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范文 > 教学设计

《宿新市徐公店》教学设计11篇

时间:2022-01-22 00:05:16 收藏本文
《宿新市徐公店》教学设计11篇

《宿新市徐公店》教学设计11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宿新市徐公店》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宿新市徐公店》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认读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以图引文

1、出示幻灯图片,请大家仔细观察图片,把你看到的告诉大家。

(小男孩、黄蝶、花、小路。)

2、大家来到这里,你认为这里的景色怎样?人呢?

(美丽、可爱)

想知道这是哪里吗?这里是新市一个姓徐的人开店的地方,唐代诗人杨万里就住在这里。

(教师随手板书课题和作者)

3、让生齐读课题,理解题意。

二、自由读诗,扫除生字障碍

师语:杨万里看到美丽的景色,他写了一首美丽的小诗,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诗。

1、圈出生字,小组交流识字方法。

2、请小老师上讲台进行生字教学,班内交流识字方法,筛出难字进行教学。

3、出示带有生字的句子认读。

三、学习古诗

1、出示全诗画出节奏:

宿新市徐公店

唐 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2、教师范读古诗。

3、学生自由以组学习古诗,找出不理解的诗句。

4、班内交流学习情况。

(重点理解前两句古诗)

四、指导朗读

1、师:这么美的春天,我们读诗时应该怎样读?

2、录音范读,学生模仿朗读。

五、背诵古诗

六、指导书写

七、布置作业

1、背会古诗。

2、积累古诗。

《宿新市徐公店》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小草顽强的生命力;想象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快乐。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情感。

3、有背诵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

朗读感悟

教学准备:

1、挂图

生字卡片

小黑板

2、查找资料,了解唐朝大诗人白居易的情况。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

学习《找春天》后,我们发现了春天刚来到时的一些景物,如,小草从地下长出来,稀稀疏疏的。今天我们将学习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看看同学们对春天能不能有新的发现。

二、初读课文,解决生字字音

1、自己读读两首古诗。

2、指名读古诗,读后评议。

3、出示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多种形式读,掌握字音。

重点字音:

宿

4、再读古诗,读正确、流利。

三、朗读感悟

1、自由朗读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圈出不懂的词语,试着自读自悟。

2、小组朗读

个别读和齐读结合,看看哪个小组读得最好。借助插图感知诗的内容,体会诗的情感和朗读的节奏感。随机解决学生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如,结合“岁月、岁岁平安、辞旧岁”等词语理解诗中的“岁”(“年”的意思),结合“奔走相告”、“走马看花”等词语理解诗中的“走”(“跑”的意思)。

3、小组赛读

注意鼓励有个性的朗读。

4、教师范读

(1)读〈〈草〉〉的第一行,语气舒缓,表现野草的茂盛和草原的辽阔;第二行突出“枯”、“荣”,感觉野草一年一度的枯槁和茂盛;第三行语调稍扬,显示野火的无情和野草的顽强;第四行语调平稳有力,表现野草旺盛的生命力。

(2)〈〈宿新市徐公店〉〉的前两行是几笔淡淡的素描,朗读时语调可平稳柔和,快慢有致,渲染农村宁静、柔美的环境气氛;第三行用欢快、跳跃的节奏表现儿童奔跑追逐黄蝴蝶时的喜悦心情;第四行“无处寻”读得慢而稳,表现出失望的心情和深远的意境。

5、学生美读

(1)朗读〈〈草〉〉时,脑子里要浮现出野火焚烧枯草和春天野草复生的画面。

(2)朗读〈〈宿新市徐公店〉〉时,想象:金黄的菜花,淡雅的花香,扑蝶的儿童在菜花丛中东找西寻,分不清哪是黄花,哪是黄蝶。

6、畅谈发现

你对小草在一年中的生长情况有什么新的发现?你对暮春时节的景象有什么新的发现?让学生自由讨论,自主发现,自由表达。

7、启发感悟

感悟小草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春光无限好;春天具有无穷的乐趣!

8、朗读两首古诗,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体会感情。

9、利用学习伙伴的话,引导学生给第二首诗编个故事。

四、积累运用

1、练习背诵两首诗。

2、读读记记〈〈草〉〉原诗后四行的内容。

3、抄写名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五、实践活动

“我知道”展示交流活动。

1、展示交流自己知道的与本课内容有关的资料。

2、背诵白居易和杨万里的其他诗作或其他诗人写的关于春天的诗。

3、以小组为单位,自编、自排、自演〈〈宿新市徐公店〉〉的情景剧。

第二课时

一、复习

背诵两首古诗

二、识字

1、在语境中整体认读,自主识字。

(1)自由朗读课文,圈画不认识或容易读错的字。

(2)结合语言环境自主认读。

(3)教师检查认读情况,随机纠正读音。

(4)小组内相互检查认读情况。

2、联系生活实际识字。

(1)出示小草在春、夏、秋、冬四季中的不同画面,想想“枯”和“荣”应该分别是哪一幅图描绘的景象。

(2)如果班上有姓徐的同学,或者有的同学认识姓徐的人,就请他教大家识记“徐”这个字。

3、组词识字。

如,宿,住宿、宿舍。

4、以熟字带生字识字。

如,离——篱

味——未

三、写字指导

1、巩固音、 ……此处隐藏16975个字……后两句,理解后面的意思

刚刚我们想到的、感受到的是一幅乡村静谧清新、质朴的春天景象,那些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这首诗的后两句,诗人又看到了一副怎样的景象“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谁能说说这两句诗写是抓住什么来写的?我们一起来看,这两句诗中描写的有“儿童”、“黄蝶”、“菜花”。儿童在干什么?儿童在田间地头跑来跑去,追赶着黄色的蝴蝶,而蝴蝶却飞进一片黄色的油菜花中,和油菜花混成一色,找不到了。在这两句诗中,大家除了能够感受到儿童追赶蝴蝶,而蝴蝶却飞入一片菜花中的景象,你还能感受到什么?我们是不是还可以感受到在田间地头,蝴蝶在花草间翩翩飞舞,小孩子在“急走”,也就是奔跑,追赶蝴蝶的样子,似乎还能听到他们在追赶蝴蝶时的嬉笑声,欢呼声,还有蝴蝶飞入菜花中后的失望的叹息声。原本静谧的、花黄树绿的乡村,因为孩子们的嬉闹,变得热闹了,构成一幅和谐而生动的画卷。我们可以想象,诗人看到这幅景象,心里一定也是欣欣然,脸上带着笑意。

三、诵读古诗

我们一起来把这首诗一遍。

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四、赏析古诗

大家看,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静与动”、“声与色”,把春天的乡村春天描写的清新、质朴、情意盎然,诗的前两句是静态描写,以写景为主,后两句主要是动态描写。通过描写儿童追赶蝴蝶,把人融于景。整首诗情谊盎然,充满了欢乐,课后就请同学们用活泼、向上、欢乐的感情来读诗歌,背诗歌。

《宿新市徐公店》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古诗。

2、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了解古诗的大意,感受古诗的意境美,激发学生乐于积累古诗文的情趣。

一、提问引入,揭题、释题。

1、这节古诗文吟诵课,老师先请小朋友来背首古诗《小池》。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吗?

2、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另一首诗《宿新市徐公店》。

3、读诗题,理解题意(板书课题)

宿:住宿,过夜新市:地名徐公店:姓徐的男子开的客店

宿新市徐公店的意思是(诗人在新市一个姓徐的人开的客店里过夜)

4、杨万里在这里看到了一幅怎样的景象呢?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二、初读古诗。(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

1、自由读诗,借助拼音把字读准,不会读的字多读几遍。

2、小朋友读得很认真,这里有几只美丽的蝴蝶,想和你们交朋友,认识他们的小朋友就请站起来和它们打个招呼.(看课件)读生字词“住宿、徐公、篱落、树阴、路径、追黄蝶、深远、疏疏”。

3、刚才读字的时候,你发现哪些字音,很难读准,请你带同学读一读。(注意读准翘舌音,后鼻音。)再全班齐读.

3、刚才小朋友们生字词读得真好.现在我们把这些字宝宝送回诗中,请你们正确流利地把诗读一读。

4、指名读,小朋友注意听音是否读准,再指名读。

5、他们读得真好,请你们照着他的样子,读给同桌听。

6、哪位小朋友愿意来读给大家听;齐读。

三、逐句指导朗读,感悟诗的意境美。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1、(出示课件)小朋友,请听老师朗读,一边听一边想,通过这两行诗,你看到了什么?

2、学生听后看图回答(老师可用手势带学生回答)。联系学生的回答,解说词语(篱落:就是围园子的篱笆;疏疏:指围篱笆的竹棍隔得很开。篱落疏疏就是讲围园子的篱笆很稀;小路,诗中的“一径”指的就是一条小路;未成阴:指树枝上绿叶刚刚长出来,还不茂盛,不能遮挡太阳。)

3、请你把看到的景色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

4、是呀,篱笆稀稀疏疏地围着园子,旁边有一条很长很长的小路伸向远方。树上的花儿已经落下来,枝头长出了嫩绿嫩绿的新叶。这景色真美呀!谁能来把这种美读出来呢。

5、指名读,根据情况由老师或朗读得好的同学带读;(疏疏,要读得轻;深,要读得慢来表现小路很长很长;未成阴,要重读。)老师范读,学生跟读,自由朗读;等下老师请男同学和女同学比比,看谁读得更美。

6、过渡美丽的乡村景色吸引了诗人杨万里,忽然他眼前出现了更加有趣的画面,想知道是什么吗?(边出示课件)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1、学生回答。

是小孩子在追黄蝶(那他们是怎么追的呢?)飞快地跑(是的,诗中“急走”就是飞快地跑的意思)

2、现在你就是那个小朋友,你喜欢的黄蝶就在不远处,想抓到它吗?(想)那就用你的朗读来告诉我们吧!

3、指名读。(根据读的情况,指导学生读这句诗时,要重读“急”和“追”)

4、老师范读,学生跟读,男生站起来大声朗读,齐读。

师:看得出你追黄蝶跑得很快。还有谁来我仿佛看到你就要追上黄蝶了。

5、小朋友捉住蝴蝶了吗?(没有)

6、你是从哪句诗中看出来的(飞入菜花无处寻。)

7、(看课件)为什么会无处寻?(黄蝶和油菜花都是金黄色的,地里到处是金灿灿的油菜花,黄蝶飞进花丛中躲起来,所以没地方找到。)

8、看着小朋友在这美好的春天追赶着黄蝶,诗人杨万里会是怎样的心情呢!(高兴)

9、是呀,诗人看到这么美丽的景象,又看到了这些可爱的孩子,他也不由得高兴起来,请你自己把这两句多读几遍,读出那种高兴的心情来!

10、请想来读的小朋友站起来读,再四大组比赛读。

点评:你们读得真有趣呀!我听了也高兴起来。

四、诵读古诗,表现古诗的意境。

1、过渡,老师忍不住想把整首诗读给大家听,(配乐朗读)

2、老师读得怎么样?(出示课件)谁来说一说?(有感情)是的,陈老师读得有轻有重,还注意了停顿,你们想不想比老师还读得好呢?请你们分小组学着老师的样子一起练习感情地朗读古诗。

(老师到各小组了解情况、并进行指导。)

3、现在谁来挑战老师。指名学生朗读,其余学生认真听。(老师先肯定学生的勇气,再引导学生点评。注意诗的节奏、轻重,有感情地朗读。)听后再指名朗读。

4、全班齐读,老师点评。

5、古人经常用歌的方式把诗唱出来。老师也给这首诗谱上了曲子,你们想听吗?老师唱诗。

6、你们想学唱这首歌吗?老师教唱诗歌。

7、指导背诵,看图背诵,引背(篱落……树头……儿童……飞入……)

10、同桌互悲互听,全班齐诵古诗。

五、激发乐于积累古诗文的情趣。

1、杨万里是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他写了很多广为传诵的古诗。今天我们还来欣赏他的另一首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首诗描写的是早晨,他在净慈寺外看到的景色。

2、老师带读,学生自由诵读,指名学生读,齐读。

3、今天小朋友都学得很认真,请你回家把我们今天学的这两首古诗有感情地读背给爸爸妈妈听。

《《宿新市徐公店》教学设计11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