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1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乌鸦喝水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1【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8个生字和4个词语,认识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鼓励学生遇到困难要积极动脑,设法解决。
【教学重点】
读准翘舌音、平舌音、前鼻音和后鼻音的字,准确掌握找、看、放、升的字形。理解到处、升高的意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提示生字音、形、义的联系,帮助学生牢固地掌握字形。
【课前准备】
1、一幅画有瓶子、小石子、大石块和草叶的背景图及一只头可以活动的乌鸦(可用破硬纸板做)。有条件的可准备一个与插图相仿的玻璃瓶,瓶子里装好半瓶水,一堆小石子。
2、分别抄录4段课文的`4块小黑板。
3、生字卡片。
4、让学生留意观察或做一做:一只装满白开水或饮料的杯子,加入一些冰糖,水会怎么样?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形象揭题,学习生字
1、出示“乌鸦”图(板书:乌鸦)。
2、乌鸦虽然全身乌黑,长得不好看,可是很爱动脑筋。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乌鸦的课文(板书:喝水),注意看老师写“喝”字,想一想:“喝”为什么是口字旁?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全文。要求学生端正地拿书,专心看书,认真听读。
2、学生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词儿连续,句子不读破。读完后给课文第一段标上序号。
三、以读为主,学习课文
1、学习第一段。
⑴ 乌鸦为什么要喝水呢?谁来读一段?(出示课文第一段)
⑵ “渴”是个生字,再读两遍。想一想,“渴”为什么是“氵”?
⑶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一步点拨:一个人淌了很多汗,太阳又火辣辣地照着,感觉很渴。想想看,“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会是什么样呢?谁愿意表演给大家看看?
⑷ 乌鸦跑了许多地方去找水,真着争啊,谁愿意再读读第一段?注意“找”是翘舌音,全班多读两遍。
⑸ 他读出了乌鸦着急的样子,全班读一读。
2、学习第二段。
⑴ 这时,乌鸦看见一个瓶子,瓶子里有水。多高兴啊!谁来读一读这句?“瓶”是后鼻音,再读一读。(出示第二段课文)
⑵ “看”是生字,再读几遍。我们有时为了看清远处的东西,会这样做:(老师手搭凉蓬做出远望动作),所以这个生字可以用什么好办法记呢?
⑶ 乌鸦看见一个瓶 子里有水,可是,乌鸦喝不着水,这是什么原因呢?谁业读第二句?
⑷ 学生观察插图或实物,想象或演示乌鸦把嘴伸进瓶口喝不着水的情景。乌鸦多着急啊,谁再来读这句?
⑸ 谁来读最后一句,注意“怎”和“呢”读音,多读几遍。
3、学习第三段、第四段。
⑴ 请学生轻声自由地朗读三、四段课文,想一想,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
⑵ 请学生个别朗读三、四段课文。(出示三、四段课文)
⑶ 教师引读:乌鸦想出的办法是_学生接读第四段。
⑷ 乌鸦把小石子怎么放进瓶子里的?谁来演给大家看看?学习“放”,启发学生自己分析字形。
⑸ 引导学生观察:随着投放石子的增多,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学习“升、高”,“升”就是升旗的“升”,“高”就是“高矮”的“高”。
⑹ 演示乌鸦喝着水的情景。乌鸦多高兴啊,请学生读最后一句。
四、朗读课文,巩固生字
1、个别读,齐读全文。
2、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生字。
3、描一描生字,记一记“找、怎、呢、法”的字形。完成课后练习2里4个的书写。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课文,进行思维扩展训练
1、开展朗读竞赛,朗读全文。
2、假如你是这只小乌鸦,你还能想出别的办法喝到吗?鼓励畅所欲言。
二、复习,完成课后练习,适当补充拓展练习
1、继续完成课后练习2。
2、完成课后练习3。先自由读词语,再指名读,最后抄写。
3、用“找、看、放、升、高”进行扩词练习。教师在黑板上记下同学们说的词。最后挑几个词让学生抄下来。
三、说话训练
请同学用自己的话把《乌鸦喝水》的故事讲一讲。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
1、会认3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认识“a、走”2个偏旁;理解“终于、渐渐”等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乌鸦是怎么喝到瓶子里的水的。
教学重点
1、会认3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认识“a、走”2个偏旁;理解“终于、渐渐”等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懂得遇到问题要开动脑筋,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教法
演示法、儿歌法、辨析法、画一画、游戏法、
学法
拍手记忆法、编儿歌、问答法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教师)
2、预习课文,了解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学生)
教学过程
师生双边活动
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
1、同学们,还记得老师给你们讲的《狐狸和乌鸦》的故事吗?故事中的乌鸦是多么愚蠢呀!今天,我们又要认识一只乌鸦,看看这又是一只什么样的乌鸦呢?
2、板书课题。
老师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听。
3、老师再读课文,学生再通过听解决自己不认识的'生字。
4、同桌之间互相读读课文。想想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标出来。
5、想一想:
乌鸦是用什么办法喝到水的(练习说话)
第二课时
1、抽学生读生字卡片,全体读。
2、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
3、这节课我们要学会写的是哪几个字?看田字格认读。
4、师范写,生模范写。
放学了,小刚肚子饿,可是妈妈把好吃的点心挂在篮子里,小刚怎么都够不着,那该怎么办呢?
1、动手做一做“乌鸦喝水”的小实验。
2、读读“词语花篮”中的词语,再自主选择喜欢的词语填在空花朵上。
……此处隐藏22944个字……清晰教学思路来灌输,尤其是让学生上台演示乌鸦喝到水的办法。更直观的让学生懂得这个办法,另外,我用故事《乌鸦兄弟》教育学生要向课文中的乌鸦学习,遇到困难多动脑筋、想办法。课后反思:
由于本人多年没上语文课了,心里难免有些紧张,教学中还不是很进入状态,缺少了点往日的激情,又因这一内容是本册教材中最后单元课文,一年级拼音教学刚结束不久,担心学习在朗读方面卡壳,所以整堂课没能训练到学生的朗读,这一点在今后教学中一定会注意。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15教材分析:本课讲述了一只乌鸦口渴了,自己想办法把瓶子里的水喝到嘴里的故事,告诉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能被困难吓倒,要想办法去战胜困难,解决困难,学习乌鸦的聪明才智,并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不怕困难,勇于战胜困难,使学生在学习故事的同时,受到思想教育。
教学目标: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认识偏旁。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
教学难点:识字写字 体会课文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并背诵下来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读准字音,认清部分字形,按笔顺正确描红书写部分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猜谜导入新课,教学生字。 3、情感体验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课文学习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乌鸦图)谁认识它?教师板书:乌鸦。你是怎么知道的? 2、边看边想:乌和哪个字有点像?学生书写鸟。你有什么好办法区分这两个字? 老师总结:因为小乌鸦长得黑黑的,连眼睛都看不见了,所以没有一点。 3、谁能有礼貌地跟乌鸦打个招呼? 4、板书喝水(补充课题),齐读课题。 5、认识渴──喝这一组生字。师:它们是一对孪生兄弟,长得很像,你能准确地辨认它们吗?(三点水是渴,口字旁是喝,想喝水就是渴,有口才能喝。) 二、初读课文。 1、翻开书,看看图,自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1)我们首先来读准字音。(口渴、看见、办法、终于、渐渐、叼起、乌鸦、瓶子、) A、自己读读。 B、请小老师领读。 (2)男女生比赛读。去拼音开火车读。 (3)齐读。 2、认准了生字,就能把句子读通顺。自己再读读课文。 3、分段读课文。其他同学听:是否读得正确、流利。 请小老师来评一评小朋友读得怎么样?好的表扬,有错误的请纠正。 4、让我们一起把课文连起来读一读。边读边想:联系课题,你知道了什么? 三、教学生字 我们读好书,还要写好字。 1、我们刚认识的朋友,们还记得吗?(出示:生字。组词读) 2、有两个偏旁,就藏在生字字中。(课件:看、起) (1)教学看。 A、(出示看字的生字卡片,用红笔描红偏旁。)看是手字旁,请小朋友看看,手字旁和我们平时写的手有什么区别?(第三笔变成撇)是呀!用手搭在眼睛上就是看。跟我读:手字旁。 B、拿出手跟老师一起写一写。 C、生描红、临写。点评。 (2)教学起。 A、(出示起字的生字卡片,用红笔描红偏旁。)起是走字旁。写走字旁时要注意什么?(第七笔捺要写长一些。)跟我读:走字旁。强调走字旁里面是个己而不是已。 B、拿出手跟老师一起写一写。 C、生描红、临写。点评。 四、课堂小结:同学们,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那么它找到水了吗?又是怎么喝到水的,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按笔顺正确描红书写汉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指导朗读课文,并理解课文。背诵课文。 3、情感体验与价值观:懂得遇到难题要开动脑筋想办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出示课题)小朋友,上节课,我们初学了《乌鸦喝水》一课,和小乌鸦见了面。现在,小乌鸦可要考考大家呢。 2、你会认吗?乌、鸦、石、法、渐、瓶、办(书空,强调点的'写法)、喝、渴(怎么分清喝和渴?) 3、你会用吗?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 抽生填空后齐读 二、细读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出示句子: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 大家读一读,看谁读得好。(生自由练读后师指名读) 大家想象一下,乌鸦到处找水喝,如果我们用望远镜看一下,你会看到乌鸦到哪里找水喝? 同学们刚才所说的就是乌鸦到处找水喝的情景。带着你们的想象去读这句话,一定能读好。(生练读后做动作齐读) (2)乌鸦继续飞呀,飞,终于找到了一瓶水。你们看:(课件:乌鸦看到水图片)你能感觉到乌鸦现在的心情吗?(出示:它看见一个瓶子,里面有半瓶水。)请学生以高兴的心情读。 (3)可是,乌鸦喝不着,知道为什么吗?你从哪儿知道的?勾画此句。 (4)(图?)此时,乌鸦的心情怎样?(出示:可是,瓶口小,乌鸦喝不着。怎么办呢?)把乌鸦失望、着急的心情读出来。 (5)把第一自然段连起来读一读(可边读边演)。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请大家继续读读课文的二自然段,把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句子用横线勾画下来。 (2)出示句子,理解词语。 (出示:乌鸦看见旁边有许多小石子,终于想出办法来了。)请小朋友想想,乌鸦看见小石子是一下就想出办法了吗?你从哪个词看出来的?指导读好终于边读边想象乌鸦思考了很长时间,动了不少脑筋。你知道这时,小乌鸦的心情是怎样的吗?带着兴奋的心情读一读这句。 (3)把你勾的句读一读:它叼起小石子,一颗一颗地放到瓶子里。 (4)乌鸦到底是怎么放的,我们学着乌鸦的样子试一试。请大家注意观察:瓶子里的水有什么变化? (5)瓶子里的水是很快升高的吗?(慢慢)书上用哪个词来说?(渐渐)指导读好这个词。 (6)用渐渐说话(结合看图,说说瓶子里、外石头的变化、春天来了,天气......同着互相说) (7)乌鸦现在的心情是怎样的?带着高兴的心情读一读最后一句话。 三、朗读课文,启发学生。 1、教师:同学们,如果当时,那儿没有石子,乌鸦还可以想什么办法喝到水? 2、讨论、交流:从乌鸦喝水这件事,你受到什么启发。 3、集体反馈。教师引导:是呀,善于动脑筋解决问题,只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良好习惯。 4、怀着对乌鸦的赞叹之情,感情朗读课文。 四、指导背诵。 (1)想不想把这个有趣的故事记下来,讲给家里人听。可以看着黑板上行的板书,我们按照这个顺序,把课文内容回忆一下(引读)。
(2)记住课文内容了吗?同桌抽背齐背:愿意背的可以站起来背;不会背的可以看一看书;还可以加上动作和表情-师总结评价学习情况。
板书设计 24乌鸦喝水 口渴了 找水喝 找到水 喝不着 想办法 喝到水 要动脑筋解决困难 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过程中,结合本课特点,从观察插图入手学习第一自然段,然后导出第四自然段,了解现象及结果后,在第2课时再学习二、三两段,探究其缘由乌鸦为什么把瓶子里的谁喝到了。在第一课时中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积累词汇是本课的教学重点。通过感情朗读,抓住描写乌鸦心理活动的句子进行重点朗读,体会人物的心情变化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第二课时对本课的字词教学指导的比较扎实,学生书写正确、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