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牛郎织女》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牛郎织女》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牛郎织女》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体会牛郎织女及老牛之间的真挚情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性格
教学准备:课前查资料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课
1.导入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3课牛郎织女,谁说说这篇课文讲的是牛郎织女之间的什么故事?(爱情故事)牛郎生活在人间上,织女生活在天上,你觉得天上人间的爱情会是怎样的?
2.明确目标: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牛郎织女的生活,去感受他们的爱情故事,看大屏幕,明确本课学习目标
3.预期效果:大家已经对这个故事很熟悉了,相信这节课我们会有更加独特的收获
二、民主导学
任务一:再读课文,深入理解内容,体会人物性格特点,升华主题思想。
1任务呈现:出示任务,读一读
2自主学习
A牛郎、织女是什么样的人?他们为什么会结为夫妻?浏览或速读1-7自然段,思考。
尽管爱的路上会有坎坷和崎岖,但是牛郎和织女还是相爱了,他们互相欣赏、倾心、爱慕,除了这些他们还有共同之处,那就是(追求幸福),请大家学习课文,体会他们是怎样相爱的?怎样走到一起的'?你发现了怎样的牛郎和织女?
2.默读课文8-10自然段,体会王母娘娘是个怎样的人?
为了追求自己的幸福生活,牛郎和织女哪怕面对再大的困难也表现得坚强不屈。他们的爱感动了天,感动了地,感动了万物,看,喜鹊来了,他们来干什么了?
3.朗读11、12自然段,想想:牛郎织女隔河相望,他们会想什么?七月初七他们鹊桥相会会说什么? (2分钟)
3展示交流
牛郎:勤劳善良 织女:心灵手巧 老牛:知恩图报
多么美满的生活,多么纯真的爱情,男跟女织,一家四口,其乐融融,但是天有不测风云,遇到了什么困难?
一(1—2)牛郎是个孤苦伶仃的穷孩子,与老牛相依为命
二(3—5)牛郎在老牛的帮助下认识了织女,并结为夫妻
三(6—7)牛郎与织女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但老牛死了
四(8—10)王母娘娘抓走了织女,牛郎带着孩子追赶,用玉簪划出一条天河将他们隔开(高潮)
五(11—12)牛郎织女从此隔河相望,只能在七月初七的夜晚,才能在鹊桥上相会
任务二:根据内容,复述故事。
(1)生活很苦,人称牛郎。
(2)照看周到,老牛亲密。
(4)来到森林,见到织女。
(3)老牛说话,指点机会。
(6)男耕女织,日子美满。
(9)闯入家中,抓走织女。
(7)牛郎喂牛,老牛诀别。
(5)相遇相知,结为夫妻。
(8)王母知情,发誓严惩。
(10)心急如焚,追赶被阻。
(12)喜鹊搭桥,一年一见。
(11)隔河相望,化作星辰。
三、检测导结
1.请大家说说“中国四大民间故事”有哪些?
《白蛇传》
《梁山伯与祝英台》
《孟姜女》
《牛郎织女》
2.课外链接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这是《古诗十九首》之一,取材于牛郎织女的传说故事,描述了织女一边织布一边思念牛郎的情景,借以抒发世间女子离别相思之情。
3.写感受
学完了这个故事,你们想说什么呢?同学们可以从文章内容情节、思想感情,以及中华文化的丰富多彩、灿烂辉煌等等方面来抒发你们的感受。也可以试着对故事进行改写。请把你们最想说的和最想做的写下来。
《牛郎织女》教学设计2一、教学目标
1、快速阅读课文、知道这个在民间广为流传的民间故事的部分内容。、
2、弄清牛郎勤劳、能干、吃苦耐劳、善良的品质是牛郎能与织女成婚的重要因素、使学生从中受到这样的品德教育。
3、能用自己的语言简要地复述这一故事。
二、教学重点
1、阅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
2、使学生受到勤劳、能干、吃苦耐劳、善良的品德教育。
三、课型:独立阅读课
四、教学方法:谈话法。
五、教学手段:用“课文录像片断”辅助教学。
六、教学时间: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谈话引入。我国地大物博、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的文化、其间有不少扣人心弦、催人泪下的民间动人故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一则民间故事。
板题、揭题、读题。
引导学生围绕课题和课文内容谈话。
1、释题:牛郎、织女分别是谁、作简单介绍。“(一)”是说这个故事篇幅较长、这里分为几个部分、先介绍它的第一部分。
2、简介本文作者叶圣陶。
3、试着介绍故事内容。(观看录像后)《牛郎织女》这个民间故事介绍了一个贫苦的孩子牛郎自小受到哥嫂的欺凌、吃尽了苦、与一头老牛相依为命、后来在老牛的指引下、认识了织女、结为夫妻。(后面的内容为28课的`内容、学生可介绍也可先不介绍、留到下一课教学时补充。)
出示“阅读提示”、明确阅读要求。
1、先把课文通读一遍、看看牛郎是个怎样的孩子、他的童年是怎样度过的、他又是怎样和织女走到一起的。
2、选读自己特别喜欢的部分。
3、把不懂的地方记下来、和大家讨论。
按以上要求自学课文。从中受到思想教育。
(一)用“我认为牛郎是个———的孩子”的句式来谈问题1.
1、牛郎是个贫苦、孤独、吃苦耐劳、有爱心的孩子。
2、他的童年是在哥嫂的虐待、勤劳地干活、老牛的陪伴中孤苦地度过的。(课文①一④节)
3、他是在与哥嫂分家后、在老牛的指引下认识了织女、他的善良、勤劳和孤苦的身世感动了织女、织女就嫁给了他。
(二)从这些事情中、你受到什么启发?
1、要做一个吃苦耐劳、有爱心的人.
2、好心必有好报。
(三)课文同时还介绍了哪几个方面内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1.哥嫂凶残、自私、贪财。
2、天庭冷酷、无趣、人间鸟 ……此处隐藏22363个字……
板书:抓重点
3、预设:老牛点迷津、王母抓织女,王母划天河
4、明确,把小标题串起来就是故事内容。
三、聚焦精彩,感受幻想【情节一】
一天晚上,牛郎走进牛棚,忽然听到一声“牛郎!”是谁叫他呢?回头一看,微弱的星光下面,原来是老牛在讲话。老牛说:“明天黄昏的时候,你翻过右边那座山,山那边有一个湖,湖边有一片树林。在树林里,你会遇到一位美丽的姑娘。可别错过了这个机会呀!”
1、思考,有意思在哪儿?(老牛会说话)
2、生活中有这样的牛吗?你见过会说话的牛吗?——这就是“幻想”,这是民间故事的一个重要特征。板书“幻想奇”
3、这是一头“神牛”,谁来学学神牛开口说话?
4、生试讲,教师示范,比照发现。生模仿回声说话。
5、民间传说故事中语言也很有特色,你发现了吗?(
1、顶针
2、设悬念)
6、小结,讲故事就应该这样设好悬念,娓娓道来。板书:娓娓道
文中还有那句在设悬念呢?【情节二】
一天,牛郎去喂牛,那头衰老的牛又讲话了,眼眶里满是泪花。它说:“我不能帮你们下地干活了,咱们快分手了。我死了以后,你把我的皮剥下来留着,碰到紧急的事,你就披上我的.皮??”老牛话没说完就死了。
1、这个情节为什么要讲好?(悬念,对下面故事发展有影响)板书:悬念巧
2、老牛为什么这样竭尽全力帮牛郎?你会用什么词语来形容老牛?(忠心耿耿)
3、老牛这个角色换成别的动物行不行?马、羊、猪??(农耕社会,男耕女织,象征意义)
4、故事中还有一个情节象征了牛郎织女的美好生活?(一儿一女:“好”字)
5、生试讲
事实证明老牛临死前的预言成真了。 【情节三】
一天,王母娘娘趁牛郎到地里干活,便带领天兵天将闯进牛郎家里,来抓织女。两个孩子跑过来,死死的抓住妈妈的衣裳,王母娘娘狠狠一推,两个孩子跌倒在地。王母娘娘拽着织女,一齐飞向天宫。织女一边挣扎,一边望着两个孩子大声喊:“快去找爸爸!”
1、这个情节为什么好讲好?
2、民间故事情节曲折,这里情绪由喜转悲,所以要讲好。
3、生试讲
4、指导讲“快去找爸爸!”
【情节四】
牛郎得知织女被王母娘娘抓走,心急如焚。可是怎么上天搭救呢?忽然,他想起老牛临死前说的话,便赶紧找出牛皮,披在身上,然后将一儿一女放在两只竹筐里,挑起来就往外跑。一出屋门,他就飞了起来。他越飞越快,眼看就要追上织女了。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玉簪往背后一划,霎时间,牛郎的面前出现一条天河。天河很宽,波涛汹涌,牛郎飞不过去了。
1、这个情节精彩在哪里?(幻想奇)
2、读了这个情节,你有什么疑问吗?(预设:牛郎披上牛皮会飞,为什么飞不过天河?)
3、链接阅读《白蛇传》
4、师引导生讲“牛郎飞高一尺,波涛就涨一尺;牛郎飞高一丈,波涛就涨一丈;牛郎飞前一丈,天河就宽一丈;牛郎飞前十丈,天河就宽十丈。”
5、小结,所以故事要讲精彩,还可以适当加上自己的想象。板书:添想象
四、拓展延伸
引出中国四大民间故事:《梁祝》《孟姜女》《白蛇传》《牛郎织女》
《牛郎织女》教学设计15教学目标:
1、独立阅读课文,能讲这个故事。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整个故事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初步感受到民间故事的美好熏陶。
4、引导学生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情和为之奋斗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故事。领悟故事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难点:在感悟中受到热爱自由、勇于抗争的品德熏陶。
教学准备:
相关古诗词、家乡传说故事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古诗引入。
1、读一读
齐读秦观的《鹊桥仙》
2、过渡:
“佳期如梦”,牛郎织女的美满生活到底出现了什么变故呢?结果又如何呢?请看续集。
二、初读课文。
1、画出不认识的字词,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
2、小组内分自然段轮流朗读,检查读音是否正确。
三、熟悉课文。
1、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根据学生的概括,梳理提纲(主要以织女为线索)。
幸福生活——被王母抓——呼牛郎救——七夕相会
3、选读自己特别喜欢的部分。
4、在交流中进一步熟悉故事,为进一步感悟及复述做准备。
四、探究感悟。
1、王母娘娘是个怎样的人?
引导抓住书中的“发誓、怒气冲冲、一把抓住、狠狠一推”等词,回顾上一课书中“成天成夜地织、自由也没有了”等词来理解。
2、织女被抓回去后,“受了很厉害的惩罚”,具体情况,书中没写,但王母娘娘如此专制残暴,我们能想象得到织女所受的惩罚一定是常人所不能忍受的'、一定是极端可怕的。这样的结果,织女想到过吗?(“可是有时候也发愁”说明她是有心理准备的)可她为什么还要下凡到人间?
预设:
学生可能会说人间自由幸福。此时学生的思维可能还只是停留在表面,应进一步帮助学生了解织女所感受到人间幸福、所追求人间自由的真谛:
人间幸福?在天上做神仙,住的玉宇琼楼,能施万般法术,尤其是还能长生不老。可在人间,这些都是不可能再得到了,连住的都不过是间草房。
天上辛苦?可“晚上得空”一词可看出织女和牛郎劳作十分辛苦。
明知会有祸患,到底是什么让织女义无反顾地下到人间?
再读再悟。
第二次交流。
通过书中的相关句子,引导了解织女追求理想的爱情,珍惜亲情。了解此时的劳作是为孩子、老牛、牛郎,织女为爱而劳作,是自愿的,是自由的。
小结板书:追求爱情、追求自由。
3、你喜欢织女吗?请你来夸夸她。
()的织女
相机完善板书:勇于抗争
五、讲述故事,合作表演。
牛郎织女的勤劳、勇敢,特别是织女对爱情、对自由的向往,千百年来为人们所传颂。你能把把前后两课书的故事情节连在一起,完整地讲述故事吗?也可和你的同学合作表演出来。
(1)小组练习。
(2)全班汇报。
(3)略作讲评。
六、拓展活动,自选其一。
1、扩展阅读《古诗十九首》(之一“迢迢牵牛星”)
2、搜集有关家乡的传说。
3、民俗知多少。(连线)
七夕节五月初五吃粽子赛龙舟
端午节正月十五登高插茱萸
重阳节七月初七赏月吃月饼
元宵节九月初九拜月乞针线
中秋节八月十五看灯吃汤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