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的树教学设计15篇
作为一名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去年的树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去年的树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
1、能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明白的词。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懂本文。
3、感受童话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
4、对“信守诺言,珍惜朋友之间的情意”方面有所感染;体会人、动物、植物(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
读悟文中的角色对话,体会童话角色的心理。
【教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引入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二、自主读文,初步感知
1、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
读准、读通、读懂。
2、个体质疑→组内探讨→集体释疑。
3、抽读、评议、正音。
4、感知内容:
(学生畅谈)
鸟儿到南方去之前答应好朋友。
第二年春天,鸟儿从南方回来却发现,于是就
在火柴点燃的灯火前。因为它。
三、对话朗读,培养语感
师引:这篇童话中有哪些有趣的角色啊?
(鸟儿、树、树根、门、伐木人、小姑娘、灯火……)他们还会说话呢!
1、找出角色对话。用“﹏﹏﹏”画出小鸟说的话,用””画出、树、树根、门、伐木人、小姑娘、灯火……说的话。
2、模仿朗读(学生自主尝试)选读喜欢的角色对话。
3、出示对话,通过个别读、对读、组内演读、师生互读互议等方法来感悟角色,体验心情:
小鸟,大树:
“好。我明年一定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再见了,小鸟!明年请你再回来,还唱歌给我听”
树根“站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呢?”“伐木人用斧子把他砍倒,拉到山谷里去了。”
(鸟儿向山谷里飞去)
门:
“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您知道吗?”“他被机器切成细条儿,做成火柴,运到村子里卖掉了。”
(鸟儿向村子里飞去)
小姑娘:
“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火柴已经用完了,火柴点燃的火,还在灯里亮着。”
4、想一想,说一说:
伐木人来砍大树的时候,树对伐木人说:“ ”
四、延伸拓展,自主发展
1、师:大树还在吗?鸟儿又怎么认为的?
2、有感情地回读大树与小鸟的对话,再次体验大树与小鸟的情意。
3、出示:
“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接着,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唱完歌儿,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飞走了。”
学生自读思考:
鸟儿盯着灯火看的时候,在想?
鸟儿唱完歌儿,对着灯火看的时候,在想?
出示:跳跃的灯火、抒情音乐。
学生静悟,对着灯火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五、板书
去年的树
信守诺言珍惜友情
第二课时
一、演一演
1、小组分角色表演故事,进行评价,评出最佳演员。
2、余念:
鸟儿明年还会来吗?续编故事。
二、写一写
1、你想对鸟儿说些什么呢?请想一想,再写下来。
2、大家交流,评价。
去年的树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
1、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有关的词句,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2、理解文章内容,能有感情地朗读对话培养语感;感受童话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
3、通过多角度的对话,体会童话中所蕴含的“信守诺言、珍惜友情、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人文精神。
教学重点:朗读体悟课文中的角色对话,体会童话角色的心理。
教学难点:通过多层次的对话,体会课文的人文内涵。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设境导入,揭示课题。
1、播放媒体:瞧,一只美丽的小鸟坐在大树上,正动情地为它的好朋友——大树唱歌,大树摇曳着茂盛的枝叶,正入神地听着……多么欢乐的时光啊!在这棵茂盛的大树和美丽的鸟儿之间发生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1课《去年的树》
3、出示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读读课文,读的时候,要一字一句地读,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全班交流:指名读课文,读了故事后,你知道了些什么,有什么话要说?
生:小鸟和大树是对好朋友。
生:小鸟过冬回来,发现大树被伐木工人砍了,她很伤心。
生:小鸟四处寻找大树,想实现它的承诺为大树唱动听的歌。
……
师:老师从你们的汇报中可以感受到小鸟和大树友情的深厚。那么我们再来细读课文找一找从哪可以看出小鸟和大树之间感人的真情。(学生读找划,汇报)
三、研读课文,读中感悟。
1、感受离别
同桌互相扮演角色读一读——指名表演读——评议——师生对读——师和全体生对读。
(把握第一次对话依依惜别、难舍难分及小鸟保证时的坚决与肯定。)
师:第二年,小鸟终于回来了,但小鸟却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
(出示:春天又来了。原野上、森林里的雪都融化了。鸟儿又回到这里,找她的好朋友树来了。可是,树不见了,只剩下树根留在那里。)
2、感受寻找
1)师导:同学们,每当老师读着5—14自然段时,我的心里就会情不自禁地涌起一份感动,想试着体会一下吗?
2)交流感动处
小鸟问了又问:三次问的心情一样吗?
第一次:疑问、惊讶
第二次:焦急、牵挂
第三次:急疯了、伤心、心痛
找了又找,找到为止,哪怕只是剩下灯火。为它唱去年唱过的歌。
树不见了,小鸟到处寻找。
(出示三次对话。自己找伙伴读一读。)
指名读——师生评议——想象小鸟寻找过程中的心情——再读
四、升华情感,体会友情
如此宽容、无私的大树,如此深情、真诚的小鸟,这一对真挚的朋友,最后终于见面了,虽然大树已成为了灯火,但小鸟还是为他唱起了去年唱过的歌 ……此处隐藏22677个字……依惜别,明年他们还会见面吗?今天我们就要学习11课《去年的树》。
4、出示课题,齐读:
说明:直奔主题,让学生尽可能快地接触文本,防止因过多提问消耗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自由读文:
要求:
⑴ 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⑵ 思考:
鸟儿到南方去之前答应好朋友大树。第二年春天,鸟儿从南方回来却发现。于是鸟儿问了、和,最后见到了的大树。
2、交流。
3、默读,用直线划出鸟儿和树桩、大门、小女孩的三组对话。
4、交流、出示。
三、研读对话,读中感悟
1、小组分角色朗读对话。
2、指名几组读对话,其余学生点评。
(感受鸟儿的焦急、担心和伤心。)
3、好朋友不见了,鸟儿是多么地牵挂啊!这回请你和同桌合作,选择一组对话,发挥合理的想像给鸟儿说的话加上提示语,练习朗读。
4、大家读得都很用心,把鸟儿对大树的无限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令人感动。谁愿意来演一演这只深情的鸟儿,在演之前再读读它说的话,要努力记住:
说明:
一人演鸟儿,其余同学演配角。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深入童话中的角色,体会角色的情感世界,在不知觉中把学生带入文本的情境。
5、鸟儿对大树的这种焦急、牵挂、担心就是奉献给大树的最珍贵的友情。让我们再一次回味这个动人的故事,师生配合读3~12节。
四、加深感悟、升华情感
1、师引读最后一节。
2、读到这里你有什么问题吗:
⑴ 鸟儿为什么要对灯火唱歌?
⑵ 鸟儿为什么盯着灯火看?而且是看了又看?
说明:
这里要鼓励学生多角度发表自己的想法,如:它用自己的歌手寄托对好朋友的思念;它非常想念大树,舍不得离开它;鸟儿去年答应大树要来看它的,它很守信……
3、说话训练:
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好像在说:“……”接着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唱完了歌,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好像在说:“……”
4、回归课题:
去年的树,今年已不复存在,让我们无限留恋地说──(读题)
去年的树,为什么不复存在?留给我们太多太多的思考,让我们意味深长地读──(读题)
五、课外拓展
鸟儿依旧忘不了自己的好朋友,第二年春天,它又飞回来了,看见了怎样的景象?会怎么想?怎么说?
【课后反思】
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体现了“以生为本,自主发展”的教学思想,深化了“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这一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自主读文、角色对话、演读体验、拓展想象等过程,感悟文本中所蕴涵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从而实现学生心灵与文本之间真诚的对话。
三年级学生有一定的自主识字能力,所以部分简单的生字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学完成。对于读音较难、字形复杂的生字教师可以单独加以指导,但这并不是教拼音或字形结构,而是对其巩固复习。这虽不是课文教学的主要部分,却是教学的重要部分。本堂课中的生字在字形上都不难,“桩”和“燃”可以用形声字的规律记忆,“应、厂、音”这三个字,大部分学生平时都已经认识了,难是难在“应”的后鼻音,“燃”容易和“蓝”的读音混淆,所以这两个字的读音要重点关注的。
这篇文章中的对话较多,比较适宜学生表演朗读,我力求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创设情境,引领学生深入童话中的角色,体会角色的情感世界,把学生真正带入文本的情境中。并在这一过程中,用“春天又来了。原野上、森林里的雪都融化了。鸟儿又回到这里,找她的好朋友树来了。可是,树不见了,只剩下树根留在那里。”这句话把这些零散的语言朗读串成一条情感的链,让学生在反复地朗读中一步一步的深化情感。
语文教学,永远离不开听说读写,永远是在想一想、读一读,读一读、想一想,想一想、写一写这样的过程中螺旋上升的。整堂课中,读、想、写并不是人为割裂的,读为想打下了基础,而想象写话又能促进更好地读,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对课文人文内涵的理解将一步一步加深。对课文结尾这部分的处理,特别是两个“看”字的想象说话与朗读,也想体现这一点。在充分朗读、想象的基础上,学生最后才能有自己多元的感悟。学生的语言选择是开放的,这就要求教师有很强的调控能力,帮助学生用规范的语言表达,并及时记录好的词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语言素材。
去年的树教学设计15【教学目标】
1、学会1个生字,会写4个字。
2、理解课文内容,能有感情地朗读对话,培养语感。感受童话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
3、体会小鸟与大树之间的真挚情谊,感悟真正的友谊是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的。
【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朗读、领悟课文中的情感。
2、懂得童话故事蕴涵的道理。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预习课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课题质疑
1、导入课题;齐读课题。
2、课题质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整体感知:
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3、默读课文,画出感受最深的句子。生进行交流。
三、研读课文,训练朗读
1、去年的树和鸟在一起是怎样的情形?自由读1~4自然段,你的感受是什么?
重点体会:天天唱、天天听;分手时的约定。
指导学生朗读。
2、鸟是怎样寻找大树的?你的体会是什么?
默读7~14自然段,概括鸟的寻找过程,反复朗读小鸟询问的话,体会小鸟的心情。
3、(教师范读最后三个自然段)生说感受或疑问:
⑴ 鸟儿为什么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她看到了什么?学生带着各自的体会朗读。
⑵ 鸟儿唱完了歌,又对着灯火看,它在想什么?
四、总结升华,布置作业
1、结合学生发言,师进行小结。
2、根据学情,设计作业。
【板书预设】
大树(图) 小鸟(图)
珍惜友情
信守诺言
第二课时
一、谈话激趣,复习巩固
1、谈话激趣。
2、小结上节课情况。
二、分角色表演故事
1、四人小组自由分角色读。
2、指名一小组上台表演。
3、全班进行评价:
你认为谁读得好,好在哪儿?你认为谁读得还不够,你能读读吗?
三、指导四个生字的书写
1、指导观察字形,说说写时要注意什么?
2、学生自由书写。
3、小结书写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