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范文 > 教学设计

太阳是大家的教学设计

时间:2021-10-18 04:51:39 收藏本文
太阳是大家的教学设计

太阳是大家的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太阳是大家的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太阳是大家的教学设计1

第一课时

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的生字词,正确读写“红彤彤、晚霞、晚霞、睡梦”等词语。

2.情感目标:知道“世界人民是一家”,激发热爱和平的情感

3.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朗读、背诵诗歌。理解诗歌的含义,引导学生充分朗读诗歌,然后利用小组合作的优势突破难点。

教学准备:投影片、生字卡片

课时划分:两个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两个生字,正确书写“彤、陪”两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诗句。

3.理解内容,体会太阳带给全世界美好,初步感受各国儿童的团结友爱,感受诗歌的快乐氛围。

教学过程:

一、放歌曲导入

1.放《56个民族是一家》,欣赏。

2.谈话:从歌中你感受到什么?

生:感受到祖国这个家庭很大。

生:感受到全国人民很团结,是一家人。

师:对,全中国56个民族要团结如兄弟姐妹,那么,同样的,全世界人民也要团结得像一家人。因为?

3.板题,读题。

[设计意图:播放《56个民族是一家》歌曲,创设情境,拉近学生与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激发学习兴趣,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这样做让孩子们有一个感知:我们共同拥有一个地球、一个太阳、一个世界,为下面的教学作铺垫。]

二、初读

1师范读。

2.学生边听边画出朗读节奏。

3.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标出小节。

4.这首诗歌一共有四个小节,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小节认真的读一读。

5.把你喜欢的一节读给大家听听,其余同学边听边画出生字词。

①学生读第一节完了后,提示:你把生字“彤”在这里的字音读准了,它单个字读“tónɡ”,在书上的词语连读时是第一声。还能说一说红彤彤的什么?课件出示“红彤彤”。还有吗?(晚霞)

②学生读完第二节时,提示:这节也有个生字,出示“陪”,请给它找个朋友。

③学生读完第三节时,提示:这有个“趁”字,造个句子。

6.小结:孩子们都读得很流利,说明你们都很留心听老师读了。

【设计意图:诗歌的朗读最重要的就是节奏,学生在平时比较少接触诗歌,老师范读对学生起一个示范作用,让孩子们有一个读诗歌的感觉;本课要求学生识记的生字不多,只有“陪”和“彤”。“陪”字的识记从字义入手,创设语境“你能帮它找个朋友组组词,陪陪它吗?”通过口头组词加深认识。“彤”从字音入手,通过读字词引导发现“彤”本音读第二声,在组成叠词时,声调发生变化,读一声tōng。并借助多种形式认读“彤云”、“红彤彤”,进行区分,强化认识。让学生学得轻松,记得牢固。】

三、学生写字教学

同学们刚才都选择了喜欢的一节的读给大家听,而且在读的时候都已经把这课的生字读准字音了,现在我们马上把他们写下来。

1.出示生字卡片,拼读;组词。

2.指导识记字形,书写。

①观察田字格中的这几个字,要特别注意哪些地方呢?

②请几个写字特别好的同学说说在写这几个字时你特别注意了什么?。提醒“彤”左右结构,两部分比较匀称,彤:左边只有一点。 “陪”左窄右宽。霞:右下角不要写成“殳”。

3.描红,每个写一行。

4.评价。

【设计意图:让学生仔细观察,主动寻找生字书写规律及需要注意得地方,让学生高效率掌握生字。既注重个体评价,同时也关注到整体学生,激发他们把字写得工整、美观的信心。】

四、再读课文,了解内容。

1.有感情的读全文并思考每节诗分别讲了什么?

2.四人小组讨论:每节诗分别讲了什么?

3.汇报:

生:太阳总是东边升起,西边落下。(第一节)

生:一天中太阳做了许多好事。(第二节)

生:太阳落山其实是走向另外的国家。(第三节)

生:在别的国家,小朋友和鲜花都在等太阳。(第四节)

(以上意思学生答到的均可,不必一样。)

【设计意图:此环节让每位学生都有任务,都在思考,把“读准字音,将诗句读通顺”落实到位,并了解每节诗歌主要的内容。】

五、选择自己喜爱的一节或几句,有感情的读,试着背。

六、齐读诗歌,遇到会背的节或诗句起立背。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去感受、体验、领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在充分阅读中,自悟自得。】

七、拓展:邬老师这里有一首薛卫民的诗歌《地球万岁》,请孩子们读一读,感受诗人博大的胸怀。

【设计意图:拓展让孩子们更多的接触好的诗歌,丰富阅读人生。】

八、小结:世界各国人民亲如一家,虽然我们生活在不同的地方,但是我们共同拥有一个地球,一个世界,一个太阳,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太阳是大家的》。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诗歌内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续说诗歌第二小节和第三小节。

2.品读重点诗句、词语,体会诗歌拟人化的写法,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和朗读能力。

3.感受诗歌的快乐氛围,体会各国儿童要团结友爱,加强信任和理解,懂得全世界人民是一家。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同学们对太阳应该不陌生,现在老师要考考聪明的你们,看看谁是智多星?

(1)太阳有几个?

(2)太阳离我们有多远?(1、5亿公里)

(3)太阳的表面温度是多少?(6000摄氏度)

(4)中心温度是多少?(1500万摄氏度)

(5)太阳是地球的几倍?(130万倍)

同学们真是了不起啊!这些题目难不到你们。(答对就奖一张卡片)

[设计意图:抢答题的游戏形式,不仅激发学生对新的知识的兴趣,同时巧妙地复习了本单元有关的旧知识。]

2.太阳跟地球有很大的关系,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太阳把她的金光洒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带给我们光明和温暖,太阳是属于这个世界的,是属于我们大家的。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 ……此处隐藏33879个字……情境,拉近学生与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激发学习兴趣,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本课要求学生识记的生字不多,只有“陪”和“彤”。“陪”字的识记从字义入手,创设语境“你能帮它找个朋友组组词,陪陪它吗?”通过口头组词加深认识。“彤”从字音入手,通过读字词引导发现“彤”本音读第二声,在组成叠词时,声调发生变化,读一声tōng。并借助多种形式认读“彤云”、“红彤彤”,进行区分,强化认识。让学生学得轻松,记得牢固。

让学生仔细观察,主动寻找生字书写规律及需要注意得地方,识学生高效率掌握生字。

既注重个体评价,同时也关注到整体学生,激发他们把字写得工整、美观的信心。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4、找四名同学们分小节读诗歌,其他同学听他们是否把字音读准,把诗句读通顺。。

三、指导精读,积累感悟

(一)学习诗歌第一小节

1、教师配乐范读诗歌的第一小节。

2、读完问学生仿佛看到了什么?

3、课件展示白云、晚霞图,学生欣赏美景

4、真美啊!你们自己也美美地读读第一小节

5、指名读。

6、配乐集体有感情地朗读第一小节

(二)学习诗歌第二小节

1、太阳不仅为我们带来了美景,还为我们做了许多好事,赶快读读第二小节,想想太阳都为我们做了哪些好事?

2、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板书:鲜花、小树、小朋友

3、你喜欢太阳做的哪件好事你就把它多读几遍。

3、随机指导学生朗读。

(1)创设情境指导朗读

a、“太阳把金光往鲜花上洒”如:学生读完教师评:呦,阳光下月季花开了!还有哪朵花开了?/你读呀,玫瑰花开了!……

b、指导朗读“太阳把小树往高处拔”(指名读、分组读)

(2)、指导朗读“太阳陪着小朋友在海边戏水,看他们扬起欢乐的浪花……”

a、最有意思的就是太阳陪着

四人分小节读诗歌,其余人认真听。读完后加以评价

学生听老师有感情的朗读

学生各抒己见

学生感叹于白云、晚霞的美丽。

学生练读

在教师一遍遍肯定与指导下,学生越读越好!

学生边读边在第二小节中寻找太阳一天的活动

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把自己当成鲜花、小树。一遍遍读,在读中感悟“洒”与“拔”

此环节将读与听结合起来让每位学生都有任务,把“读准字音,将诗句读通顺。”落实到位。

画面配上舒缓的音乐,去感染学生,学生被教师创设的情境深深地吸引,避免了单纯的朗读技巧的指导,而且为整节课奠定了一个情感的基调,后又启发学生看着画面体会诗句所描写的意境,这样学生的朗读就有感性的基础了。

让学生自己拥有选择权,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情境的创设使学生身临其境,体验到:有这样的金光,鲜花才开的艳丽。有阳光才能使小树茁壮。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咱们玩了,想象:在阳光照射下的海边你会做些什么?你当时的心情怎么样?

b、那就把这种快乐的心情读出来吧。(指名读、男女生读)

4、指导朗读诗歌第二小节

(1)喜欢这样的太阳吗?那就把你对太阳的喜爱之情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吧!同桌互相读一读

(2)谁愿意把太阳作的好事读给大家听?(指名读、评价)

(3)一起有感情朗读第二小节

(4)其实太阳还做了许多的好事,(点省略号)聪明的你们想一想太阳还做了拿些好事?

(5)我们把太阳做的好事也记一记吧!试着背背第二小节。(师生合作背、评价)

(三)学习诗歌三、四小节

1、太阳忙碌了一天,她会和我们一样也进入甜美的梦乡吗?她会去那儿?去干什么呢?读读三、四小节。

2、学生汇报,相机出示第三小节引导发现带“!”和带“?”

的句子。

(1)指导读好带“!”和带“?”

的句子。

a、指名读第一句带“!”的句子。(评价、指导)

带着你们自己的感受一起读读这句。

b、带“?”的句子呢?谁读?(走入学生中随机点名读)一起读!

(2)、指导有感情朗读第三小节,特别是感叹句和问句。(指名读、评价、齐读)

3、那就让我们到别的国家去看看吧!谁愿带着大家看看?

学生结合平时生活经历或自己从电视、电影、书籍等途径所看到的,兴趣盎然地畅所欲言。

学生带着高兴、快乐的心情充分朗读这句话

同桌你读我听,互相点评

学生读第二小节

学生回答:她可以杀菌;生:她让柳树长出了漂亮的绿头发:她让春天变得更加灿烂美丽!……

学生小声、自由读三、四小节

不同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感受,读出来的效果不同

学生特别喜欢教师走入其中,随机指读这种形式

将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经历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去感受、体验、领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在充分阅读中,自悟自得。

在多种形式朗读中感受带“!”和“?”句子所表达的不同效果,体现语文教学“工具性”。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相机示第四小节,指名读)(1)指导朗读最后一句

a、那里的孩子还都在睡梦中等着太阳,我们可不能把他们吵醒了,所以最后一句要读得——轻一些。(点击最后一句)自己读读吧。

b、指名读,指导读好“等着,盼着”

(2)男生读、女生读(评价、指导)

(3)创设情境:现在让我们进入梦乡,在睡梦中等着太阳、盼着太阳……

(4)角色转换(教师手持太阳图走入学生中)太阳走进你们的梦里了,谁最盼望我?盼着我做什么?

(5)师生合作读第四小节

4、(示书中插图)你们看,现在别的国家的小朋友沐浴着阳光和你们做朋友来了,你想对别的国家的小朋友说什么?

四、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在教师引导下,带着自己的感受自由读最后一句

学生通过教师的指导,通过一遍遍地读,加深对“等着,盼着”的感悟

学生进入情境,闭上眼睛,趴在桌上,展开想象

学生在角色转换中,进行说话训练,更好地感受太阳普照全球

学生通过讨论、交流达成共识:全世界孩子共在一片蓝天下,分享太阳的温暖、世界的和平与社会的安宁。

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有能力完成的作业进行积累及拓展

联系生活体验展开想象,既可以把静止的文本变成充满情趣与生活气息的立体画面,让学生如临其境;又可以有效地激活学生地想象,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作业超市”的设置使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发挥自己所长,展露自己才华,在轻松氛围中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太阳是大家的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