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是我的朋友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她是我的朋友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她是我的朋友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阮恒无私奉献的品格。
2、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3、学会本课生字,掌握“孤儿院、休克、输血、颤抖、迫在眉睫、草垫、擦拭、呜咽、抽泣、竭力、轻柔”等词语。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体会描写阮恒献血时动作、表情的语句,了解他当时的复杂心情;继续练习抓住课文主要内容。其中,前者还是教学难点。
【课时】
2课时。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
第一课时
〖基本教法〗
指导学生用自己提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和合作交流方法读懂重点语句,进而读懂课文;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名言导入,揭示课题
1、导语:我们中国有句古话,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意思是说,有朋友自远方来,难道不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课文,写的就是朋友间的故事。
2、揭示课题:18她是我的朋友。
二、检查预习效果,教学生字
1、检查朗读:
课前老师要求大家读读课文,现在就请两个组的同学用开火车的形式读。一个同学读一个自然段,其他同学认真听,字音都读准了吗?
(注意正音)
2、教学生字:
这一课共有8个生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把它记住(重点指导读准“输”、“拭”的读音)。
3、再读课文:
三、引导学生交流初步的阅读感受,并质疑问难
1、请同学们再看看课文,想一想,从课文中你知道了什么?
(要点:知道小女孩伤势严重,要马上输血。知道了小男孩为小女孩输血。)
2、小女孩伤势严重,输血迫在眉睫,从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3、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想想还有什么疑问,把你最想知道的问题提出来。
(主要问题:小男孩在献血时,心里怎么想?)
(板:内心活动)
四、探究小男孩献血时的内心活动
1、要想知道小男孩献血时心里是怎样想的,就要从小男孩献血过程中神态、动作入手。(板:神态、动作)预习时,同学们已经把有关描写小男孩动作、神态的句子画了出来,现在同桌交流一下,看看找的是不是一样。
2、我们要从小男孩的神态、动作去想象他的内心:
出示课件1:
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忽然又放下来,然后又举起来。(阮恒举手时为什么“颤抖”?为什么把手“放下去”又“举起来”?)
先指名读重点句,再问课文提了什么问题。
3、请同学们再把这个句子读一读,一边读一边模仿阮恒的动作,想象阮恒的内心,他举手时为什么“颤抖”?为什么把手“放下去”又“举起来”?
(让学生在读句和动作的模仿中体会到:阮恒心里很害怕,举手时才会发抖,才会把手放下,但一想到如果没有马上献血,小女孩就会死去,所以又把手举起来。联系《爬天都峰》理解犹豫的心情。)
(板书:举放举犹豫)
4、指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阮恒的心情:
⑴指名读。
⑵老师范读:
老师也来读一读这个句子,大家比一比,想一想,老师为什么要这样读。你们自己再把句子读一读,体会小男孩害怕、犹豫的心情。
⑶再指名读。
⑷从同学的朗读中,老师仿佛看到了小男孩输血前的害怕、犹豫,却又不乏勇敢,全班一起把这个句子有感情地朗读一遍。
5、重点句2、3、4:
⑴终于有个孩子愿意为小女孩输血了,他就是阮恒,输血前,他害怕过、犹豫过,但是仍然数他最勇敢,只有他愿意为小女孩献血。在输血过程中,他又是怎么想的?请同学们分小组学习,一组讨论一个重点句,先提问题,再想答案。等会儿,每组一个同学在班上汇报。
⑵小组讨论。
⑶重点句2:
①课件2:
过了一会儿,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颤抖并迅速用一只手捂住脸。“疼吗?阮恒?”医生问道。阮恒摇摇头。
②哪个小组汇报一下,刚才你们提了什么问题?找到什么答案?
(问题:阮恒为什么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发抖?为什么迅速用一只手捂住脸?)
(板:啜泣、捂)
(答案要点:阮恒心里越来越害怕,所以他突然啜泣一下,而且全身发抖;他想掩饰自己的害怕,所以迅速用一只手捂住脸。)
(板:害怕、掩饰)
③小结:
血就从阮恒的身上抽出来了,此时,他心里越来越害怕,越来越痛苦,但是为了救那个小女孩,他却在掩饰自己的这种害怕和痛苦,多么可爱可敬的小男孩啊!
⑷重点句3:
①出示课件3:
但过了一会儿,他又开始呜咽,并再一次试图用手掩盖他的痛苦,医生又问是不是针剌疼了他,他又摇了摇了头。
②哪个小组来说一说?
(问题:阮恒过了一会儿,为什么又哭了?为什么又再一次试图用手掩盖他的痛苦?)
(板:呜咽、掩盖)
(答案要点:阮恒心里越来越害怕,越痛苦,所以又哭了。他不想影响给小女孩输血,所以又一次试图用手掩盖他的痛苦。)
(板:更害怕、又掩饰)
⑸重点句4:
①出示课件4:
接着,他那不时的啜泣变成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他眼睛紧闭着,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想竭力制止抽泣。
②哪个组要汇报?
(问题:他那不时的啜泣为什么变成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为什么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
(答案要点:阮恒心里更害怕,更痛苦,所以总是不停地哭,但是他仍然在想救小女孩,所以竭力制止抽泣,掩饰自己的害怕。)
(板:非常害怕、竭力掩饰)
⑹小结:
阮恒在献血的过程中,从啜泣一下,到又开始呜咽,到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说明什么?他一次又一次地掩饰自己的害怕,又说明什么?
⑺感情朗读:
①出示课件5:
请同学们看屏幕,仔细观察小男孩的神情、动作,想象他可能在想些什么,然后把这几个重点句有感情地读一读。
②谁来读给大家听,把自己认为读得最好地方读出来。
……此处隐藏5629个字……1、引导学生在阮恒“怕失去生命”和“怕失去朋友”两句话中间加一个字,来表现在阮恒的心中朋友比自己的生命更重要。2、引导学生体会并朗读阮恒在输血过程中“哭”和“掩”的句子,体会阮恒真实、朴实、感人的精神品质。
3、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谈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和帮助自己的朋友。
板书设计
她是我的朋友
哭
掩
怕失去生命
更怕失去朋友
她是我的朋友教学设计4一、复习、积累
复习旧知《赠汪伦》,背诵积累经典诵读中的一首古诗《赠范晔诗》
二、导语:
古人讲友情,在座的每位孩子也都有自己的朋友。朋友没有年龄、年代、国家的.限制,它存在于人与人之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和朋友有关的课文,叫做《她是我的朋友》。
三、学习目标:
1、借助文中的注音认识“输、睫”等8个生字,会正确书写“眉、制”等13个生字。
2、通过自读、同桌齐读等多种形式,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学习过程:
自学提示(一):
1、借助拼音认真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通过查字典等方式解决。(自由读,带拼音开火车读,去拼音齐读)
2、提出通过自学没有解决的词语疑难(生帮生,教师补充)
3、在语境中选择正确的词语填空
自学提示(二):
我要再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学生三人齐读,展示读)
自学提示(三):
默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课文记叙了( 战争 )时期,在 ( 一个孤儿院里 )里,一个名叫 ( 阮恒 ) 的小男孩为了( 救一个小姑娘 )而( 勇敢献血 ) 的故事。
生字指导:
1、自由或同桌三人配合口头组词
2、小火车开起来读字并组词
3、师展示较难写的“垫、酒、掩、拳、制、柔”六个生字。学生强调容易写错的部分。
4、教师示范写,学生书空
5、教师教识字方法
6、学生书写易错字。
7、测验生字掌握情况,在语境中填写生字。
五、课堂小结:
大家在这节课中都学到了什么呢?(指名说),大家的学习积极性很高,完成了三大学习目标,老师宣告我们成功。下节课我们继续深入的走进课文。下课。
《她是我的朋友》教学反思
讲授完《她是我的朋友》第一课时,我的反思如下:
1、在课前积累中,我让学生背诵经典诵读上的《赠范晔诗》,帮助学生理解诗意,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的特别快,达到了积累的目标。
2、在识字环节中,学生有出错的现象,经过小火车读、齐读,有些孩子掌握的还是不够扎实,我现在想,如果在齐读后加上一个教师打乱词语,学生抢读的环节,学生会掌握的更加扎实了吧。
3、在二读课文后,我挑学生展示读他们喜欢的段落,虽然孩子们在方法指导下比之前的有感情了,但是我忽视了师示范读。如果能亲自示范,学生会受到更好的、更直观的熏陶吧。
4、在总结课文内容时,我设置了提示,降低了孩子的难度。孩子们很快把空填了上去。我现在想来,应该让孩子在没有提示的情况下,先来表达一下自己的想法,然后在出示填空,这样可以引起孩子们的表达兴趣吧。
5、在书写生字的这个环节中,应该给予孩子多一些的时间,让他们想些办法记住这些生字,而我看到学生没有举手,就直接告诉了孩子这个字识记的顺口溜,其实孩子也有他自己的识字小窍门,应该多听听他们的想法。另外,学生只按照我的要求书写了易错的六个生字,如果留有时间,还应该让孩子们再写写其他比较容易的生字,这样更能全面的达成目标一。
她是我的朋友教学设计5【教材简析】
这篇课文写的是战争时期的一个故事。孤儿院的孤儿阮恒,误以为献血会死,但为了抢救受了重伤的同伴,还是毅然献出了自己的鲜血。当问他为什么要献血时,他只是说“她是我的朋友”。课文通过对阮恒献血时神情、动作的细致描述,生动地展现了他为救朋友而无私奉献的好品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知识:
⑴ 认识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生字词。
⑵ 抓住描写阮恒献血时表情、动作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
⑶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力:
⑴ 巩固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⑵ 学会在读中逐渐深入理解重点语句的能力。
⑶ 练习表达自己的心理活动及感受的能力。
⑷ 培养默读思考,细读品味,表达感受的读书能力。
2、过程与方法:
自始至终整体把握文章,通过多种方法不同层次的读书活动,抓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及课外资料帮助学生在情景中理解课文内容,在不断的品读中,突破重难点,揭示文章主题,感受到朋友的深刻含义。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课文,感受朋友真挚的友谊,树立正确的友情观。
【教学重难点】
体会描写阮恒献血时动作、神情的语句,了解他当时复杂的内心活动。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轻松导入
同学们,你们有朋友吗?你觉得什么是朋友?
今天我们来认识一对朋友,看看从这对朋友身上,你能感受到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题目中“她”指的是谁?“我”指的又是谁?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
2、开火车读课文,纠正读音。
3、说一说课文主要内容。
三、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看看你对文中的人物又有了哪些了解?从哪儿了解到的?想好后和同桌说一说,然后在全班汇报。
1、说说“迫在眉睫”是什么意思。
2、读读课文,说说迫在眉睫的是什么事。
3、为什么说这件事迫在眉睫呢?找出书中的语句读出来。
4、指导朗读。读出急迫的语气。
四、细读课文,突破难点
1、默读课文,深入思考,画出描写阮恒的表情与动作的词语,画完后读一读,再想想他当时是怎么想的。
2、补白练习,探究阮恒复杂的内心活动。
3、品读重点句段,体味情感:
① 揣摩句子,学生试读。
② 针对不足,教师范读。
③ 激情引导,反复练读。
④ 展开想象,进行演读。
五、创设情境,练习表达
1、教师用语言进行熏陶感染。
2、同学们,你们现在的心里有着怎样的想法?最想说些什么?
3、提炼“凡人名言”。
六、升华情感,拓展延伸
课后读一些让你感动的关于朋友的文章,并推荐给同学们。