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范文 > 教学设计

《连加 连减》教学设计

时间:2021-10-18 04:42:38 收藏本文
《连加 连减》教学设计

《连加 连减》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连加 连减》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连加 连减》教学设计1

教学目的:

1、掌握两步计算的正确计算方法

2、初步体会计算的变化,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口算和计算能力

3、通过操作,培养学生数感和主动探索积极学习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掌握计算顺序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课件出示小鸡,这是什么?

你认识小鸡吗?

如果让你来养小鸡,你会怎样做?

二、合作探究

小明家也养了小鸡,咱们到他家去看看吧?

1、(出示课件)

看图上画有什么?

师:小明家是养鸡专业户,他们家养了很多鸡,他的父母靠知识和科技养鸡终于办起了这个大型养鸡场,小明今年才7岁,却已经懂得了帮父母的忙经常会帮着喂小鸡。你瞧,(课件出示5只小鸡,引导学生说出:小明喂了5只小鸡)说说图上画有什么?

课件动画播放:又来了2只,现在呢?谁能说出图意?

引导学生说出最后又来了1只小鸡。

师:对于这题应该怎么列式呢?

板书:5+2+1

为了计算准确,可采取分步计算的方法,也就是先算5+2=7,再算7+1=8

步骤如下:

5 + 2 + 1 = 8

2、(出示课件)

为了区别先走的我们通常都用线划掉来表示,师示范

○○ ○ ○

○○ ○ ○

表示再次去掉可以用虚线框起来

○○ ○

○○ ○

板书算式:8-2-2

想一想:这题应该怎样计算?

小组讨论后汇报解法。(若有生说先算2+2就把8-(2+2)的算式写出来以之对比。

8 – 2 – 2 = 4

6

2、练习:p73页的做一做右图

独立看图,说出图意

三、练习:第74页的第5至8题

《连加 连减》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鼓励在具体、鲜明的情景中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初步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2、能按照图的有序排列,找出规律,发展初步的探索意识和体验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理解并说出连加连减的含义。

教学难点:按照图意,找出规律,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教学方法:情境演示、启发式教学法、实践操作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老师手持两束气球进教室,一手:蓝黄蓝红;一手:红蓝红红。

师:今天老师特地带来了一些气球,奖给表现最好的小组。特别是上课听得认真,发言积极响亮的同学。这些气球漂亮吗?谁告诉大家有几只?

生:8只。

你是怎么知道的? 4+4? 3+1+4

师肯定学生的说法,给予鼓励。

机动方案:

(1)生说出加法算式,则教师板书如上,提出3+1+4这个加法算式表示什么意思,怎么计算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一起来研究的。

(2)生没有说算式,则引入喂小鸡的情境。

二、新知探索:

(一)教学连加:

出示喂小鸡的情景,教师分步操作,学生观察:

操作1:5小鸡在吃食,又跑来了2只。

师:看到这里你知道了什么?一共有7只小鸡

谁会列式?口头

操作2:又来了1只。

师:这下你又想告诉大家什么?生:又来了1只……。

谁会列式?生说,教师板演? 5+2+1=8

该怎么运算呢?生同桌交流,汇报:强调加了几次。

你会读这个算式吗?5加2再加1等于8

小结:像这样把三个数合起来的算式叫连加,在计算时,要先把前两个数相加的得数记在心理,再用记在心里的得数加上地三个数,算出结果。

(这个连加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呢?你能用小棒当作小鸡来摆一摆,说一说吗?)

3、练习;

做一做:左边第一题:先根据图意思摆好小棒,边同桌讨论,边把算式写完整。

(二)连减教学:

连接上面的情景,让学生猜想,小鸡吃完食物会怎么样?

生:又去玩了,走开了……。

直接出示书上的连减图片:让学生看图同桌说说图意。请学生上台来指着图说说。有8只小鸡吃完食物后走了2只,后来又走了2只,还剩下4只。

列式:8-2-2=4,这里的8、2、2、4各表示什么意思。读读这个算式;8减2再减2等于4。

练习:做一做,右边一题,看图列式说图意。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减去可以用划去或圈出来表示

反馈:你的算式是……,你是怎么想的?怎么算?学生相互评价。

5、小结;像这样连着减的算式叫连减……。

三、巩固深化:

完成练习十四第1、2、5

《连加 连减》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初步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

2.掌握连加、连减算式的计算顺序,能正确地计算10以内的连加、连减。

3.初步运用连加连减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直观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学会用连加连减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牢记前两个数计算结果,再和第三个数相加减。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10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开小火车)

+3+4-2-4

2——□——□10——□——□

+4+1-3-5

3——□——□8——□——□

二、质疑激情

师:小朋友的火车开得真快,那现在我们就坐着火车去小明家看看。我们的好朋友小明是一个非常爱劳动的好孩子。看,他在帮妈妈干活,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出示课件,小明在喂小鸡)

三、自主探索,学习连加

(一)观察图画,列出算式

1、引导观察(课件演示小鸡图)

师:仔细观察,你又看到了什么?

2、交流汇报

< ……此处隐藏14362个字…… 9

师:观察: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

生:都是把三个数合起来。

师小结:像这样把三个数合起来的算式叫连加。计算时,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

( 3 )模仿练习

师:谁来算一算(卡片)

5+2+1=2+3+ 2 = 师:下面老师要求提高了,听清了,把先算的前两个数相加的结果记在脑子里,然后用手势直接表示最后的结果,行吗?

4+2+3 2+3+5 6+2+1

2.连减

师:学得真棒!小朋友们已经会算连加题了,猜一猜,有连加算式,那还会有什么算式?

生:连减。

( 1 )师:那么连减的算式又是怎样的呢?你能根据这 6 只小鸟编连减题吗?

学生自由编题,并列式。

师:你是怎样算得呢?

生:6-2-1=1 4( 2 )模仿练习

师:完整说过程

9-3-2= 用手势直接表示结果

7-2-4= 8-5-1= 9-2-4=

3.连加、连减对比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自己找到了连减题的算法,请你看看,连加与连减题

《连加 连减》教学设计13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让学生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感受计算与生活的联系

2、探索并掌握连加及加减混混合运算的知识,体会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

3、培养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难点:

探索并掌握连加及加减混混合运算的知识,体会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我们前面已经参观了各种展览和馆区,妈妈决定带领小红去买几种纪念品带回家,他们出现了一点小问题,我们一起来帮帮她们好吗?

二、讲授新课

1、观察信息

(出示信息窗口5)我们先一起看看都有那几种标本?

学生回答,引导学生说出每种标本的价钱。

2、提出问题

小组合作。回答下面问题;

妈妈想买什么标本?

拿多少钱去买?

大约还剩多少元钱呢?估计一下,

还剩多少元应该怎样计算的?

3、全班交流

师:哪个组员一说一说你们是怎样解答的?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怎样进行解决

学生可能出现:

50-13=37(元)

37-17=20(元)

13+17=30(元)

50-30=20(元)

引导学生说一说每一步求得是什么?为什么要先算?能否将你们的两个算式组成一个算式,

小组再次合作

全班交流

先板书算式

师:这些算式你觉得熟悉吗?

有连减,加减混合算式

师:这些算式中先算什么?怎样列竖式?

引导学生比较一下两种不同的算式,哪一种更好,为什么?对于第二种方法,则重点引导学生是用50元减去13和17的和,因此要先算13和17的和,先算需要怎么办?怎样列竖式解答?

4、如果给你50元钱,你想要买哪些物品?还剩多少元钱?

学生提问,集体解答,解答时引导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5、举例连加算式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三、巩固练习

1、先请学生说一说每个月各有多少天,

然后解答自主练习第一题

2、比一比,谁最棒!

解答自主练习第二题

3、看看谁有一双孙悟空一样的火眼金睛。

解答自主练习第二题

四、小结

这一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连加 连减》教学设计14

教学要求与策略方法: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连加、连减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2、过程和方法:引导学生经历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使学生感受到连加、连减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并体验用数学的乐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创设清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策略与方法: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熟练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并学会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连加、连减的课件 小棒 三角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出示课件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图意。

二、探究体验

1、学习连加

师:谁能说说你在图中都看到了些什么?

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述。(原来......先......又......)

板书问题:现在一共有几只小鸟?

一共是什么意思?怎样列式?引导学生列出算式并讨论交流计算方法。

根据学生汇报板书:1+2+3=6

先用一只手遮住+3,让学生算1+2=3(板书3),再用手遮住1+2,提示用3+3=6(板书6)。

说明象这样连着加就叫连加。板书:连加

2、学习连减

师: 出示课件(飞机图),让学生看图上发生了什么事呢?我们看看图吧。

让学生自由观察并自主说话。(原来......先......又......)

可以提出什么问题?怎样列式?

引导学生围绕“还剩几架?”这个问题加以解决。使学生明确:先飞了1架用减法,又飞了2架还是用减法。

教师根绝学生的汇报适时板书:连减 5-1-2=2(自主探索连减两次的计算方法,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3、归纳小结

象这样用三个数(有时更多)连着相加或者连着相减的计算方法就是连加和连减。

4、完成72页的“做一做”

引导学生说清图意,再让学生自己用小棒、三角图片摆一摆,得出结果后,再填数。

三、巩固应用

1、举例: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了连加连、连减呢?

学生自由回答,对敢说能说的学生要多表扬,对想说却有顾虑的学生要多鼓励。

2、完成练习十一的第1、2、5题。

引导学生看懂图意,自主解答。

板书设计:

连加 : 现在一共有几只小鸟?

1+2+3=6 (只)

连减: 还剩几架? 5-1-2=2 (架)

设计意图: 以生动活泼的画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理解连加、连减的意义和计算顺序。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述自己的思维,利于学生理解连加、连减的计算顺序。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自主探索连加、连减 的计算方法,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摆一摆,使其熟练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通过自主练习,学会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连加 连减》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