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范文 >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策略

时间:2023-03-25 02:05:16 收藏本文
教学设计策略

教学设计策略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学设计策略,欢迎大家分享。

教学设计策略1

学习目标

①认识“县、济、匠”等10个生字。会写“县、设”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设计、参加、雄伟”等23个词语。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③了解赵州桥的结构特点和建筑特色,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

课前准备

①多媒体课件。

②生字生词卡片。

③搜集反映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才能的资料及有关桥梁的资料。

第一课时

谈话导入

赵州桥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赵州桥,揭开它那神秘的面纱。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活动引路,读文识字

①开展读书“闯关”活动。

a.“闯关”总动员。讲清方法及规则,共设三关:字音关(读准字音)、句子关(读通句子)、感情关(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同座两人互为“闯关员”与“守关员”。每闯一关得一面小旗。

b.学生自主读书,做“闯关”准备。(遇到生字新词,通过查阅工具书自行解决)

c.同座分别“闯关”。一次没有闯过关者可以练习后再“闯关”。

②开展读书“展示会”活动。

a.“我会认”。卡片抽读生字词:横跨、创举、坚固、石栏、同首遥望、图案、设计、雕刻、智慧。

b.“我会读”。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教师了解读书情况,相机纠正字音。

c.“我想读”。谁想读谁就站起来读。(侧重指导学生用高兴的语气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和用自豪的语气读最后一段)

巩固认字,指导写字

①“说”字。请同学当“小老师”,帮助大家明确写每个字的注意点。

②“写”字。“小老师”在田字格内示范写生字。大家在练习本上写字。

③“查”字。同座互相查写的字。

作业

抄写词语;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复习字词

听写词语。听写后自己对照课文批改、订正。

品读课文

①紧扣主线,研读课文。读课文,想一想,再填空:赵州桥是一座()的.桥。

②交流汇报,感悟课文。

a.历史悠久的桥。引导学生读一读文中的相关语句。

b.雄伟坚固的桥。引导学生通过读文中的语句或画赵州桥的结构示意图来加以说明。

c.非常美观的桥。引导学生用多种琖来感悟文字,可以读一读,演一演,还可以引导学生想象龙的其他形态。

③上下联系,整合课文。选择赵州桥留给你印象最深的两个特点,用“不但……而且……”连起来说一说。

④课件展示:赵州桥今日的风貌,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⑤熟读成诵,内化课文。让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拓展活动

①交流有关桥梁的资料。

②有兴趣的,可以了解家乡的古建筑或家乡的桥梁。

提示综合性学习

①说说开展了哪些活动,了解了哪些中华传统文化。

②提醒学生注意整理资料,商量商量怎样展示成果。

作业

抄写第三自然段。

教学设计策略2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81页教学目标:

1、根据实际需要,对常见的几种优惠策略加以分析和比较。

2、体会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提高分析、比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优惠的购物策略。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策略"

1、同学们听过"田忌赛马"的故事吗?田忌在第二次赛马中获胜靠的是什么?(生答)

2、揭示课题:

策略在生活中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在商业中,商家为了卖出更多的商品,挣更多的钱,常常推出各种优惠条件。作为消费者,在购物时,面对不同的优惠条件,你会选择什么样的店进行购物呢?怎样购物最省钱是顾客购物时要考虑的问题,想出省钱的购物方案就是顾客购物时的策略,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购物策略。(课件出示)

二、谈话导入,创设情境。

师:通过以上购买饮料的'这个例子,你能得出怎样的购物策略?(生分组讨论)

师: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货比三家"的购物策略,也就是我们在购物时应该根据自己购买数量

16及商家的优惠策略。即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购物策略。

三、研究其他的购物策略

1、师:在日常生活中购物时,我们不仅会因为这样那样的优惠不知如何选择,有时也会因为物品不同容量的包装而不知如何选择。如:牛奶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品。而同一种牛奶往往会有不同的包装。我们在购牛奶时,选择哪种包装的牛奶合算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

2、请看屏幕,从图中你可以知道哪些信息?你认为哪种包装的牛奶便宜呢?

3、了解了这些信息,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1)要买1升酸牛奶,有多少种买法?怎样买合算?

有一人,要买带骨的肉,他来到卖肉的地方,看到上面写着"骨头5元一千克,肉10元一千克,"他对卖肉的人说:"我要买带肉的骨头,多少钱一千克?"卖肉的人想,骨头5元一千克,肉10元一千克,加起来就是15元一千克,于是就说:"15元一千克。"如果你是买肉的人,你会同意吗?为什么?(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四、小结:

师:看来要做一个聪明的消费者并不容易,关键要掌握购物策略。其实,策略在我们生活中使用得非常广泛。比如:国家建设中,好的策略可以使国家更加繁荣富强:军事中,好的策略可以使战争取得胜利;在学习中,好的策略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以后什么事我们都可以问问自己,你讲究策略了吗?

教学设计策略3

一、什么是教学策略

“策略”最早见于军事领域,后应用于教育。一般讲,教学策略是为达到某种教学目的使用的手段和方法。在此意义上,教学策略同义于教学方法。但从广义上讲,教学策略不仅用来表示为达到某种教学目的而使用的手段或方法,而且还用来指教学活动的序列计划和师生间连续的有实在内容的交流技巧、艺术。它的内涵较为广泛。教学方法这一概念就侧重在指教学过程的横向结构,指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以及教材等教学构成要素之间相 ……此处隐藏23496个字……个小杯?(第一个汇报的同学要口头检验一下)

预设思路二,假设把720毫升果汁全部倒入大杯。

提问,把720毫升果汁全部倒入大杯,结果会怎样?6个小杯要换成几个大杯?把小杯换成大杯后,一共需要多少个大杯?

预设思路三,列方程解。

提问,设小杯的容量是x毫升,1大杯的容量可以怎样表示?可以根据哪个数量关系式列方程解答?

(5)师精心板书一种方程解答,作为范本,强调方程解答的格式和注意事项。

解:设小杯容量x毫升,则大杯容量3x毫升。

6X+3x=720

9x=720

x=720÷9

x=803x=3×80=240(口头检验)

答:小杯容量80毫升,大杯容量240毫升。

假设

(6)小结,相机完成板书“一种未知量两种未知量”

调整

三、反思过程,提炼策略

思考:

●解答例1的开始,我们遇到怎样的困难?

●你是怎样解决这一困难的?

●解决问题时运用了什么策略?

●说说你对假设这一策略的认识和体验?

即:假设法的前提条件是什么?假设是要注意什么?假设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

谈话:假设是解决问题的常用策略,运用假设的策略,可以把复杂的问题转化成简单的问题。

四、比较回顾,丰富策略

请同学们回顾一下,在过去的学习中,我们曾经运用假设的策略解决过哪些问题?

让学生先在小组里说一说,再组织全班交流。

(如果学生想不出,师提示)如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把除数当成整十数试商,276÷43,把43假设成40试商;把接近整百或整十数,估算出大致的结果,298×41可以看做300×40进行估算;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差,把大数假设成小数相等,或者把小数假设成河大数相等,利用和与差的关系求出两个数……

五、应用巩固,内化策略

1、完成练一练

根据例1的结构特点,换成桌、椅子的价钱素材编题。

出示“练一练”:

1张桌子和4把椅子的总价是2700元,椅子的单价是桌子的1/5。桌子和椅子的单价各是多少元?

让学生说一说题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

提问,要求桌子和椅子的单价,可以怎样进行假设?

让学生按讨论的思路完成解答,教师巡视。

规定学生统一用方程解答,写在书上。核对,师巡视抽改。

六、巩固练习

1、做练习十一第一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填空,再指名说说填空时的思考过程和结果。

2、做练习十一第二题

出示题目,让学生读一读,说一说这题与前面例1的不同之处(3大4小,而例1练一练均是1大几小)

要求学生画线段图表示题中的条件和问题。

提问解决这个问题,你想怎样假设?如果加上全部用小货车来运,一共需要多少辆?假设全部用大货车?

让学生完成书上的填空,并列式解答,教师巡视。

指名说一说是怎样列式解答的。

3、做练习十一第三题

出示题目后,让学生读一读题目,并对已知条件和问题进行整理,再提出假设,并列式解答。

指名说一说是怎样假设的,怎样解答的。

七、全课总结

提问: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还有什么疑问?

送同学们一句话: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华罗庚爷爷

附: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

假设

一个未知量两个未知量假设都是同样的大(小)杯

调整

解:设小杯容量X毫升,则大杯容量3X毫升。

数量关系6X+3X=720

6个小杯的容量+1个大杯的容量=720毫升9X=720。

大杯的容量×1/3=小杯的容量X=803X=240

小杯的容量×3=大杯的容量答:小杯容量80毫升,大杯容量240毫升。

附:板书设计

教学设计策略15

学习目标

①认识“县、济、匠”等10个生字。会写“县、设”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设计、参加、雄伟”等23个词语。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③了解赵州桥的结构特点和建筑特色,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

课前准备

①多媒体课件。

②生字生词卡片。

③搜集反映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才能的资料及有关桥梁的资料。

第一课时

情境导入

①播放课件:昔日的洨河风光。

②谈话导入。

洨河两岸景色优美,可阻碍了两岸文化的交流、经济的发展,官府决定在这里建一座桥梁。造一座怎样的桥呢?官座决定向社会公开招标,石匠李春设计了方案被采用了。想知道李春吗?读读课文就清楚了。

③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初读感知

①学生自讯课文,画出生字词,结合注意多读几遍。

②采用自读、同座互读的形式练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③教师检查。用生字卡片抽读生字词,再让学生选读自己读得最好的语句和段落。

自主感悟

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想:李春设计的赵州桥是怎样的?

②汇报交流。学生可用多种方式汇报自己读书的收获。

a.画一画赵州桥的结构示意图。

b.以李春的口吻介绍赵州桥的建筑特色。

c.朗读第二、三自然段,读出赵州桥的主要特点。

③引导小结。通过大家的介绍,你觉得赵州桥是一座怎样的桥?

④播放课件:赵州桥今日风貌。

识字学词

①用生字卡片抽读生字。

②给生字组词。认读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③指导写字。

a.分类指导,教师范写并提示。

左右结构:部、横、跨、栏、设

上下结构:参、坚、案、贵

独体字:爪

b.学生写字。

c.学生写完后,选取有代表性的展示、评议。

布置作业

①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②搜集桥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第二课时

复习巩固

①听写词语。听写后,同座互相批改。

②用自己的话说说赵州桥的特点。

朗读体验

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自己喜欢的`句子画下来。

②试着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③抄写自己喜欢的语句。

扩展交流

展示课前搜集的桥的资料,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些桥的特点。

布置作业

有兴趣的,可完成课件选做题。

《教学设计策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