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连加连减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连加连减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连加连减教学设计1教学目的:
1、掌握两步计算的正确计算方法
2、初步体会计算的变化,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口算和计算能力
3、通过操作,培养学生数感和主动探索积极学习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掌握计算顺序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课件出示小鸡,这是什么?
你认识小鸡吗?
如果让你来养小鸡,你会怎样做?
二、合作探究
小明家也养了小鸡,咱们到他家去看看吧?
1、(出示课件)
看图上画有什么?
师:小明家是养鸡专业户,他们家养了很多鸡,他的父母靠知识和科技养鸡终于办起了这个大型养鸡场,小明今年才7岁,却已经懂得了帮父母的忙经常会帮着喂小鸡。你瞧,(课件出示5只小鸡,引导学生说出:小明喂了5只小鸡)说说图上画有什么?
课件动画播放:又来了2只,现在呢?谁能说出图意?
引导学生说出最后又来了1只小鸡。
师:对于这题应该怎么列式呢?
板书:5+2+1
为了计算准确,可采取分步计算的方法,也就是先算5+2=7,再算7+1=8
步骤如下:
5 + 2 + 1 = 8
2、(出示课件)
为了区别先走的我们通常都用线划掉来表示,师示范
○○ ○ ○
○○ ○ ○
表示再次去掉可以用虚线框起来
○○ ○
○○ ○
板书算式:8-2-2
想一想:这题应该怎样计算?
小组讨论后汇报解法。(若有生说先算2+2就把8-(2+2)的算式写出来以之对比。
8 – 2 – 2 = 4
6
2、练习:p73页的做一做右图
独立看图,说出图意
三、练习:第74页的第5至8题
连加连减教学设计2教学要求与策略方法: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连加、连减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2、过程和方法:引导学生经历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使学生感受到连加、连减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并体验用数学的乐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创设清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策略与方法: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熟练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并学会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连加、连减的课件 小棒 三角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出示课件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图意。
二、探究体验
1、学习连加
师:谁能说说你在图中都看到了些什么?
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述。(原来......先......又......)
板书问题:现在一共有几只小鸟?
一共是什么意思?怎样列式?引导学生列出算式并讨论交流计算方法。
根据学生汇报板书:1+2+3=6
先用一只手遮住+3,让学生算1+2=3(板书3),再用手遮住1+2,提示用3+3=6(板书6)。
说明象这样连着加就叫连加。板书:连加
2、学习连减
师: 出示课件(飞机图),让学生看图上发生了什么事呢?我们看看图吧。
让学生自由观察并自主说话。(原来......先......又......)
可以提出什么问题?怎样列式?
引导学生围绕“还剩几架?”这个问题加以解决。使学生明确:先飞了1架用减法,又飞了2架还是用减法。
教师根绝学生的汇报适时板书:连减 5-1-2=2(自主探索连减两次的计算方法,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3、归纳小结
象这样用三个数(有时更多)连着相加或者连着相减的计算方法就是连加和连减。
4、完成72页的“做一做”
引导学生说清图意,再让学生自己用小棒、三角图片摆一摆,得出结果后,再填数。
三、巩固应用
1、举例: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了连加连、连减呢?
学生自由回答,对敢说能说的学生要多表扬,对想说却有顾虑的学生要多鼓励。
2、完成练习十一的第1、2、5题。
引导学生看懂图意,自主解答。
板书设计:
连加 : 现在一共有几只小鸟?
1+2+3=6 (只)
连减: 还剩几架? 5-1-2=2 (架)
设计意图: 以生动活泼的画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理解连加、连减的意义和计算顺序。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述自己的思维,利于学生理解连加、连减的计算顺序。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自主探索连加、连减 的计算方法,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摆一摆,使其熟练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通过自主练习,学会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连加连减教学设计3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让学生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感受计算与生活的联系
2、探索并掌握连加及加减混混合运算的知识,体会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
3、培养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难点:
探索并掌握连加及加减混混合运算的知识,体会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我们前面已经参观了各种展览和馆区,妈妈决定带领小红去买几种纪念品带回家,他们出现了一点小问题,我们一起来帮帮她们好吗?
二、讲授新课
1、观察信息
(出示信息窗口5)我们先一起看看都有那几种标本?
学生回答,引导学生说出每种标本的价钱。
2、提出问题
小组合作。回答下面问题;
妈妈想买什么标本?
拿多少钱去买?
大约还剩多少元钱呢?估计一下,
还剩多少元应该怎样计算的?
3、全班交流
师:哪个组员一说一说你们是怎样解答的?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怎样进行解决
学生可能出现:
……此处隐藏9819个字……摆1根(你能算出一共有几根吗?)
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动手操作,摆小棒,然后列出算式。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4+3+1=8
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_______|
7________|
四、自主探索,学习连减
1、引导观察
师:就在刚才我们学习连加的时候,小鸡吃饱了,我们看一看,发生了什么事?(课件演示)
2、交流汇报
指名说一说
师: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
3、列式及读法
师:你能列出算式吗?8-2-2=
谁当小老师带大家读一读这个算式:8减2再减2
4、计算、理解含义
怎样计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同桌说一说8–2–2=4
全班交流板书:|____↑
师:第二步是用哪个数去减?6______↑
结合图,说说算式的含义(指名说)
5、小结并补充课题
师:刚才我们知道了把几个数连着加起来的算式叫做连加,你能给这个算式起个名字吗?(根据学生回答补充板书:连减)在计算的时候,先把前面两个数相减,算出得数,然后用算出来的数去减第三个数,最后算出来的才是这道题目的答案。
6、动手操作
师:那接下来再请小朋友们摆一摆
要求:摆好10根小棒,先拿掉3根,再拿掉5根
师说要求,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动手操作,摆小棒,然后列出算式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0–3–5=2
说说你是怎么算的。|____↑
7______↑
五、联系生活,解决问题
过渡:今天我们学习了连加连减,你能用它们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吗?
1、出示燕子图
①仔细观察,指名说图意
②学生列式计算
2、出示跳绳图
①学生看图说图意,列式计算
②指名回答
3、出示汽车图
学生独立解决,交流汇报
4、交流生活实例
请学生交流生活中连加连减的实例并解决。教师可适当引导(如:老师一共有8个小苹果,先奖掉了3个,又奖掉了2个,还剩几个?你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
六、拓展提高
师:今天这节课上大家都学得很认真,掌握得很不错,老师想奖励小朋友们去超市选购自己最喜欢的三样物品。算一算一共要付多少钱?
连加连减教学设计11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的方法和简便写法。
进一步巩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的方法。
教学难点:
使学生掌握两个竖式连写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我听你们的老师说,大家都非常的聪明,什么东西都是一教就会,我不信,现在就来考考大家,看看你们是不是真的很聪明。
二、检查复习
1、口算下面各题(并说一说计算顺序)
8+4+3= 13-4-5= 62-20=
9+5+7= 16-8-4= 58-30=
2、笔算下面各题(并说一说)
28+34= 52-20=
三、导入新课
我对大家刚才的表现非常满意,果真是名不虚传,你们真的是非常的聪明。不过我还想试一试,看看能不能难倒你们。
将28+34改为例1 28+34+23
四、教学新知
师:这三个数相加,我们应该先算什么?
生:先算 28+34
师:28+34我们已经算过了,谁能帮老师写出来?
(学生口述计算,教师板书。)
师:现在做完了没有?还要算什么?
(学生口述计算,教师板书。)
师:现在做完了吗?
(注意,还要再在横式上写上得数。)
师:这几位同学真聪明,还有哪位同学和他同样聪明?
好!现在我们就来比试一下,看谁最聪明?!
完成 “做一做” 49+25+17
师:大家看一下,我们刚才在计算时用了几个竖式?谁能只用一个竖式就能算出来呢?
你是怎样想的?
生回答。
真棒!现有我们把原来的两个竖式合成了一个竖式,比原来简便多了,这就叫“简便写法”。
好!同学们真是太聪明了,连简便写法都能自己想出来。看来下面的这道题也难不住大家了。不过也说不定,你们中间会有个“小迷糊” ,看看谁愿意当小迷糊!
把52-20改为例2: 52-20-18
对学生提出要求:先用两个竖式来写,然后再把两个竖式写成竖式的简便写法。
学生完成后,指名说计算过程,教师板书。
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表扬,然后指着其中的 52-20 说:
这一步是两位数减整十数,我们学过它的口算,谁能口算出来呢?
根据学生举手数的多少,说: 真不错,有这么多的同学能口算出来,那么以后我们再遇到这样的题目,能口算的就不用再写竖式了。
在板书上用红色虚线把 52 框起来。
-20
——
下面我们就来试一试,看看你能不能省略其中的一步计算。
“做一做” 84-26-30= 注意:遇到哪一步可以口算,就不必写竖式。
五、课堂总结
同学们,刚才我们所做的黑板上的这几个题,就是课本上的例1和例2,其中的例1是三个数相加,叫(连加)(并板书)。例2是从一个数中连续减去两个数,叫(连减)(并板书)。在用竖式计算连加和连减的时候,我们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指例题)用两个竖式来算,第二种把两个竖式连起来写,叫“简便写法”。
六、课堂练习
1、现在我们再来重新练习一下两个竖式的简便写法。
做第1题。
2、大家都做的不错,现有我们再来做一下第2题,你可以选择用两个竖式或用简便写法。
3、另外,如果在计算中,我们发现一些题目比较简单,可以直接口算,不写竖式。
我们来做一下第三题,看谁能不用竖式,直接算出来。
六:板书设计:
连加 连减
例128+34+23=85
28 62 简便 28
+ 34 + 23 写法 +34
———— ———— ————
62 85 62
+23
————
85
例252-20-18=14
52 32 简便 52
- 20 -18 写法 -20
———— ———— ————
32 14 32
- 18
————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