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戴嵩画牛教学设计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书戴嵩画牛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材分析:
《书戴嵩画牛》是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2课《文言文二则》中的第二篇文言短文,是苏轼为唐代画家戴嵩的《斗牛图》写的一篇题跋。文章用简洁的语言,平实的手法,围绕唐朝画家戴嵩画的《斗牛图》,刻画了杜处士和牧童两个特点鲜明的人物,讲述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揭示了“耕当问奴,织当问婢”的道理。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结合注释理解重点词句,读懂文章大意,感受文言文简约凝练的语言特点。
3、学习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能用自己的话创造性地讲讲《书戴嵩画牛》的故事。
4、领悟本文一事一理的写作方法,明白做事需向内行人请教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运用已有的学习文言文的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读懂文意,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
2、想象故事细节,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识题跋
1、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22课《文言文二则》。上次课《伯牙鼓琴》带我们重温了一段动人的知音故事,也让我们欣赏了音乐的魅力,这节课,我们将一起去看一幅画,围绕这幅画,又会有怎样的故事呢?
2、板书课题
(1)指名生读课题,注意停顿:书/戴嵩画牛
(2)为什么要这样停顿呢?
相机理解:“书”就是“书写”的意思。
3、介绍题跋:题跋指写在书画、书籍、碑帖前后有关品评、鉴赏等的文字,写在前的叫“题”,写在后的叫“跋”。这则文言文就是苏轼为戴嵩的画作《斗牛图》所做的题跋。
4、简要介绍戴嵩。
二、初读古文,明节奏
(一)整体感知,读准读顺
1、自读课文,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指名朗读,正音。
(1)相机指导:结合字义读准“处、好、数、曝”四个多音字的读音。
(2)引导学生看偏旁猜“曝”的意思,介绍古人“曝晒节”曝晒习俗,相机指导书写“曝”字。
3、同桌相互检查读音是否准确。
4、全班齐读课文。
(二)感知节奏,读出韵律
1、提示:文言文在朗读时,要注意停顿和节奏。
课件出示: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2、指名朗诵(师生合作读,齐读等)
三、精读古文,知文意
(一)积累方法,疏通文意
1、回顾一下我们学习文言文否有那些好方法?
2、指名交流
(1)看注释
(2)联系上下文
(3)看插图
(4)结合生活经验
(5)查阅资料
(6)问老师、问同学……
3、四人小组合作,用上这些学习文言文的好方法,看看你们能读懂这则文言文吗?
(二)情景再现,品读人物
过渡:老师要来检查检查大家的学习成效了,敢接受挑战吗?
1、故事里都出现了哪几个人物?
相机板书:杜处士小牧童
2、面对同一副画,杜处士和牧童都有什么表现?
杜处士:尤所爱
小牧童:谬矣(板书并指导书写“矣”字)
3、你从哪里可以看出杜处士尤所爱这幅《斗牛图》呢?
(1)“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2)想象一下他的表现,他可能怎么珍爱这幅画,说说具体表现。
说话练习:他可能会这样夸耀这幅画:
他可能会这样爱惜这幅画:
他还可能……
(4)你能通过朗读把杜处士对这幅画的“尤所爱”表现出来吗?
(5)朗读指导。
4、面对杜处士爱不释手的《斗牛图》,小牧童却说“谬矣”,为什么呢?
(1)“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
(2)什么是“拊掌大笑”?表演“抚掌大笑”,要体现牧童的神态和动作。
(3)指导朗读
(4)面对牧童的'质疑,杜处士什么反应?
对比“拊掌大笑”与“笑而然之”,体会人物形象。
5、扮演角色,指导朗读。
6、检查最后一个问题:文章哪句话揭示了这篇短文蕴含的道理?
“耕当问奴,织当问婢。”
语言拓展:看病当问()
做饭当问()
()当问()
教师小结:是呀,术业有专攻,要想把事情做好,就要向有经验的内行人请教。这就是题跋的写作特色一事一理,有叙事有感悟。文章寥寥93字讲述了一个丰富有趣的故事,告诉我们了一个亘古不变的道理,把画作之美、语言之美融为一体。
四、展开想象,讲故事
1、真不愧是六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了,通过你们的自学已经读懂了这则文言文,如果能用自己的话来讲讲故事就是真本事了。要讲好故事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2、指名交流。
完整讲述故事,符合原文,不要遗漏情节,注意语言、动作、神态……
3、提示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在讲故事时,加入合理的想象,故事内容会更丰富有趣。
4、加入想象,同桌互讲。
5、展示、评价、交流。
五、思辨题跋,享阅读
1、出示斗牛画作、红牛广告等图片,老师这有几幅斗牛图,请你仔细观察,“学贵有思,学贵有疑”,你有什么疑问?
2、其实、两牛相斗时,尾巴可能有两种情形,既有“尾搐入两股间”,也有“掉尾而斗”,但这并不意味着牧童的意见是错的,其实牧童的观察是细致的,他的意见源于与牛朝夕相处,只不过他并没有见到两牛相斗的不同情景罢了。
3、推荐阅读《书吴道子画后》,和同学分享你的体会。
4、用自己的话把故事分享给家人听。
板书设计
2、文言文二则
书戴嵩画牛
曝
杜处士→《斗牛图》→小牧童
尤所爱谬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