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范文 > 教学设计

雨点教学设计

时间:2023-04-14 12:06:20 收藏本文
雨点教学设计

雨点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雨点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雨点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通过这一课时的学习,学生能够认识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数不清、飘落、半空”等词语。

4、了解课文内容,懂得雨水与植物生长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识字和朗读。

教学难点是通过读课文使学生知道雨水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小朋友们,今天我请大家看一幅图,你们看看,这是什么?(图片白云)它已经成为一个妈妈了,那我们应该叫它什么呀?云妈妈。云妈妈有一个特别爱唱歌的孩子,你听!这会儿他又在唱歌了,“滴答、滴答──”,你知道它是谁吗?

我请小朋友来叫一叫它。(指名叫)雨点儿,刚才小朋友给它取了一个非常好听的名字──“雨点儿”如果你美美地叫它一声,它就会跑出来跟我们见面呢!谁能大胆的站出来,叫一叫这个好听的名字注意儿化音。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接下来我们就来比比谁能干?自己读一读课文,注意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圈出生字,自由拼读组词。请你打开课本,自己来完成。完成的'小朋友请你坐端正了,雨点儿乐于和你交朋友。(奖励雨点)

2、你们都自己学习过了本课的生字,是不是真的认识了呢?生字宝宝要来考考你了。你认识了谁?

3、都挺不错的。我摘掉了它们的帽子,没有了拼音的帮助,你还认识吗?(去拼音,开火车读字)

4、看看小朋友的反应怎样?

三、理解课文,感悟课文

1、小朋友们真棒,生字宝宝都认识了,读得很不错,那下面这段话你也能读得这么棒吗?

2、我们先一起读一读这段话,再请你自己读一读这段话。(数不清的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理解“数不清”:雨点很多,谁愿意上来画画这些可爱的雨点儿啊?指名上台画,在请同学上台画。

理解“飘落”:你还知道哪些东西是飘落下来的吗?拿出鸡毛、纸片演示,来理解飘落的含义。体会慢、轻的感受。自己读读这个词。

扩展:除了雨点儿是数不清的,还有什么东西也像雨点儿一样数不清?

3、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要是你就是雨点儿,你有什么话要对大家说?(看图指名说)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中的雨点儿们说了什么悄悄话。(出示三个自然段)一起读,自己读,请一个小朋友来读一读,其他小朋友听,然后请你说说你听了它们的对话,知道了什么?

(板书:小雨点儿 有花有草 大雨点儿 没有花没有草)

采用同桌合作,师生合作的方式,进行朗读感悟。学生上台表演的时候请他们说说感受。

4、我们先跟着小雨点儿去它去的地方。(出示图)你们看到什么了?(出示句子)请小朋友自己读读书上怎么说的。

5、接下来,再去大雨点儿去的地方,你先想象一下那会是个怎样的地方?有了大雨点儿之后,发生了什么变化呢?(出示句子)用朗读来表达其中的美。

雨点儿让大地变得如此美丽,雨后的景色多美啊。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一段。

6、如果你就是那些花啊,草啊,此时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你能清楚响亮地送给雨点儿一句话吗?你最想对雨点儿说什么?

7、结尾:我们要好好地感谢雨点儿。让我们真心地对雨点儿说声:“雨点儿,谢谢你!”把我们对雨点儿的喜爱用朗读来表达,一起有感情地读一读课文。

四、指导书写“方”

指导书写“方”字。

雨点教学设计2

教材分析:

《春天的雨点》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的第三篇课文。本文课题虽为“春天的雨点”,但内容并非写春雨,而是借春雨向我们讲述一件发生在春天里的平凡而感人的故事:乌罕娜老师为上课走神的学生达丽玛补课并冒雨护送她回家,达丽玛感受到老师的爱以后,不仅认真听讲,而且在第二天早晨为老师送去了雨伞。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文章围绕两条线来写:一为达丽玛“溜号”——“羞红”——“发誓”——“专心”——“感动”——“送伞”;二为乌罕娜老师“发现”——“补课”——“放心”——“护送”——“感动”。两者互为因果,相辅相成,将师生间细腻、真挚的情谊表现得淋漓尽致。

教学目标:

1、识字15个,认识多音字“调、蒙”。写字11个。

2、练习根据事情发展顺序分段。

3、读懂课文内容,理解课题“春天的雨点”的含义,激发学生爱师之情,懂得学习要专心致志的道理。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句段,借助描写乌罕娜老师言行的语句,体会达丽玛的变化,感悟老师对学生无私而真挚的爱,激发学生对老师的`热爱之情,并使学生懂得学习要专心致志的道理。

教学难点:

理解“春天的雨点儿,落在草原上,草原上正萌发勃勃的生机,春天的雨点儿,仿佛也落在乌罕娜和达丽玛的心里。”这段话。懂得“春天的雨点”的深刻含义。

教学准备:

1、拼音、字词卡片。

2、课件。

课件1:空中——春雨绵绵,配雨声;地上——绿草茵茵,野花盛开。

课件2:乌罕娜老师上课、补课、冒雨护送达丽玛回家的情景图。

课件3:课文插图配动态的春雨降落(雨滴由普通型逐渐过渡到心形、配雨声)。

课件4:动态演示“溜、忍、蒙、蓬”这4个易错生字的书写过程。同步配画外音:“溜”字不要丢了点;“忍”字刀上要加点;“蒙”字中间不要少一横;“蓬”字是上下结构。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出示课件1,谈话揭题。绵绵的春雨,如针如丝,轻轻地滋润着大地,仿佛在向我们诉说着一个平凡而感人的故事,你们想听听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春天的雨点》这篇课文。(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通课文。课前同学们都预习了课文,现在请同桌合作,互查课文朗读。比比看,谁能帮助对方,谁能赢得对方的赞赏。

(1)学生互读互查互教,教师巡视。

(2)了解情况,给予鼓励。检查结果如何,如果你的同桌把字音都读准了,就请用你喜欢的方式夸夸他。

2、落实识字情况。同学们互相检查朗读时,你发现哪个字音比较难读,哪些词语容易读错?请你带着大家读一读。(教师根据学生发言,举起相应的字词卡片,让其带读,并相机指导多音字“调、蒙”的正确读音。)

……此处隐藏15236个字……导学生掌握易认错、写错的字,如“号、誓、蒙、忍、溜、蓬”等。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识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3.摘抄积累词语和句子,并学会运用这些词语。

4.指导学生联系全文或上

下文理解句子意思,体会句子中包含的思想感情。了解一种意思可以有多种表达方式。

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理解课题的含义,体会师生间真挚的情感。

教学难点

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

教前准备

布置学生预习课文,读通课文,查字典认识生字,把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画下来,试着提出一些相关的问题。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及要求

读懂课文,从整体上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学习生字词。

教学步骤

一、导入教学,揭示课题

1.谈话导人教学。

师:同学们看看窗外,看看这春天的景色,它是多么美丽呀!春天的景色为什么会这么美丽呢?是因为有了春雨的滋润!春天的雨点带着深厚的爱心滋润着万物,使大地焕发出了勃勃生机。大家在预习中是否体会到了这种深厚的爱心呢?

2.板书揭示课题:春天的雨点。

3.让学生说说预习中的感受和遇到的问题。

二、初读课文,体会感情

1.抽生朗读课文,要求其他学生一·边听一边跟着默读课文,留意自己在预习中不认识的字词,感觉一下朗读的同学是否读出了感情。

2.读后集体正音。对普遍感到难认难记的'字进行板书、拼读,并与形近字比较,加深印象,加深理解。如:跪一脆、抑一仰、搂一楼、偏一编。

3。组织学生对朗读进行评价交流。

谁读得最有感情?你觉得应该怎样读才能更好地表达出文中的感情?试着读一读。

4。让学生选出课文中的段落朗读,在朗读中体会师生之间真挚的感情。

三、再读课文,加深理解

1.要求学生带着以下问题默读课文:课文讲述了什么时间、什么地方的哪几件事?谁是主要人物?

2.组织学生默读课文,思考问题,并在文中画出相关的词句。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3.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

(1)先在小组内交流(前后桌、同桌之间)。

(2)让各小组代表发言,教师边点拨小结边板书(板书附后)。

[对于时间、地点、事件估计争议不大,而谁是主要人物,可能是争论的焦点。可让持不同观点的同学进行辩论,说出自己的理由。在组织辩论中,教师不能先亮出自己的观点和倾向,耍让学生讲充分。最后教师归纳出学生的讨论、发言:课文对达丽玛描写细致,所占文字的比重较大,因而大家一致认为她是本文的主要人物。]

四、练习

1.抄写课后生字词。

[方格中的生字,如两个生字能组词的,要以词语的形式写,比如:溜了号、疲劳、朦胧。如该字不能与其它生字组成词语,可先抄写再组词,如:哑(沙哑、聋哑、哑巴)、蒙(蒙古袍、蒙蔽)。]

抄写前,先让学生观察“溜”字、“号”字的写法,知道“忍”字中的“刃”字不能少一点,“蒙”字中的“豕”部上有一横。

2.抄写下列词语,选2—3个词造句:沙哑、飘洒、疲劳、朦胧、蓬勃。

抄写中,可引导学生找出“疲劳”、“朦胧”的近义词。

雨点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数”“彩”“半”等12个生字,会写“问”“有”“半”等5个生字,掌握3个偏旁和1种笔画。

2.能正确、流利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雨水与植物生长有着密切的关系。感受雨点儿的可爱,感悟雨点儿给人类、给世界带来了美丽。

[教学重难点]

通过朗读课文使学生知道雨水和植物生长的密切关系。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教师批注

一、歌曲导入,揭示课题

1.小朋友,我们一起来听一首歌,好吗?(课件播放歌曲《小雨点》)

2.这首歌唱的是小雨点儿,我们来看看。(课件播放动画)多可爱的雨点儿呀,你们想和它交朋友吗?(课件出示课题:雨点儿,读准“点”和儿化音。)

二、感知全文

1.听课文录音,听清字音。

2.自由朗读课文。(要求:第一遍读正确,读通顺;第二遍,边读边数清楚一共有几段,标上自然段号)

3.交流:检查标自然段号,读了课文你知道这篇课文讲的是谁和谁之间发生的故事?(板书:大雨点儿小雨点儿)

三、指导识字

1.出示:数、彩、半、空、问、到、方、没、更、绿、出、长。

(1)教师领读,学生跟读两遍。

(2)学生自由读,指导读。

2.师:相信聪明能干的`你一定能想出很多好办法记住这些字的。

(熟字加偏旁:采+彡=彩)

3.巩固认字,去拼音读。

4.出示“问、有、半、从、你”5个生字,指导书写。(引导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及笔顺书写。)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教师批注

一、复习导入

1.(出示课件)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结识了一位新朋友,它叫——雨点儿,这节课我们要和雨点儿一起去进行一次快乐的旅行。

2.师:想和雨点儿一起去旅行,先要和刚认识的生字朋友打招呼,要不,它们会拦住你们的脚步哦。(课件出示生字,采取多种形式巩固认读)

二、学习课文,理解内容

1.学生自由读第1自然段。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2.学习第2~4自然段。

(1)师:数不清的雨点儿飘落下来,雨点儿还说起话来了,嘘——

(2)出示对话,自由读,找找哪些是小雨点儿说的,哪些是大雨点儿说的。

(3)(课件对话部分变颜色)你们喜欢当小雨点儿的,就读小雨点儿的话,喜欢当大雨点儿的,就读大雨点儿的话。

(4)课文学到这儿,你发现了什么?(小雨点儿要去有花有草的地方,大雨点儿要去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

(5)你还有什么疑问吗?(老师过渡:是呀,可它们为什么要到这些地方?)

3.学习第5自然段。

(1)学习第一句。

①小雨点儿要去有花有草的地方,那么有花有草的地方在哪里呢?

②你瞧,“有花有草的地方,花更红了,草更绿了。”(课件展示动画生长一)

③让我们一起来美美地读读这个句子吧!

(2)学习第二句。

①大雨点儿要去哪里?那里美吗?大雨点儿为什么要去那里?

②不久,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课件展示动画生长二)你看到了什么?(让学生自由举手说一说)

[教学板书]

8雨点儿

小雨点儿大雨点儿

有花有草没有花草

更……更……长出花草

《雨点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