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范文 > 教学设计

四年级音乐教学设计

时间:2023-04-14 12:06:21 收藏本文
四年级音乐教学设计

四年级音乐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四年级音乐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四年级音乐教学设计1

第一单元-《百鸟朝凤》

课题:百鸟朝凤

课型:欣赏

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仔细聆听音乐的习惯

2、认识中国民间乐器--唢呐,能用语言、表情或动作来表现音乐情感或情景的感受与理解

3、培养爱护鸟类保护环境的良好品质

4、培养热爱大自然,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教学用具:录音机唢呐挂图、谱例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放背景由小提琴和口笛演奏的《苗岭的早晨》的音乐片段,朗诵诗歌《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大家刚刚填了一个“鸟”字,这首诗大家都很熟悉,谁能说说其中的意思?

2、下面老师要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放欣赏音乐《百鸟朝凤》做背景音乐

很久很久以前,凤凰是一只很不起眼的小鸟,羽毛也很平常,丝毫不象传说中的那般光彩夺目。但它有一个优点:它很勤劳,不像别的鸟那样吃饱了就知道玩,而是从早到晚忙个不停,将别的鸟扔掉的果实都一颗一颗捡起来,收藏在洞里。

这有什么意思呀?这不是财迷精,大傻瓜吗?可别小看了这种贮藏食物的行为,到了一定的时候,他可发挥大用处了!

果然,有一年,森林大旱。鸟儿们觅不到食物,都饿的头昏眼花,快支撑不下去了。这时,凤凰急忙打开山洞,把自己多年积存下来的干果和草籽拿出来分给大家,和大家共渡难关。

旱灾过后,为了感谢凤凰的救命之恩,鸟儿们都从自己身上选了一根最漂亮的羽毛拔下来,制成了一件光彩耀眼的百鸟衣献给凤凰,并一致推举它为鸟王。

以后,每逢凤凰生日之时,四面八方的鸟儿都会飞来向凤凰表示祝贺,这就是百鸟朝凤。

凤凰就成为了鸟中之王。所以今天的凤凰鸟显得格外的漂亮。

3、欣赏音乐

大家刚刚都听到了老师放的背景音乐,你们听到了什么呢?(各种鸟叫声)

这首音乐是--由小提琴和口笛演奏的《苗岭的早晨》。这首曲子描写了清晨各种鸟儿在枝头鸣叫,热闹的场面。接下来。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去看看那些鸟儿,拜访鸟中之王凤凰的场面。

在听音乐的时候要思考一个问题:这首音乐给你的感觉是欢快热闹还是舒缓悲伤的?欢快热闹()舒缓悲伤()板书,听完音乐后,回答问题。

4、乐曲分析

A、唢呐独奏曲《百鸟朝凤》是我国山东、安徽、河南、河北一带广泛流传的民间乐曲。凤凰,在我国人民心目中是象征吉祥幸福的神鸟,被誉为百鸟之王。《百鸟朝凤》这首乐曲,以其热烈欢快的旋律和充满生机的百鸟和鸣,表现出一种纯朴的、喜气洋洋的气氛。因此,它往往在民间喜庆场合中演奏。

B、介绍唢呐,出示挂图。通俗的叫法,又叫喇叭,又陈海笛,是我国民间应用最广泛的乐器之一,是民间乐队中的主要乐器之一,唢呐体形较小,有8个音孔。唢呐就是靠吹和按住孔发出声音。它也叫吹管乐器。唢呐,它音色高亢有力特别适合于渲染气氛和表现热闹的场景,还善于表现婚礼的'欢乐、丧葬的悲伤,现在有的乡下结婚,和办丧事还会请唢呐乐手来演奏,

二、欣赏《百鸟朝凤》

1、初听乐曲

A、乐曲开始,唢呐演奏得非常的舒展优美而富有歌唱性(就好象在唱歌一样),非常富有生活情趣,好象大自然非常美。

B、你能听出全曲分几部分?

前奏之后,唢呐先吹出一段热情欢快的旋律,渲染出热闹的气氛,而后在固定曲调伴奏下,奏出百鸟鸣叫的段落,全曲正是以热情欢快的旋律和百鸟鸣叫两个乐段作基础,进行循环变化、反复再现,前后总共反复再现六次。百鸟鸣叫时而悠扬,时而短促,时而明亮,时而暗淡,把百鸟啼鸣刻画得淋漓尽致、惟妙惟肖,呈现出一幅百鸟闹春图和大自然万物争荣的繁茂景象。

C、第二乐段模仿的是什么动物的叫声?

2、复听音乐

A、请再欣赏一遍唢呐独奏曲《百鸟朝凤》相信你一定会有更新的感受呢!

一边听一边想,这首乐曲写了很多的鸟儿在凤凰鸟生日之时大家摆放它的情景,仔细听音乐,把你所听到的鸟的名字记下来。比比谁的耳朵最灵。

B、来朝凤的百鸟有哪一些呢--?布谷鸟、杜鹃、斑鸠、黄鹂、丹顶鹤、啄木鸟、喜鹊黑尾鸟、麻雀、燕子,朝凤的百鸟还有--猫头鹰、画眉、黄嘴鸟,连不是鸟类的?也加入了百鸟的欢唱。(知了)

3、你能把下面的曲名和演奏形式用线连起来吗?

云雀笛子独奏

阴中鸟小提琴独奏

苗岭的早晨管弦乐合奏

杜鹃圆舞曲

4、生活中有了鸟儿很幸福。

每当走在乡间小道时,总能听到鸟儿在和你对话的声音,这时总能感觉很亲切,特别是当你一个人走在树林子里,会听见很多的大自然的声音,这时你会觉得很幸福。确实是这样的,你们想一想,可爱的小鸟们真的为人们做出了很多的贡献,比如:

啄木鸟是树木的好医生,鸽子是人们的好邮递员,人们很喜欢把它称为信鸽,喜鹊给人们带来优美的歌声,黄鹂鸟声音甜美总喜欢在别人耳边叫几声,常年默默无闻,为树木治病,布谷鸟、燕子的出现告诉人们春天已经来了,麻雀是一只爱吃虫子而且很有礼貌的好鸟儿,凤凰让人们赏心悦目,给大家带来快乐。

据了解,目前为止世界已有多种鸟已经灭绝了,鸟种越来越少了,由于空气的污染,树木的破坏,使我们的鸟儿无家可归,长期这样下去,鸟儿将要面临绝境,我想每个人都不希望,看到大自然没有了声音,没有了生气了,那就让我们一起来爱护自己的家园。那我们从周围的环境做起好吗?你们愿意和老师一起做好环境保护吗?

七、结束语:让我们一起来爱护我们的大自然吧

同学们,让我们爱护小鸟,爱护动物,爱护美丽的大自然,让我们的世界永远充满动听的音乐吧!

齐诵: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四年级音乐教学设计2

教学内容:

歌曲《赶海的小姑娘》

教学目标:

会唱歌曲《赶海的小姑娘》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见过大海吗?谁来说说他见过的大海是什么样子的?

同学分别说出对大海的印象:海水蓝蓝的咸咸的,海风吹在脸上的感觉很凉爽。

2、看来同学们和大海已经是老朋友了,那同学们再来说说大海边有什么呢?同学:大海边有沙滩、有贝壳、还有礁石< ……此处隐藏19997个字……拍韵律,并初步感知“小步舞曲”的风格特点。

三、知识与技能

掌握《我们大家跳起来》旋律中的跳进、级进和顿音记号。顿音的运用,短促、轻巧而有弹性。

教材分析:

这首歌曲是根据《巴赫初级钢琴集》中第一首“小步舞曲”的第一乐段旋律,由前上海音乐学院附中校长吴国钧填词而成。歌曲以徐缓的速度表现了典雅而活泼的舞蹈形象,很适合儿童歌唱、舞蹈。

教学对象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随着年龄和知识的增长,体验感受和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但学习的兴趣容易分化,所以教师要选择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使他们积极主动的参与音乐活动。

教学重点:

掌握级进和跳进。

教学难点:

会运用短促、轻巧而有弹性的顿音演唱歌曲。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鼓、图片、钢琴

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

1)55 1

师:让我们一起开开声,老虎的大嘴巴准备,过渡:同学们今天的声音还挺漂亮的,知道我们刚刚唱的发音练习是由哪两个音组成的?(5 1)

2)认识音的级进、跳进

师:对了,sol可比do要怎样?(打手号及琴声感受音高)它们中间可跳过好几个音,这样的行进方式叫跳进。还有一种是一级一级上或者下,这种叫级进。你们来找找这句旋律中谁跟谁是跳进、谁跟谁是级进。(出示乐句)

下面考考同学们。板出5 12 34 5 1 1(师唱,讲解。)

二、进行新课:

(一).欣赏《G大调小步舞曲》:

A我们大家连起来的这些音,有跳进也有级进,其实是一首非常好听的乐曲,我们大家一起来欣赏。,听听它会为我们大家带来什么样的心情。(播放《G大调小步舞曲》)

B优美动听的音乐把我们带到17世纪50年代在法国宫廷和贵族社会的舞会上,男女们穿着漂亮的衣服迈着小步舞快乐的跳起来。西方音乐之父德国著名音乐家巴赫先生也非常喜欢小步舞曲,就创作了这首《G大调小步舞曲》,深受人们的喜爱。我们再次聆听,用拍手感受乐曲的强弱。

过度语:同学们表现真好!不但能认真听音乐,还能跟着音乐准确的拍手感受节奏,真了不起!今天老师还准备了一首歌曲,大家想听吗?

放录音《我们大家跳起来》)------同学们听了感觉怎样(有什么感受)?

(二)歌曲学唱

1.找乐句

把打乱的乐句按顺序排出来。

2.找拍子

把强拍、弱拍贴到相应的音符上。

3.学唱歌谱

1)跟琴唱

2)打手号唱

4.读歌词

1)师:那我们边拍三拍子边读出歌词,玩接龙的游戏,我跟你们轮着读,每人读一小节,看我们接的好不好。

2)师:你们自己读一次。(师用乐器)这歌词容易记吗?

5.模唱旋律跟老师用LU模唱。

6.学唱歌词

1)先跟着音乐做歌词的嘴型,不准出声。

2)跟音乐读歌词

这首歌非常简短,我们跟着音乐试试能不能把它唱好。

生:跟音乐唱

师:同学们唱得真好,听到你们这么好听的歌声,老师也想和你们一起唱。现在我们来做个游戏:老师唱第一句和第三句,请同学们唱其他两句,我们来比比赛看谁唱得比较好......

3)让学生设计演唱方式

6.歌曲艺术处理

强调歌曲中顿音和连音的唱法。再听发现老师又对哪里做了处理,最后一句减慢就像舞会结束了。

三、创编表演

师:优美的歌声把大家带到宫廷舞会上,小步舞曲起源于法国的一种三拍子民间舞蹈,这种舞蹈在17世纪50年代在法国宫廷和贵族社会中很流行。小步舞风格典雅、庄严,速度中庸。不知道你们当中有没有小乐手弹奏这首舞曲。师教基本舞步,生学

四、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通过欣赏德国作家巴赫的《G大调小步舞曲》以及对歌曲《我们大家跳起来》的学习,很好地体验了三拍子节奏的强弱规律,在此过程中,老师看到同学们无论在欣赏、还是歌曲的学唱、或是表演等环节,大家由始至终都散发出愉快的心情,在此,我希望同学们能把这种快乐带入到今后的学习当中去,做一个健康成长、快乐生活的人。最后让我一起再次聆听,尽情享受这美妙的音乐。

教学反思:

音乐课上,教师自身的审美修养及素质对教学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

本课学习的歌曲改编于巴赫《G大调小步舞曲》。在教学设计中以“听觉为先导、动觉为切入口”,让学生在多种活动中感受歌曲,充分体验歌曲的情绪和3/4拍节奏特点;通过多种形式激发学习兴趣,如看(看视频、看教师示范)——学(学跳基本动作)——演(小组合作表演)等方式,自然的将学生带入到学习小步舞的快乐之中。课堂中师生共同参与教学活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每个学生都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

一、整合资源,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一)善用资源,自制小乐器,提高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及参与的广度。本课是一首3/4拍的曲子,通过学生用手中的乐器进行伴奏,对学生掌握3/4拍子的特点有很好的帮助。

(二)巧用资源,为教学服务。本课学习小步舞,对三年级学生有一定的难度,这个难度并不单指技术上的难度,更大的难度是心理的难关。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听课教师”这一资源,请听课教师上台展示小步舞的跳法,一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二是让学生放开紧张的`心情,放开拘束,大胆地参与教学活动。实践证明,这一做法收到的效果非常好。

(三)发挥信息技术作用,为教学服务。信息技术的运用是当今教学手段的一种重大改革。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投影、录音、动画、影像等现代化教学媒体被越来越多地使用于音乐教学中,它突破了传统教学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大大开阔了学生的音乐视野,使学生耳闻目睹古今中外的风土人情和历史画面,如同身临其境。激发了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爱好,引起感情上的共鸣,既创设了教学情景,提高了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审美能力,又加强了教学的直观性、生动性,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如在本课教学中充分运用了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发挥了信息技术直观、生动、形象、快捷的特点。在学习“小步舞”时,更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便利,让学生观看相关的视频,更快地掌握“小步舞”的基本动作,为教学任务的完成发挥重要作用。

1、运用多媒体加强教学的直观性、生动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运用多媒体创设情景,增强教学效果。

3、运用多媒体教学能深化美育功能,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

二、重视创新能力培养,表现、创造音乐

培养学生表现音乐的能力是音乐教学的目标之一。本课中,通过观看视频资料、教师的引导,教师的示范,让学生在小步舞曲的伴奏中进行练习小步舞,使学生在课内掌握了小步舞的基本动作,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体验和感受跳“小步舞”带来的快乐。

《四年级音乐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