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范文 > 教学设计

《爱心》教学设计

时间:2021-10-18 04:01:52 收藏本文
《爱心》教学设计

《爱心》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爱心》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爱心》教学设计1

“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孟母三迁》《孔融让梨》《黄香温席》都是很好的教育素材,简短富有哲理的小故事让孩子尝试着心怀大爱、学会感恩。在当今这个物质条件相当富裕的时代,孩子们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4+1的生活模式让稚嫩的孩子一味的索取,家长无限度的满足,爱的回报在孩子心里慢慢的淡化。培养和继承中华美德,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是一个有效的途径,我觉得《爱心树》是一个很好的教育素材,我将带着孩子一起品味故事中所蕴含的教育意义。努力为孩子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交谈,能用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养成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的同时,发展了语言的理解与表达能力。

此活动主要采用倾听与表达、追问与设疑、联想与创作,通过听、想知道故事中的大树就是我们的妈妈,孩子就是逐渐长大的我们。在说与做中萌发孩子关爱他人及感谢之情,并鼓励幼儿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父母及身边人的爱。

活动目标:

1、情感目标:愿意在活动中大胆表述,萌发爱的情感。

2、知识目标:尝试用完整的语言表述故事的中的内容。

3、能力目标:认真倾听,能用不同的方式向身边的人表达爱。

活动重点:引导幼儿大胆猜想与表达,读懂故事,明白大树给予了男孩所有的爱。

活动难点:在故事中理解大树的付出与男孩的索取,懂得并学会感恩。

活动准备:

PPT、音乐《神秘花园》《感谢》《可爱颂》、爱心卡、彩色大信封3个、红色爱心袋1个、小图片2套。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绘本《爱心树》,引出主题。

1。教师与幼儿谈话。

师:很高兴能和你们做朋友,能告诉老师你最爱的人是谁吗?

师:老师今天就带来了一本讲述爱的故事书,我们一起来看看。

师:你们从这本书的封面上看到了什么?

师:它可能讲的是谁和谁的故事呢?为什么叫它《爱心树》呢?

师: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故事。

二、教师播放PPT,引导幼儿初步感知故事内容。

1。分段落讲述并提出问题,启发幼儿思考,感受大树不同的快乐。

(1)第一页到第四页

师:为什么大树很快乐呢?

师:对,因为有小男孩的陪伴。

(2)第五页

师:为什么大树会感到孤单呢?

师:要是有小男孩陪伴该多好啊!

(3)第六页

师:猜猜看那位孩子会说什么?

师:有可能,我们一起听听男孩说了什么?

(4)第七页

师:如果你是大树会答应男孩吗?说说你的想法?

师:我们来听听大树是怎么说的?

师:孩子,大树这次是用什么办法带给男孩快乐与满足?

师:大树用自己的果实帮助了男孩实现愿望。

(5)第八页

师:男孩说,我需要一间房子保暖,你可以给我吗?

师:孩子说说你这次的想法?大树这一次是怎么做的呢,我们继续往下听。

师:大树说我没有房子,身体就是我的房子,你砍下我的树枝拿去盖房。

师:你是小男孩你会忍心砍掉树枝吗吗?为什么?

(7)第九页

师:孩子又有很长没有来看望大树了,当他终于又回来的时候,大树很开心,快乐的几乎说不出话来。

(8)第十页

师:男孩的心情怎样?我猜男孩这次又遇到什么困难了,你们赞同吗?会是什么困难呢?

师:大家说的都有可能,我们继续往下听。

师:我年纪大了,心情也不好,不愿意玩了……我要带着家人去远方,你能给我一条船吗?

师:一条船?大树这次会满足男孩的愿望吗?

师:你是大树你会怎么做?听听故事中大树真实的想法和做法。

(9)第十一页

师:把我的树干砍断,用它做船吧……

(10)第十二页

师:男孩最后一次拖着疲惫的身体来到大树跟前时,大树说:“我现在只是老树墩,真是抱歉。”

师:大树为什么要抱歉呢?

师:因为大树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帮助男孩,给予男孩,带给不了男孩快乐和满足。

(10)第十三页

师:我现在需要的实在不多……大树很快乐。

三、游戏《爱的传递》,幼儿尝试复述故事中的重要情节对话。

1。教师与幼儿讨论

师:老师的故事讲完了,喜欢故事中大树吗?还记得故事中的小男孩向大树要了哪些东西吗?大树又是怎么说、怎么做的呢?它们之间的故事就藏在老师这个爱心里,想打开看看吗?都想打开呀,这样我们来玩一个小游戏,老师音乐响起时我们很小心的传递爱心,音乐停止时,爱心落在哪个宝贝手里,请你从爱心袋里抽出一个秘密信封,打开看看并说一说里面的图画故事,好吗?

2。音乐《可爱颂》,幼儿随音乐有节奏的传递爱心,遵守游戏规则中,大胆讲述图画内容。

四、借助图片,梳理梳理故事内容,分角色讲述故事。

师:男孩在一天天长大,由当初的小男孩变成了一位老人,大树给予了它果实、树枝、树干,最后只剩下一个老树墩。

1。分角色完成简单的表演,教师旁白。

师:在老师的小筐里就有故事中的男孩和大树,请8个小朋友围城一个圈,先想好你要扮演那个角色,然后从里面选好自己的角色记住后贴在自己胸前,试着讲一讲?

2。感受大树给予男孩的爱

师:大树很爱小男孩,为小男孩做了很多事情,带给了快乐与满足。孩子你们刚才感受到大树的爱了吗?

小结:大树爱男孩,男孩给予大树快乐,爱与被爱其实都很很幸福。

四、找我身然的“大树”,萌发爱的情感。

1。情感迁移

师:那你们从出生到现在,身边有没有像大树一样爱你们的人呢?他们是谁?你是怎么爱他们的?

2。幼儿相互讨论并回答。

小结:今天回家向爱我们的爸爸妈妈说声“我爱你”,向爱我们的老师说声"谢谢",抱抱一下我们的好朋友。

五、播放歌曲《感谢》,幼儿制作《爱心卡》。

1。教师讲解制作要求

师:孩子们你们一定有好多感谢的话要说给爱你们人,老师这里准备了爱心卡,请把你们想说的话画在爱心上,把我们的爱心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 ……此处隐藏18121个字……读读这句话,让我们听出小姑娘的确很渴?指名读,大组比赛读。

小姑娘那么渴,却还是把水罐递给了过路人,请大家展开想象,这个过路人可能是什么样的人呢?……是的,但无论他是个怎样的人,在此时此刻,她也有很多理由不把水给过路人,是吗?要知道这是什么水啊!这是世界上唯一的一罐水了呀!(生命之水。)难道,她递给过路人的仅仅是水罐吗?(还有生的希望)是的,她是把自己生的希望给了一个过路人,读读这句话。(齐读)

②为什么小姑娘要这么做呢?她是怎么想的呢?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拿起笔来写一写。

自由练笔(音乐《爱的奉献》伴奏带)

交流:把你的想象填到句子里读读吧。课件出示:

这时,小姑娘再也忍不住了,正想凑上水罐去喝口水的时候,突然从门外进来一个过路人讨水喝。小姑娘想:()。于是小姑娘咽了一口唾沫,把水罐递给了这个过路人。

(指名3、4人后)小姑娘还会怎么想?指名交流。

(5)通过想象,我们深深感受到小姑娘是那么善良,那么急人所急!我们再来读读这两句话。

(6)正是小姑娘的善良,对所有人的爱心使神奇的变化再次发生,齐读——这时突然从水罐里跳出七颗很大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

5、小姑娘的爱心使空水罐变得满满的,还从中涌出了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世界重新变得美好了。那么这个童话故事里为什么还要写水罐里跳出了七颗钻石,七颗钻石升上天空变成了七颗星星呢?故事里还有哪些神奇的变化,这些变化的原因又是什么?我们下节课再继续学习好吗?

板书:七颗钻石

干涸、干枯

爱心

清澈新鲜的水(流)

《爱心》教学设计14

第一课时

活动目标

让学生懂得社会上还有需要帮助的人,明白每个人都应帮助有困难的人,知道怎么去帮助他们,并积极地行动起来,从中体会助人的快乐。

活动准备

课件、学生用于调查需要帮助的对象的记录表。

活动过程

一、导入主题,激发爱心

1.呈现下列情景。

情景一:遭遇特大洪灾的地区,房屋倒塌,庄稼损毁。小朋友们没有了校园,没有了书包,甚至没有了亲人,惊恐、无助的双眸望着远方。

情景二:家在贫困山区的小凡,父亲因故去世,母亲重病卧床。小凡不但无钱上学,

每天还要照顾母亲。他拿着借来的旧书蹲在墙根边,望着小伙伴们上学去的身影,

只能深深地叹息。

2.学生谈感受。

3.教师:面对这些生活困难的人,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去关心、帮助他们。在你的身边有需要帮助的人吗;如果有,你准备怎么做?

二、自主行动,体验爱心

活动一 爱心大搜索

学生把自己帮助他人的事以及自己的感受写在纸上,然后小组交流,最后将这些“爱心”纸贴在教室内。

活动二 成立爱心小分队

1.交流:怎样才能更好地帮助有困难的人,学生交流后汇报。

2.举办“爱心小分队”成立仪式。

(1)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自愿组合成小组,推举一名小队长,小组根据各自的任务命名。如爱心基金募捐小分队、助残小分队、帮困小分队等。

(2)各小组举起队旗,排好队伍。班长宣布×ד爱心小分队”正式成立。

活动三 爱心策划

各队讨论确定本小队的爱心行动计划:确定活动目标、帮助对象、活动形式、活动时间。让学生懂得要有计划、有组织才能更好地帮助他人、服务社会。

三、拓展活动,传递爱心

1.教师:社会上需要关心与帮助的人有很多,我们的力量是单薄的,我们应该向社会宣传,让全社会的人都积极行动起来。

2.爱心倡议:爱心宣传小分队提议向全体少先队员发出爱心倡议,争取更多的人来支持我们的爱心行动。

四、积极行动,奉献爱心

教师:同学们,爱的力量是无穷的。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把爱传递到每个需要爱的地方。相信大家在爱心行动中一定会有很多收获,你们在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也会得到快乐与幸福!

(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铜铺街小学 黄晖)

第二课时

活动目标

通过活动,指导学生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提高他们的社会参与能力,激发其社会责任感,培养他们尊老爱幼、济困济贫、乐于助人、勇于奉献的精神。

活动准备

课件;各小队活动的工具,如DVD、照相机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播放歌曲《爱的奉献》,增强氛围。

2.教师: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

二、成立爱心小分队

1.针对本校的实际情况,学生讨论班级应该成立的爱心小队。可以成立如下小队。

(1)助残小队

(2)帮困小队(每班均有低保户,选出一例特殊家庭)

(3)敬老小队(学校附近有一家敬老院)

(4)爱心宣传小队(学校附近是繁华的步行街,可利用课余时间上街宣传、募捐)

2.学生自愿报名,根据自己的特长与喜好选择不同的

爱心小分队,选出各小队的队长。

三、制定爱心行动计划(包括个人的和集体的计划)

1.讨论爱心小队的目标、原则以及具体的行动计划。

2.以“帮困小队”为例,制定如下行动计划。

我们的爱心行动计划

帮助对象:×××(低保户成员之一,父母离异,妈妈常年卧床不起)

帮助内容:

(1)把募集的资金捐给他,帮他缴学费、买文具。

(2)给他补习功课,提高成绩。

(3)经常派小志愿者去照顾他生病的妈妈,帮他做家务。

四、小论坛

教师:平时,我们会看到一些行乞的人,他们有的是残疾青年,有的是白发苍苍的老人。对于这些人,我们应该帮助他们吗?为什么?

(通过此环节的活动让学生明白,帮助他人的同时也要注意保护自己的利益和安全,谨防上当受骗)

五、实践活动准备

1.各小队上交活动计划,包括队员的具体工作安排。

2.教师向学生强调几个问题:

(1)班主任、校外辅导员、家长委员会成员到各个小队带队。

(2)以小队的形式开展活动,小队长负责,强调分工明确、团结协作,体现团队精神。

(3)活动过程中及往返学校途中要注意安全。

(4)妥善保管各小队携带的工具,如:摄像机、照相机(拍摄精彩画面)、小塑料桶、扫帚等。

(5)如遇到突发意外情况,请带队老师处理。

(6)活动后,将根据队员的表现,评选“爱心小天使”。

(7)回家后做好活动记录,通过日记记录下自己的心得体会,班级建立“爱心档案”。

(8)爱心活动将经常化、制度化,每月二至四次。期末将评选“爱心小队”及“爱心人物”。

《《爱心》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