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范文 > 教学设计

梅花魂教学设计

时间:2021-10-18 04:09:10 收藏本文
梅花魂教学设计

梅花魂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梅花魂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梅花魂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撩、眷”两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基本读懂课文,感受外祖父对祖国无限眷恋的思想感情,领悟梅花那种不畏“风欺雪压”的品格。

[教学重点]通过自读、讨论,感悟梅花精神及老华侨的爱国之心。

[课时计划]

一课时

[过程与方法]

一、导入新课

1、全班齐背《墨梅》。

2、同学们,古往今来,多少人通过画梅、唱梅、写梅来赞扬梅花之魂,梅花精神也正是炎黄子孙的品格,它在中华民族身上代代相传。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就是《梅花魂》。

二、检查预习

1、自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谁,是围绕什么来写的?

2、学生交流汇报。

三、指导自学

1、默读课文,思考:围绕梅花,课文讲了哪些事?每件事的内容是什么?

2、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3、全班交流汇报,老师适时指导。

第一件事:教小外孙女读唐诗宋词。

第二件事:特别爱惜“墨梅图”。

第三件事:因为年老不能回国而难过。

第四件事:离别时把“墨梅图”送给外孙女。

第五件事:临别时又把绣着梅花的手绢送给外孙女。

4、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这些事情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5、指名说一说。

6、读一读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画出最让你感动的语句,再在旁边写上一两句自己的感受。

7、指名说说自己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读。

三、总结课文

1、想一想,这五件事集中起来,表现了这位老华侨的什么感情?

2、再读读课文,四人小组讨论交流:本课为什么以“梅花魂”为题?“魂”指的是什么?

3、全班交流,联系书上相关内容回答,然后适时再读一读相关部分。

四、作业布置

1、同步练习册。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教读唐诗宋词

珍爱“墨梅图”

7、梅花魂年老难归而难过老华侨爱国心

离别赠“墨梅图”

再赠梅花手绢

[教学反思]

梅花魂教学设计2

【学习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缕缕、幽芳、漂泊、唯独、顿时、稀罕、离别、大抵、精神、品格、灵魂、骨气、民族、气节、磨难、欺凌、境遇、毕竟、梳理、衰老、珍藏、华侨、能书善画、风欺雪压、顶天立地、低头折节、泪眼蒙眬”等词语。读读记记“颇负盛名、玷污、秉性、凉飕飕、眷恋”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理解课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爱国情、思乡意,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并进行语言积累。

3.全力以赴,激情参与,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式。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会圈点勾画、批注及编写文段序号。

2、通过独立思考、深情朗读、小组合作,抓住文中的具体词语和句子,通过联系生活来想象。

3、认真研究学案,独立思考,限时30分钟完成;规范书写,运用好双色笔;小组合作探究,答疑解惑。

【知识链接】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代诗人王维的诗。全诗是: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山中送别》唐代诗人王维的诗。全诗是: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浣溪沙》北宋诗人秦观的词。全词是: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自主学习】

1、我能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生字新词。还能看拼音写词语。

yōu fāng piáo pō ci xiáng xī hǎn mó nàn qi líng

( ) ( ) ( ) ( ) ( ) ( )

shuāi lǎo zhēn cáng fēng qi xuě yā ding tiān lì dì

( ) ( ) ( ) ( )

我要把学习目标中的词语再抄一遍

2、比一比,再组成词语。

梳( ) 撩( ) 玷( ) 祥( )

流( ) 燎( ) 沾( ) 样( )

琉( ) 潦( ) 贴( ) 洋( )

3、给带点的字选择合适的解释,在被选答案的序号处画“√”。

(1)、能书善画

①善良,慈善;②善行,善事;③友好,和好;④擅长,长于;⑤容易,易于。

(2)颇负盛名

①背;②担负;③依仗;④遭受;⑤享有;⑥失败。

(3)、独在异乡为异客

①有分别,不相同;②奇异,奇特,特别;③另外的,别的;④惊奇,奇怪;⑤分开。

(4)、愈是寒冷

①(病)好;②较好;③叠用,跟“越……越”相同。

4、句段推敲

1、“看见慈祥的外祖父大发脾气,我心里又害怕有奇怪”

我害怕,是因为

我奇怪,是因为

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在意,唯独书房里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

这两句话前后对比,更说明了

【合作探究】

问题一:课文围绕着梅花写了外祖父的哪几件事?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你是从课文的哪些语句体会到的,在小组内交流交流。

问题二:朗读第2自然段,体会外祖父的思想感情。画出使外祖父伤心落泪的诗句。朗读并讨论:怎样理解这几句诗的意思?外祖父为何读到这些诗句时就会落泪?说说从这些诗句你体会出外祖父怎样的思想感情?

问题三:朗读课文,用“──”划出表现外祖父非常喜欢梅花的句子,读一读并说说体会。讨论: ①梅花的品格是什么?你是从哪些词句中看出来的,用~~画在书上。②外祖父为何珍爱梅花?这说明什么?③外祖父保存这幅墨梅图是为了什么?现在把它送给外孙女又是为什么?

问题四:本文开头和结尾有什么联系?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此处隐藏27635个字……同的。我们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感悟他人的美妙篇章时,不忘时时联系自己,感悟自己,感悟人生,“把别人的文章当注解,把自己的人生当正文”!

梅花魂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通过外祖父爱梅花,体会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思想感情。懂得梅花的高尚品格,学习这种品格。了解课文“前呼后应、首尾连贯”的特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理解外祖父爱梅花,并在爱梅花中寄托了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了解课文是怎样做到“前呼后应、首尾连贯”的。

教学难点:

外祖父对梅花品格的阐述和在爱梅花,送梅花图中寄托外祖父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鹏博士、幻灯片、录音带。

教学过程:

审题质疑,了解内容。

播放《红梅赞》同学们,你知道这首什么的歌曲(是以借)红梅歌颂革命者的歌曲---红梅赞。

你见过梅花吗?她有什么特点?

齐:见过!(梅花的颜色主要有红、白两种,花分五瓣,香味很浓。特别是它在万花凋零的初春时节开放,深受人们的喜爱。)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齐学习一篇与梅花有关的课文。

出示题目:15梅花魂

从题目中你想知道课文中写什么内容吗?

(我想知道梅花魂写的是什么?)

(我想知道作者围绕梅花魂写了几件事?)

(我想知道课文为什么以梅花魂为题?)

这几位同学提得好,这一节课,我们共同探讨。首先了解课文可以分几段,作者是怎样围绕梅花叙述外祖父的哪几件事的。表达了外祖父怎样的思想感情?

请同学们翻开书P90自由默读。(并且笔注上。)

(课文是分三段,第一段写作者看到故乡的梅花开,想起飘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第二段讲作者围绕梅花写外祖父的四件事。第三段写作者看到外公送给他的墨梅图手绢,又想起外祖父那种眷恋祖国的火热的心。)

作者围绕梅花写了外祖父哪几件事?

(作者围绕梅花写了外祖父的五件事)

板书:

作者围绕梅花写了外祖父的五件事,表达了外祖父怎样的思想感情?(续件事讲)

总的来说,表达了外祖父思念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同学们,作者在什么情况下想起外祖父的呢?

(看到故乡的梅花开了,想起飘泊他乡的外祖父。)

板书:

看到梅花开

(想起)

外祖父

同学们,谁能告诉老师,外祖父为什么哭?(教师在黑板用红笔点出红点。)哪些句子是写这方面的内容的?请找出有关的句子----(铅笔)。

(是由于读诗句触动了他思乡的感情。)投影外公读诗的图片。)

指导学生读。(读诗句时要读得慢而沉。)全体读。

同学们从这一层我们知道外祖父对家乡有深切的思念,他为什么对梅花却情有独钟?(分外爱惜)。请找出外祖父赞美梅花、珍爱梅花的语句。(请找一个同学找)

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吗?什么意思?(投影片)。

理解:清白----干净玷污----弄脏

意思:(梅花是最干净、最纯洁的,它是祖国的象征,不能受到一点玷污。)

用保险刀片轻轻地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地抹净。

从“轻轻”“慢慢”可以看出外祖父对墨梅图十分爱惜。

同学们,外祖父之所以对梅花图特别的爱惜,是因为梅花在他心目中是祖国的象征。那么外祖父对祖国的深厚感情体现在哪里?

请一位同学读第三层。(配乐)

(体现在回不了祖国而哭。)(教师在“哭”注上红点。)

(并出示版图)

师:外祖父思念家乡,对墨梅图分外爱惜,对祖国有着浓厚的感情,那么对外孙女又有什么希望呢?请同学们学习下一层,并提疑问。(默读)

生:外祖父送“我”墨梅图、梅花绢的目的是什么?

生:(目的是为了让“我”保持这种秉性、这种气节。)

生:梅花的秉性是什么?

生:(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呢!)

师:对了,这就道出了梅花不畏严寒的品格。

生:她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又是什么?

师:这也道出了梅花有刚强不屈的品格。

生:为什么外祖父把梅花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用书上的回答,并反复读。)(请一同学找)

师:哪些是具有民族气节的人物?分四人小组讨论。

(1)有不辱使命的苏武。

(2)有不顾威胁利诱、冲破阻挠回到祖国怀抱的李四光。

(3)有杰出爱国的詹天佑。

(4)还有课文里的外祖父。

对了,这些就是具有民族气节的任人物。我们要向他们学习。长大了为祖国争光。同学们,题目的含义就在于此。

师: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最后一段,它与第一段之间有什么联系?哪些词语表现出来?(击出电脑)

生:第三短与第一段前后呼应、首尾连贯的联系。

师:从第一段看到梅花开想起外祖父到第三段作者看到梅花图,手绢想起外祖父的爱国心。

板书:看到梅花图、手绢

(想起)

外祖父

作者想起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一颗眷恋祖国的心。

理解:眷恋----深切留恋。

板书:眷恋祖国(板在板图上)

师:作者围绕梅花写了外祖父的四件事,作者的目的是什么?请同学们读全文。(配乐《思乡曲》)

中心思想:(先同座位讲、后叫一同学讲。

本文通过记叙了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对梅花的喜爱。反映了外祖父对祖国深深眷恋之情,表达了一位华侨老人思念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同学们,大家懂得这篇课文内容了吗?懂得了。好!现在老师检验一下大家。讲问题5时交写作。(击出电脑理解内容。)

同学们都说得对。

学习了这篇课文,同学们知道了梅花具有不畏严寒刚强不屈的品格。谁能说说有关梅花的诗句呢?(让学生背)。

冬夜杂咏梅花

隆冬到来时,墙角树枝梅,

百花迹已绝。凌寒独自开。

红梅不屈服,遥知不是雪,

树立立风霜。为有暗香来。

这几位同学唸得好。现在我们一起唱毛泽东写的《咏梅》,好不好?

咏梅

风雨送春归,

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当春,

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灿漫时,

她在丛中笑。

板书:

看到梅花开 开头

(想起)前首 读诗流泪

后尾 爱惜墨梅图

外祖父 呼连 回不了国而哭 眷恋祖国

应贯 送我墨梅图

(想起)结尾 手绢

看到 墨梅图手绢

《梅花魂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