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触摸春天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触摸春天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触摸春天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
1、学会并掌握本课生字词。
2、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初步体验作者情感,并有感情朗读。
3、初步感受阅读散文的方法。
教学重点:初步体验作者情感,并有感情朗读。
教学难点:感受阅读散文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走进春天
1、欣赏一组春光图。
老师:面对如此迷人的春光,你想起了哪些词语和诗句?(板书:春天)
学生说词语,念诗句。
2、齐读以下词语和诗句,读出内心的赞美。
春暖花开 艳阳高照 桃红柳绿 百花争艳 莺歌燕舞 草长莺飞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3、师:你会怎样来享受春天?(学生说)我们今天将走进一位特殊女孩的春天。(补全课题:触摸春天)
二、走进故事
1、学生初读课文,出示要求:
① 读两遍。
② 第一遍放声读,读得正确流利,并记住生字。
③ 第二遍轻声或不出声读,思考:女孩有什么特殊之处,做了什么特殊之事?你还有什么话想说?
2、交流初读所知,所感。(围绕以上思考题)
根据学生发言板书:盲女孩 安静 流连花园 拢住蝴蝶
3、检查生字词掌握和课文朗读情况。(抽生字较集中,难度较大的3、4、6、7自然段朗读)
师:通过两遍读,同学们基本能正确流利的读课文,也读出了课文的故事,但这还远远不够。文字有温度,语言有感情。如果你用心品读,一定能感受到作者讲述故事时的情感起伏。
(板书:故事 情感)
三、走进情感
1、师配乐范读课文,学生静听感受。(听,也是一种很好的阅读方式)
2、说说你感受到的作者情感,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
(根据文中顺序,让学生依次板书:同情 喜爱 惊讶 感动 感悟)
3、顺着这条情感路线有感情读课文。
四、走近主题
1、现在你一定发现文中有很多地方耐人寻味,但又琢磨不透吧。把它们找出来。
2、自己联系上下文琢磨,或跟身边的同学探讨,看能解决哪些问题。
最难的,又认为特别重要的打上打问号。
3、梳理问题,让学生把与课文主题相关的问题写上黑板。
预设如下:神奇的灵性是什么? 作者为什么感动?盲女孩 为什么会张望?我为什么不惊动?“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怎么理解?
4、小结:提出这些问题说明同学们思考的触角已触摸到课文的主题,下堂课我们来探讨这些问题,课文主题我们就读懂了。
(板书:主题)
五、写字指导
1、本课都是左右结构的字,看看书写有什么规律。(左窄右宽)
2、难写字示范:瞬 弧
板书设计: 触摸春天
故事 盲女孩 安静 流连花园 拢住蝴蝶
情感 同情 喜爱 惊讶 感动 感悟
主题 灵性? 张望? 感动? 不惊动?
“谁都有生活的权利……”?
触摸春天教学设计2【教学设想】略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正确读写“流畅、灵性、扑闪、概念、弧线、飞翔、缤纷、花繁叶茂、磕磕绊绊、多姿多彩”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后三个段落。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深意。
4、体会盲童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懂得珍惜生命,热爱生活,鼓励学生用想象创造一个美好的世界。
【教学环节】:
一、角色转换 揭示课题
1、角色转换:生闭上眼睛,体会盲人的世界是怎样的。
2、导入揭题 (板书:触摸春天)
3、由题设问:初次看到这个课题时,你想到些什么?
4、学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抓住“触摸”一词,谈谈自己读文前的感受。
二、自主读文 整体感知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触摸春天教学设计3教学目标:
1. 认识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正确书写“浓郁、流连、小径、穿梭、流畅、引导、悄然、花繁叶茂、多姿多彩”等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后三个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3.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深意。
4. 体会盲童对生命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懂得珍惜生命,热爱生活。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认识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正确书写“浓郁、流连、小径、穿梭、流畅、引导、悄然、花繁叶茂、多姿多彩”等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已经度过了十个春秋,谁能描述一下你心中的春天。
从同学们的描述中,可以看出大家谈得最多的是通过眼睛所提供给我们的视觉形象。那么一些双目失明、失去视觉的盲人心中的春天又会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大胆猜测一下。没有视力的盲人虽然不能用眼睛去观察春天,但是他们心中得春天也同样是多姿多彩、生机盎然的。因为他们是在用心灵出触摸春天。
二、 检查预习,认读生字。
1. 同学们已经在课前预习了课文,谁能说一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也可以谈一谈你阅读后的初步感受。
2. 利用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并交流自己识记生字的方法。
3.小组合作读课文互助互学,将课文读准、读通。
4. 指名朗读,进行评议。
三、 再读课文,自读自悟。
1. 自读,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请同学们试着说一说文中的小女孩安静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 默读课文,边读边在书上做出标注:写一写自己的感悟,画出不懂之处。
3. 教师组织全班同学交流读后感受,重点围绕“盲女安静特殊在哪儿”来谈。
教后反思
《触摸春天》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故事很简单,这篇课文讲述的是盲童安静在春暖花开的美景中,在一株月季花前停下来,慢慢伸出双手,悄然拢住一只逗留在花间的蝴蝶。小女孩的脸上 ……此处隐藏20508个字……然吗?请大家好好读课文1—3自然段。哪些字、哪些词、哪些句子一下子触动了你,告诉你这不是个偶然。
相机理解词语:“流连 穿梭 流畅 磕磕绊绊 极其准确”
朗读相关句子。
读了这些,你认为这里神奇的灵性包含了什么?
(坚强、努力,对生活的热爱)
(读重点句子)
三、升华体悟。
1、想象安静的未来(背景音乐延续到最后)
我们曾担心……曾担心……
现在,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这个热爱生活的女孩将来可能会成为……
我们可以肯定这个勇敢坚强的女孩将来有可能会成为……
我们可以坚信这个充满灵性的女孩必定会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新生活。(板书:创造 新生活)
2、这也是安静想要告诉我们的道理
出示中心句:“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这里的谁都指谁?
有谁也曾经用自己的事迹告诉你这样的道理?你想把这个道理告诉谁?
补充学习《我还有一只脚》。
我还有一只脚
周大观
贝多芬双耳失聪,
郑龙水双眼失明,
我还有一只脚,
我要站在地球上。
海伦凯勒双眼失明,
郑丰喜双脚畸形,
我还有一只脚,
我要走遍美丽的世界。
a) 简介小诗人
b) 朗读诗歌
c) 小练笔:我是 ,我有 ,我有 ,(自己的特点、骄傲)我要 。(自己的志向)
d) 总结:让我们记住这句话,我相信一定会触摸到属于自己人生的春天。(读中心句子)
4、 主题延伸。
1、朗读课文
2、课外搜集相关材料,进行故事会或主题队会。
触摸春天教学设计15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深意。
2、体会盲童对生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懂得珍惜生命,热爱生活。
一、激情导入,感知课文
1、在学习新内容之前让我们一起来复习生词(幻灯片出示,学生齐读)
2、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1、2自然段,我们不但知道了安静是个盲童,还知道安静整天流连在小区春天的花香里。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7课触摸春天(学生齐读课题)。
二、新授课
1、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3至7自然段,同时,安静告诉了作者(我)一个怎样的道理?(学生大声朗读)
2、请问安静告诉了作者怎样的道理?生:“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幻灯片展示)这样的一个道理。(指名学生大声朗读出来、采取多形式读)
3、安静哪些行为告诉了作者我“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这样的一个道理?(学生回答:从安静抓住蝴蝶到放飞蝴蝶的这个过程告诉了我。)师:表扬(非常棒!你真聪明!)
4、那就竟安静是怎样把蝴蝶抓住的?又是怎样放飞蝴蝶的?请同学大声朗读第3、4、5、6自然段然后告诉老师!(学生大声朗读)
5、那安静是怎样地把蝴蝶抓住了!学生回答:“她慢慢地伸出双手,在花香的引导下,极其准确地伸向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和“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睁着眼睛的蝴蝶被这个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抓住了。”(幻灯片出示这两句话)再问:安静是怎样放飞蝴蝶的?出示句子,齐读三处句子。再重点分析前二处句子。师:“极其准确”在这里是什么意思?生:是非常准确的意思。师又问:为什么安静能“极其准确”地伸向月季花而且抓住了蝴蝶,我也觉得太神奇了,你能回答我吗?老师相机板书:抓住蝴蝶。生:因为安静整天在花香中流连,她能熟知花的香味,所以她“极其准确”地伸向那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生:可能是指小女孩身上所具有的一种特殊的神奇的力量。生:因为安静是个盲人,她平时只能靠嗅觉和听觉来生活的,又因为蝴蝶整天在花丛中飞来飞去,翅膀沾满了花的香味,所以安静依靠灵敏的嗅觉准确地把蝴蝶给抓住了。老师及时表扬:哇,你真棒!生:安静的眼睛虽然看不见,可她心里的眼睛是打开的她是用整个身心在感受这美丽的世界。师:说得真好!生:小女孩整天在花丛中流连忘返,她的身上一定也是花香浓郁。她就像一位花仙子,蝴蝶也愿意和她做朋友。再读第二个句子,问“竟然”是什么意思?生:出乎意料之外的意思。(学生说句子)我们再一次地读一读这两句话。(先男女比赛朗读、多形式朗读,再全班读,要求声音响亮,抑扬顿挫地读出来。)师:同学们体会得真好!与其说是蝴蝶被安静拢住,不如说是蝴蝶被安静神奇的灵性所吸引,心甘情愿地落入她的掌心。是呀!出示中心句“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幻灯片展示)学生朗读。
6、当安静把蝴蝶抓到以后,她把蝴蝶怎么了?请同学们大声地朗读第六自然段,然后再回答老师。(幻灯片展示)(学生朗读)生:“许久,她张开手指,蝴蝶扑闪着翅膀飞走了,安静仰起头来张望。”马上板书:放飞蝴蝶师:安静在张望什么?生:张望蝴蝶飞翔的弧线。你能表演一下张望这个动作吗?学生表演。师又问:什么叫飞翔的概念?生:这是安静想象中的飞翔。师:理解地真好!我们一起来读读第六自然段。(学生齐读)
7、当作者我看到这一幕时他的心情是怎样的?请同学们大声朗读第五自然段。(学生齐读。)师:你看到的作者怎样了?生:被深深地感动了。师:安静的内心世界怎么会多姿多彩呢?生:先读,刚读这句的时候,我想一个盲人的眼前肯定是一片黑暗,内心世界怎么会多姿多彩呢?后来联系上下文中安静的一系列动作,我感到她的内心世界一定是非常丰富的。师:是呀!“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幻灯片展示)学生朗读。
三、拓展阅读,升华情感
1、师:是呀,海伦.凯勒曾说:“世上除了用眼睛看世界,还有一种内在视觉,那可能是更真实的,那就是用心去看这个世界。”下面请同学们自读“阅读链接”(幻灯片展示)中的内容。
2.请同学们谈一谈对海伦·凯勒的认识和了解。(教师做相应的补充介绍)
3.老师这里还收集了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感人故事呢!让我们一起感受一下他们的生活,其实他们也同样生活得多姿多彩。(幻灯片展示)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17课《触摸春天》这篇课文,让我们从小女孩安静抓住蝴蝶到放飞蝴蝶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安静对生活的热爱和作者对生命的关爱。通过这篇课文也告诉了我们要热爱生活和关爱生命。
请同学们抱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大声地朗读全文。(如果时间不允许,删除)
五、布置作业,课下延伸
1.从文中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或段落,抄写下来。
2.课下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写出读后感想。
3.按照课后学习伙伴的提示,搜集热爱生命的感人故事,小组合作办一份以“热爱生命”为主题的板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