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范文 > 教学设计

连减的简便计算教学设计

时间:2023-01-30 13:04:58 收藏本文
连减的简便计算教学设计

连减的简便计算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连减的简便计算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连减的简便计算教学设计1

【学习目标】

1、学会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的减法运算性质,会简便计算。

2、能根据数字特点灵活选择计算方法。

【学习重难点】

重点:学会“连减两个数,等于减去这两个数的和”的计算方法。

难点:能根据数字特点灵活选择计算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思路】

在教学中,我想先让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然后通过全班交流解题方法时学生对多种解题方法的观察分析,让学生体会到其中的简便算法,并且探讨选择简便算法的灵活性,使学生感受到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化和根据数字特点选择计算方法的灵活性。

【学习流程】

谈话导入

同学们,在这春暖花开的季节,周末你都去哪里玩呢?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些安仁的景点吧。(PPT出示)

爱好旅游的李叔叔听说咱们安仁有这么多好看好玩的地方,也想早点过来瞧一瞧。这次李叔叔为了旅行做了充足的准备,他到书店买了一本《安仁自助旅行》的书,回到家就迫不急待地看了起来,现在他有一个问题需要大家来帮他解决。

二、 探究新知

1、出示情境图。(多媒体演示)

“李叔叔昨天看到第66页,今天又看了34页。这本书一共234页,还剩多少页没看?”

师:你从题目中了解到什么信息?

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生:还剩多少页没看?

师:这个问题你会解决吗?

生齐:会。

师:好,请同学们先自己列出算式。把自己想法在小组内交流交流,看看有什么好办法。

(2)、小组交流,汇报。

A、234—66—34

=168—34

=134(页)

B、234—66—34

=234—(66+34)

=234—100

=134(页)

C、234—66—34

=234—34—66

=200—66

=134(页)

师:你们是怎样想的?

随学生板书:234-66-34 234-(66+34) 234-34-66

师: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讲得很有道理,你是用哪种方法进行计算的?你最喜欢那种方法?

生:我是用第二种方法。

师:选这种方法的同学请举手。哦,这么多同学都选择这种方法,请你来说理由。

生:用这种方法算起来比较简便,66+34刚好是100。

师:是吗?谁还有不同的选择?

生:我选的是第三个算式,我认为第三种方法算起来也比较简单,因为234-34正好得200。

师:有道理。

师:同学们,我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了李叔叔旅行中的问题。请你观察一下这三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3)现在我们把234改成266,再想一想,你认为怎样算简便?(学生思考回答)

(4)小结:通过解决问题可以看出,在计算连减时,有多种多种方法,可以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出可以把减数加起来,再从被减数里去减;还可以先减去后面的减数,再减去前面的。我们可以根据算式中数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算法,进行简便计算。

你能用字母表示吗?

师:希望同学们在题时,一定要认真审题,根据数据的特点,找出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

课堂练习,巩固新知。

学了这么多方法,我们不能总是纸上谈兵,下面进行一次实战演习。

课本第21页“做一做”

四、课堂作业,学以致用。

五、课堂评价,全课总结。

连减的简便计算教学设计2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两位数减一位数,个位不够减的十位退一,到个位当10的道理。

2、掌握计算过程,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算理,正确计算。

教具:

图、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口算:

12-416-9

15-718-9

13-917-8

14-611-6

19-912-6

从2、4、6、8、9数字中挑出三个数组成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题目,看谁写得多。

(1)49-726-464-6

64-292-476-9……

(2)把算式分成二类

不退位减法退位减法

26-464-6

49-7……42-9………

(3)试一试,计算下面各题

30+(15-8)40+(11-7)

学习例1

1、出图。问:图上一共有几个小木块?32减5呢?

2、想一想,怎么办?说一说怎么算。

3、用算式说明退位过程:

32-5=口32-5

20+(12-5)

=20+7

=27

4、提问:2减5不够减怎么办?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为什么差的'十位的数比被减数少1?

5、比较13-8与43-8

1)13-8竖式怎样写?得数写在什么位置十位上的1还要写吗?为什么?

2)43-8这道题会算吗?

提问:十位上为什么是3?

3)明确当个位不够减时,从十位上的数拿出一个作10,与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减,所以十位上的数就比原来少1。

4)填一填:

43=30+口95=口+15

43-7=口+(13-7)95-8=口+(15-8)

三、学习例2,在口里填上正确的数

10-3=712-7=5

40-3=3732-7=25

70-3=口62-7=口

90-3=口82-7=口

1)观察讨论:相同点和不同点?

2)按照第一组题的特点,计算第二组题。

3)总结;观察差的十位和被减数的十位有什么变化?为什么?(差的十位比被减数十位少1)(因为被个位数不够减减数,再从十位退一,所以差的十位比被减数十位少1。)

四、练习:

1、看图列式计算

2、填空:

34-5=20+(14- ……此处隐藏2313个字……法算式。

四、与鸟儿们玩捉迷藏鸟妈妈对我们小朋友的`表现很满意,它们想跟我们玩捉迷藏的游戏,你们愿意吗?

1、教师遮住若干只小鸟,让幼儿看图并列出减法算式。

2、请个别幼儿讲述自己列的算式题中各数所表示的含义。

教学反思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现生动的生活情景,有助于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加对数学的亲近感,体验用数学的乐趣。

小百科:减法是四则运算之一,从一个数中减去另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减法;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表示减法的符号是“-”,读作减号。

连减的简便计算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理解连减的简便计算方法,体验计算方法多样化。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学生思维灵活性。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中的联系,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用简便方法解决连减计算题。

教学难点:观察数字特点,选择最恰当的简便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先来做个对口令的游戏,好吗?游戏规则是,我说一个数,你们对一个数,要求你们对的数和我说的数的和是一个整百的数。(游戏开始)

现在游戏规则改变,要求你们对的数和我说的数的差是一个整百的数。(游戏开始)

想一想,什么样的两个数的和是一个整百的数?什么样的两个数的差是一个整百的数?

其实,我们在计算时,常常用得到整百的数的方法来使计算简便,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共同来解决一个问题,并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一起来探讨在连减的算式中,怎样做才能使计算更简便。(板书课题:连减的简便计算)

二.探究新知

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在学习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中认识的李叔叔吗?我们的老朋友李叔叔不仅喜欢骑自行车郊游,还喜欢看书。瞧!他正在认真看书呢!

1. 出示主题图: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列式并解答。

3. 汇报展示(分别让学生把不同的算法板书在黑板上)。

234-66-34 234-66-34 234-66-34

=168-34 =234-(66+34) =234-34-66

=134(页) =234-100 =200-66

=134(页) =134(页)

4. 小组内互相说说这三种方法分别是怎样计算的。

5. 全班汇报交流。 (在汇报第二种和第三种方法时,要让学生说出自己为什么这样计算)

6. 这三种方法,你比较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7. 如果把234页改为266页,想一想,这个时候选择这三种方法中的哪一种方法计算更简便?为什么?

8. 师小结:这就说明,我们在做题时,一定要认真审题,根据算式中数据的特点,来灵活地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简便计算。如果被减数与第一个减数相减可以得到一个整十或整百……的数,我们就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如果被减数与第二个减数相减可以得到一个整十或整百……的数,我们就先减去第二个减数,再减去第一个减数,如果这两个减数正好能凑成一个整十或整百……的数,我们就用被减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和。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连减的简便计算。

三、实践应用

1、在○里和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运算符号和数。

868-52-48=868○(52+_)

1500-28-272=_-(28○272)

415-74-26=_○(_○_)

2、下面各题,怎样计算简便就怎样算。

528-53-47 639-39-47

545-167-145 437-137-63

四、交流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有没有什么遗憾?

五、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连减的简便计算

234-66-34 234-66-34 234-66-34

=168-34 =234-(66+34) =234-34-66

=134(页) =234-100 =200-66

=134(页) =134(页)

案例评析:

《连减的简便计算》是一节计算课,教材通过创设“李叔叔看书”的生活情景,让学生帮助李叔叔解决“还剩多少页”这个问题,从而引导学生在计算连减的算式中,能根据运算特点和数据特点,灵活选用合理、简便的计算方法。为了有效地让学生独立思考,自己探索不同算法,并能选择自己喜欢的或适合算式自身特点的计算方法,我在教学时,注重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在解决生活问题中理解连减的简便计算,体验解决问题的多样化。

1、用游戏引入寻找凑成整百的规律

“同学们,我们来玩个对口令游戏好吗?”课始我以亲切的笑容和轻松的话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游戏中学生们感受发现到了凑成整百的规律,于是整个课堂教学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开始了。

2、放手让学生探索各种方法,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解决“还剩多少页没有看?”这个问题时,我让学生们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用自己的思维方式积极主动地尝试,不同的.学生用不同的想法解决问题,最后得出三种方法。

234-66-34 234-66-34 234-66-34

=168-34 =234-(66+34) =234-34-66

=134(页) =234-100 =200-66

=134(页) =134(页)

然后让学生逐一介绍这三种不同的方法,学生在交流中进一步领悟了各种简便计算方法。这样设计一改计算教学的枯燥乏味,使每位学生在交流探索中,都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并培养了他们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

3、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体现算法多样化

在对三种计算方法进行交流后,我提出问题“你比较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让学生通过对不同解法的比较来认识和选择最简便的方法。刚开始学生都认为第二和第三种方法比较简便,但对于第一种方法都认为不简便,当我把书的总页数改为266页时,学生们发现这时用第一种方法比较简便,最终明白一定要根据算式中数据的特点来灵活地选择简便的算法。这样就有意识地让学生从小就学会“多中选优、择优而用”这种思想方法,也体现了新课标中的算法多样化。

4、本节课存在的不足:教材在设计上把计算教学与解决实际问题紧密结合起来,使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化与计算方法的多样化融为一体。如果在本节课的练习题中,最后设计一道解决问题,让学生用今天所学的简便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课堂效果会更好,这样可以使解决问题能力与计算能力的培养相互促进,同步提高。

《连减的简便计算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