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榴》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石榴》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石榴》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石榴》是小学语文国标本苏教版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石榴》一文语言清晰,颇有美感。课文按季节变化的顺序,描写了石榴的生产过程。第一节用简练的语言引出了文章的主人公——闻名中外的石榴园。第二节写石榴抽枝、长叶、开花的过程。第三节写石榴结果,渐渐成熟。第四节写石榴内部的状况,以及子儿的滋味。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体会文中优美的词句,逐步提高学生的审美和感悟能力。
2.学习本文作者的观察方法,拟人等描写方法。
3.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学写水果特点的方法。
4.了解石榴的生长过程以及特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整体导入
(一)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6课,读课题——学生读课题《石榴》
(二)请大家打开课文,让我们踏着季节的脚步,跟随作者,去山东枣庄,
一起走进驰名中外的石榴园。
二、精读训练
(一)师:快速阅读课文2——4自然段,说说你喜欢哪一个季节的石榴圆。喜欢它的什么?(为什么喜欢)
学生读后交流,老师提炼板书——春叶绿;夏花美;秋果趣(如果学生一下子概括不出来,就打个?说:待会儿,我们学习这一段课文的时候再来想这个词)
师评价:我们班同学读书的本领真大,读了一遍就能抓住每一段的主要内容了!
(二)师:我们先来欣赏一下夏天的石榴花好不好?(课件图片欣赏)
1.怎么样?说说你的感受?(学生说,太美了)
2.是呀,一个字——美!这么美的石榴花作者是怎样来向我们介绍的呢?谁愿意来读一读第二自然段中写石榴花的这几句?
3.读得正确、流利,声音响亮,谁还想读?
4.读了这几句,你看到了什么样的石榴花?(让学生多说一些)
(1)我看到了火红的石榴花。
(2)我看到了密密麻麻的石榴花。
(3)我看到了像小喇叭一样的石榴花。
……
5.师:你觉得什么样的石榴花最美?
生:火红的石榴。
出示句子:
6.师:看一看,这两句话什么地方不同?读一读,你觉得哪句话写得更
美?为什么?
生:火红是像火一样红,红得都快燃烧起来了。如果只是红的,就没那
么红,那么美了。
师:你真是个爱思考的孩子,“火红”这个词用得真好。请你把书上的
这一句读一读。
谁能够读得再红一点?(再指名读这句话。)
师引读:这些花越开越---密,越开越---盛,不久便挂---满了枝头。
师: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生自由想象说。)
师:请大家再到书上去看一看,你还觉得什么样的石榴花很美?
生:像小喇叭一样的石榴花很美。
出示句子,请你读一读。
师:你们喜欢这些小喇叭吗?现在你们就是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让我
们一起来吹一吹吧!你吹的是什么曲子?(全班吹喇叭)
师:哇,多可爱的石榴花呀,好热闹的石榴园呀,我们再来读一读。
捧起书,让我们一起把夏天的石榴花连起来读一读!
(三)师:热闹了好一阵的石榴花渐渐地谢了。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走进
秋天的石榴园,请大家轻声朗读第三自然段。想一想,秋天的石榴园什么最吸引你?(生自由轻声朗读。)
生:小石榴。
师:为什么呢?
生:很有趣。(板书:趣)
师:什么地方写得最有趣啊?说给你的同桌听听。共3页,当前第1页123
生:“熟透了的石榴高兴地笑了,有的笑得咧开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
皮,露出了满满的子儿。”
师:是吗?有趣在哪儿呢?请大家看——(图片),听——[播放笑声](你
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生想象说话。
[课件出示]熟透了的石榴高兴地笑了,有的笑得咧开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露出了满满的子儿。熟透了的石榴裂开了,露出了满满的子儿。
师:请大家读一读这两句话,哪句写得更有趣?为什么?
生自由比较说。指名读。读好。
师:为什么读了这一句我们会觉得这么有趣?小作者是用了什么方法呢?
生自由说。
师:原来作者是把石榴当成人来写的,才写得这么生动,这么有趣。我们
再来体会一下(齐读)。
师:还有哪一句也是把石榴当作人来写的?
[课件出示]这些石榴娃娃急切地扒开绿黄色的叶子朝外张望,向人们报告着成熟的喜讯。(指名读。)有趣吗?
师:你们看,这是两大片绿黄色的——(叶子)?(师两手舞起,像两片叶子)哪个小石榴来扒开叶子?
生过来表演。
师:小石榴,你在里面感觉怎样啊?你想看什么?哎呀,你为什么这么着急?你想对人们说些什么?你想向人们报告什么喜讯?……(扒开后)哇,你看到了什么?快向人们报告你的喜讯呀!谁再来读一读?(指名读。)谁能读得再急切一点?调皮一点?喜悦一点?
师:多有趣多快乐的石榴娃娃呀,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师:石榴成熟了是这么的可爱,这么的有趣。它是怎样长成的?
[课件出示]石榴一天天长大,一天天成熟。它的外皮先是青绿色,逐渐变得青中带黄,黄中带红,最后变成一半儿红,一半儿黄。
师:请把这句话中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找出来。
[课件出示]先是逐渐最后
师:如果老师把“青绿色,青中带黄、黄中带红,一半红、一半黄这几个颜色词语换一换位置行吗?为什么?
师:原来作者是根据石榴成熟的顺序来写的,不能随意调换。谁能把这种成长的变化读出来呢?指名读,齐读。
师:石榴的果实真是太可爱,太有趣了,我们一起把这小节读一读吧。
(四)欣赏了石榴花,看了石榴果,想不想尝一尝?作者是怎样品尝石榴的呢?请大家默读第四自然段。(生默读。)
师:谁来说一说?
生说清楚顺序。可以用上表示顺序的关联词“先……然后……最后……”
生:先剥开外皮,然后看看子儿,最后取几粒放入口中嚼嚼,尝尝味道。
师:小作者剥开石榴的外皮,就开始仔细地观察,(板书 ……此处隐藏4516个字……情况。
2.默读思考:课文从哪些方面写石榴的果实的?有什么变化?画出表现石榴果实特点的词语。
3.讨论:作者按什么顺序写石榴的果实的?哪些词语表现了这些变化?
4.指导朗读:请同学们带着高兴的心情来读这一段。
5.学习第4自然段。
⑴过渡:长得这么可爱的石榴,味道怎么样?我们一起来看。
⑵轻声自由读课文,小组讨论:课文从那些方面写石榴子儿的?
讨论有:颜色:红白相间晶莹透亮
味道:酸溜溜甜津津
体会“晶莹”的意思。
6.齐读这一自然段。
7.教师小结:作者按时间顺序,写石榴果实的生长变化,还特别注意认真观察了石榴果实的颜色变化与外形特点。我们在今后的.写作中要学习这种方法。
三、作业:
1.背诵课文3、4自然段。
2.品尝一种水果,并模仿第4自然段写一段话。
板书设计
石榴
颜色:红白相间晶莹透亮
样子:有的……有的……
味道:酸溜溜甜津津
《石榴》教学设计5学习目标:
1、品味本文形象生动、准确凝练的语言。
2、学习作者状物的形神兼备。
3、理解作者托石榴之物,颂扬我们民族美好情操之志。
教学重点难点:
揣摩作者的感情,明白文章中石榴所体现出来的精神美。体会本文运用比喻、反问、对偶等多种修辞手法增强语言表现力的特色。
课前学习:
1、积累文中的字词,划出文中描写生动的地方。
2、收集前人赞誉各种花草的诗文名句。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自然界的花花草草历来是文人墨客所钟爱、描摹的对象,并以此来托物言志。同学们能说出多少这方面的诗文名句来?(交流课前收集的诗文名句)
引入新课,介绍作者郭沫若
二、美文美读,把握感情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读,找出本文的中心句。(石榴便是这少数树木中的最可爱的一种)
2、学生朗读课文,要求勾画出作者笔下石榴的可爱之处的内容。
3、学生轮流将自己标出的段或者句读给大家听,教师及时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
4、思考交流:这些句子确实写得具有极强的表现力,你能说出它是从哪些
方面来写的吗?表现了石榴什么特征?
引导学生发现美点,指导学生分组讨论、合作探究。
三、质疑问难,明确主旨
1、质疑:“那可不是夏季的心脏吗?”“因而我更喜欢这夏天的心脏。”这句话如何理解?仅仅是因为它美丽的外形吗?
讨论后各抒己见,引导学生对石榴精神美的分析,明确:面对赤日炎炎的夏日,石榴以它的形态色泽美和精神美独领风骚,成为夏天的中心。
2、把握主旨:让学生找出体现石榴精神美的句子,引导学生明确所表现的精神实质。
3、学生再读课文,要求读出对石榴的赞美之情。
四、体会形象生动、准确凝练的语言。
比喻、拟人、反问、对偶等多种修辞方法的运用,使文章语言具有极强的表现力。举例略。
五、师生共同小结本文内容。
六、课堂反思:这节课我的表现怎样?我有怎样的收获?
七、作业设计:
1、摘录文中状物形神兼备的语句并背诵。
2、学习使用文中的手法,写一个200左右的片断,描绘一种植物。
《石榴》教学设计6郭沫若石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18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7个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作者是怎样写石榴的,能依照课文第三自然段,按一定的顺序写一种果实的成熟过程及其特点。
4、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陶冶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1、朗读课文。
2、学习按一定顺序写一种果实的成熟过程及其特点。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观察一种果实,并按一定顺序写它的成熟过程及特点。
四、课前准备
课件、生字词卡、石榴、小卡片,观察一种果实。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演示实物“石榴”,问:这是什么?
交流板书课题:石榴(简单识记“榴”字)
2、谈话,观察石榴,什么样儿的?什么颜色的?
你对石榴还有哪些了解?
二、初读课文
1、拼拼读读记记课后生字,读准一、二类字音。
2、初读课文,读准每个字的字音。
3、检测读生字词的情况。
逐一卡示,开火车认读,相机正音。
读准词:甚至、喜讯、甜津津、郁郁葱葱、小喇叭、玛瑙
4、再读课文、思考。
石榴是怎样成熟的?
课文每一自然段主要写什么?
5、指名接读课文,并交流每一自然段主要写什么?
交流相机卡示:
①“我”的家乡有驰名中外的石榴园。
②春天和夏天,石榴树抽出新枝,长出绿叶,开出火红的花。
③秋天,石榴果成熟了。
④“我”非常喜爱石榴果。
再交流:石榴是怎样成熟的呢?
交流相机板书:抽枝、长叶、开花、结果。
课文哪几自然段写到了成熟的过程?(2、3自然段)
我们先来学第一自然段,了解一下我的家乡在哪里?
三、细读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上述问题。
2、交流:
相机学词:枣(zao)庄
a:读准字音。
b:分析字形。(也是红“枣”的“枣”,枣有核,所以下面有两点。)
3、枣庄是个怎样的地方?
交流相机学词:驰(chi)名中外
a:读准字音。
b:“驰名”有著名、有名、闻名的意思。意思是“中外闻名”。
4、指导读。强调枣庄有驰名中外的石榴园。
5、过渡:石榴树是怎样抽枝、长叶、开花的呢?作者叙述的顺序是怎样的?让我们看课文第二自然段。
四、细读第二自然段
1、自由读,边读边圈划出体现作者叙述顺序的词语。
2、指名读,并交流圈划情况。
①学习生词:抽(chou)出
②小结:作者叙述的顺序是这样的,石榴树先是抽枝、接着长叶、然后开花。完成板书:抽枝→长叶→开花
石榴树从抽枝到开花都在什么季节完成?
交流。相机板书:春、夏
③指导读1、2两句话,体会作者的叙述顺序。
3、石榴的枝条、叶子、花儿都是什么样子,什么颜色的?
交流。相机圈划有关词语:新的、嫩绿、郁郁葱葱、火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