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年级《坐井观天》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二年级《坐井观天》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二年级《坐井观天》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
《坐井观天》这则寓言,通过生动有趣的对话,给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文章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这一寓意,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因为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片面的。
学生分析:
二年级学生年龄小,他们经常把部分当整体,“管中窥豹”“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看问题的方法是错误的,但他们在生活中却常常犯这样的错误。比如学艺,常会有这样的感觉,刚接触时,自我感觉特别好,以为自己会了,待到用时,方才明白,山外有山,学无止境。这异于“坐井观天”啊。因此,进行本课的教学是非常必要的。
设计理念:
成语故事《坐井观天》,让学生懂得目光短浅,眼界狭小,见识就会有限的道理。我认为可针对学生喜爱故事的特点,利用插图,激发他们主动读故事,引导他们评价故事中的人与事,从中理解和懂得故事所包含的道理,还可以启发学生大胆想象,续编故事。要让学生把故事中的道理与自己和周围世界联系起来,感悟故事,感悟生活。因此,朗读、质疑、讨论、评价、想象是比较好的学习方式。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分角色朗读对话;
2、发挥想象力,初步理解寓意;
3、理解“井沿”“大话”“无边无际”等词语。
重点难点:
懂得“坐井观天”寓意,明白本词含有贬义。教育学生开拓视野,多读书籍,增长见识。
教学准备:
1、小黑板;
2、小青蛙、小鸟的头饰及图片
教学流程及意图:
一、课前热身
同学们,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一份特别的礼物,(出示动物小图片)你们瞧,这可是老师亲手画的,精心为你们准备的,喜欢吗?不过只有学习认真,爱动脑筋,积极回答问题的小朋友才能得到。做得到的小朋友坐端正。真棒!词语娃娃正等着你们呢!
1、小黑板出示词语(指名读----齐读)
坐井观天口渴回答相信抬头小鸟
无边无际说大话弄错井沿看见青蛙
2、理解词义:“无边无际”是什么意思?那你知道什么是无边无际的吗?
词语搭配:无边无际的(天空)(大海)(沙漠)(宇宙)(太空)
3、说句子:任选其中一个词语说句子。4个
小结:小朋友能够学以至用,老师真佩服你们。
二、激趣导入
为了奖励你们这些聪明的小朋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想听吗?从前啊,有一口古老的井,井底生活着一只青蛙。它每天坐在井底,从来没有出去过,就这样平静地生活了很久。终于有一天,飞来了一只小鸟,落在井沿上,它们俩发生了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坐井观天》这个成语故事。
请同学迅速把书翻到60面,大声读读这个故事。
三、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每个字,读通每句话。
2、想一想:
这篇课文写的是谁和谁发生争论的故事?{贴小鸟、青蛙图片}
争论什么?(天的大小)
四、学习课文,理解内容
1、课文中讲青蛙住在什么地方?(井底)
板画,井,把青蛙移到井里
2、那么小鸟从哪儿来呢?(从天上飞来,落在井沿上)将小鸟移到井沿。
指图理解:井沿:就是井边。
过渡:它们俩碰到一起是怎么争论的呢?请同学们拿起笔,再次小声读读课文,找出它们的对话,用“--------”画记出来。
一共有几次对话?谁来读出他们的第一次对话?对,就是课文的第二段和第三段。
3、对话导读,理解
【出示第一次对话】
①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第二段和第三段,你从这次对话中知道了什么?
②假如你是这只小鸟,飞了一百多里,你会有什么感觉?所以小鸟的话要读出又累又渴的感觉。谁来试试?
③青蛙说的话是个什么句子?要读出奇怪的问的语气。谁来读读?
④1、2组读青蛙的话,3、4组读小鸟的话,老师来叙述。
过渡:青蛙听小鸟说飞了一百多里,觉得更奇怪了,而且一点儿也不相信,我们来看看他们的第二次对话。
【出示第二次对话】
①谁找出他们的第二次对话读读?师贴出句条。
②从这次对话中,你知道
青蛙认为天多大?(井口那么大)
小鸟眼中的天是什么样子的?(无边无际,大得很)可是有趣的是青蛙还认为小鸟是在说大话,说大话是什么意思?就是吹牛,说假话。可见青蛙一点儿也不相信小鸟的话。
③改换句式:请看青蛙说的这句话,师读,“还用飞那么远吗?”意思就是说“不用飞那么远。”
④指导朗读:青蛙的话应该怎么读?(读出不相信的语气)指名读
小鸟的话要读出耐心诚恳的语气。指名读
师带读分男女读青蛙和小鸟的话。
过渡:一个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另一个认为天无边无际,而且谁也不肯让输,你们瞧!
【出示第三次对话】
①1、2组齐读青蛙的话,3、4组齐读小鸟的话。
②请同学们分学习小组互相讨论一下。你认为谁错了?(青蛙)你们的意见相同吗?
③你们都认为青蛙错了,为什么它眼中的天为什么就只有井口那么大呢?
4、小实验:
我们先来做个小实验,把书卷起来,卷成一个纸筒,往上面看,你能看到多大的一片天?指名说。我们的视线被纸筒挡住了,看到的只是一小部分。
小结:青蛙不就是这样吗?它一直生活在井里,视线被井壁挡住,所以它看到的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5、想象
小鸟为什么会认为天无边无际呢?
因为它一定飞过很多地方,从来没有看到过天的边际。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你就是那只可爱的小鸟,你飞过哪些地方?看到了一些什么呢?
边想象边说句练习。(小鸟展开翅膀飞呀飞,飞过高高的山,飞过广阔的田野,飞过茂密的树林,飞过蔚蓝的大海)
你们飞过那么多地方,有没有看到天的边际?可是青蛙不相信啊,你有什么好办法让它相信呢?(让它跳出井口来看看)
五、总结拓展,揭示 ……此处隐藏14026个字……读的过程中,积极地引导学生释疑,点燃思维火花,促使学生多思苦思。通过直观、形象的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理解井沿即井口的边,并在黑板上张贴了小鸟和青蛙所处的位置;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大话就是吹牛、不实在的话;联系句子和上下文,通过读找小鸟说的话: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水喝。理解无边无际就是非常大,大得没有边际,并扩展思维,除了天无边无际,哪些事物也能说无边无际?学生很快地说出了很多答案:沙漠、宇宙、大地、草原??老师再因势利导,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出小鸟赞叹天很大的语气。把评价的权利还给学生,尤其是让生生之间进行赏析性的评价,这使被评价的孩子得到激励,感受成功的喜悦;孩子在赞赏别人的优点时,也是在主动学习,积极接受。当然,赏析性评价还可以是学生自我进行评价,例如,孩子这样自我评价:“我觉得我读‘我天天坐在井里,不会弄错的。’读得好,我特别注意读出‘天天’,可以看出青蛙是多么自信。”这同样可以激起孩子们的自我反思。学生通过质疑引读,在思考后自己解开了心中的疑问,思维得到了较好的锻炼。
二年级《坐井观天》教学设计12寓言故事:
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告诉人们一个深刻的道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坐井观天》,来看看他会告诉我们怎样的道理呢?
板书课题:
坐井观天
过渡:
有同学已经迫不及待的看看寓言故事了,不着急,让我们闯关完成,就能顺利通过第一关哦。
生字闯关:
1、学生自己找,自己读。
2、教师讲解个别字词。
3、生领读。
4、开小火车读。
5、趣味课堂。
过渡:恭喜大家来到第二关,有没有信心继续呢?
课文闯关:
1、听录音,找出文中青蛙的话用“-”画出,小鸟的话用“~”画出。个别读,同桌互读,分角色朗读。
2、试着谈谈青蛙和小鸟一共有几次对话。
3、青蛙和小鸟在争论什么?
4、他们分别是怎么认为的?为什么呢?
5、小鸟又去过哪些地方呢?青蛙呢?
6、青蛙相信小鸟说的话吗?从哪里能看出来?大话,笑。
7、揭示道理。
拓展延伸:
青蛙跳出来看到什么,想到什么?
用一句古诗形容青蛙跳出来看到的更多的世界,应该是什么?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结束:愿我们同学都能登高望远,勇攀高峰,做个有见识的人。
准备:
1、青蛙,小鸟插图板书需要用到。
2、生字转盘。
3、学生画出青蛙眼中的天,小鸟眼中的天。
4、配乐,小鸟飞过的地方。
二年级《坐井观天》教学设计13教学要求:
1、通过学习,让学生初步了解《坐井观天》这个寓言故事是比喻眼界狭小,所见有限
2、理解“说大话”、“无边无际”等词语的意思,练习读出反问句的语气。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朗读对话,理解寓意。
课前准备:
1、卡片:小鸟、井沿、回答、弄错、无边无际、抬头、青蛙。
2、实物:青蛙、小鸟头饰。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1. 读词语卡片,巩固生字词。
二、 深入学文
1、师:同学们掌握得很好,每课的生字词一定要牢牢掌握,掌握的还不熟的同学,利用课余时间加强一下。昨天我们已初步学习了《坐井观天》这篇文章,文中提到了两只小动物,谁说说是哪两只小动物?(青蛙小鸟)喜欢青蛙的同学举手,喜欢小鸟的举手,(发头饰道具)说一说为什么?学一学青蛙叫或小鸟飞。
2、哪位同学愿意把两只小动物根据书中的描述贴在黑板这口井的相应位置上。(出示图片)
3、为什么贴在这个位置上?用手指一指井沿的位置。井的旁边叫井沿,那桌子的旁边叫——桌沿。你还能说出什么沿?(床沿、河沿等)
4、课文讲了两只小动物为了一个问题争论了起来,他们是怎样争论的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在文章中用“_______” 、“ ”分别画出青蛙和小鸟说的话语,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的话多读两遍,体会一下。(课件出示自学要求)
5、学生读书自学。
6、汇报交流,边读边悟。
(1) 谁能根据刚才的自学情况完成下列填空题。(青蛙)和(小鸟)争论(天有多大)。小鸟和青蛙各自认为天有多大?(师随即板书“井口那么大”“无边无际”)
(2) 青蛙此时是在哪里看天的?(井底)
(3) 青蛙在坐在井底认为天不过井口那么大。我们来读一读青蛙说的这句话。师生齐读“朋友……”
(4) 青蛙不相信小鸟说的,怀疑地说“还用飞那么远吗?”“那么远”指多远?(一百多里)这一百多里有多远?(举例:从学校到广州火车站)想一想:小鸟飞这一百多里都会看见什么?(河流、山川等)
难怪小鸟说天是……无边无际的。
(5) 青蛙不相信小鸟说的,认为小鸟是在……说大话。说大话什么意思?(吹牛)
(6) 感情朗读2、3、4、5自然段。
(7) 小鸟诚恳地对青蛙说天是无边无际的,可青蛙不相信,还笑了,它为什么笑?这是一种什么笑?
(冷笑、嘲笑)青蛙冷笑什么?嘲笑什么?(它认为小鸟无知)
(8) 谁来有感情的读一读这段话?(用骄傲自大的语气读)
(9) 这时小鸟也笑了,小鸟的笑又是怎样的笑呢?(善意、友好)
(10)我们来看看这位友好的小鸟最后对青蛙说的什么呢?(齐读第7然段)。
(11)是呀!如果青蛙跳出井口会看到什么?(屏显:青蛙看见了——)青蛙看着一眼望不到边的稻田,感受着泉水叮咚的小溪,欣赏着蔚蓝的天空,它会说什么呢?(青蛙惭愧了;青蛙惊讶了;青蛙感慨了……)
(12) 青蛙就是因为天天坐在井底,不求上进,所以它目光短浅(板书:目光短浅),看到的天空就只有井口那么大;而小鸟整天翱翔在广阔的天空中,所以它见多识广(板书:见多识广)。这也正是这篇寓言告诉我们的道理。同学们!我相信你们学完这篇文章后一定会被小鸟的见多识广、谦虚诚肯所打动,也一定会为青蛙的自高自大而气愤。没关系,把你想说的话说出来。
屏显:我想对(青蛙、小鸟、同学)说:“——。”
三、检测反馈
1、感情朗诵
(1)小组练读。(戴青蛙、小鸟头饰的各一名,其他的读旁白。)
(2)师读旁白,戴青蛙、小鸟头饰的分角色起立齐读。
2、选词填空 无边无际 相信 井沿 青蛙 小鸟
( )落在( )上,告诉( )天( ),大得很。( )不( ),认为( )说错了。
板书设计:
13、坐井观天
小鸟图 无边无际 见多识广
青蛙图 井口那么大 目光短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