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范文 > 教学设计

《静夜思》优秀教学设计

时间:2022-11-08 12:05:06 收藏本文
《静夜思》优秀教学设计

《静夜思》优秀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静夜思》优秀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静夜思》优秀教学设计1

活动目标:

1.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激发幼儿对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2.正确、有感情地诵读、背诵这首古诗。

活动重点:朗读、背诵古诗。

活动难点:

1、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体会诗人思念故乡的心情。

2、培养幼儿阅读古诗的兴趣。

活动准备:

收集并阅读了解有关李白的事迹、其它诗作等。

活动过程:

一、游戏情境导入——谈话。

1、小朋友,你们喜欢月亮吗?从古至今,许多诗人、作家和你们一样也很喜欢月亮,望着月亮,诗人、作家会想起许多令他们思念的东西。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有名的古诗《静夜思》。

2.出示课题,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二、游戏活动准备——感受诗意,朗读古诗。

1.出示挂图,配上好听的轻音乐。

师:小朋友,现在请你们细细地观察这幅图,看看挂图上有什么人?他在做什么?

2、幼儿自由说,师小结:在这样一个安静的夜晚,李白站在窗前难以入睡。他看到月光穿过井沿又洒落在窗前,那月光明亮如霜。仰望那天上的明月,又低下头看看地上的月光,一股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在他的心里油然而生,于是他写下了这千百年来感动着每一个中国人的著名诗篇《静夜思》

3、离开家乡,离开亲人,李白的心里一定非常的(幼儿说:难过、伤心、悲哀……)诗人看着挂在空中的明月,会想到什么呢?他想到了故乡的什么呢?”(幼儿回答)

4、师小结:是啊,在这样的夜晚,我们是多么思念亲人啊。下面我们就带着自己及李白的思念读这首古诗。

5、师范读,幼儿看着画面,想象师刚才的讲解感受诗中思念情。

6.模仿练读,想象意境。

7、小朋友,你们看到月亮你想到了什么?(轻音乐)生:“看到月亮……”

三、游戏活动过程——角色表演。

1、小朋友,现在请你们就把自己想象成李白,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在一个静静的夜晚,站在窗前望着圆月……(生双手合拢放在背后,深情吟诵)

2、幼儿接龙上台表演,配以乐曲。

3、通过多种方式背诵积累这首古诗。

四、游戏活动延伸。

和爸爸妈妈分享古诗《静夜思》。

《静夜思》优秀教学设计2

教学重点:

1、认读生字,写生字。

2、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1、在诵读古诗过程中体会古诗意思,感受诗人思念故乡的心情。

2、培养观察大自然的兴趣,落实观察夜空、阅读有关课外读物的实践活动。

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

2、每位学生留心看夜空,看看有些什么。

3、收集并阅读了解有关李白的事迹、其它诗作

教学方法:初步学习运用理解词义串连句意的方法学习古诗。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观图导入。

说说自己看到的。

二、揭题、释题。

1、思:思念,想念。

2、谁在什么地方,思念什么?

3、课前准备情况(有关李白的)交流。

三、初读古诗。

1、借助拼音自由读,要求把每个字音都读准。

2、把诗中的生字单独拿出读两遍,认一认。

3、检查读的情况。(主要是字音)

4、读后交流:你知道了什么,想知道什么。

四、细读古诗。

1、朗读古诗。你喜欢怎样读?(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读,多肯定,多鼓励)

2、配乐朗诵。

3、当堂背诵。思念故乡为题材的诗作,除了静夜思以外,你还知道哪些呢?指名背诵,出示其中二首:《泊船瓜洲》、《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朗读,背诵

五、认记生字记字形

静夜床光

举头望低故乡

1、说说你认记生字的方法,结合故的认识新偏旁。

2、生字卡片认读。

3、摘苹果游戏:把认到的生字摘下,组成词大声说出来。

六、练习写字,

1、观察范字指导书写

耳上横短,下横长

头:第一笔写在左上格,中间横略向上写在横中线上,第四笔竖撇,压竖中线起笔,最后一笔是长点,写在右下格

米:第一笔点写在左上格,小撇与点相对写在右下格

2、描红,临写,并提醒坐姿与执笔姿势要正确

3、展示学生作业,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七、课外作业

1、再看夜晚的天空,把新的发现说给同学听。

2、课外继续收集和阅读:有关李白及他写的其他诗,还有描写夜空或介绍有关星体的科学知识的一些课外读物。把收集到的和读过的带到班里,向同学介绍或互相借阅

《静夜思》优秀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生字“思、故、乡、低”,认识偏旁“攵”。

2、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激发学生对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3、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古诗。

教学重点:

认读生字,写生字并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讲授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你们都积累了哪些古诗?用你最美的声音背给大家听,谁愿意展示?

2、课外我们已经积累了许多古诗,今天再跟老师学习一首新的古诗。《静夜思》

二、了解作者,知诗题。

1、他是谁写的古诗呢?(李白)你对李白有什么了解?(学生说,简介李白)

2、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古诗也是李白作的,题目是(板书课题,师板书学生说笔画),齐读课题(2遍)。

3、这三个字我们已经认识了,你能说说你用什么方法记住的吗?(加一加,组词)

4、依次组词(安静)(夜晚)(思念)板书。用词语来记字也是一种识字方法。

5、大家看“思”字,不仅要求我们认识,还是要求我们会写的一个字(打开书43页),仔细观察占格, ……此处隐藏14205个字……情景图,写有生字的小黑板,教师用的生字卡片,与宁静夜空和谐的音乐;学生用的生字卡片,课前召开一次“神奇的星空”资料交流会。(详细过程见单元综合活动设计)

【教学过程】

一、由图入境,激趣设疑

1、出示“诗人李白遥望明月”的情景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仔细看图,从图上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有什么疑问?

2、教师揭示课题:静夜思读了这首诗,你就会解决很多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学生看图回答图中内容:一轮圆月、一个人抬头望明月、这是夜晚┅┅

(教师引导学生提出自己想知道的疑问)这个人是谁?是什么时候的人?这是什么季节的晚上?┅┅创设这一情境,与诗意联系,与诗作者及时代背景相联系,将学生带入了诗的意境,有助于理解诗的内容和感情;同时,让学生据图提问,既能促使学生带着疑问去读书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又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习惯和能力。

二、初读古诗,感知大意

1、同学们,谁会背这首诗?指名背,要求其他同学打开书听读。(生背后,教师要鼓励其课外主动学习)

2、再次齐读:提不同要求,会背的可背,不会背的,可以看书读,不会读的,可以边听边随读。一生背诗,其他学生看书听读。背诵。了解学生课前读此诗的情况,实现以学定教,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课外主动背诵古诗的积极性。

三、再读古诗,识记生字

1、先读一遍古诗,再对照生字表把生字在诗中圈出来,然后想办法记一记这些生字。

2、检查学生识记生字的总体情况。出示生字表。

3、出示字卡,用开火车的形式快速反馈认字情况。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认字情况,尤其要关注学困生。

4、教师对一些如加、减、换偏旁的方法记字的要及时归纳并推广给全体学生,以便使学生掌握一些常见的识字方法,对编出的歌诀要给予肯定。学生自读古诗,在诗中勾出生字,再读生字,想办法记一记。同桌互相用生字卡检查生字的读音。学生汇报哪些字想出了好办法,就自由站起来说给大家听。学生练读。发现错读或不会读的字,及时让学生多读几遍。同桌同学互查互帮,并在同学的书上标记不会认的字。学生自由汇报自己想出的记字好办法。学生自己探究识记汉字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学生识字后,及时反馈结果,学生从心理上会产生一种“我要全对”这样一种适度的压力。此时发挥同伴检查评价的作用,促使学生积极投入识记生字的过程,提高识字的效率。教师在全班的反馈中,肯定学生的识字方法,有助于学生掌握汉字规律,形成识字能力。

〖教师活动〗

1、教师组织学生自己再读古诗,想一想知道了什么?

2、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汇报,与解决课初学生提出的问题要联系起来。

3、随学生的回答,相机引导学生弄清以下几点:本诗的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他一生写了约一千首诗歌。谁还会背李白的其它古诗?课下查找一些李白的诗背一背。

4、为什么诗人把月光当成了“霜”?你在什么季节见过“霜”?(秋天,进而解决了课始学生提出的图上是什么季节的问题)月光与霜有什么相似之处;

5、理解“举”、“低”。

〖学生活动〗

1、学生自读,汇报知道了什么。

2、小组互相交流:知道了什么。

3、组织全班交流。

4、学生与教师一起交流。

5、学生背诵以前背过的其他古诗。

6、学生思考、结合实际讲解自己对霜的了解。

7、学生边读诗边做“举头”和“低头”的动作。“我知道什么”这一极具开放性的问题,解答域宽至全文语句,问答距长至全诗内容及情感,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各类学生,都能或多或少、或深或浅地读懂一些词句。选择的空间很大,学生的自主性得到了有效地发展。在全班交流时,教师从学生汇报的已知中,了解学生所未知的,进行点拨,使学生的认识逐渐走向完善,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五、感情朗读、背诵,读中悟情,背中积累

学生边读边想象,边加上动作。

六、指导写字让学生观察生字,描红、临写

展示学生写的字,评一评,教师相机指导。学生观察“目、耳、头、米”4个字在田字格中是怎么摆放的。然后临摹书中生字,体会如何占位。写字要让学生自己观察、体验汉字的书写特点,通过评价,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七、布置作业,将学习延伸至课外

1、把《静夜思》背给家人听,并评价。

2、查找与月亮有关的古诗或李白的诗背下来。语文学习的资源非常丰富,课内外结合,培养学生课外学语文的意识。

《静夜思》优秀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1、认识“静、夜、思、床、前、明、举、低、故、乡”10个生字;会写“乡、头、是”三个字。

2、朗读古诗,背诵古诗,体会古诗的意思。

3、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亲人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1、识字、写字。

2、朗诵古诗。

课前准备:

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新课。

2、板书课题。

3、释题:思、思念、想念。思考:诗人在什么时候思念什么?激发学生求知欲。

三、初步感知

1、引导学生看图,让学生欣赏,初步感悟古诗。

2、师范读古诗,体会古诗意境。

四、初读古诗,读准字音。

1、学生自由朗读古诗,并画出生字,读准字音。

2、出示生字词卡片,检查生字读音。

3、识记生字,学生互相交流怎样识记生字。

4、指导认识生字。

5、检查识记字形情况,互相交流,书空“乡、是、头”。

五、理解古诗,朗诵古诗。

1、引导学生说说读懂了哪些词句。

(1)说说自己见过的“霜”。

(2)用动作表示“举头”、“低头”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感情。

3、学习朗读古诗,主动汇报学习情况表演朗读。

4、多种形式朗读古诗。(1)男、女生读。(2)分小组读。(3)开火车读。

5、指导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6、练习背诵。大胆评议,说说自己的学习方法,读书方法。

7、集体背诵古诗。

六、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古诗《静夜思》,懂得了家乡和亲人的可爱,还会认了10个生字,学会写了3个生字。只要我们开动脑筋,主动积极地学习,就能不断地增长知识。

七、作业

1、书写生字。

2、请同学们看看夜晚的天空,把看到的,想到的说给同学们听。

板书设计:

13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优秀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