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范文 > 教学设计

《雅鲁藏布大峡谷》教学设计

时间:2021-10-18 02:56:23 收藏本文
《雅鲁藏布大峡谷》教学设计

《雅鲁藏布大峡谷》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雅鲁藏布大峡谷》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雅鲁藏布大峡谷》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认读11个字。

2.朗读课文。

3.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奇异在那些地方,产生热爱雅鲁藏布大峡谷并为之骄傲自豪的感情

教学重点:

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奇异在那些地方,产生热爱雅鲁藏布大峡谷并为之骄傲自豪的感情

课前准备:

有关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资料和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观潮》一课向我们呈现了一种壮丽的美,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雅鲁藏布大峡谷,看看那里是怎样一道风景线。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介绍查阅的资料。

2.教师出示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图片。

3.认读生字。

注意多音字:“藏”、“秘”

4.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添字,不加字。

5.互查朗读。

6.推荐展示朗读。

三、自学课文,理解研究。

导入:我国的青藏高原被称为离太阳最近的地方,是“世界屋脊”。这块高原上还有两个世界之最: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和最深、最长的河流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雅鲁藏布大峡谷奇异在那些地方?

2.学生自学。

3.小组交流。

4.全班交流。

5.再读,感悟全文。

(1)齐读2自然段,读一读,哪些句子最能说明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美。

海拔:3000米,长:504千米,平均深:2268,最深处:6009

从这些数字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观。这种方法叫——列数字。

(2)除了列数字外,作者还运用了做比较的方法,找一找在哪儿?

“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一争高下”(齐读)通过对比你发现了什么。你想说什么吗?

(3)指导朗读,强调气势。

6.自由读3-4自然段,找一找,你认为哪些现象最能体现出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奇异。

奇异:山异(热带雨林、冰川)

水异(涓涓细流、滔滔江水)

生物的多样性

7.指导朗读。

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发现,是意味着什么呢?齐读5自然段。为什么说它是上个世纪人类最重要的地理事件之一呢?大家交流资料,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历史意义。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五、围绕课文内容编几个适合的抢答问题,小组内抢答。

1.自己编题。

2.小组抢答。

六、总结全文。

课文为我们描绘的是大自然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雅鲁藏布大峡谷。

开始介绍地理位置→接着列举数字说明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然后写大峡谷的雪山冰川、原始林海,从生物的多样性等方面描绘峡谷的奇异景观。

相关资料:

雅鲁藏布大峡谷不仅以其深度、宽度名列世界峡谷之首,更以其丰富的科学内涵及宝贵资源而引起世界科学家的注意。

世界最大降水带分布在布拉马普特拉河--雅鲁藏布江流域;世界最北的热带气候带和自然带分布在雅鲁藏布大峡谷;世界上濒临绝种的古老物种生息繁衍在雅鲁藏布大峡谷;世界上最丰富的水能资源、稀有生物资源分布在雅鲁藏布大峡谷。

大峡谷地区是西藏自治区生物资源最为丰富的地方。其中有利用价值的经济植物不下千种,具体可分为:药用植物、油料植物、纤维植物等。

大峡谷地区茂密的森林及高山灌丛草甸栖息着种类繁多的动物,其中不少是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动物如云豹等。由于遭到长期大量捕杀,许多已濒于灭绝。

大峡谷地区有不同类型的自然带,除海拔4200米林线以上为雪原冰漠和草甸灌丛外,几乎都被森林覆盖着,天然林区面积广、森林资源丰富,仅次于中国东北和西南两个林区,居全国第二位。

大峡谷有两个基本特点:奇特的大拐弯和青藏高原最大的水汽通道,这两大特点本身构成世界上珍奇的自然奇观,构成最有特点的生态旅游资源。壮观、奇特、雄伟、秀美、原始、自然、洁净、环境独特、资源丰富无与伦比。

前者最好从空中来立体观赏它,特别在空中能一睹它那全景的壮观和秀丽,后者的水汽和热量为大峡谷地区生态旅游带来山地齐全的垂直自然带,生物的多样性和季风型海洋性温性冰川、高山湖泊的无穷魅力和神奇壮秀以及变化无穷独特壮丽的万千气象。

雅鲁藏布江遇南迦巴瓦峰阻挡,改向南流,以南迦巴瓦峰为中心,形成世界上极为奇特的马蹄形大拐弯峡谷。

大峡谷入口处古堡遗址目睹了大峡谷的历史变迁。

《雅鲁藏布大峡谷》教学设计2

教材简析:

课文中描写的雅鲁藏布大峡谷是“地球最后一块密境”,是世界仅存的一块处女地……它是世界上最令人向往的地方,让人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叫绝,通过语言文字让学生领略大自然的神奇壮丽。

教学目标:

1、认识并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的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有感情的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美丽伟大,感受祖国山河的壮丽。

3、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

以提纲的形式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1、课件出示西藏图片,教师配乐解说,激发学生兴趣。

2、西藏除了雪域高原的牦牛、金壁辉煌的寺庙和藏族同胞之外,还有更加奇特的景观,那就是——雅鲁藏布大峡谷。(板题,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全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把生字词圈、划出来读正确,把不好读的句子多读几遍,读通顺。

2、检查读词及课文的情况。

3、师:哪位同学说一说,你对雅鲁藏布大峡谷有哪些了解?(提纲式)

4、小结。

三、学习课文,理解重点部分。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一想:雅鲁藏布大峡谷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请你把有关的句子画下来。

2.重点练习朗读和复述:你喜欢雅鲁藏布大峡谷吗?请认真读一读课文,然后同位互相讲一讲,说说你的理由。

3.练读: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 ……此处隐藏14606个字……为一篇极为优秀的说明文。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能正确认读和书写本课生字,理解词语意思。

2、通过学习,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感受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神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3、初步接触简单的提纲,并根据提纲理清文章的主要内容。

4、了解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等说明方法。

5、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有感情地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美丽神奇,感受祖国山河壮丽。

过程与方法

1、谈话导入西藏,并播放西藏美景的课件,激发学生对西藏的向往和学习的兴趣。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通过列提纲,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3、通过朗读、交流,逐段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雅鲁藏布大峡谷美景的无限自豪和赞美之情,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4、抓关键的词语,再整体感知课文,提升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字里行间感受作者对雅鲁藏布大峡谷美景的赞叹,体会作者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1、认识并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有感情地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美丽神奇,感受祖国山河的壮丽。

3、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4、学会以列提纲的形式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我们祖国有奔腾的江河,澎湃的大海,有辽阔的草原,茂密的森林,有宁静的山林,繁华的都市,还有令人向往的西藏。说起西藏,你会想到什么呢?(学生交流课前查找的资料)你们想不想目睹它们呢?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西藏吧,一睹它们的风采。(教师随机播放西藏风景的图片,并简单解说。最后一幅是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图片)

2、由上面的图片解说,导入课题。

今天,我们就跟随作者去领略雅鲁藏布大峡谷的风采吧!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教师询问学生读文情况。

2、雅鲁藏布大峡谷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很特别、景观奇特、气势宏伟、使人惊叹等)

3、你觉得文中那个词最能体现它的特点?请同学们再快速读读课文,找出这个词。

4、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板书。(神奇壮丽)

三、指导学生列提纲

导语:那么,作者从那几方面介绍雅鲁藏布大峡谷壮丽神奇的呢?

1、出示课后的“金钥匙”,为了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可以写写提纲。(教师指导学生如何写提纲)

① 可以只针对课文主要部分的内容写提纲。例如本文可以只写第2——5自然段的提纲。

② 提纲应简洁、明确,比如用一个词语来概括。

2、请同学们再默读2——5自然段,勾画内容,汇报,教师随机板书。

⑴顶端景象⑵传说⑶特点(长度、宽度和相对高度)⑷自然博物馆

四、精读细品,深感其“奇”

导语:作者又是怎样从这几方面向我们具体介绍的呢?让我们再走近些,去真切领略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神奇所在!

(一)、学习第2自然段

1、教师朗读该段,让学生闭上眼睛感受、想象雅鲁藏布大峡谷顶端的壮丽景色。

2、你感受到了什么?学生汇报有关句子。你觉得景色美吗?谁能美美地读一下你喜欢的句子?

3、指名学生读,其他学生评价。

4、齐读,读出喜爱之情。

(二)、学习第3自然段

导入:雅鲁藏布江自西而来,然后转向,绕着南迦巴瓦峰作马蹄形大拐弯,(相机出示大拐弯的图片)这真令人惊叹不已。

1、这个大拐弯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呢, 谁能书绘声绘色地讲述一下传说。

2、学生讲述。其他人评价。

3、教师小结:讲得真好。这真是一个美丽的传说。那么,雅鲁藏布大峡谷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呢?(生答)那么,如果文章中去掉这个传说,直接说它的形成,行不行,为什么?(引用传说增添了很多的神秘色彩,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引起读者的兴趣,也更能体现出人们对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喜爱之情。)

(三)、学习第4自然段

导入:雅鲁藏布大峡谷是由于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和江水冲刷形成的。那它有什么特点呢?

1、叫一生读此段。

2、有什么特点呢?(长、深、窄)

3、你从那句话体会到的?出示这句话,和去掉数字的句子,让学生比较着读。体会数字更真实准确,有说服力。这种用数字来说明事物特点的方法,叫列数字。

4、除了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外,这段还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举例子)通过举例,你发现了什么?全班齐读最后一句话。理解“秘境”。

(四)、学习第5自然段

导入:这块秘境的神奇还表现在哪里呢? 1、学生默读。

2、你觉得神奇还表现在什么地方,找出有关的句子与大家分享。

3、学生汇报。教师随机播放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景色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

4、看了以后,你有怎样的感受?(太美了、真壮丽等)

5、你喜欢吗?请同学们带着喜悦之情把你喜欢的句子与大家分享。

(五)、品读最后一段

作者又是怎样抒发自己的喜悦之情的呢?

1、齐读这段。2、出示句子:

⊙在这里,我见到了最纯净的天空,最飘逸的云彩,最雄伟的雪峰,最漂亮的大拐弯,最丰富的宝库。这里真是世界上最美丽、最令人向往的地方!

这段有几个“最”?从这几个“最”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把它换成“非常”行不行?(“最”即极限,没有可超越的。说明程度深。换成“非常”不合适,虽也表示程度深,但不是极限,课文通过连用7个:“最”,反复强调极限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一景观的神奇之处。体会到了作者对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无比喜爱和骄傲、自豪之情)

3、指导朗读。“最”字读得重一些。

五、总结全文,提升感情

1、其实,作者在文章中好几处都流露了惊叹与赞美之情,请同学们再浏览一下课文,找出有关的词语。

2、学生说,教师课件出示。(惊叹不已 不可思议 鬼斧神工 无与伦比 令人向往)

3、让学生从文中找出给自己印象最深的句子,用“我读到……感到——”的句式,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七、布置作业

1、自学本课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假如你是导游,为雅鲁藏布大峡谷写一篇解说词。

板书设计:

雅鲁藏布大峡谷

顶端景象

神奇 美丽传说 最美丽

壮观 特点(长、深、窄) 最令人向往

自然博物馆

《《雅鲁藏布大峡谷》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