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范文 > 教学设计

认识平移和旋转教学设计

时间:2022-12-17 12:05:04 收藏本文
认识平移和旋转教学设计

认识平移和旋转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认识平移和旋转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认识平移和旋转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

本课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三课时的内容,是在学习了轴对称图形基础之上所学习的一个新的内容,因此在本单元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平移和旋转》是让学生从运动变化角度去探索和认识空间与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让学生充分挖掘和利用身边丰富有趣的实例,充分感知平移、旋转的现象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让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动脑的能力。

教学目标 :

知识目标: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例,感知平移与旋转的现象,并会直观地区别这两种常见现象。

能力目标:能在方格纸上数出图形平移的格数,并能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情感目标:能说出生活中各种平移与旋转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会欣赏生活中用平移与旋转的方法绘制的图案,感受数学美。

教学重点:

在活动中把握平移和旋转的运动特征,形成一定的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

能在方格纸上数出图形平移的格数,并能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法和学法:

情境教学法 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初步感知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

1.师:孩子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许多丰富多彩的运动画面,今天我就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想看吗?(出示课件:抽拉的抽屉,移动门,电脑光盘的进出,方向盘,飞机的螺旋,自来水龙头,旋转的地球仪,算盘,旋转门,风车,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

2.让学生先认真观察课件中各种运动的物体,然后让学生说说,各种物体到底是怎么运动的?(培养学生边观察边思考的能力)

3.让学生根据它们不同的运动方式,也就是运动时的样子分分类?同桌之间交流一下,看看你们是怎么分的?为什么要这样分?(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4.让小组讨论并总结:

抽拉的抽屉、移动门、电脑光盘的进出等运动分为一类,它们的运动路线都是直的;这些物体都是沿着直线移动的,这样的现象叫做平移(板书:平移)

自来水龙头,旋转的地球仪、飞机的螺旋、风车等分为一类,它们都是转动的。这些物体都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转动这样的现象,我们把他叫做旋转.(板书:旋转)

二、初步了解平移和旋转的特点。

1、师:课前,各小组对平移与旋转的这一课的内容进行了预习以及对本节课相关资料的搜集,现在请各小组各派一名代表,上台向大家展示你这一小组对平移与旋转的理解。(充分发挥学生学前预习与小组合作探索的能动作用)

2、各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展示该小组对平移与旋转的理解(有的小组用PPT介绍,有的小组制作了网页介绍,有的小组用玩具介绍,有的小组做动作展示……)

3、学生汇报交流日常生活中还见过哪些平移和旋转的现象呢?(这一过程,让学生联系实际,找出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和生活的密切相关)

4、师: 平移和旋转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细心的孩子一定会发现它的,请大家大胆地猜想,楼在现实中会平移,旋转吗? 教师课件PPT展示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的上海音乐厅成功平移的图片,以及大卫高柏飞把美国自由神像移走的照片(进一歩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以及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5、课件出示书本上有关平移与旋转的判断练习,让学生口头抢答。

三、探究平移的方向和距离

1.创设情境,认识平移的方向和距离

(1)师:今天,老师请来两个老朋友(海豚兄弟),它们却闹了矛盾,在来的过程中,比拼谁游得最远,同学们能帮帮它们吗?(课件出示海豚兄弟)

(2)同桌间互相讨论,寻求解决方法。

(3)学生汇报(数格子),并让学生上台指一指,说一说怎么数,对学生进行鼓励性评价。(培养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

2 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小蜜蜂采蜜。

师:有一只小蜜蜂也想请我们去帮忙,这只小蜜蜂想去采蜂蜜,但是不知道该怎么走,你们能帮她吗?(学生小组交流小蜜蜂怎样走才能采到蜂蜜,说清向什么方向平移几格。)(培养学生小组合作能力和合作交流探究的能力)

(2)接下来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讨论。(交流汇报)

(3)动手实践,理解平移的距离。(出示课件)数一数小树向右平移了几格? 学生讨论后汇报。

教师引导学生找准点和格。(学生小组合作完成)

师:孩子们,真不错,你们都答对了。刚才我们找了不同的点,这个点平移了几格,那么这个图形就平移了几格。看来呀,我们判断小树和小蜜蜂平移了几格,只要到上面去找一个点,这个

点平移了几格,图形就平移了几格。

(4)练一练: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几幅图分别向哪边平移了几格?出示三角形平移的三幅图形

(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汇报)

师:这幅小蜡烛向右平移了几格呢?你是怎么看的?这幅小鱼图呢?

〖出示填一填小蜡烛(向右平移4格)、小鱼(向左平移5格)〗(这一过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1)师:刚才大家又能移,又会数,老师真高兴,如果请你们在纸上把平移后的图形画出来,你们会吗?(这一过程重点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师:比如说我想请你把这个三角形向下平移3格之后的图形画出来,你们能吗?

(2)结合平移的方向与数格子的方法,请各小组商量一下看一看怎样画图才能使平移后的图形既正确又美观?

(3)结合学生总结汇报得出结论:先找到图形中的一个点把它平移,再找到其余各个点,把它们平移到相应的格子,然后把各个点连接起来,就可以得到平移后的图形。)

(此处引导学生讨论:点是不是可以随便取,怎样选择点更为合理?使学生发现画图时,发现、选择关键点即图形的顶点等非常

重要。这是画出正确、美观图形的关键。)

(4)师:请大家把平行四边形向右平移4格后的图形,画出来,自己用刚才的方法画画看

(学生动手画图)师桌间巡视,随时指正。

(5)在电脑中出示几道画图的题目,让 ……此处隐藏17332个字……现象,我们还能动手做一些平移运动。

四、探索平移的方向和距离。

1、出示方格纸上的三角形图。

师:瞧!大家看到的画面就是三角形做平移运动静止后的画面,虚线图是平移前的,实线是平移后的位置。

(1)想想:三角形向什么方向平移了几格?

师“说说通过观察三角形向什么方向平移了几格”?

(2)用三角形卡片在小鸟图方格纸上动手移移看到底向左平移几格。

(3)电脑演示移动的过程。(边移,边数几格)

(4)刚才我们是通过移小鸟卡片也就是移图的方法(板书:方法:移图),那么不移图比如看小鸟身上的一个点或一条线能知道平移几格吗?

(5)小组试在小鸟方格图上看一看、找一找。

(6)反馈采用什么方法?

生反馈师小结:通过找一个点的方法(板书:移点),通过找一条线方法(移线)。

(7)请找出哪点或线平移到哪了,怎样移动的?

师:小鸟嘴的点平移到这点了,这点叫小鸟图平移后的对应点,像这样的两个点我们叫小鸟图平移前后的对应点(板书:对应点)。

(8)找对应点,探索对应点间的距离。

师:你也能找出对应点吗?对应点之间有几格呢?你有什么发现呢?

生说师板书:对应点等距离。

(9)小结:看来一幅图到另一幅图平移了几格我们只要找对应点,数一数对应点中间有几格。

2、出示房子、小鱼、飞机图。

(1)观察图,找出一组对应点,并思考:

房子图向()方向平移了()格鱼图向()方向平移了()格

飞机图向()方向平移了()格

(2)展示完成的情况并说说找到哪组对应点?

(3)观察平移前后什么变了什么不变?

3、出示鱼图。

(1)思考“哪几只鱼通过平移与红色的小鱼重合?”

(2)提问:“为什么能重合?”

(3)小结:刚才咱们通过一次或两次的平移也能与这只小鱼重合,现在让大家动动手,画出图形平移后的位置。

4、出示三角形图、和小船图

(1)你能画出三角形向右平移5格后的图形吗?

师:这个三角形大致移到了什么地方呢?,具体的位置怎样确定呢?

(2)小组说说你是怎样画的,先画什么,再画什么,最后画什么?

(3)小组试画一画。

(4)展示交流,说说是怎样画的?(利用实物投影让学生汇报)

五、小结延伸。

1、2、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对什么事情的印象最深?欣赏利用平移和旋转画出的美丽图案。

认识平移和旋转教学设计12

教学内容: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的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事例,使学生初步了解图形的平移变换和旋转变换,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

2.使学生能正确判断图形的这两种变换,在认识平移和旋转现象中,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初步渗透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

3.能积极参与对平移和旋转现象的探究活动,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对身边平移和旋转有关的某些事物的好奇心。并欣赏图形经过平移和旋转变换所产生的美。

教学重点:能正确判断生活中的平移与旋转现象。

教学难点:

1.能感知旋转运动的特点。对没有旋转到一周的物体的判断,如荡秋千等。

2.建立学生的空间观点,辨认简单图形平移后的图形,发现原图形与平移后的图形间的关系。并能在方格纸上判断平移的图形。如小房子的平移。

前置作业:

1.星期天,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游乐场坐一坐摩天轮、缆车、旋转木马、玩一玩滑梯等大型玩具。想一想,他们是如何运动的?你能用手势表示出他们的运动方式吗?

2.用你的语言说一说,什么是平移,什么是旋转?

3.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平移和旋转运动?边说边用动作表示出来。

4.和小组的同学合作探究:

①物体平移的时候,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我发现:

②物体旋转的时候,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我发现:

布置作业时间:上本内容前一周安排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前置作业1。星期天,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游乐场坐一坐摩天轮、缆车、旋转木马、玩一玩滑梯等大型玩具。想一想,他们是如何运动的?你能用手势表示出他们的运动方式吗?

师:这些玩具的运动方式相同吗?你能按运动方式的不同给它们分分类吗?

生:他们俩的运动方式不相同,把滑滑梯、缆车分一类,旋转飞机、风车分一类。

2.前置作业2。用你的语言说一说,什么是平移,什么是旋转?

师:像滑滑梯、缆车这样都是沿着一条直线在移动,这种运动方式在数学上我们叫“平移”,像旋转飞机、风车都在绕一个点或轴为中心转动,这样的运动现象在数学上叫“旋转”。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平移和旋转”。(板书课题)

二、合作探究

(一)加深对平移、旋转的认识

1.出示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像图片,学生判断。并能用标准的数学语言来描述。如:推开窗户的动作是平移现象,拉抽屉是平移现像,拉出拉杆箱的动作也是平移等。

师小结:通过的刚才的学习,大家知道了什么是平移?什么是旋转?

2.前置作业3.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平移和旋转运动?那你能举几个这样的例子吗?边说边用动作表示出来。

(二)、教学例2(体验图形的平移)

1.小房子平移。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研究的都是生活中的物体的平移现象。那图形怎么平移呢?请看大屏幕。

师:通过刚才的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前置作业4.①物体平移的时候,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师:平移后小房子的方向和大小没有变,位置发生了变化。

2.完成书上33页第4题练习。

3.完成书上34页第5题练习。

(三)、平移旋转的应用

课件展示单喜变双喜、倒“福”变正“福”,花瓣变花朵,让学生体验了平移和旋转在生活的作用。

师提出问题:

前置作业4.②物体旋转的时候,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师:物体在旋转的时候,形状和大小没有变,运动方向发生了变化。

三、练习延伸

1.体验在方格纸上平移图形。

仔细观察:这座小房子向那个方向平移了几格吗?说出你的判断方法。

2.练习。

把向右平移4格后得到的图形涂上颜色,(判断小船平移几格。)完成在题卡上。

四、归纳总结

1.走进生活:欣赏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

2.说一说,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用什么方法学习的?今后可以解决什么问题?

《认识平移和旋转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