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范文 > 教学设计

七年级政治教学设计

时间:2023-06-15 00:07:45 收藏本文
七年级政治教学设计

七年级政治教学设计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七年级政治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七年级政治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热爱新的学习环境,自觉融入新集体,适应新的学习生活。

2、知识与能力:

通过了解自己学习环境的变化,增强自我调适的能力,提高生活适应能力。

通过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能够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

教学过程:

一、情景设置,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歌曲《中学时代》。

“什么时光最值得珍爱,是那美好的中学时代。什么时光最难以忘怀,是那美好的中学时代。友谊的阳光在心里照亮”

伴着熟悉的旋律和优美的歌声,营造出中学生活的美好氛围,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唤起笑对新生活的乐观心境。学生进入状态,若有所思时,教师提出问题:听了歌曲,中学新生活给了你什么感受?高兴,快乐,还是担忧,害怕?

让学生回答个人整体感受和印象。这样的气氛下,学生逐渐开始思考自己几个星期的初中生活,但对于这样的生活也有许多不确定。问题提出,学生的思维犹如看似平静的湖面击起了层层的波澜,开始思考问题,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教师语言激发:参天大树的起点是一粒小小的种子,万丈高楼的起点是一块平常的基石。告别小学进入中学,从现在开始我们就是一名中学生了。中学是人生道路上的一个新的起点,一切都是崭新的。我们新生活开始了。

板书:新生活新起点。

二、共同研究,学习新课:

(一)、小品表演:《小明和小华的'新生活》

放学路上,小明和小华边走边说。

小明:升入初中后,认识了那么多的新老师、新同学,我真高兴,希望他们能成为我的好朋友。

小华:可是到了初中,学习的科目也增多了,不知如何去学?

小明;是呀,而且现在老师讲课的方式与小学相比差别很大,我真有点不适应。

小华:班上同学学习都很努力,很自觉,我也不甘落后,就是害怕管不住自己,改不掉上课爱说的毛病。

教师:感谢同学的精彩表演。看完小品,请大家思考:

(多媒体显示)

1、几个词来概括小明小华的中学新感受。

2、面对新的学习生活,他们有哪些困惑和担忧?

出谋划策:小明和小华该怎么办?

(学生展开讨论,先解决前两个问题,充分发言)

教师学生共同明确:

中学新感受:激动、兴奋、新奇、愉快、困惑、担忧

小明和小华的困惑和担忧主要来自:

①面对新环境,不知如何与老师同学友好相处

②中学科目增多,不知如何分配时间和精力

③不能适应初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④面对同学间的竞争,不知如何提高自制能力

活动:开拓视野

你能举出几个勇于挑战新生活,面对新生活中的磨难不后退、不气馁、变压力为动力、勇往直前的事例吗?相反的事例呢?(先阅读课本事例后举例)

老师总结:很快适应新生活、勇于挑战新生活的人能够取得学业和事业的成功,相反则不利于学业和事业成功。因此,我们走进新生活,就要学会适应新生活。

(二)分组探究

教师:初中生活给同学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请同学们根据上面所谈到的四个方面,分别给小明和小华出谋划策,说出一些具体的做法。然后,分小组公布你们的高见,其他小组予以补充。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师生共同研讨明确:

1、积极面对困惑和担忧,在心理上认可和接受,同时确立新的奋斗目标。(指导学生谈一谈初中阶段的新目标,由小目标到大目标)

2、如果感到不适应,及时分析原因,调整心态,并采取适当措施加以调整,使自己尽快适应新环境。比如:

①、主动与老师同学沟通,积极参加各项集体活动等

②、制定学习计划,合理安排分配时间。对于语、数、英等基础学科,除讲究课堂效率外,还要做好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认真完成作业,巩固好以学知识:对于政、史、生、地等科目,要抓住课堂45分钟,争取当堂消化,不留尾巴。

③、面对老师新的教学方式,我们个人学习方式和方法也要随之改变,主动向老师和同学请教,学会主动学习。

④、面对同学竞争,要变压力为动力,实现自主管理,克服依赖心理。

活动:联系实际

(1)当你进入新的学习环境后感到不适应时,你是如何进行调节的?

(2)拿出一张纸,试着给自己制定本学期的计划,确立今后的奋斗目标。

3、主题升华:初中阶段我们的学习科目增多,学习的难度加大,同时面对一张张新面孔,多少会有一些压力,但是我们要学会适应新环境,把压力变动力,不断提高自己的自理能力和自制能力,在学习、生活方面给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相信自己:新学期,我能行!

师生总结:

站在新的起点,让我们携手共进,快乐成长,共同度过这美好的中学时光吧!

在《明天会更好》的歌声中结束新课。

  七年级政治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了解生命孕育成长的不易,知道自己的生命承载着许多亲人的爱和期望,懂得每个生命是独一无二的。

2.珍惜独特的生命价值,逐步提高观察、辨别与分析生命差异的方法和能力。

3.引导学生探询人的生命的独特性,激发学生内心对人的生命独特性的敬仰之情,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热爱各种生命,思考和设计自己独特的生命之路。

教学过程:

(用电子幻灯片提纲展示)

(点击播放视频)生命的起源

问题导入:生命是怎样产生的?人类到底是从哪里来的?

探究活动:同学们,你们一般都在14、15岁,是谁把我们带到这个美好的世界呢?从而引出探究话题。

课题:“生命只有一次”

标题:人类生命的独特性。

问题:生命的奇迹,我们的生命是怎样孕育而成的?

课件演示:观看人的胚胎发育过程,感受生命的神奇。

问题:我们对父母有哪些认识?今后应怎样对待父母?

问题:现在对生命有什么感想?今后将怎样对待自己的生命?

标题:我是独特的

出示图片:双胞胎姐妹。由此引出讨论话题。

问题:世界上是否存在相同的生命?

问题:世界上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吗?

自我分析:我是独一无二的.。同学们可以从自己的外貌、身高、体重、 ……此处隐藏19547个字……导致其形成对他人要求过多、对自己反省太少的习惯。独生子女的这种独尊心态会导致学生对他人生命与价值的忽视,不会与人友好相处。

二、教法、学法

1.教法:本课除了采用常规的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外,教师将启思导学法、情境教学法有机结合,以活动教学法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2.学法:我引导学生采用以下四大学法开展学习,旨在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1).直观演示法(2)情境体验法(3)列举法(4)合作探究法。通过以上教、学法,帮助学生架构“列举事例感知——协作分析探究——获得理论成果”的学习过程,从而更为深刻地领悟“珍爱生命延伸生命价值”的课程主题。

三、课前准备

课前准备是要求学生各自收集一位名人、一位平凡者是如何生活、工作的,思考他们为社会做出的贡献,感受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使自己的生命更有价值。

四、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激情:播放《印度洋海啸》视频剪辑

目的:让学生知道生命的脆弱,激发学生对生命的敬畏之情、热爱之情。

活动一:感受生命的坚韧激发求生欲望

1、讲述《矿难故事》

设计目的:让学生明白“强烈的求生欲望,可以使脆弱的生命变得坚韧”

设问:是什么使他们挑战了人的生理极限,创造了生命的奇迹呢?

学生交流。老师总结:强烈的求生欲望使脆弱的生命变得坚韧!

2、求生知识大比拼。

设计目的:使学生审视自我的求生欲望,了解求生知识,学会求生方法。

假设情境,如:(1)如果自己所在的房屋起火了,你该怎么办?等,由学生讨论回答,老师适时点评、补充。

活动二:回归生活尊重生命

设计目的:让学生由紧急时刻,回归日常生活,学会尊重他人生命,与人友好相处。

第一步:探讨:

你生活中接触到了哪些人?他们给了你怎样的帮助?离开了他们行吗?

第二步:播放《爱心奉献》的视频片断。(导行)感受爱心的传递。

活动四:讲生命故事写生命箴言

设计目的:通过对具体事例的感悟,上升到理论高度;从而理解、明白“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进而引导学生过有意义的人生。本环节由分三个步骤完成

第一步:同《爱心奉献》的视频片断入手,将镜头定格____年衡阳衡州商厦特大火灾。通过学生讨论,感悟生命价值;初步了解生命的'意义。

第二步:列举自己熟知的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引导学生思考这些人能够受到人们崇敬、怀念的原因。激发学生对有意义人生的渴慕。

第三步:写出自己的生命感悟。引导学生把对生命的热爱、对生命价值的思考用精彩的语句、美丽的画卷、响亮的歌声或是平时搜集到的用来自勉的诗词、名言交流出来。老师及时做以小结。

第四步:齐读“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名言”

通过四个步骤的层层递进,使学生在一个看似陈旧的话题中“理解生命的意义---感悟生命的真谛---向往有意义的人生”,不仅很好地完成了从“明理---导行---激情”,而且有助于学生形成客观、严密的逻辑思维,锻炼分析能力,同时也有效地突破了本课教学难点。

★课堂小结

在学生小结的基础上,教师用一首小诗,回顾全课,再次对学生“激对生命的热爱之情、导奉献之行”!

  七年级政治教学设计 篇13

第二节亮出你自己

第一课时 学会认识自己

三维目标

总序第3节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培养接纳自己的愉快情绪和情感。

2.能力目标:客观认识和评价自己,青定优点,克服缺点,树立自信;正确对待他人 的评价,形成比较清晰的自我整体形象。

3.知识目标:了解认识自我的方法和途径。

重点难点

1.重点:能正确评价自己,客观认识自己的优缺点。

2.难点:正确对待他人评价,当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差别较大时要客观分析。

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讨论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故事导人

《小马过问》:小马驮着粮食来到了小河边,河上没有桥,只能自己趟过去。小马不知道河水有多深。老水牛说“不深,不深,才到我的小腿。”小松鼠说“这河可深啦,前两天我的一个伙伴不小心掉进了河里,河水就把他卷走了。”老水牛说河水浅,小松鼠说河水深,这可怎么办呀?

小马没主张的原因是因为对自己没有正确的认识。小马只要和老水牛、小松鼠比比身高,就知道该昕取谁的意见了。童话故事是浅显的,但揭示的道理却是深刻的。“认识你自己”,这是几千年前镑刻在古希腊阿波罗庙宇上的一句话。俗话说“人贵有自知之明。”一个人的心理成熟,是从认识自己开始的。

二、设计活动,获知明理

(一)自我评价

(写一写) :自我小档案(二)课堂活动:猜猜他是谁

教师将同学们的作品装进纸袋里,请一位同学随机抽读,其他同学根据内容,猜猜他是谁同学们进入初中以后,随着独立性的增强,能够对自己作出评价。由于自我期望值不当和认识的局限性, 对自己认识往往会出现偏差。这需要我们参考他人的评价来认识自己。

(三)他人评价

课堂活动:优点大轰炸。

活动目的:调动同学参与的积极性,让同学准确评价他人的优点。

规则:以小组竞赛的形式进行,每组请一位反应最快的同学竟猜。

我们应如何处理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的关系呢?

不管是别人对我们好的评价还是坏的评价,我们都应该正确地去对待:不能因为受到赞扬就沾沾自喜,也不能因为受到批评就垂头丧气。我们可以参考他人的评价以促进自己的发展,但不能依赖别人的评价,以免过于迎合别人。要保持自我评价的独立性。“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三、联系实际,运用知识,(2)写几句话鼓励辉格接受自己,树立信心。

人没有十全十美的,如果一个人只看自己的缺点,会自卑。因此我们要学会接纳自己,肯定自己的优点,接受自己的`不足,鼓励自己,树立自信。

创新作业

一、简答题

小明聪明勤奋,他一直是学校里学习优秀的学生,先后获得过学校数学竞赛、外语竞赛和文艺演出的一等奖,慢慢地他开始骄傲,认为自己智力超群,在各方面没有对手,不需要再努力了,同时他还经常表现出对同学的不屑。

(1)你赞同他的做法吗?为什么?

(2)如果你是他的好朋友,你会怎么做?

提示:(1)不赞同,骄傲自负是前进的大敌,是失败的祸根,若自大狂妄到目空一切甚至目无法纪的时候,必然会使他的自由以至生命随之消失。

(2)①告诉他自负的危害。②告诉他如何克服自负。第一,批评是根治自负的最佳办法。第二,与人平等相处。第三,提高自我认识,在社会中去评价自我。第四,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负。③帮助他进行自我超越。

教学后记:

《七年级政治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