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玩出了名堂教学设计15篇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玩出了名堂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玩出了名堂教学设计1教材简介: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课文《玩出了名堂》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说的是荷兰人列文虎克,喜欢玩镜片做成放大镜,在玩放大镜时,又突发奇想发明了显微镜。通过观察,发现了全新的微生物世界。全文贯穿“玩”,列文虎克在玩中观察、玩中思考,最终玩出了震惊世界的名堂。这个故事启发学生在平时的玩耍中要养成留心观察、细心思考的好习惯。
教学目标:
1、认识18个生字及与之组成的词语,会写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从列文虎克玩出名堂的过程中受到启发。
教学重点:
1、学习生字词。
2、在朗读中感悟列文虎克“玩”的过程。
教学难点:
读中促悟,从列文虎克的“玩”中受到启发。
教学时数:
2课时。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质疑激趣
1、同学们,你们爱玩吗?(板书:玩)平时都玩些什么呢?
2、今天我们学习一个有趣的故事。(板书课题)读题后你有什么问题?(学生质疑,可能会提出以下问题:是谁玩出了名堂?他喜欢玩什么?他是怎么玩的?玩出了什么名堂?)
(设计意图:古人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可见,勇于质疑至关重要。质疑能变要我读书为我要读书。)
二、读准读通。感知内容
1、检查读准字音。
多媒体课件出示词语:
镜片 清闲 待着
放大镜 随意 调节
显微镜 微生物 名堂
(1)横读:联想课文内容。
(2)竖读:读准字音。指导读多音字“待”、“调”。
2、检查读通课文。
多媒体课件出示句子:
他突然想到:把两片放大镜放在一起,会怎么样呢?他一试,啊,不得了,蚊子的腿看上去像兔子的腿。
连英国女王和俄国沙皇也千里迢迢前去拜访他,欣赏他的“玩具”,并从“玩具”里观看新世界里的“居民”。(指导学习“拜访”,并用“拜访”说一句话。)
3、再读课文,说说课文中的“名堂”指的是什么。有利于读通课文,也为粗知课文内容做了铺垫。三个层次的读,从易到难,从少到多,让学生循序渐进,一步步达成目标。)
三、初步感知。理清文脉
1、默读课文,把全篇文章读成一句话。(即课文第l自然段。)
2、再读课文,试将刚才的那句话读具体,读成几个词,理清“玩”的过程。(板书:玩镜片放大镜微生物世界)
(设计意图:读书既要把书读薄又能把书读厚,这样书就读进心了。在学生初读阶段,能把课文读成一句话,是在对课文大意思考和理解的基础上获得的,是有效读书的表现。课程标准要求中年段的学生要学会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所以在课堂上长时间坚持训练学生将课文读成一句话,有助于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概括,进而达到理解、感悟。)
四、识记生字。学法渗透
1、细心观察生字,找到记忆方法。
左右结构:镜待调拜访
半包围结构:闲阅
上下结构:堂简
左中右结构:腿随
独体字:具
2、分类识记,交流方法。
3、指导写:随(书写顺序:左右中);调(里面是“土”);拜(左边是撇,右边是4横)。
(设计意图:对于生字较多的本课而言,分类识记,交流方法,学习效率会有所提高。)
第二课时
一、再读课题。听写导入
1、再读课题。
带着你的思考,你的感悟读课题。(重读“玩”,重读“名堂”,只要言之有理都可以。)
2、复习听写导入。
多媒体课件出示:
列文虎克利用看门时的(),他()没事,把()的四周(),做成了(),用来看细微的东西,或者()字很小的书籍;他拿着放大镜,左看右看,突发奇想,把两片放在一起,其中一片固定,另一片(),做成了()的显微镜;啊!他发现了一个()的世界。英国女王和俄国沙皇也千里迢迢前去()他,欣赏他的“()”。(听写括号中词语)
(设计意图:通过对主要内容的听写来导入第二课时,有效地对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了回顾,并且对生字进行了复习,还加强了学生在语境中理解字、词的能力。)
二、精读品“玩”昧
1、感悟玩出的名堂
他玩出了什么名堂?(指名读第5自然段。)
多媒体课件出示微生物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人类很早就有探索微观世界的'愿望,只是苦于没有理想的工具和手段。直到列文虎克发明了显微镜,才揭开了微生物的神秘面纱。放大镜的发明,对科学的发展是一个巨大的贡献。列文虎克一生中共制作了247台显微镜,其中最为精致的一台能把物体放大300倍。
我们一起朗读最后一段课文,让老师听出玩出来的名堂太大了。(指导学生朗读时,注意突出“最早”、“全新”、“千里迢迢”等词语。)
师:列文虎克为什么能玩出这么大的名堂?(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2、感悟怎样玩出名堂。
(1)默读全文,找出带有“玩”的句子:
荷兰的列文虎克喜欢玩镜片。
有一次,列文虎克又在玩放大镜。
他越玩越带劲,就把一片放大镜固定,让另一片放大镜可以随意调节,这样就做成了一架简单的显微镜。
列文虎克玩大镜,玩出了大名堂。
(板书:玩镜片――放大镜――显微镜――大名堂)
(2)体会“玩镜片”。(在上列板书“玩镜片”下板书:磨)
说话训练:假如你是列文虎克,你会在磨镜片时想什么?
(3)理解“又在玩放大镜”。默读第4自然段。理解玩放大镜玩出了什么。(在上列板书“放大镜”下板书:突然想到)
多媒体课件出示:他一试,啊,不得了,蚊子的腿看上去像兔子的腿。(读出惊喜。)
(4)感悟新发现。发明了显微镜,他靠显微镜又有了什么新发现?(在上列板书“显微镜”下板书:微生物世界)
3、探究玩出了名堂的原因。观察板书,回顾课文。思考:列文虎克是如何玩出名堂的?真正的深层次的原因是简单的玩吗?(学生自由表达。)
教师总结 ……此处隐藏17509个字……过程中,是怎样发明显微镜和发现微生物的,从而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观察能力,增强创造意识;写一写自己玩中的乐趣或收获。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列文虎克是怎样从玩中发明了显微镜和发现微生物的,并交流从中受到的启发;写玩中的乐趣或收获。
教学难点:
列文虎克发现的微生物到底是什么样的?里面的“居民”是谁?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流程
1、师生交流,导入新课
2、初读课文,粗知大意
3、精读课文,体味内涵
4、师生互动,突破重难点
5、小结学法,引导仿写
6、归纳总结,明确中心
7、首尾照应,拓展思维
8、读写结合,延展课后
请学生就“玩”这个话题谈谈自己喜欢玩什么以及玩中的发现,顺势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让学生自由读课文,提出要求:读准字音,并思考课文讲了谁的什么故事?
1、课件出示问题:列文虎克怎么玩的?玩出了什么名堂?请学生带着问题精读课文,
2、教师巡回检查
1、请学生读课文,思考:课文哪些部分写出了列文虎克玩出了名堂?
2、让学生细读3、4自然段,说说列文虎克怎么玩的,有什么发现?教师顺势播放课件并板书:
放大镜看细微物、字
放大镜(两片)物体更大
显微镜 发现微生物
3、引导学生明白“小人国”“居民”中引号的意思,并顺势带领学生观看课件:走进微生物世界
4、读第五自然段,体会这一发现影响之巨大,联系上下文理解“千里迢迢”等重点词意。
文中写了列文虎克三次玩放大镜,写法相同,请学生总结出写法:
先写玩什么,再写怎么玩,最后写玩中的发现。
列文虎克为什么能玩出这么大的名堂呢?引导学生结合单元专题谈出自己所受的启示。
板书:善于观察
勤于思考
1、结合列文虎克的故事,让学生谈谈对课文第一自然段说法的理解,并引申谈谈其他人在玩耍中的发现、发明与创造。
2、也可以谈谈自己的发现
课件出示:拓展练习
在平时我们都爱玩,请把你玩中的发现或收获写下来吧
学生自由谈谈自己喜欢玩什么,怎么玩的以及玩中的发现。
自由读文,归纳故事大意
带着问题精读课文,用“——”将问题答案画在书上,同桌交流
学生读文,找出课文的重点部分
学生再读3、4自然段,依次说出列文虎克的几次玩法和发现,并通过观看电脑课件了解微观世界和微生物世界。
学生再读三四自然段,总结出学法。
学生各抒己见,谈出自己所受的启示
紧扣单元专题和课文中心,谈自己的看法第四单元。
学生记下作业
扣住“玩”字,与学生交流,巧妙引出课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让学生在初读课文基础上,了解课文大意为下文学习做好铺垫
用一个贯穿全文的问题引导学生精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
围绕贯穿全文的主线,师生互动,引导学生交流自主探究结果,借助课件帮助学生突破课文的重点和难点
学以致用,指导习作
让学生通过思考、分析,明确本文教学目的,联系单元专题,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身边事物
回到说理性极强的第一段,联系单元专题,让生重新认识“玩”,启迪学生养成玩耍时留心观察的习惯
以教材为例,向课外延伸,读写结合,学以致用
板书设计
15、玩 出 了 名 堂
荷兰列文虎克 放大镜看细微物、字
写法:怎么玩 (两片)放大镜物体变更大
玩中发现显微镜发现微生物(新)
玩出了名堂教学设计15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宇,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名堂、浪费、镜片、看守、定时、清闲、放大镜、细微、阅读、随意、调节、简单、显微镜、挤来挤去、微生物、拜访、玩具”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列文虎克在玩放大镜的过程中,是怎样发明显微镜和发现微生物的,从而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增强创造意识。
4、写写自己玩中的乐趣或收获。
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了解列文虎克是怎样从玩中发明显微镜和发现微生物的,并交流从中受到的启发。
2、写玩中的'乐趣或收获。
教学准备
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在玩中获得的乐趣或收获。
2、了解显微镜的知识,搜集有关微生物的资料。
3、词语卡片。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6个生宇,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名堂、浪费、镜片、看守、定时、清闲、放大镜、细微、阅读、随意、调节、简单、显微镜、挤来挤去、微生物、拜访、玩具”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弄懂课文大意,弄清列文虎克是怎样玩的。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1、教师引述。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同学们平常爱玩什么?爸爸妈妈是怎么对待的?和大家交流一下好吗?
2、学生交流。
3、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4、学生读题,想想能提出哪些问题。
5、理解“名堂”。教师同时将学生提出的问题列在黑板上。如:谁玩出了名堂?他玩的是什么?他玩出什么名堂?
【这是一个比较干净利落的揭题设计。揭题过程既为学生的阅读扫清了一个障碍──理解了“名堂”一词的意思,又让学生紧扣文眼“玩”,有目的地走进文本。】
二、初读感知
1、教师出示自读要求:
(1)画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读准字音,查字典或联系生活经验理解词语,读通句子。
(2)读完以后,想想自己能解答同学们提出的哪些问题?
2、学生自主读书。
3、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检查认读生字情况。
(2)出示新词,各自交流自己是用什么方法理解词语的。
(3)小老师教生字,开火车熟悉生字。
(4)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三、精读课文,领悟玩法
1、多遍朗读课文第3自然段。
2、画出表示“玩”的句子,指名学生再读。
3、学生交流想象时,教师要注意点拨:尽管把厚玻璃四周磨薄是件枯燥的事,但是因为他喜欢,他想用它来看细微的东西,所以他才玩得这么投入。
4、指导朗读。引导学生发现该用什么语气朗读这一自然段。(赞赏的语气)
四、课堂练习,当堂展评
1、练习写生字。
2、抄写词语表中的词语。
3、当堂展评。
五、课后作业
搜集并阅读古今中外“玩出名堂”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