙的歌曲。)
五、巩固提高
听完小青蛙歌曲,小青蛙还要你们闯三关,如果顺利地闯过三关,说明你们聪明又伶俐。
出示第一关,练一练1
出示第二关,练一练2
出示第二关,练一练4
六、小结全课
小青蛙对你们的表现非常满意,他愿意做你们的朋友,青蛙是吃害虫的能手,又是我们的朋友,我们要怎样对待他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