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范文 > 教学设计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15篇)

时间:2022-12-16 00:05:16 收藏本文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15篇)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15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初中数学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1

★目标预设

一、知识与能力

借助生活中的实例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能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二、过程与方法

1、过程:通过实例引入负数,从而指导学生会识别正负数及其表示法,能应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2、方法:讨论法、探究法、讲授法、观察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乐于接触社会环境中的数学信息,愿意谈论数学话题,在数学活动中发挥积极作用

★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理解正数和负数的概念,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应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二、难点:负数的意义,理解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教学准备

带有负数的实例若干

★预习导学

在生活、生产、科研中,经常遇到数的表示与数的运算的问题。例如,

⑴天气预报20xx年11月某天北京的温度为-3~3℃,它的确切含义是什么?这一天北京的温差是多少?

⑵有三个队参加的足球比赛中,红队胜黄队(4∶1),黄队胜蓝队(1∶0),蓝队胜红队(1∶0),如何确定三个队的净胜球数与排名顺序?

⑶某机器零件的长度设计为100mm,加工图纸标注的尺寸为100±0.5(mm),这里的±0.5代表什么意思?合格产品的长度范围是多少?(问题1-3友情提示、全班交流、教师点评)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谈话引入

在小学里我们已经学过哪些类型的数(自然数和分数),它们都是由实际需要而产生的,由记数、排序产生数1,2,3……,由表示“没有”“空位”,产生数0,由分物、测量产生分数 , ,……,但在预习导学中表示温度、净胜球数、加工允许误差时用到数

-3,3,2,-2,0,+0.5,-0.5。

二、精讲点拨,质疑问难

这里出现了一种新数:-3,-2,-0.5。在前面的实际问题中它们分别表示:零下3摄氏度,净输2球,小于设计尺寸0.5mm,像-3,-2,-0.5这样的数(即在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做负数。而3,2,+0.5在问题中分别表示零上3摄氏度,净胜2球,大于设计尺寸0.5mm,它们与负数具有相反的意义。我们把这样的数(即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叫做正数

数字前的“+”,“-”分别读“正”,“负”。

正数前的“+”可加也可省略。

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把0以外的数分成正数和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三、课堂活动,强化训练

小组讨论:生活中你们见过带“-”的数吗?(代表发言,教师适当表扬学生)

例1:下面哪些数是正数,哪些是负数。(学生独立思考,个别回答,教师点评)

-11,4.8,+73,-2.7, ,- ,-8.12,100

例2:在知识竞赛中,如果用+10分表示加10分,那么扣20分怎样表示?(个别回答,学生点评)

练习:见书本P5练习(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四、延伸拓展,巩固内化

例3:(1)一个月内,小明体重增加2千克,小华体重减少一千克,小强体重没变化,写出他们这个月的体重增长值(减少值呢)?(小组讨论,代表发言,教师点评)

(2)20xx年下列国家的商品进出口总额比上年的变化情况是:

美国减少6.4%,德国增长1.3%

法国减少2.4%,英国减少3.5%

意大利增长0.2%, 中国增长7.5%

写出这些国家20xx年商品进出口总额的增长率。(学生独立思考,教师点评)

(3)一潜水艇所在高度为-50米,一条鲨鱼在潜水艇上方10米处,鲨鱼所在的高度是多少?

(4)向北走-20米所表示的意思是什么?

(5)某银行职员在一天内经办了五笔业务:取出10000元,存进25000元,取出5000元,存进8000元。求该职员在一天内使银行变化了多少元?

(6)在一次数学竞赛中,成绩在120分以上为优秀120分到119分为合格,100分以下的不合格。老师将他班上的十位竞赛成绩简记为:-10、-5、0、-28、+10、20、-3、+15、+8、-23,则这十位同学中优秀的有几名?

(7)判断下列各题:

①正数就是自然数

②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的数不存在

③带正号的数为正数带负号的数为负数

④零是最小的整数

⑤-a是负数

练习:见书本P6(独立完成,教师巡视,适时指导,得出结论)

五、布置作业,当堂反馈

见书本P7 《当堂反馈》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2

课题:12.3等腰三角形(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十二章第三节等腰三角形的第一课时

任课教师:东湾中学李晓伟

设计理念:

教学的实质是以教材中提供的素材或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为载体,通过一系列探究互动过程,渗透分类讨论、数形结合和方程的思想方法,达到学生知识的构建、能力的培养、情感的陶冶、意识的创新。

㈠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分析

等腰三角形是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十二章第三节等腰三角形的第一课时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前面学习了三角形的有关概念及性质、轴对称变换、全等三角形、垂直平分线和尺规作图的基础上,研究等腰三角形的定义及其重要性质,它既是前面所学知识的延伸,也是后面直角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知识的重要储备,我们常常利用它证明角相等、线段相等、两直线垂直,因此本节课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另外,本堂课通过“活动探究”、“观察—猜想—证明”等途径,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因此,本堂课无论在知识上,还是在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及情感教育等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㈡教学内容的分析

本堂课是等腰三角形的第一堂课,在认识等腰三角形的基础上着重介绍“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通过展示我国今年举办的精彩绝伦的盛会—上海世博会图片中的等腰三角形,结合云南丰富的文化资源,让学生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感受图形的和谐美、对称美;通过学生感兴趣的数 ……此处隐藏20150个字……数学的自信心;并尊重与理解他人的见解,能从交流中获益。

四、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

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合作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自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自感悟。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当学生迷路的时候,教师不轻易告诉方向,而是引导他怎样去辨明方向;当学生登山畏惧了的时候,教师不是拖着他走,而是唤起他内在的精神动力,鼓励他不断向上攀登。

2.采用“问题情景—探究交流—得出结论—强化训练”的模式展开教学。

3.教学评价方式:

(1)通过课堂观察,关注学生在观察、总结、训练等活动中的主动参与程度与合作交流意识,及时给与鼓励、强化、指导和矫正。

(2)通过判断和举例,给学生更多机会,在自然放松的状态下,揭示思维过程和反馈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使老师可以及时诊断学情,调查教学。

(3)通过课后访谈和作业分析,及时查漏补缺,确保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五、教学媒体:

多媒体

六、教学和活动过程:

〈一〉、提出问题

[引入] 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多项式乘多项式法则和合并同类项法则,通过运算下列四个小题,你能总结出结果与多项式中两个单项式的关系吗? (2m+3n)2=_______________,(-2m-3n)2=______________, (2m-3n)2=_______________,(-2m+3n)2=_______________。 〈二〉、分析问题

1.[学生回答] 分组交流、讨论

(2m+3n)2= 4m2+12mn+9n2,(-2m-3n)2= 4m2+12mn+9n2, (2m-3n)2= 4m2-12mn+9n2, (-2m+3n)2= 4m2-12mn+9n2。 (1)原式的特点。 (2)结果的项数特点。

(3)三项系数的特点(特别是符号的特点)。 (4)三项与原多项式中两个单项式的关系。 2.[学生回答] 总结完全平方公式的语言描述:

两数和的平方,等于它们平方的和,加上它们乘积的两倍; 两数差的平方,等于它们平方的和,减去它们乘积的两倍。 3.[学生回答] 完全平方公式的数学表达式:

(a+b)2=a2+2ab+b2; (a-b)2=a2-2ab+b2.

〈三〉、运用公式,解决问题 1.口答:(抢答形式,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m+n)2=____________, (m-n)2=_______________,

(-m+n)2=____________, (-m-n)2=______________,

(a+3)2=______________, (-c+5)2=______________,

(-7-a)2=______________, (0.5-a)2=______________.

2.判断:

()① (a-2b)2= a2-2ab+b2 ()

② (2m+n)2= 2m2+4mn+n2 ()

③ (-n-3m)2= n2-6mn+9m2 ()

④ (5a+0.2b)2= 25a2+5ab+0.4b2 ()

⑤ (5a-0.2b)2= 5a2-5ab+0.04b2 ()

⑥ (-a-2b)2=(a+2b)2 ()

⑦ (2a-4b)2=(4a-2b)2 ()

⑧ (-5m+n)2=(-n+5m)2

3.小试牛刀

① (x+y)2 =______________;

② (-y-x)2 =_______________;

③ (2x+3)2 =_____________;

④ (3a-2)2 =_______________;

⑤ (2x+3y)2 =____________;

⑥ (4x-5y)2 =______________;

⑦ (0.5m+n)2 =___________;

⑧ (a-0.6b)2 =_____________.

〈四〉、学生小结

你认为完全平方公式在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那些问题?

(1) 公式右边共有3项。

(2) 两个平方项符号永远为正。

(3)中间项的符号由等号左边的两项符号是否相同决定。

(4)中间项是等号左边两项乘积的2倍。

〈五〉、冒险岛:

(1)(-3a+2b)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2m)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5m+2n)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5a-1/2b)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mn+3)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a2b-0.2)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2xy2-3x2y)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2n3-3m3)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学生自我评价

[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感悟?

本节课,我们自己通过计算、分析结果,总结出了完全平方公式。在知识探索的过程中,同学们积极思考,大胆探索,团结协作共同取得了进步。

〈七〉[作业]

p34 随堂练习

p36 习题

七、课后反思

本节课虽然算不上课本中的难点,但在整式一章中是个重点。它是多项式乘法特殊形式下的一种简便运算。学生需要熟练掌握公式两种形式的使用方法,以提高运算速度。授课过程中,应注重让学生总结公式等号两边的特点,让学生用语言表达公式的内容,由于语言缺陷的原因,这一点对聋生来说比较困难,让学生说明运用公式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和特别注意的细节。然后再通过逐层深入的练习,巩固完全平方公式两种形式的应用,为完全平方公式第二节课的实际应用和提高应用做好充分的准备。

1 . 教学内容精心组织,容量恰当,重点突出,体现内容的有效性、系统性和有序性;

2 . 重视启发,活跃思维,方式、方法多样,选择适当;教学环节紧凑、合理;

3 . 教学媒体使用适时、适量、适度、有效。

4 . 教学结构组合优化,优质高效。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