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雨后教学设计15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雨后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雨后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
1.认识“嫩、赤”等13个生字;会写“哥、踩”等7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兴”。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夏季雨后雨后小朋友们嬉戏玩耍时的欢快心情。
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的情景,感受孩子们的欢乐
专项训练:
体验人物心理活动
教学准备:
挂图、生字卡片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雨后》。
2.全体同学齐读课题,要求读准字音并且声音响亮。
3.学生提问质疑。
生:这首诗写了雨后的什么呢?
师:我们一起走进冰心奶奶的《雨后》来解决这个问题吧。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直接进行新课的学习。
二、识字学词
(一)识字
1.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要求:
①标出诗歌小节。
②圈出不认识的字并想办法会认。
2.教师点拨。
①同学交流识字方法。
②教师出示识字卡片,点拨识字方法。
③采用齐读、开火车读、男女同学比赛读、指名读等方式巩固识字。
【设计意图】留给学生充分的自学时间,使其在明确学习任务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二)学词
1.出示词语。
嫩绿 神仙 糟糕 兴奋 骄傲 短粗 痛快
2.用自由读、指名读、分组读各种方式读词语。
①自由读。
师:要求读准字音,声音洪亮。
②指名读。
师在读后予以客观评价,并纠正不够准确的读音。
③分组读。
师提出用比赛的方式,看哪个组读得好。
3.点拨“兴”的两种读音,再次齐读词语。
【设计意图】读词语部分要方式多样,不能千篇一律,这样容易把同学们的积极性起来。
(三)写字
1.出示一类生字,要求同学们先观察生字的笔顺和结构。
2.用铅笔把课本上的生字描三遍。
师要求:坐姿要端正,做到“三个一”。按笔顺描,一笔只能描一次,不能反复。
3.师在黑板上范写易错字。
【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自学,在自主的学习时间利用以往掌握的识字方法掌握知识,教师将易错字在黑板上再次范写,学习效果比以往要有实效。
三、熟读感知
(一)熟读成诵
1.老师指名读文,其他同学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
要求:要有感情,把孩子们的天真、活泼的性格读出来。
2.分组读文,分角色读文。
【设计意图】指名朗读课文,学生边读边评,,读后再评,使学生朗读水平逐步提高。
(二)感知内容
1.请同学说说诗歌描绘了怎样的场景。
2.同学自由说。
3.教师总结。
【设计意图】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多说,提高总结、复述课文的能力。
(三)感知语言
1.师:同学们,你们感觉本文在语言方面有什么特色?
2.生:词语比较丰富,很有意思,还用了许多儿化音。
3.师总结本文语言特点。
【设计意图】锻炼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不要怕学生说不好,只要坚持下去,一定会有成效的。
板书设计:
雨后
作者:冰心(本名谢婉莹) 孩子像神仙一样
小哥哥摔一跤 快乐
小妹妹也想摔跤
嫩绿 神仙 糟糕 兴奋 骄傲 短粗 痛快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会背诵课文。
2.专项训练:体验人物心理活动。
教学流程:
一、复习回顾
1.出示词语卡片:
嫩绿 神仙 糟糕 兴奋 骄傲 短粗 痛快
2.齐读词语,要求读准字音,声音洪亮。
二、专项训练——体验人物心理活动
(一)表达人物内心的语言描写
1.诗歌中哪几句是语言描写?
生答:“妹,小心,滑!”“糟糕……糟糕!”
2.这几句话表达了小哥哥什么样的心理活动呢?
生答:第一句表达了小哥哥爱护小妹妹,怕妹妹摔跤;第二句话表达了小哥哥虽然裤子上都是泥水,但其实内心非常高兴的心情。
【设计意图】人物的语言怎样表达心理活动活动,对二年级同学来说有点难度,但如果教师指引得当,孩子们是完全可以掌握的。
(二)如何正确体验人物的心理活动
1.感同身受法:把自己放到主人公的位置上去体验,去想象,看如果你是主人公的话,在当时的情景时你会怎么想呢?
2.感受文本法:就文本所提供的文字去细细揣摩,细细体验,想象。
【设计意图】把你自己当做主人公,就是让我们的孩子去体验别人的心理,对学习文章很有帮助,但需要我们持之以恒坚持下去。
三、展示检测
1.如果你也在雨后来到了广场,你想做些什么呢?
2.说一说,学习完这节课,你都有哪些收获呢?
【设计意图】以往老师总是教会学生很多知识,好像学生也学到了,但他们不能将所学的知识总结出来。所以特设计本环节,让孩子们多总结所学,虽说可能现在还谈不上有多好,但相信坚持的力量。
板书设计:
雨后
雨后——兄妹俩玩耍——感到很快乐
雨后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
1、观察每幅图画中人物的神态变化和人物周围事物的细微的变化,使学生养成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2、借助工具书了解每个词语的含义,思考各个画面同这些词语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欣赏漫画的兴趣,感受幽默的魅力。
3、通过读图的过程,发展学生的语言,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4、认识6个生字,会写5个字。积累成语,在会读会写的基础上,理解这些成语的含义,并学习用这些成语说话。
……此处隐藏21182个字……>二、在学生读完后,老师出示问题。
1诗中出现了哪些人物?
板书:一群孩子小哥哥小妹妹
2喜欢谁?为什么?
板书:(一群孩子——快乐;小哥哥——兴奋骄傲可爱滑稽爱护妹妹……;小妹妹——可爱害羞……)
3、进行一个拓展练习:下雨还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快乐?让学生自由发言:如打伞在雨中跑来跑去,雨后看美丽的彩虹等等。鼓励学生用画笔或语言等不同形式,把雨中的快乐记录下来。
(六)背诵课文
精彩的朗读,让许多同学都手舞足蹈,如果能背诵儿歌,相信你们一定表现的更棒!试试看吧!
学生活动:背诵儿歌,老师和学生一起试着背诵儿歌,互相鼓励。
[设计意图]是学生在熟读、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雨后教学设计15课时目标:
1.培养学生阅读时读出自己的感受,做到有感阅读,陶冶情操,感受阅读的乐趣。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到孩子们的自由快乐,感受童年成长的欢乐。
一、复习导入
1.昨天我们初步学了《雨后》,不知道课后生词同学们还记不记得?
出示生词:树梢、赤脚、快乐、使劲、发射、兴奋
指名读,全班读。
2.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雨后》。
板书:雨后
二、品读课文,感受快乐
师:夏天,下过雷阵雨之后会是怎样的呢?(学生发言)
是啊,雷雨之后到处都是湿湿的,那么看看冰心奶奶是如何描写雨后的场面的,我请一位同学来为我们读读课文。
(一)指名读全文,其他学生倾听、正音。
过渡:瞧!冰心奶奶向我们描述了一副哥哥关心妹妹,妹妹依赖哥哥的雨后嬉戏的场景,多有趣!我们来看看第1小节怎么描述的吧!
(二)学习课文第1小节
1.自由读第1小节,学生自由朗读。
读后问:“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交流:
(1)出示:“嫩绿的树梢闪着金光,广场上成了一片海洋!”
问:为什么树梢会闪着金光?你们想象中的广场有多大?
水有多深?你从哪个词语看出来的呢?
引导学生理解:
a.从“闪着金光”知道天已经晴了,“金光”是指树梢上还残留的水珠在阳光照射下反射的光。
b.从“一片海洋”知道地上有大片的积水,说明雨下得很大。
问:此时的场景谁能用一个成语来描述?(雨过天晴)
(2)出示:“水里一群赤脚的孩子,快乐的好像神仙一样。”
引导学生理解:从“一群”可以看出有很多孩子在戏水;通过理解“神仙”引导学生感受到孩子们的开心自在、无忧无虑。
(3)语言训练:
那你们在水中玩耍的时候,快乐得好像什么一样呢?
练习:
我快乐得好像鱼儿一样,在水中____________。
我快乐得好像鸟儿一样,在空中____________。
我快乐得好像____________一样,在____________。
3.指导朗读:
过渡:听了你们创作的小诗后,我也感到很快乐,就让我们和书中的小朋友一起像“赤脚神仙”一样,开开心心地读第1小节吧!
(三)学习课文第2~4小节
1.在这群赤脚的孩子中,有一对兄妹,他们呀可有意思啦!咱们先来看看小哥哥是怎么玩水的,好吗?
(1)谁来读读第2小节。
(2)谁来说说,小哥哥是怎么玩水的?(指名说,说后出示小哥哥踩水图。)
▲“小哥哥使劲地踩着水,把水花儿溅起多高。”
(3)你能表演一下吗?(突出“使劲”)
(4)你从“使劲”中明白了什么呢?(从“使劲”、“溅”感受小哥哥的兴奋之情。再让学生演演)
▲创设情境:假如你就站在雨后的广场上,你是怎样踩水的?学生表达,进一步感受快乐。
过渡:小哥哥在使劲地踩水,却还不忘照顾好妹妹,你听__________。(指名读下去)。(指名几人多读,读出喊的感觉)
进一步感受广场上的欢乐气氛。
指导朗读小哥哥的话:声音要喊出来,拖长音大声喊小哥哥的话。
▲“他喊:‘妹,小心,滑!’说着自己就滑了一跤!”
(1)问:他为什么会摔跤呢?(因为刚才他使劲踩水)
(2)采访:如果你滑了一跤,会觉得怎样?心里会怎么想呢?
过渡:你们滑了一跤,有的觉得快乐,有的觉得害怕,那书上的小哥哥是怎么做的?怎么想的?
▲“他拍拍水淋淋的泥裤子,嘴里说:‘糟糕——糟糕!’而他通红欢喜的脸上却发射出兴奋和骄傲。”
(1)问:“他嘴上说:‘糟糕——糟糕!’,脸上为什么还发射出兴奋和骄傲呢?”
(2)联系生活感受“兴奋和骄傲”:有谁在雨天玩水时摔过跤,当时你的心情怎么样?(体会小哥哥的心情,虽嘴上说糟糕,心里却因为觉得摔跤好玩而快乐。)
(3)指导朗读第2、3小节,读出快乐。
师:如果你就是那位小哥哥,你一定读得更好!请你带着小哥哥的感受来读读第2、3小节。
(4)练读、指名读。
2.小哥哥玩得这么高兴,小妹妹看了也想去玩了,她又是怎么玩的呢?
自由读第4小节。
(1)这“泥裤子”是谁呢?你为什么要紧紧的跟着“泥裤子“呢?
(2)小妹妹是怎么玩水的?你能演一演吗?
表演后出示:“她咬着唇儿提着裙儿轻轻地小心地跑,心里却希望自己也摔这么痛快的一跤!”
(3)采访:你为什么要这么跑呢?(小妹妹听了哥哥的提醒,有看到小哥哥滑了一跤,也害怕自己摔跤,弄脏了衣服)
(4)继续采访:既然你害怕自己摔跤,那为什么心里还希望自己摔一跤呢?(体会玩水很快乐)
(5)指名读,齐读。
(6)表演:一名男生在前踩,女生在后表演踮脚尖、小碎步跑。
(7)指导朗读,读出小妹妹的小心翼翼和快乐心情。
(四)课文中还有哪里让你感受到了孩子们玩水很快乐?
(找出五个“!”体会快乐)
(五)同学们可真会读书!喜欢这篇课文吗?让我们从头开始快乐地自由读读吧!
三、总结
读了这首小诗,你有什么样的感受?(指导学生表达出快乐的心情。)
四、学写生字
1.出示生字:射、短。
2.指名读、齐读。
3.介绍新偏旁:身、矢
4.说说记忆方法,书写时你想提醒小朋友注意什么呢?
5.请你为它俩找找生字朋友。
6.师范写生字,生书空。边书空边念笔画,再在书上描红。(偏旁用红色)
7.在《习字册》上描2个,写2个
五、作业
课后继续读一读,背一背这首诗歌,背给爸爸妈妈听,背给其他的小伙伴听,让他们和你共同享受雨后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