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王》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老王》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老王》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
1、学习把握人物形象、概括人物思想性格特征的方法。
2、学习从朴素的语言中体会深沉的感情,领悟深刻的思想。
3、理解、积累“塌败、愧怍”等词语。
过程和方法目标
1、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通过品读法、探究法、拓展法等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提高阅读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体会“我”和老王的善良,领悟“我”的平等观念和人道主义精神。
2、培养学生的爱心、同情心,学会以善良体察善良、回报善良。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大家有没有乘坐过三轮车?大家有没有跟三轮车夫攀谈过?
师:大家对他们的生活了解吗?
师:我也不了解,只是觉得他们的工作很辛苦。直到有一天,我读到杨绛的《老王》,才蓦然发觉:辛劳的、苍凉的人生原来也可以泛起温情的波澜——只要我们怀着一颗真诚的心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今天由我带领大家来聆听一个关于三轮车夫的故事——
二、介绍作者
杨绛是个女性很有学问的作家。她饱读诗书,有极高的文学成就。她翻译的《堂吉诃德》是大家课外必读作品。她的先生钱钟书学问更大,《围城》是他的代表作。大家有没读过?它是一本很幽默很深刻的书。
三、整体感知人物形象
学生听读课文。思考明确下列问题:
1、本文的叙事线索是什么?
“我”与老王的交往。
2、大家听完这个故事,觉得老王是一个怎样的人
老王是一个不幸而善良的人。
3、老王的生活很苦,他的不幸表现在哪些方面?
谋生手段生理缺陷居住条件生计艰难
4、老王的善良表现在哪里?
“愿意给我们带送”冰块,车费减半;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拿了钱还不放心,担心人家看病钱不够。去世前一天还拿了香油、鸡蛋上门来感谢。
5、老王之所以会这样善待“我”,是因为“我”也是一个——
善良的人
6、作者一家人的善良表现在哪里?
作者一家人都关怀老王,常坐他的三轮车,照顾他的生意;知道他有夜盲症,送他大瓶的鱼肝油;老王送冰,不要他减半收费;不坐老王的车了,还问他现在的生活如何;老王送来香油、鸡蛋也给了钱,不让他白送等等。
四、局部研读
问:这两个人物交往的过程中,有许多感人的情节,其中写得最详细、最感人又最能引起我们思考的是哪个情节,哪件事?
老王送鸡蛋、香油。还有我对老王的怀念。
问:请大家饱含深情地把这个部分读一遍。有一天——开始。
生齐读第8-16段。
作者对老王作了哪些描写?
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
大家说,作者把它比成“僵尸”,又打上一棍会散成一堆白骨。这个句子用了哪些修辞?
比喻、夸张。
问:这两种修辞有什么表达效果?
写出老王的形象。作者对他的同情
问:我在读作品时,还读到一个细节,觉得很奇怪,就是老王给我送来鸡蛋和香油时,我想还钱,老王说不要,可他还站在那里等我,为什么等我呢?
因为他和我是真诚交往的。老王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怕我觉得欠他一份人情,怕我觉得不安,他是真心关心我的。
问:老王自己那么穷为什么还要给我送香油鸡蛋?
“我”对老王的关爱,以及老王知恩图报的美德。
问:善良老实的具有金子般心灵的老王就这么去了,在他生前经常照顾他的杨绛有什么感受?
明确,作者有愧怍之感。因为:①她觉得自己照顾老王太少。②她觉得自己拿钱去“侮辱”了他。③没有接受老王真诚的感激,让老王临死前的一个小小的心愿也实现不了。④对生病期间的老王关照太少,连他死了也不知道。
五、读后的思考:
①从“我们一家”和“老王”的关系来看,你认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失的是什么?
明确:爱心善心、人道主义精神、平等相待的观念等。
②社会上总有幸运者和不幸运者,幸运者有责任关爱不幸者,关注他们的命运,让他们过上好日子,帮助改善他们的处境。面对生活中那么多的“老王”,我们应该怎样做?
明确:把爱心献给他们,以善良对待善良。(指导学生齐读)
六、拓展延伸
问题:那么,我们周围是否有需要帮助的人?我们应该怎样去帮助他们?
七、总结
我们生活在幸福中的时候,不要忘了还有许多人需要帮助。遇到不幸时,我们要相信自己不是孤独的。同学们,愿我们大家人人心中有爱,人人都能献出一点爱,这个世界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八、布置作业。
《老王》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
1.以善良体察善良,培养学生的爱心、同情心。
2.理解、积累惶恐、荒僻、滞笨、愧作等词语。
3.熟读课文,了解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
4.探究贯穿全文的线索和段落的有序安排。整体把握课文,体察人物思想感情。
5.揣摩本文意味深长语句的含义,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不幸者的同情、关爱的思想感情,激发爱心。揣摩语言,深入领会语句的意味。
1.自读点拨法。本文是写人记事的散文,通过叙写与车夫老王的交往片断;刻画了虽穷苦卑微却纯朴善良的老王形象。学生诵读中以善良体察善良,感悟情感,陶治性情。教师点拨、突出作品提出的关怀不幸者的写作意旨。
2.合作探究法。阅读中关乎作品情感、材料组织等问题,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合作研讨解决。
教具准备
多媒体CAI课件、录音机及磁带、投影仪及胶片、打印好的文字资料
学流程设计
一、导语设计
(背景音乐:《让世界充满爱》)
同学们,正如歌曲中所呼唤的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以真纯的情感善待、关爱同在一片蓝天下的他人,那么人世间真的会多一份阳光,少一些冷漠,多一份文明,少一些残酷。爱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美德,杨绛女士的《老王》将通过与车夫的交往,为我们诠释这一并不深奥的生活命题。
二、指导自读,把握文意
1.投影显示生字词,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1)注音< ……此处隐藏6039个字……解难度较大。
《老王》教学设计6老王这一篇肯出自《杨绛散文》,略有改动。杨绛是我国知名的作家。被人们称为杨绛“先生”。老王课文优质课教学设计,我们来看看下文。
教学目标:
1、理清老王和作者交往的几个生活片段。
2、分析老王的性格特点。
3、体会作者提倡的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关爱之情。
教学重点:分析老王在生活中事例中所体现的性格特点。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老王的愧怍之情。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知道了这篇叙事散文是以“我”和老王的交往为线索的,在他们的交往中发生了很多的故事,我们回忆一下,具体写了老王的哪些事例,这些事例表现了老王的什么性格特点。
二、合作探讨,分析老王的性格特点。
1、作者回忆了老王一生中哪几个生活片段?体现了老王哪些的性格特点?
①给我们带送冰块,冰大车费减半(第5段)
②“文革”时送我先生看病,不要钱,拿了钱还担心我有没钱看病(第6段)
③给三轮车装护栏,为客着想(第7段)
④去世前一天硬撑着拿香油、鸡蛋上门感谢(第8-16段)
2、文章重点写了老王的哪一件事?这件事主要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法?
(分别找出文章中有关的语句。)这些人物描写方法的作用是什么?(朗读第8-16段)
重点写了去世前一天硬撑着拿香油、鸡蛋上门感谢。
主要运用了外貌、语言、动作描写方法。
三、你认为作者及其一家是怎样的人?具体写到了哪些事情? 作者对老王的态度是怎么样的?
5件事情。
善良,富有爱心、同情心,关爱和尊重不幸者
四、找出文章的主旨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朗读第17-22段)
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一个社会总有幸运者和不幸者,幸运者有责任关爱不幸者,作者回想对老王的关爱还很不够,所以她感到愧怍。
五、图片展示,告诫我们要尊重和关爱不幸者,奉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帮助他们。
六、品味文章语言。
七、课堂小结。
1、本文选取老王典型的具体事例体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在写具体事例的时候要运用到人物描写方法,这样才能把人物写得更加形象生动,更加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2、写作要注意选材和详略得当。
3、体会作者关爱、尊重老王以及愧怍的思想感情。
八、拓展迁移和作业。
做语文练习册第二单元测试卷中的现代文阅读(三)《鲁迅爱子》。
《老王》教学设计7教学目标
1、理解、积累“惶恐、荒僻、滞笨、愧作”等词语。
2、探究贯穿全文的线索和段落的有序安排。整体把握课文,体察人物思想感情。
3、揣摩本文意味深长语句的含义,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
4、以善良体察善良,培养学生的爱心、同情心。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不幸者的同情、关爱的思想感情,激发爱心。
教学难点
揣摩语言,深入领会语句的意味。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文,激发感情
1、倾听歌曲《好人一生平安》:
有过多少往事
仿佛就在昨天
有过多少朋友
仿佛还在身边
也曾心意沉沉
相逢是苦是甜
如今举杯祝愿
好人一生平安
谁能与我同醉
相知年年岁岁
咫尺天涯皆有缘
此情温暖人间
2、提问: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写好人的课文,说说有哪些好人?为什么说他们是好人?
二、从人入手、评析课文
1、学生回答讨论:板书(给人物记档案)
地点:北京时间:“xxx”
老王──身份:回民三轮车工人家庭:光棍身体状况:营养不良“田螺眼”病
我们夫妇──身份:知识分子处境:干校身体状况:一条腿走不得路
教师小结:⑴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⑵患难之处见真情。
2、进一步小组合作讨论:
有过多少往事?相逢是苦是甜?(老王的善良表现在哪里?作者的善良表现在哪里?)
老王的善良:
⑴愿意给我们家带送冰块,车费减半。
⑵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拿了钱还不大放心,担心人家看病钱不够。
⑶受了人家的好处,总也不忘,总觉得欠了人情,去世前一天还硬撑着拿了香油、鸡蛋上门感谢。
作者的善良:
⑴照顾老王的生意,坐他车;
⑵老王再客气,也付给他应得的报酬;
⑶老王送来香油鸡蛋,不能让他白送,也给了钱;
⑷关心老王的生计:三轮车改装后,生意不好做,关切询问他是否能维持生活。
⑸她的女儿也如她一样善良,送老王大瓶鱼肝油,治好他的夜盲症。
3、能揭示全文主旨的“文眼”是哪一句?
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钱钟书夫妇已经这样对待老王,但还是觉得可以做得更好而没有做到,内心的深切愧疚和高远追求,使我们感动。
三、从言入手,赏析课文
1、充满感情地朗读课文“有一天”──结尾。
2、比较下边每组两个句子,联系上下文,说说①在表达上的好处。
①他送的冰比他前任送的大一倍,冰价相同。
②他送的冰比前一个三轮车工人送的大一倍,冰价相同。
①句“前任”一词简练之至,大词小用,又很风趣。
①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②我笑着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①句“强笑”一词,不但准确,而且含蓄,透露自己见到老王病成那个样子,还拿东西来谢“我们”,心里有说不出的悲酸和感动。
①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②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站立在门口。
①句说“镶嵌在门框里”,夸张的手法,强调了老王步履维艰,身体僵直的形态。
3、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讨论。
预设:⑴全新的白布,为什么要写?
⑵钱?为什么是侮辱?
⑶就是您那儿的第二天,为什么用您,……
4、在探究基础上,体会语言特色。
语言特点:简洁朴素
叙事特点:琐碎平淡
运用朴素简洁的语言以及琐碎平淡的叙事还人物以真实,这种看似冷漠,仿佛“他者”的叙述,却产生惊人的震撼效果。读者合上作品,才发现一种冷冷的悲凉自心底弥漫而来,感人至深却在不经意间,这是杨绛给我们带来的文学。
四、从情入手,升华思想
倾听歌曲《爱的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