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范文 > 教学设计

微课的教学设计

时间:2023-03-07 00:05:04 收藏本文
微课的教学设计

微课的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微课的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微课的教学设计1

微课名称:

说明文语言类考题的答题技巧

知识点描述:

说明文语言考核是说明文阅读中的重要考点之一。授课过程中一定要教授学生掌握此类题的不同题型和答题方法,

教学类型:

讲授型启发型

适用对象:

九年级学生

设计思路:

以一篇说明文和相关题型为例,结合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等特点,来归纳不同题型的答题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30秒以内)同学们好!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关天说明文语言考查的各种题型和解题方法。

30秒以内

二、讲解(6分钟)一、掌握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问:你知道说明文的语言具有什么特点吗?

特点:平实、严密、准确二、掌握说明文考查的各种题型和答题方法。

问:根据这一特点,说明文语言的考查将以怎样的题型出现,我们又该如何做答呢?下面请同学们看示例:

题型1、加点字词有何表达效果?(抓住说明文语文言准确这一特点答题。)

对策:答:准确/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如答案:“多数”表大部分的.意思,说明当时大部分人

例:“换句话说,直到3万年前,多数人类祖先圆了三代同堂的美梦。”这句中的“多数”有何表达效果?

类祖先圆了三代同堂的美梦,但还有少数部分没有,“多数”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题型2、加点词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

对策:答(1)不可以。

(2)原词的意思或内容。

(3)所换词语的意思或内容。

(4)换了后意思有何改变,与不符合实际。

题型3、类型3、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

对策:答1、不能删去。

2、解释加点词意思。

3、若删去,句子意思变成了“xxx”,与原句不符合。(不符合实际)

4、XX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例如:“天上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这句中的“往往”能否删去,为什么?

答:不能删去。“往往”是大多数的意思,如果删去,

意思变成了天上出现薄云一定表示天气晴朗,这与原句

(实际)不符合。“往往”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6分钟

 三、课堂演练。

结合范文,课堂演练

四、结尾

总结本知识点的学习,掌握关于说明文语言考查的各种题型和答题方法。

微课的教学设计2

微课名称:算法初步

预备知识

听本微课之前需了解的知识:算法初步

设计思路

系统的复习算法的基本知识结构,涵盖了算法初步的全部内容算法与程序框图;算法语句;算法案例。

教学过程

一、片头

内容:大家好,本节微课重点讲解算法初步的基本理论

二、正文讲解

第一部分内容:

算法与程序框图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是:能够设计出某些具体的、简单的.数学问题的算法,并用程序框图描述.

第二部分内容:

算法语句与算法的基本逻辑结构是相对应的,因此在编写程序的时候要先设计好算法,画好程序框图,然后根据程序框图写出程序.

第三部分内容:

算法案例是算法的实际应用,通过具体的典型事例:求最大公约数、秦九韶算法和进位制来说明算法、程序框图和编写程序的操作方法。

三、结尾

我练我掌握,给出一道练习题,对本讲的内容进行简单应用,巩固提升,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自我教学反思

一节微课复习一章的内容,很难做到面面俱到,只是想在最短的时间里让学生所学内容进行回顾和加强,只是一个尝试,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思考。

微课的教学设计3

教学设计思路:

在认识生物与非生物的基础之上,通过展示图片和实物观察,引导学生说出生物的特征, 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表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微课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二、能力目标:

提高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情感目标:

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更加热爱生活,珍爱生命。

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观察生命活动的现象,并得出生物的基本特征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2.一些生物的特殊生理现象的分析和归类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课前准备:

1.活体生物如:盆载的植物体1-2种;

2.动物标本1-2件;

3.珊瑚;小机器人;有关的投影片等。

【教学过程】

1、对照课件,学生完善“观察”的预习笔记。

2、投影情景图片,启发学生找出生物与非生物;投影各种动物、植物图片,启发学生归纳出生物与非生物的本质区别。

3、投影:植物的生命活动幻灯(需要水、矿物

质,进行光合作用形成有机物);动物捕获食物的生命活动幻灯。启发学生归纳生物的'特征之一: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4、让学生闭嘴捏鼻感受呼吸。投影幻灯:小鸟在呼吸;野牛在晨光中呼吸。启发学生归纳生物的特征之一:生物能进行呼吸。

5、投影幻灯:小狗排尿;“撒尿小孩”的铜像;落叶。启发学生归纳生物的特征之一: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6、投影幻灯:猎豹追捕猎物;河鲀平静、受惊吓;含羞草;玉米细苗。启发学生归纳生物的特征之一: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7、投影幻灯:红狐的生长;胎儿的发育;菜豆的生长。启发学生归纳生物的特征之一: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8、补充生物的其他特征。

9、归纳小结生物的共同特征。

10、课堂练习

微课的教学设计4

所属学科:小学语文

所属专业:小学语文教学

所属课程:小学语文作文指导课程

适用对象:小学四年级学生

一、 教学背景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课本的第二单元以“观察”和“ ……此处隐藏11466个字……抗外来少量的酸或碱。

B.强酸或强碱也具有缓冲作用。

C.人体内的各种缓冲对使体液PH保持不变。

D.人体血液中缓冲能力最强的缓冲对是H2CO3 - NaHCO。

32.能力提升:

1、下列化合物中,不可构成缓冲对的一组是()

A.CH3COOH和CH3COONa B.NH3.H2O和NH4CL。

C.NaH2PO3 和 Na2HPO3 D.HCL和Na OH。

微课的教学设计14

设计意图:

通用小学语文课本中出现的比喻句有几百个。这些比喻句的运用,使文中的语言生动、形象,能够引起学生丰富的联想。教师通过比喻句的教学,可以把学生带到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中去,更主要的是通过比喻句的教学,促进儿童形象思维的发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学情分析:

目前,比喻句教学还是一个薄弱的环节。不少教师认为:小学生知识底子薄,思维能力低,不易进行比喻句教学或者只能进行极其初浅的比喻句教学。这种观点是消极落后的,是不切合实际的。随着科技、经济的发展,家庭生活条件的改善,孩子们的视野在不断扩展。大部分儿童在入学前就认识了不少事物。进校后,由于同学间的互相影响,他们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有较大的提高。另外,小学语文课本中比喻句的出现,基本上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所有这些都符合小学生形象、直观的`思维特点,都为我们进行比喻句教学创造有利的条件。

教学目标:

1、了解比喻句的作用,认识比喻句的特点。

2、学会写比喻句。

3、培养学生写比喻句的兴趣,从而乐于表达,乐于写话。

教学重难点:

1、了解比喻句的表达特点。

2、初步学写比喻句。

教学过程:

一、品读句子,领会“比喻句”的作用。

1、示图:苹果。怎么把这个苹果写得形象呢?

2、通过比较句子,感受比喻句的作用。

树上挂满了红苹果。

树上挂满了红苹果,像一个个小小的红灯笼。

3、小结:好的比喻句可以生动、形象地描绘事物,把道理说得通俗易懂,增添文章的色彩。

二、欣赏句子,收获“比喻句”的特点。

1、欣赏优美的比喻句。

天上的星星仿佛明亮的宝石。

绿绿的西瓜好像一个皮球。

红红的太阳犹如一个大火球。

弯弯的月亮像一条小船。

2、观察句子,找出比喻句的特点。

特点1:具有比喻词。

特点2:具备两种相似的事物。

3、小结。

三、练习巩固,小结“比喻句”的写法。

1、基础练习。

把相似的两种事物连一连。

飞机-蜻蜓,银杏树叶-扇子,蘑菇-雨伞,燕尾-剪刀

根据所连的事物写成一句通顺的比喻句。

1)银杏树的叶子像一把把漂亮的小扇子。

2)天上的蜻蜓像一架小型飞机。

3)森林里的蘑菇像一把雨伞。

4)燕子的尾巴像一把剪刀。

2、提高巩固练习。

把比喻句补充完整。

树上的叶子飘落下来,像(一只只蝴蝶)。

杨桃有时候看起来真像(五角星)。

四、鼓励总结,激发写“比喻句”的兴趣。

多练多写比喻句,文章生动显活力。

微课的教学设计15

知识与技能:

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百分数的概念,知道百分数与分数之间的区别,会正确读、写百分数,会解释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百分数。

过程与方法:

在理解百分数的意义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搜集学习材料并进行一系列的讨论和研究,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百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百分数和分数的区别

课前准备:

学生搜集身边或日常生活中的百分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回答:

(1)7米是10米的几分之几?

(2)51千克是100千克的`几分之几?

2、说出下面各个分数的意义,并指出哪个分数表示具体数量,哪个分数表示倍比关系。

(1)一张桌子的高度是xx米。

(2)一张桌子的高度是长度的xx。

(引导学生说出:xx米表示0.81米,是一具体的数量表示把长度平均分成100份,桌子高度占81份,表示倍比的关系。)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教师举几个百分数的例子:这次半期考,全班同学的及格率为100%,优秀率超过了50%;体检的结果显示,我校的近视人数占全校总人数的64%??像100%、50%、64%这样的数叫做“百分数”。

2、同学们能举出几个百分数的例子吗?说说在生活中你们还在哪些地方见到百分数?

3、举例说说百分数表示什么,并归纳出百分数的意义。(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也可以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

4、讨论百分数和分数的联系及区别:分数既可以表示一个数,又可以表示两个数的关系。而百分数只表示两个数的关系,它的后面不能写单位名称。

5、教学百分数的写法: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是在原来分子后面加上百分号“%”来表示。如:

百分之九十 写作:90%;

百分之六十四写作:64%;

百分之一百零八点五写作:108.5%。

(写百分号时,两个圆圈要写得小一些,以免和数字混淆)

6、教学百分数的读法:百分数的读法和分数的读法大体相同,也是先读分母,后读分子。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完成P83“做一做”第二题:读出下面的分数。

2、完成P83“做一做”第一题:直接在书上的横线上写出对应的百分数。

3、P86练习十八第4题:读出或写出报栏中的百分数。

4、“做一做”第三题: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分数和百分数在意义上有何不同。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思考题:某小学六年级的100名学生中有三好学生17人,五年级的200名学生中有三好学生30人。五、六年级的三好学生的百分率各是多少?哪个年级的三好学生的百分率高?

课后作业:

练习十八第1~3题。

板书设计:

百分数的认识

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百分数也叫百分率或百分比

百分之九十 写作:90%; 百分之六十四写作:64%; 百分之一百零八点五写作:108.5%。

《微课的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