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范文 > 教学设计

鸽巢问题教学设计6篇

时间:2022-01-03 12:05:09 收藏本文
鸽巢问题教学设计6篇

鸽巢问题教学设计6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鸽巢问题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鸽巢问题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鸽巢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鸽巢原理,会运用鸽巢原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列举、假设、推理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类推能力,形成比较抽象的数学思维。

3、使学生经历将具体问题“数学化”的过程,初步形成模型思想。

教学重点:经历鸽巢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鸽巢原理。

教学难点:理解鸽巢原理,并对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加以模型化。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你们玩过扑克牌吗?这里有一副牌,拿掉大小王后还剩52张,5位同学随意抽一张牌,猜一猜:至少有几张牌的花色是一样的?(指名回答)

2、师:大家猜对了吗?其实这里面藏着一个非常有趣的数学问题,叫做“鸽巢问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它。

二、合作探究、发现规律

师:研究一个数学问题,我们通常从简单一点的情况开始入手研究。请看大屏幕。(生齐读题目)

……此处隐藏10005个字……么一开始就平均分呢?(板书:平均分)

生:平均分就可以使每个笔筒里的笔尽可能少一点。

师:我明白了。但是这样只能证明总有一个笔筒中肯定有2支笔,怎么能证明至少有2支呢?

生:平均分已经使每个笔筒里的笔尽可能少了,如果这样都符合要求,那另外的情况肯定也是符合要求的了。

(4)确认结论。

师:到现在为止,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生(齐):把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中,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2支铅笔。

(二)提升思维,构建模型

师:(口述)那要是

(1)把5支铅笔放进4个笔筒中,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xx支铅笔。

(2)把6支铅笔放进5个笔筒中,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xx支铅笔。

(3)10支铅笔放进9个笔筒中呢?100支铅笔放进99个笔筒中

2.建立模型。

师:通过刚才的分析,你有什么发现?

生:只要铅笔的数量比笔筒的数量多1,那么总有一个笔筒至少要放进2支笔。

师:对。铅笔放进笔筒我们会解释了,那么有关鸽子飞入鸽巢的问题,大家会解释吗?(课件出示)

师:以上这些问题有什么相同之处呢?

生:其实都是一样的,鸽巢就相当于笔筒,鸽子就相当于铅笔。

师:像这样的数学问题,我们就叫做“鸽巢问题”或“抽屉问题”,它们里面蕴含的这种数学原理,我们就叫做“鸽巢问题”或“抽屉问题”。(揭题)

三、基本练习。

四、拓展提升。

五、课堂小结。

六、作业布置。

完成课本第71页,练习十三,第1题。

《鸽巢问题教学设计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