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范文 > 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

时间:2021-10-18 04:57:25 收藏本文
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了解并初步掌握读书做笔记的方法和作用。

2.掌握“得”的用法,初步学会将句子写得更具体。(重点)

3.能观察句式特点,发现规律,能按照句式特点续写内容。

4.会观察“撇”“捺”的书写特点,能把撇、捺写得舒展,字形优美。(重点)

5.有感情地诵读古诗,大概了解古诗的含义和其所表达的情感。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根据所教内容制作相应的课件。

学生准备:尝试做读书笔记,熟读日积月累的古诗。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平台

1.同学们,根据老师的了解,我们班许多同学都喜欢读课外书。读课外书时,其实有许多好习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学到知识,更好地培养我们的动脑能力,请你默读书上“交流平台”的内容,圈画出有哪些好习惯,一会儿来交流。

2.学生默读,然后思考并圈画。

3.交流汇报:

(预设:学生抓住“画出写得好的语句”“归类摘抄”“经常翻看”“写写感受”“注明出处”等来谈良好的读书做笔记的习惯。)

4.同学们看了以后,对比自己平时的读书习惯,谈谈自己的感受。

(预设:学生抓住上面交流总结的要点,谈各自的不足之处和以后可以改进的地方。)

5.“好习惯是开启成功大门的钥匙”,希望同学们将读书做笔记的好习惯真正融入到自己的读书生活中去,帮助自己学得更多,更扎实。

二、词句段运用

1.出示下面的句子,复习“的、地、得”的不同用法。

(1)这是一只美丽的孔雀。

(2)这只孔雀正在慢慢地开屏。

(3)这只孔雀长得可美丽了!

2.学生交流三个字的不同用法。

(预设:“的”后面一般跟名词,如事物名称;“地”后面一般跟动词,表示做什么;“得”后面跟形容词,表示怎么样。)

3.出示书上3个例句,观察思考为什么用“得”。

(预设:小家伙摔得怎么样,王老师急得怎么样,他跑得怎么样,三句话都是描写具体的程度的,所以都用“得”。)

4.同学们都很会观察和思考,能把具体程度写生动也是一件了不起的本领,你也来试试看吧!

(出示习题)妈妈累得(________________)。

(______)得(______________)。

5.学生交流。

(预设:妈妈累得直喘粗气。小王画得就像真的一样。)

6.今天,我们学会了使用“得”,使句子变得更加生动具体。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这个句子,你发现了什么?

(出示例句:小溪淙淙地流向河流,河流潺潺地流向大海,大海哗啦啦地汹涌澎湃。)

7.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

(预设:句子后面的对象就是下一个分句的开头。尾巴和头是一样的。)

8.(出示)“遥远的夜空有一个弯弯的月亮,弯弯的月亮下面是那弯弯的小桥……”你能接着往下说吗?

(预设:弯弯的小桥旁边有一条弯弯的小船在漂荡。)

9.小结:刚才我们研究了如何把句子写得更加具体生动,我们学会了“得”的用法,学会了“首尾相连”的方法,相信我们以后在具体文章里恰当运用的话,就能使我们的语言更加生动,更加有趣。

三、书写提示

1.又到了同学们喜欢的书法时间,今天我们又会遇到哪些有意思的字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2.(出示书本上的八个范字)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些字在书写上有什么特点?(都有撇捺笔画)

3.这些字的撇、捺在书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要写得舒展一些)

4.老师在黑板上范写“奏、煤、翅”三个字,边写边提示书写要点:(例如“奏”字)我们在书写“奏”字的时候,首先写三横,要注意长短变化,中间一横稍短,三横适当的有一些左低右高;然后写撇、捺,撇、捺一定要舒展一些,可以写得慢一点儿,这样就能把这个字撑开来,给下面的笔画以足够的空间;下面是一个“天”字,最后一笔是一点,不要写成捺。

5.请同学们在书本上书写这个“奏”字,然后对比,哪里写得好,哪里要改进。

(学生书写后,教师挑选个别字进行点评)

6.请同学们自由书写其他字,注意撇、捺要写得舒展,使字更加优美。

7.学生自由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8.挑选个别同学的书写作品投影展示,让学生点评后用红笔帮助修订。

9.小结:同学们,当我们遇到类似的撇、捺结合的字时,要把撇、捺书写得要舒展一些,这样我们书写的字将更加优美。

四、作业

1.尝试做一次读书笔记,可以摘抄或背背精彩的内容。

2.寻找其他包含“撇、捺”的字进行笔画训练,把字写得更加优美。

第二课时

一、日积月累

1.猜谜导入:同学们,大自然给予我们许多宝贵的礼物,你来猜猜看它是谁?“一身粉红装,绿伞绕身旁。”(莲)

2.古人特别喜欢莲,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首古诗《采莲曲》。

3.(课件出示古诗)先听老师读一遍,边听边思考,你感受到了什么?

采莲曲

[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预设:莲花很美,荷叶很多,诗人被莲花迷住了。)

4.诗中有哪些字词的意思你还不懂,可以提出来。

(预设:罗裙、芙蓉向脸等)

5.组织学生对难解字词进行讨论交流。

罗裙:用黑布做成的裙子。

芙蓉向脸:少女红润的脸与荷花一样美。

6.根据字词意思,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采莲少女的罗裙和池塘中的荷叶一样颜色,都是那么绿,好像少女的罗裙和荷叶是一起裁剪的,采莲少女的脸庞正掩映在盛开的荷花之间,看上去好像鲜艳的荷花正朝着少女的脸庞开放。稍一错神,采莲少女又与绿荷、红莲浑然一体,忽然都不见了踪影,听到歌声四起才知道原来采莲少女仍在这里。)

7.配乐比赛朗读。

(1)自由朗读。

(2)推荐一名同学来读,同学点评,老师点评。

(3)男女生对比读。

8.尝试齐背《采莲曲》。……此处隐藏16735个字……么捧着空花盆呢?他会说什么呢?课件出示雄日说的一段话:尊敬的国王啊,我把您的花种带回家,十分用心地培育。我选择了最好的土壤,把花盆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按时浇水、施肥,天天看啊,看啊,种子就是不发芽。

3、雄日认真做事,又把种子不发芽的经过诚实地讲给国王听,博得了国王的嘉奖,我们在家庭生活中如果做错了事情,应该怎样向父母说呢?

二、创设情境,口语交际:

1、情境1:有一天小松正玩得开心,一不小心把花瓶打碎了。

⑴如果你遇到这种事情,该怎么做呢?和周围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

⑵自主汇报,教师和其他学生注意倾听。

⑶及时肯定精彩语言,以适当的方法纠正语病。

2、情境2:小松如实地向爸爸说明了情况,爸爸却打了他。

⑴如果你是小松,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和你的好朋友说说心里话。

⑵老师扮演父亲与同学合作表演给大家看。

⑶师生间相互评议,引导学生做错事情不但如实说,还要勇于承认错误。

设计意图:师生同台表演,相互评议,使学生在民主、平和的学习氛围中主动思考,自由争论,激发学生参与口语交际的积极性,并点拨引导学生使用标准、规范的语言进行交际活动。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3、情境3:你打碎了花瓶,并诚实地向爸爸认错,你的爸爸会怎样做?

⑴小组内交流爸爸的做法。

⑵先说一说你怎么向爸爸说,爸爸会怎样做,再找一个小伙伴与你合作表演。

⑶评论并用手势打分,引导学生说话时态度要诚恳,语言要文明礼貌。

⑷给优秀者颁发“荣誉证”。

三、拓展练习:

我们学到的说话本领可以应用到许多地方,课后回到家里可以与父母合作,表演给其他家庭成员看。

第三课时(展示台)

过渡语:听到同学们说话的本领这么大,生字宝宝可羡慕了,要和你们做游戏,看,他们来啦!

1、组字

课件出示两排独体字。

⑴认读汉字。

⑵前后桌同学看书讨论:你发现哪些字可以交朋友组成新字?

⑶学生拿着课前做好的卡片做找朋友的游戏。

①手拿第一排汉字卡片的同学介绍自己,如:我是“王”,谁愿意成为我的好朋友?

②录音机播放“找朋友”歌曲,请手拿第二排汉字卡片的同学上台找到自己的朋友。

③两个朋友共同介绍,如:我是“王”我是“里”,我们组成汉字“理”,道理的“理”……把这些汉字贴在教室的墙壁(小小识字角)上。

(注:一个独体字可以用多次,还可以同一地内组成新字)

师述:组字游戏中你们个个是能手,用学过的汉字组成很多词语,你们能取胜吗?

2、组词

⑴小组学习,小组长组织组员用书中的九个汉字组词,再读一读。

⑵汇报,比一比看哪个小组组成的词语最多?

⑶各组选出代表把词语写到黑板上,并与同学们齐读。

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15

教材分析:

教材顺应三年级儿童喜欢编故事讲故事的心理,安排了一次想象性习作练习。为了帮助学生拓展思路,教材在教学要求下面还为学生编排了一些小动物的插图。

教学设计思想:

1.使学生进入一种童话故事情境,促使学生进入角色投入情感,展开丰富的想象;

2.让孩子们在合作中学习,互相启示,体会到合作在生活和学习活动中的意义;

3.让孩子们从三年级开始就能够感受到写作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价值,从而了以学习写作,投入热情去学习写作,进行习作实践。

4.体现课程整合的思想,将绘画、手工、游戏性实践活动、口语交际与写作有机地整合在一起。

教学活动流程设计:

第一步:想一想:“我们”来干什么了?

美术课上,为学生出示一幅众多小动物在森林间的草地上活动的图画。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这是在哪里?上面有哪些小动物?(对,是在一块草地上。有小花猫、长鼻子狗、流着口水的小狐狸、小鸭、小鸡、小鸟,呵呵,还有一只大老虎。)再想象一下,可能还有什么动物在这里?

让学生同学自愿组成一个小组,小组内每一个人选一个喜欢的角色,为自己设计、制作一个头饰。教师指导学生在班板纸上面用彩笔小动物描画小动物图像,然后剪、粘贴、扎制,制作成一个漂亮的头饰。

头饰做好以后,让学生把头饰戴在头上,启发学生想象:小组同学围坐在一起,想一想,你们这几个可爱的小动物到这里干什么来了?发生了怎样的故事?你们做了些什么?

第二步:到草地上玩一回“童话游戏”

时间活动课上,把学生带到一片草地上面,让学生在草地上面分角色来玩童话表演游戏。每个学生都按照自己头饰代表的一个小动物角色,戴上自己做好的头饰,按照想象好的情节,以小组为单位,自己演一演小组内商量好的故事。教师提示学生:随着故事的发展,事先想象好的情况可能会有变化,大家商量一下角色的变化是否合理,如果合理,游戏中允许跟预先设计的有变化,大家细致观察一下:看哪个角色的变化更有趣味。

第三步:把小组的“童话游戏”讲给大家听。

口语交际课上,班上召开一次“我们小组的童话游戏”信息发布会。各小组选一个代表向大家介绍自己小组的游戏是怎么玩的,其他同学作补充。交流完了比一比:看哪个小组的童话游戏最有趣、最吸引人?

然后,请同学思考一下:假设你们小组的游戏再修改一下,故事情节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每个角色在游戏中说的、做的会有怎样的改变?

第四步:写一个童话游戏“剧本”。

习作课上,布置学生按照交流讨论的情况和自己的游戏修改设想,写一个“童话游戏剧本”。教师提示学生:所谓剧本,只要写一个故事就行。然后,以一个小组的想象为例给学生作示范:

──让学生想象后表述:你就是其中的一个小动物,你们到了哪里?发生了怎样的事情?结果呢?

告诉学生:把每一个小动物怎么说、怎么做的,包括你自己怎么想的,都写进去,写的通顺、明白就可以了。

写完了,让学生自己先读一读,看看自己写的是不是很有趣,有没有什么问题需要修改?再给小组的同学读一读,看看大家是不是喜欢,让大家提点建议,修改一下。

教师批阅学生习作,对学生的“剧本”提出好的建议。教师批阅的重点是学生的“剧本”中的故事情节是否完整、故事情节是否明白具体,角色对话标点是否正确、语句是否通顺等。教师批阅后请学生再按照老师的意见改一下。

第五步:“谁喜欢我的剧本?”

学生写完以后,把自己写的童话“剧本”贴在教室指定的位置。组织学生阅读,遇到自己喜欢的剧本就在“剧本”上面做一个表示喜欢的记号。如果哪一个同学的剧本喜欢的人少,教师引导同学去就去问问同学们,为什么不喜欢?让同学给他提出意见和建议,然后指导这个或这些学生按照同学的意见再进行修改。

为了拓展交流渠道,可以引导学生将“剧本”发到网上去,写信寄给手拉手小朋友,寄给杂志社的叔叔阿姨。

《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