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1设计理念:
在新课改不断推进的形势下,在新课标的精神指导下,教学中力求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充分地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改变过去逐字逐句理解的串讲模式,充分调动手、口、脑、眼多种感官,以“想说读悟画”为主线,借助图片、影片的直观功能,领悟诗意。通过语言创设情境,启发想象,激发情感,指导朗读。反复朗读,以读代讲,整体感知诗作,尽量不破坏不歪曲诗人原创的本意,留下更为完整的印象,留下更多可以想象、品味和拓展的空间。
学习目标:
1、会认4个生字“瀑,庐,炉,疑”,会写4个新字“炉,银,烟,流”。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吟诵古诗,通过创设情境,想象画面,图文对照,体会诗意,入情入境,感悟诗人赞美大自然,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3、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和诵读的积极性。
课前准备:
CAI教学课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借图说话,解释课题
欣赏庐山瀑布的风景图片,你有什么想说有什么想问吗?学生自由发言。
师问:你知道这是哪里的风景吗?(庐山)
师问:展现在面前的是什么?(瀑布)
风光秀丽的庐山、雄奇壮观的瀑布,吸引了古往今来许多诗人作家,留下了无数优美的诗篇。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唐朝大诗人李白在游览江西省庐山时题写的著名诗作《望庐山瀑布》,板书课题。
释题:谁来说说题目的意思:望——远远地望去。图上画的就是诗人李白在远望庐山瀑布。
【设计意图:欣赏庐山瀑布的图片,创设情境,解释题目意思,带领学生走进诗篇,建立第一印象。】
二、认读字词、读通诗句
1、回忆古诗:这首诗有谁曾经背过,现在有谁能回忆起来,背给大家听一听,指名领读。
2、相机认读字词:香炉紫烟遥挂疑银河
3、指名个别读,分男女朗读古诗。(配乐朗读)
【设计意图:让曾经背过此诗的同学,展示背诵,教读古诗,既创设了展示的舞台,培养了自信心,又节省了教读的时间。相机认读生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记忆字形,提高识字的效率。配上音乐,朗读古诗,一下子就奠定了古诗的情感基调,更好地展开下面的教学。】
三、读画,悟画
古诗好读易背,朗朗上口,诗仙李白仅仅用了二十八个字,就把瀑布描写得何其壮美,可见简简单单的字里行间却隐藏着深刻的含义。
1、读第一句“日照香炉生紫烟”,让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自由汇报。
日照——阳光的照射。香炉——庐山上其中的一座山峰。
字形对比“庐——炉”。 “生——升”可以调换吗?(“生”就是先产生再慢慢地升起来,把烟雾描写得更生动形象了。)
展示图片,多美的景象啊!这时的香炉峰好像披上一层淡紫色的轻纱,山上的景物朦朦胧胧的,就像仙境一般。你想说:“ ”。(引读第一句“日照香炉生紫烟”)
2、李白远远地望着瀑布,觉得这庐山瀑布就像什么?(自由说)
川——大河。李白觉得瀑布像一条大河一样挂在山的前面。他说:。(引读第二句“遥看瀑布挂前川”)
3、现在,我们和李白一起站在山脚下,举头仰望,瀑布从那高高的山峰上飞快地直冲下来,这时你想说:“ ”。(引读第三句“飞流直下三千尺”)
这里哪一个字把庐山瀑布写活了(飞),它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三千尺——形容山峰很高很高,这样说却实有点夸张。
你能用夸张的语气读出山的高、水的长吗?
4、是呀,瀑布从高高的山峰上,像飞流一样地直泻下来,多么壮观的景象啊!此情此景,难怪李白会以为是天上的银河掉下来了。于是他也发出了这样的惊叹:“疑”。(引读第四句“疑是银河落九天”)
疑——以为。九天——传说中天分为九层,就是天的最高处。
5、体会诗中名句
全诗只有四句,你认为哪些句子最能体现瀑布的雄奇壮观呢?(第三四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是的,这是李白留给我们后人的千古绝唱啊!现在让我们一起惊叹“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设计意图:图文结合,体会诗意,教师通过语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想象画面,利用引读技巧,展现诗句,诵读诗句,达到入情入境、以声传情的朗读效果。】
四、借情入境,体验感受
同学们,诗中有意,以诗传情,李白通过这首诗赞美了大自然的风景,他喜欢游山玩水,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现在你想跟着我到山脚下,欣赏庐山的美景,感受瀑布的磅礴气势吗?(观看庐山瀑布的影片)
谈感受,你又想说什么呢?
真的闻名不如见面,让我们再一次赞美它吧!(播放影片,吟诵全诗,吟诵诗中名句。)
【设计意图:播放影片,再次感受庐山瀑布的壮美雄姿,体会诗句中寄寓的情感,体会李白当时的豪迈之情。此时再读古诗,就更能表现出其中的韵味,释放心中的情怀了。】
五、寄画抒情
你能通过手中的画笔,描绘出你心中的庐山瀑布吗?还可以在旁边题诗一首,或题诗一句,亦可题上一个词,一个字。
展示作品,欣赏评议。
【设计意图:有了猜画、读画、悟画、入画的环节作铺垫,再让学生描绘瀑布,题词作诗,产生的感受就更丰富了,思维的火花就更强烈了。】
六、指导写字
庐山瀑布固然壮美,同学们的朗读很优美,描绘的图画也各有风格,接下来你们能把诗中出现的生字写美吗?
让学生观察“炉、烟、银、流”这四个字,并交流应注意的地方。
【设计意图:让学生每一节课都动笔写一写字,是新课标的要求之一。由学生自己观察、发现、交流后再书写,可以提高学生对字形的记忆能力和审美水平,又体现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七、作业
选择你喜欢的作业:
1、读一读,背一背李白的诗。
2、搜集描写美景的诗歌、短文,再读一读。
【设计意图:课后作业要体现实效性和民主性,让学生根椐自己的意愿去选择作业,有利于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设计搜集性的作业,可以激发学生不断探索的欲望,拓宽语文的阅读面。】
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2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能理解诗句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描 ……此处隐藏19751个字……等4个生字,会写“吴”等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3、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积累古诗中的名句。
【课前准备】课件。(瀑布映衬青山、飞流直下的情景)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你见过瀑布吗?我来读一首诗,是叶圣陶老先生的《瀑布》。
(瀑布,叶圣陶,还没看见瀑布,先听见瀑布的声音,好像叠叠的浪涌上暗滩,又像阵阵风吹过松林。山路忽然一转,啊!望见了瀑布的全身!这般景象没法比喻,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站在瀑布脚下仰望,好伟大呀,一座珍珠的屏,时时来一阵风,把它吹得如烟、如雾、如尘。)
你们觉得瀑布美吗?自己读读吧。
古时候有一位伟大的诗人写了一首赞美瀑布的诗,这首诗共四句,二十八个字就把瀑布的样子和它的壮观气势描述了出来,那就是唐代诗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板书课题,随机识记“庐、炉、瀑”。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出示多媒体泛读)请同学们认真听,注意把握朗读古诗的节奏美。
2、请你打开书自己试着读读吧,要读准字音,读好古诗的节奏。
3、谁想读给大家听?(读后学生自评)
4、教师范读,帮助学生掌握好节奏。
5、自由读。
三、精读古诗,培养美感
1、同学们读得真不错,评价的也很到位。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是一首诗,更是一幅美妙绝伦的画,要是学们能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其中美妙的画面那该多好啊!这就需要大家细细的去读读诗句,如果再读中遇到困难,可以参看老师给出的智慧囊。
2、出示相关词语注释,请同学读一下。
3、现在就请大家参照老师给出的智慧囊,自己动脑、动口、动手大胆的去学习,咱们比比看谁能把这首诗描绘得最美。
4、请学生自由发言,能说多少说多少。
5、接下来,老师来描述,你们猜老师说的是那句古诗?
6、通过刚才的描述,我想同学们已经知道全诗的意思了,接下来咱们大家一起讨论一下诗中那几个地方写得好,好在哪里?
7、学生个人静静思考。(培养良好的思考问题的习惯)
8、全班交流讨论,结合李白的其它诗句如:“白发三千丈”,重点引导学生欣赏“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四、再读古诗,体悟美感
1、经过大家刚才的讨论,可见诗人把这首诗写绝了,我们感受到了庐山瀑布的美。请你带着这种美感自己再来读读这首诗吧!
2、师生赛读。
3、这堂课同学们表现的很出色,接下来我就带大家一起去观赏一下庐山的瀑布。
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15【指导思想】
通过《望庐山瀑布》的教学,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思想。在教师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拥有学习的自主权,使学生主动学习,善于学习,会学习,培养自主创新性学习的能力,为其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思路】
首先,根据大纲要求,给学生整体感知,让学生对整首诗有一个整体印象。然后,紧紧围绕以学定教的原则设计教学环节。适时安排教学环节,引导学生自学探究,创建自读自悟的机会,让学生充分地自主学习。从学生已知入手,探讨未知。引导学生自主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与全程参与。其次,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朗读。以读为本,把读与理解、读与想象等有机结合,并不断提高读的要求,使学生感受到诗词的魅力,领悟到祖国文字的凝练。最后,加强课内外结合,打破了课内外的界线,扩大了学生的课外阅读,注重了知识的积累运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诗句,了解古诗内容,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
2、学会诗中的生字新词。
3、背诵这首古诗。
【教学方法】
启发式、讨论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学过程】
一、以旧引新,激发兴趣。
我们已经学过不少古诗,现在有谁愿意来背一背你记住的古诗?有没有李白写的呢?(静夜思、夜宿山寺、送孟浩然之广陵、早发白帝城)
大家知道李白的诗还真多呀!通过课外查阅资料,你们对李白还有哪些了解呢?(李白生卒年月701-761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号称诗仙现存诗900多首风格飘逸、豪放想像丰富、气魄雄伟)
二、紧扣题眼,品词析句。
师:李白五岁时就开始读书习字,读了很多书,二十六岁起离乡远游,走了大半个中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望庐山瀑布》就是他畅游庐山后写下的。
1、师范读全诗。全班自由读。
2、学习生字,分别是庐、瀑、炉。
3、全班齐读这首诗。
师:读题目,谁能用这个“望”字组词?你觉得在这儿应该用哪个词更准确些?解释题目的意思。(指名回答)
师:我们来看看庐山,看看庐山的瀑布。(看课文插图)你看到了什么?(指名回答)
师:这些都是静止的图片,现代科技的发展,让我们在课堂里了能领略到庐山和庐山瀑布的壮观景色。请看光碟。
师解说: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的南边。庐山山峰重叠,非常雄伟壮丽。其中有一座山峰叫香炉峰,因为山上常有云雾笼罩,在阳光照耀下有紫色雾气升腾,像正在焚香的香炉一样,故取名香炉峰。看这就是著名的香炉峰。庐山一年四季景色优美……
看完后,请你来夸夸它。(观看后指名回答)
师:对,夸得真好!我们来看看李白是怎样夸的?
4、指组读第一句诗。读注释①和②。除了这两个词,诗中哪些字你不理解?说整句诗的意思。读。
5、总结学法:读诗句、看注释、说意思。
6、根据以上学法自学二、三、四句诗。
7、汇报自学情况。
为什么要遥看?
“飞流”、“直下”说明什么?
怎么理解“三千尺”?
“疑”是什么意思?
师:学到这,还有什么疑难的问题吗?请提出来。(质疑解答)
师:现在谁来说说全诗的意思?(指名回答、同桌互答)
三、自读自悟,深入理解。
师:你觉得诗中哪些字用得妙?为什么?(生、挂、飞、落……)
师:轻声背诵诗,想象自己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谁能用“啊,――真――”的句式来表达庐山瀑布给你的印象。此时此刻,你最想对李白说什么?背诵、注意重音,再读古诗,把你们的感受读出来。
指导默写。
四、总结学法:(出示小黑板)
学习古诗的一般方法:
1、读诗题,介绍作者
2、读诗句,理解诗意
3、再读诗,体会感情
4、背诵默写
五、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21、古诗三首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